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武鸣县乡土地理调查报告

武鸣县乡土地理调查报告

武鸣县民俗特色旅游考察报告
系(院):资环学院年级:2010级专业:地理科学
姓名:苏椿雁学号:1014010133
一、概述
武鸣县是广西首府南宁市直辖县,区位优越,物产丰饶,山水秀丽,使武鸣的经济发展得天独厚,是广西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较发达的县份之一。

县域总面积3366平方千米,64.8万人口,其中壮族人口约占86%。

武鸣县历史悠久,是壮族聚居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壮族文化源远流长,中国壮语以武鸣壮话为标准音。

2009 年,武鸣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壮乡文化研究保护基地”。

本调查从民族特色的视角研究武鸣县“三月三”歌圩及其带动下的民俗旅游发展状况。

二、地理区位
武鸣县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大明山以西,右江支流武鸣河流域,介于北纬22°59′58″~23°33′16″,东经107°49′26″~108°37′22″之间。

县城距南宁市区32千米,距钦州港、防城港和北海海港分别为138公里、210公里和241公里。

东与上林县、宾阳县交界,西邻平果县、隆安县,南靠南宁市兴宁区,北连马山县,是大西南陆路出海的重要通道之一。

武鸣境内有210国道及20323、20321省道、渝湛高速公路北往贵州、重庆、南到湛江港、北海港、防城港,地理区位较好。

三、引领壮文化特色“三月三”歌圩
武鸣县是壮族文化的发
源地,壮族人口占总人口的
86%,中国壮语以武鸣音为
标准音,双桥音为标准音
点,因而被众多专家学者誉
为“中国壮乡”。

壮族是古百越民族的
后裔,以好歌、能歌著称。

壮乡素有“歌海”之称。


逢农闲、节假日或婚丧嫁
娶,壮族各地区都要举行对歌活动,壮族人称之为“歌圩”。

歌圩在武鸣县比较普遍,其中最为热闹的要数“三月三”歌圩。

如今,每年的农历“三月三”,武鸣县壮族群众都会身穿上节日盛装,云集一方,许多壮家姑娘、小伙儿甚至是上了年纪的老人都会在田间山坡上相互对唱山歌,或以歌定情,或以歌会友。

他们带着节前已做好的五色糯米饭和彩蛋,祭祀祖先、招待亲友。

山歌对唱是最亮丽的重头戏,而具有浓厚民族色彩的舞狮、抢花炮、舞龙、顶竹杠、抛绣球、扁担舞、板鞋舞等精彩纷呈的活动营造了隆重的节日氛围。

1985 年,武鸣县举办首届歌节,2003 年把“歌节”更名为“歌圩”,八年来,武鸣县委、县政府不仅把歌圩打造为一场丰富多彩的壮族文化盛宴,更把它建设成一个为武鸣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的商机无限的经贸平台。

农历的三月初三是壮族传统的歌圩节,作为壮民族文化一个响亮的品牌,“三月三”歌圩这一在当地比过春节还热闹的大聚会不仅吸引了大量的国内游客,一些海外旅游爱好者也都慕名而来,乐此不疲。

民俗旅游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由于其能够满足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已经成为现代旅游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

以壮乡文化为主题的民俗旅游无疑是南宁旅游业的一块大蛋糕,而把握并利用好
这一优势资源是提
高南宁旅游品位的
关键。

近年来,武鸣
县更是充分利用中
国壮乡——武鸣“三
月三”歌圩暨骆越文
化旅游节的平台,积
极展示推广地方民
族歌舞、地方剧种、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览、民间工艺品、传统民族服饰展等民族文化,每年都吸引十几万群众参加,成为武鸣最靓丽的文化名片。

而每年9月举办的新创民歌大赛则成了培养选拔文艺人才的重要舞台。

武鸣县还通过抢救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整理开发陶鼓舞、壮家后生成人仪式等民族文化新项目,举办文化论坛,打造民族文化旅游线路等方式强化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开发。

现在,“三月三”歌
圩已入选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武鸣县也被文化部确定为“中国壮乡文化研究保护基地”,由武鸣县申请的“三月三歌圩”商标还获得了国家工商总局的正式授权。

近年来,武鸣县依托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推出建设“旅游大县”的目标,把旅游经济当作该县支柱产业来培养,经过合理开发和建设,打造出了一批旅游品牌。

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圩,是武鸣为弘扬壮族文化、对外展示形象而举行的大型民族文化活动;以“听壮乡山歌,赏灵水美景,品精品美食”为主题的灵水旅游美食节,是该县整体促销的一台精彩大戏;再加上“葵花艺术节”、各景区参加的“活力绿城”、“走进东盟旅游大篷车”等活动,大大提高了武鸣县旅游业的知名度,拓展了客源市场。

四、武鸣旅游的发展前景
广西是民俗文化旅游大省,壮民族文化是广西旅游最大的特色,桂林、北海的旅游以特色的自然景观为主,南宁则突出民族风情旅游,并以优美的自然环境为依托。

作为南宁旅游品牌之一的“壮乡之旅”不仅是南宁、广西最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在全国甚至在全世界,也是最具异域风情的旅游产品之一。

因此,整合武鸣县域旅游资源,通过广泛的地域空间和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来展示壮族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并由旅游景区项目集中展示,使武鸣成为“壮乡之旅”的旅游目的地,有助于提升南宁旅游整体形象和旅游品位。

抓住南宁市构建大南宁旅游圈的难得契机发展自己,是各区县近期乃至较长一段时间努力的目标,距离南宁市仅32 公里的武鸣县拥有比其他区县无可比拟的区位优势,“南宁的火车站就是武鸣的火车站,南宁的飞机场就是武鸣的飞机场。

”“近水楼台先得月,南宁的机遇就是武鸣的机遇。

”借助南宁打造大明山旅游圈的机遇,整合武鸣旅游资源,加快发展以旅游、房地产等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努力开拓三产消费市场,便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向武鸣聚集。

结束语
总的来说,我们这次有很大的收获,对武鸣县有了更深的认识,它的风俗民族让我觉得很神奇,也对的旅游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武鸣的发展特色旅游将会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武鸣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这次考察实施起来虽然很困难,但我们仍旧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了知识和快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