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预防接种妈妈课堂 ppt课件_
预防接种妈妈课堂 ppt课件_
• 我们的免疫系统具有“记忆”能力。一旦通过接种疫苗,接触 了一次这种细菌或病毒(当然是经过处理的)后,它们就将在若 干年、数十年甚至终生保留免疫力。
• 因此当有真正的这种细菌或病毒侵入我们人体时,免疫系统可 以更为迅速地作出反应,产生一定的保护物质,来阻止病原菌 的伤害,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 接种不同种类的疫苗,可以预防相应的疾病。预防在先,防止 发病,这就叫防患于未然。
以后逐渐消失。易感母亲的婴儿对麻疹无免疫力,可在分娩前、
后得病。
常见传染病的危害
风疹 • 二、
是儿童常见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由于风疹的疹子
来得快,去得也快,如一阵风似的,“风疹”也因此得名。风
疹病毒在体外生活力很弱,传染性与麻疹一样强。一般通过咳
嗽、谈话或喷嚏等传播。多见于1~5岁儿童,6个月以内婴儿因
• 疫苗进入我们人体内,会被我们的免疫系统视为像病原微生物 一样的“外来异物”,促使机体产生免疫力,与之对抗。通俗 地说,接种疫苗就是一次人为的非常轻微的感染。
机
体 产 免疫反应
生
病毒
抗
体
病毒感染 结局
病毒的毒性使人体 生病,出现发热、 出疹等症状
产生抗体者,康复
后遗症或死亡
疫苗为什么能够预防疾病
人体获得抗体的三种主要途径
1 出生时从母体获得(自然天生)
婴儿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但维持时间较短,一般6-8个月消退。
2
患病获得
患传染病后,机体产生针对该病的特异性抗体,并存有持久保护力, 但危险太大。
3 接种疫苗获得(最科学、最理想)
疫苗接种后,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使宝宝获得疫苗所针对传染病 的免疫力,从而保护孩子有效预防相应的传染病。
• 易感人群:人群易感性即人体对某种传染病免疫力低下或缺乏, 不能抵御某种病原体的入侵而染病。某种传染病的易感人群占 总体人群的比例越高,则这种传染病越易于发生和传播,该病 流行的可能性越大。
常见传染病的危害
麻疹 • 一、
(measles,rubeola,morbilli)是以往儿童最常见的急
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其传染性很强,易感者接触后90%以上
• 通过开展儿童计划免疫,疫苗针对传染病的发病大 幅度减少。疫苗相关传染病年发病率都明显下降。
• 实施乙肝疫苗接种后,全国人群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从1992年的 9.75%降至2006年的7.18%,5岁以下人群已降到1%以下。全国约8000万 儿童免受乙肝病毒的感染,减少了近2000万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
3天,同一部位常常可见到各阶段的皮疹,此为水痘皮疹的另一
重要特征。随着患者体内免疫力的逐渐增强,皮疹逐渐减少。
最后一批出现的皮疹、可在斑丘疹期即停止发展,并就此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
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较高等特 点。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肝肿大 及肝功能损害,部分病人可有黄疸和发热。有些患者出现荨麻 疹、关节痛或上呼吸道症状,病毒性肝炎分甲型、乙型、丙型, 丁型和戊型肝炎五种。乙肝三步曲“乙肝-肝硬化-肝癌”
疫苗接种取得的成效
• 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79年10月庄严宣布,天花已在全球绝迹,迎 来了人类用疫苗迎战病毒的第一个胜利。
• 从1994年10月以来中国未发现本土脊灰野病毒引起的临床麻痹病例; 2000年10月,中国所在的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宣布:西太区所有国家和 地区已经阻断脊髓灰质炎野病毒的传播!
水痘 • 四、
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原发感染,是以全
身出疱疹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皮肤病。多见于儿童,具有高度
的传染性,易造成小区域的流行。严重者可并发脑炎、肺炎。
水痘皮疹分批发生,在前一批皮疹损害逐步演变愈合的过程中,
新的一批疱疹又次第出现,导致红斑、丘疹、疱疹和结痂等各
阶段损害可在同一时间内并存于同一患者。尤其是在发疹第2~
孕期接种注意事项
• 孕前及时接种,孕期慎重接种。 • 怀孕期间不能接种减毒活疫苗,因为在妊娠早期可能引起胎儿畸形。
预防接种———— 宝宝的健康卫士
准妈妈课堂
目录
接种疫苗的重要性 国家免疫规划政策及疫苗的分类 妈妈必知的接种疫苗注意事项 如何获取更多的预防接种服务 安全优质的预防接种服务
➢宝宝出生后皮肤、粘膜娇嫩 ➢病菌易于侵入 ➢从妈妈体内获得的免疫力有限,并在6个月后逐渐消失
宝宝出生后就面临诸多疾病威胁
有来自母体的抗体获得抵抗力,很少发病。
常见传染病的危害
流腮 • 三、
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由腮腺炎病
毒所引起。腮腺的非化脓性肿胀疼痛为突出的病征,病毒可侵
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关节等几乎所有的器
官。因此,常可引起脑膜脑炎、睾丸炎、胰腺炎、乳腺炎、卵
巢炎等症状。
常见传染病的危害
疫苗为什么能够预防疾病?
为什么呢
什么是疫苗?
• 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立克次 氏体、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 通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 因工程等方法处理后,病毒会 失去感染能力,但同时,它们 仍保留着病毒的抗原性。在病 毒“改邪归正”后,再经过纯 化、裂解等加工过程,疫苗就 基本形成了。
疫苗为什么能够预防疾病
均发病,在人口密集而未普种疫苗的地区易发生流行约2~3年
发生一次大流行。
l-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麻疹减毒活疫苗使用后,发病率已
下降,但因免疫力不持久,故发病年龄后移。目前发病者在未
接受疫苗的学龄前儿童、免疫失败的十几岁儿童和青年人中多
见,甚至可形成社区内的流行。
婴儿可从胎盘得到母亲抗体,生后4-6月内有被动免疫力,
传染病流行的三大环节
• 传染源: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动物。患者无疑是重要的传染源, 但在大多数传染病中,显性感染(即出现症状的患者)只占受感 染者的一小部分,隐性感染者与病原携带者在一些传染病中会 成为重要的传染源。
• 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 径或方式。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和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是呼吸道 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此外,还有些传染病可以经水和食物通 过消化道传播。经蚊虫等叮咬,即虫媒传播,以及血液和体液 等途径也是传染病的重要传播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