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假 言 判 断
如果A能推出B,那么A就是B的 充分条件。其中A为B的子集,即 属于A的一定属于B,而属于B的 不一定属于A。
A
A
C
什么是充分条件呢?
– 有甲、乙两种事物情况,如果甲存在,乙就存在;如 果甲不存在,乙不一定不存在(因为有些事物情况的 充分条件往往不止一个,而是有好几个。 – 即:有“前件”必有“后件”,无“前件”却不一定 无“后件”。 – 在这种情况下,甲就是乙的充分条件。 – 例: – 1.如果某人脸红,那么某人作案。
+ 本题考查的是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及选言命题。由这
项政策“要么不受教职工欢迎,要么不受学生们欢 迎”这个不相容选言命题可知,A项所述错误,因 为“或者……或者……”是相容选言命题,包含两者都 存在的情形,而题目中的意思是非此即彼,故A项 不能推出;B项由“如果这项停车政策受教职工们的 欢迎”可知,这项政策不受学生们的欢迎,再结合 题干第二句话可知,这时就应该采用一项新的政策, 故B项可以推出;C项同理可以推出此时应该修改这项 政策,而不是“采取一项新政策”,C项错误;题干 指出修改这项政策的充分条件是“停车政策不受教 职工欢迎”,而D项前半句的意思实际上是这项政 策受教职工们的欢迎,则此时应该采用新的政策而 不是“修改它”,故D项错误。本题正确答案为B。
+B
+ 解析:题干包括多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其逻
辑关系如下: + ①接受他人太多恩惠→自尊心受到伤害: + ②过分帮助他人→让他觉得自己软弱无能 →使他陷入自卑的苦恼之中→对帮助他的人心 生怨恨。 + A项,由①,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错 误;B项等值于“如果过分帮助他人,会使他陷 入自卑的苦恼之中”,正确;C项,由②,否定 后件就能否定前件,但推出的是“不要过分帮 助他”而不是“不要去帮助他”,错误;D项, 由②“过分帮助他人”是“让他觉得自己软弱 无能”的充分条件而非必要条件,错误。故答 案选B。
+ 如果一项停车政策不受教职工欢迎,那么我们就应
+ + +
+
+
该修改它。如果它不受学生们的欢迎,我们就应该 采用一项新的政策。并且这项政策必定是,要么不 受教职工欢迎,要么不受学生们欢迎。 如果上面的陈述正确,下面哪一项也一定是正 确的?( B ) A. 我们应当尽力推广这项停车政策,或者在教 职工中推广,或者在学生中推广 B. 如果这项停车政策受教职工们的欢迎,那么 我们就应当采用一项新政策 C. 如果这项停车政策受学生们欢迎,那么我们 就应当采用一项新政策 D. 如果修改这项政策不会降低它在教职工们中 受欢迎的程度,我们就应该修改它
+ 当我们接受他人太多恩惠时,我们的自尊心就会受
+ + + + +
到伤害。如果你过分地帮助他人,就会让他觉得自 己软弱无能。如果让他觉得自己软弱无能,就会使 他陷入自卑的苦恼之中。一旦他陷入这种苦恼之中, 他就会把自己苦恼的原因归罪于帮助他的人,反而 对帮助他的人心生怨恨。 如果以上陈述为真。以下哪一个选项一定为真? A. 如果他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他一定接受了 别人的太多恩惠 B. 你不要过分地帮助他人,否则会使他陷入自 卑的苦恼之中 C. 如果不让他觉得自己软弱无能,就不要去帮 助他 D. 只有你过分地帮助他人,才会使他觉得自己 软弱无能
生活中
“如果„„,那么„„”、“若„„, 则„„”和“只要„„,就„„”来 表示充分条件。
例如:
1. 如果这场比赛踢平,那么中国男足就 能出线。 2.司令部命令:若飞机不能降落则直接 伞降宝兴县。
+ 主讲:XXX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材料收集:XXX,XXX,XXXX
– 2.如果你骄傲自满,那么你就要落后。 – 3.只要你俩互相喜欢,那么你们就可以结婚。
+ 由联结词“如果……那么……”和支
判断构成。 + 假言判断的逻辑联结词“如果……那 么……”可以用蕴涵词“→”表示。 “如果”后面的支判断称作假言判断 的前件,“那么”后面的支判断称作 假言判断的后件。 + 假言判断的形式为:如果p,那么q。 + 用蕴涵词表示为:p→q。
– 《刑事诉讼法》第161条:“在法庭审判过程中,如果 诉讼参与人或旁听人员违反法庭秩序,审判长应当警 告制止”(两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 有些法律条文规定,当存在或者出现某些情况时可以 或者应当作出某种处理。这时,所列举的情况就构成 作出某项处理的充分条件。 – 例:《合同法》53条: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 (一)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二)因故意或在重大 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
p
+ + _ _
q
+ _ + _
P→q
+ _ + +
+ 1.只要年满18周岁,就有选举权。 + 2.如果政府救市,那么股市就是涨。 + 3.如果甲和乙结婚,那么甲和乙一定相 爱。
都是假
+ 为了胎儿的健康,孕妇一定要保持身体健
康。为了保持身体健康,她必须摄取足量 的钙质,同时,为了摄取到足量的钙质, 她必须喝牛奶。 据此可知( )。
+ A.如果孕妇不喝牛奶,胎儿就会发育不好 + B.摄取了足量的钙质,孕妇就会身体健康 + C.孕妇喝牛奶,她就会身体健康
+ D.孕妇喝牛奶,胎儿就会发育良好
A
+ 题设所有句式均为“为了P,一定Q”和“为
+
+ + +
了P,必须Q”的形式,因此可以记为P →Q, 那么题干可以简化为: 胎儿健康→孕妇健康→足量的钙→喝牛奶 根据等价定理可知,题干等价于: 不喝牛奶→没有足量的钙质→孕妇不健康→ 胎儿不讲康 选项中,选项A可以记为“不喝牛奶→胎儿 不讲康”的形式,与题干的等价定理表达 一致,所以,选择A。
+ 某凶杀案:判定是盗窃杀人、报复杀
人……?(先判断案件性质),再推断: 如果是报复杀人,则作案人可能与被害人 有过矛盾或纠纷(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如这一判断成立,则应在与被害人有瓜葛 的人中展开侦破工作,寻找破案线索。
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是断定前件是后件充分 条件的假言判断。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真 假取决于前件是否是后件的充分条件(P能 不能推出Q),如果前件确实是后件的充分 条件,那么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就是真;如 果前件不是后件的充分条件,那么充分条 件假言判断就是假。即一个真的充分条件 假言判断,是当其前件真时,后件必真; 当其假时,后件必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