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模块钢筋混凝土结构2A:钢筋混凝土结构计算原理及构件计算/钢筋混凝土结构计算第一部分,简答题:1、结构应满足哪些功能要求?这些功能之间的关系是怎样?2、什么叫结构的可靠性、可靠度?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3、什么是结构的极限状态?说明两种极限状态的具体内容及区别,试举例说明之。
4、结构的设计基准期一般是多少年?超过这个年限的结构是否还能继续使用?答:50年,不能使用。
5、何谓结构上的作用,作用效应,结构抗力?试举例说明。
6、结构功能函数中的两个主要因素:R、S的相互关系各表示什么状态?7、什么是失效概率,可靠概率及可靠指标?说明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8、为什么能用可靠指标反映失效概率?目标可靠指标的确定综合考虑哪些因素?9、什么是荷载标准值?什么是荷载的设计值?10、什么是活载的组合值、频遇值及准永久值?它的含意是什么?11、什么是材料强度的标准值和设计值?在二类极限状态设计时,如何取值?12、试述承载力极限状态表达式,并说明式中各符号的物理含意?13、试述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时,变形、裂缝等荷载效应组合的表达式是什么?说明各符号代表的含意。
14、某框架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梁端截面永久荷标准值产生的弯矩为109.5KN.m,荷载分项系数1.2;楼面活荷载标准值产生的弯矩为70.6KN.m,活载分项系数1.3,组合值系数0.7,频遇值系数0.6 ,准永久值系数0.5,风载标准值产生的弯矩为24.6KN/m,风载分项系数1.4,组合值系数0.6,频遇值系数0.4,准永久值系数为0。
试确定梁端截面承载力极限状态弯矩组合设计值M,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弯矩的标准组合、频遇组合及准永久组合值M。
15、述少筋梁、适筋梁和超筋梁的破坏特征,在设计中如何防止少筋梁和超筋梁破坏?16、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基本假定是什么?为什么要作出这些假定?17、什么是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ξ?它有什么意义?b18、钢筋混凝土的最小配筋率ρ是如何确定的?min19、在适筋梁的正截面设计中,如何将混凝土受压区的实际曲线应力分布图形化为等效矩形应力分布图形?20、在什么情况下采用双筋梁?双筋梁的纵向受压钢筋与单筋梁中的架立筋有何区别?21、为什么要求双筋矩形截面的受压区高度x≥2as,(as,为受压区钢筋合力至受压区边缘的距离)?若不满足这一条件应如何处理?22、As,和As均末知时,为什么令x=ξb h0使双筋梁的总用钢量最少?23、受弯构件中,斜截面有哪几种破坏形态?它们的特点是什么?24、什么是剪跨比?它对梁的斜截面破坏有何影响?在计算中为什么λ〉3,取λ=3?25、斜截面受剪承载力为什么要规定上、下限?为什么要限制梁的截面尺寸?26、钢筋混凝土梁中纵筋的弯起和切断应满足什么要求?为什么?27、试说明普通箍筋柱和螺旋箍筋柱的区别。
28、在轴心受压构件中,钢筋抗压强度设计值取值应注意什么问题?29、怎样确定受压构件的计算长度?30、偏心受压构件分哪两类?怎样划分?它们的破坏特征如何?31、为什么长柱(30>lo/h>8)和短柱(lo/h≤8)均属材料破坏,而承载力却不同?32、试写出对称配筋工字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在截面设计和截面复核时的大小偏心受压判别条件。
33、偏压构件中为什么要引入附加偏心距?如何取值?34、受扭构件设计时,怎样避免出现少筋构件和超筋构件?怎样保证受扭纵筋和受扭箍筋都充分发挥作用?35、为什么在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中一般不采用高强钢筋,而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则必须采用高强钢筋?36、比较先张法和后张法的不同点。
37、什么是预应力损失?怎样划分它们的损失阶段?如何减小预应力损失?38、为什么混凝土的收缩、徐变不仅使预应力钢筋产生应力损失,而且也使非预应力钢筋中产生压应力?39、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需进行哪些计算?40、对单向板肋形楼盖中的板、次梁和主梁,当其内力按弹性理论计算时,如何确定其计算简图?如何绘制主梁的弯矩包络图?41、什么叫“塑性铰”?钢筋混凝土中的“塑性铰”与结构力学中的“理想铰”有何异同?42、什么叫塑性内力重分布?为什么塑性内力重分布只适合于超静定结构?43、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连续梁时,应遵循哪些原则?44、在双向板肋梁楼盖中,进行连续双向板的跨中弯矩计算时,荷载如何布置?计算步骤怎样?45、双向板支承梁上的荷载是怎样算得的?支承梁上的梯形荷载或三角荷载折算为均布荷载的原则是什么?其跨中弯矩如何计算?46、板式楼梯与梁式楼梯的荷载传递路线怎样?47、多层和高层的承重结构有哪几种形式?分析每种形式的受力特点及适用范围。
48、框架结构房屋的主框架有哪几种布置形式?各有什么特点?49、竖向荷载作用下,梁端负弯矩为何要进行调幅?第二部分,计算题:1、已知井字梁网格为4×4,如图所示。
区格长度,m 0.2b ,m 5.2a ==均布荷载设计值2m /kN 8q =。
求各梁内的最大内力。
2、已知一根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净跨l n =5.9m ,承受均布活荷载标准值7.8KN/m ,恒载标准值8.5KN/m (不包括梁自重),试确定梁的截面尺寸和纵向受拉钢筋。
3、已知一单向单跨简支板,计算跨度l0=2.24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15,纵向受拉钢筋采用HPB235级钢筋,板上承受均布活荷载标准值q k=2KN/m2及20mm厚水泥砂浆面层。
求板的配筋A s。
4、某学校教室大梁截面尺寸及配筋如图所示,弯矩设计值M=80KN.m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 20,HRB335级钢筋。
验算此梁是否安全。
5、已知某钢筋混凝土梁截面尺寸及配筋如图所示,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 20,钢筋为HRB335级,要求承受弯矩设计值M=290KN.m ,试复核此截面是否安全6、已知矩形截面简支梁的截面尺寸b ×h=200mm ×500mm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2/5.1mm N f tk =,24/1055.2mm N E c ⨯=,配置2Ф16+2Ф18的纵向受拉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c=25mm 。
由荷载标准值在跨中产生的弯矩Ms=75KN ·m ,最大裂缝宽度允许值[m ω]=0.3mm ,试验算裂缝宽度是否满足要求。
7、某屋架下弦杆截面尺寸b ×h=200mm ×160mm ,配置4Ф16(As=804mm 2)的受拉钢筋,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75.1(2mm N f tk =。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c=25mm ,Es=2.0×105N/mm 2,在荷载短期效应组合作用下,下弦杆承受轴向拉力Ns=140kN ,最大允许裂缝宽度[]mm 2.0max =ω。
试验算最大裂缝宽度是否满足要求。
8、某办公楼楼盖,一根受均布荷载作用的矩形截面简支梁。
计算跨度l =7.Om ,截面尺寸b ×h=250mm ×700mm ,永久荷载标准值(包括梁自重)为gk=19.74kN/m ,可变荷载标准值为qk=10.5OKN/m ,准永久值系数为0.5,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Ec=2.55×105N/mm 2,钢筋为Ⅱ级(Es=2.0×105N/mm 2,配置2Ф22+2Ф20(As=1388mm 2),允许挠度[f]= l /250。
试验算梁的跨中最大挠度是否满足允许挠度。
9、偏心受拉构件,截面为b=300mm ,h=400mm ,承受的轴向拉力设计值N=700KN ,弯矩设计值M=4OKN ·m ,采用C20混凝土,Ⅱ级钢筋,s a =s a '=35mm 。
求构件的配筋As 及s A '。
图7-510、已知一偏心受拉构件,截面尺寸b=1000mm ,h=250mm ,s a =s a '=25mm ,承受轴向拉力设计值N=280KN ,弯矩设计值M=84KN ·m ,混凝土采用C20,采用Ⅱ级钢筋。
求配筋sA '及s A 。
11、已知条件同题10,构件采用对称配筋,求s A 。
12、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纯扭构件,承受的扭矩设计值T =12kN ·m 。
截面尺寸b ×h =250×500mm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fc =10N/mm 2;ft =1.1N/mm 2;纵筋采用Ⅱ级钢筋,fy =310 N/mm 2;箍筋采用I 级钢筋,fyv =210 N/mm 2;求此构件所需配置的抗扭纵筋和箍筋。
13、已知构件截面尺寸b ×h =250mm ×600mm ,承受的内力设计值为:弯矩M =142KN ·m ,扭矩T =13 KN ·m 。
混凝土强度等级C20,纵筋Ⅱ级,箍筋I 级,试计算构件的配筋。
14、某无侧移多层现浇框架结构的第二层内柱,承受轴向压力设计值N=1490KN,楼层高H=5.4m,采用C20混凝土(f c=10N/mm2),Ⅱ级钢筋('f=310N/mm2),试设计该柱y截面。
15、某轴心受压柱,截面尺寸为b×h=300×300mm,配有4 Φ20('A=1256 mm2 )s的纵向受压钢筋,箍筋φ6@300,计算长度l0=4m,混凝土采用C20(fc=10N/ mm2),柱承受轴向压力设计值N=1000KN,试校验此柱是否安全。
16、某现浇钢筋混凝土柱,所承受的轴向压力设计值N=2500KN,柱计算长度l0=3.5m,采用C20混凝土(ƒc=10N/mm2),纵筋采用Ⅱ级('f=310N/mm2),箍筋采用Ⅰ级(ƒyy=210N/mm2),该柱截面为圆形,直径为400mm,试确定该柱配筋。
17、一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柱,(有侧移)截面尺寸b×h=400×600mm,柱计算长度l0=7.2m,承受轴向力设计值N=1100KN,弯矩设计M=418KN-m,采用Ⅱ级钢筋(f y= 'f=310N/mm2),C25(f cm=13.5N/mm2,f c=12.5 N/mm2),a s='s a=35mm,采用y对称配筋,求A s= 'A。
s18、已知钢筋混凝土柱截面尺寸b×h=400×500mm ,混凝土采用C20(f cm=11N/mm2,f c=10 N/mm2),钢筋采用Ⅱ级,柱计算长度l0=6m,承受轴向力设计值N=2000KN,弯矩设计值M=90KN-m,a s='a=35mm,采用对称配筋,试确s定纵筋面积。
19、已知柱截面尺寸b×h=400×500mm,柱计算长度l0=7.5m 采用C30混凝土(f cm=16.5N/mm2)Ⅱ级钢筋(f y='f=310 N/mm2),柱截面每侧各y配3Φ16(A s='A=603m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