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空气净化与消毒的法规要求

空气净化与消毒的法规要求

空气净化与消毒的法规要求
(定义和限值)
目的:
本文件收集和整理了现有与空气净化、消毒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国标要求,包括定义和各指标的 限制,目的是让公司内部的研发、生产、品质人员更好的理解法规,使公司产品符合法规要求。
涉及的法规和国标:
《GBT 18801-2008 空气净化器》 《JGT 294-2010 空气净化器污染物净化性能测定》 《GB 21551.3-2010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抗菌、除菌》 《GB 21551.1-2008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抗菌、除菌、净化功能通则》 《WTS/T368-2012 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
安全性评价和试验方法..........11 3.15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11 3.16 住宅室内空气污染物限值.......12 3.17 住宅卧室、起居室(厅)
内噪声级要求..................12 3.18 空气净化器的抗菌(除菌)
功能评价......................12 3.19 菌落总数要求..................13 3.20 空气净化器产生有害物质要求....13
6/13
己烷和正十六烷之间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1.22 可吸入颗粒物 PM10 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 10μm 的颗粒物。 条款 1.21—1.23 摘自《GB 21551.3-2010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抗菌、除菌》的术语和定义
2. 产品分类(《GBT 18801-2008 空气净化器》)
说明:
如果有新的法律法规和国标出台,将会及时更新相关内容。
四川新奥洁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田英平 2015 年 8 月 16 日
1/13
目录:
1. 术语和定义....................3 1.1 空气净化器...................3 1.2 多功能式空气净化器...........3 1.3 洁净空气量...................3 1.4 净化效能.....................3 1.5 总净化效能...................3 1.6 自然衰减.....................3 1.7 总衰减.......................3 1.8 净化寿命.....................3 1.9 实验室(试验舱).............4 1.10 空气污染物..................5 1.11 抗菌........................6 1.12 除菌........................6 1.13 防霉........................6 1.14 防霉等级....................6 1.15 抗菌率......................6 1.16 除菌率......................6 1.17 净化率......................6 1.18 抗菌材料....................6 1.19 防霉材料....................6 1.20 抗菌除菌空气净化器..........6 1.21 总挥发性有机物..............6 1.22 可吸入颗粒物 PM10...........7 2. 产品分类......................7 2.1 型式.........................7 2.2 规格.........................7 2.3 产品型号表示.................7 3. 技术要求......................7
率为 60%。 9)送风机:通风量 1800m3/h。 10)气密性:实验室内的空气泄露率应小于 0.05。 实验室图样:
测试的一般条件: a. 环境温度:(25±2℃) b. 环境湿度:相对湿度(50±10)%。 关于此试验舱,JGT 294-2010 的规定如下:
1)容积
4/13
环境舱的容积尺寸为 30m2,高度不小于 2m,建议尺寸为 3.5m x 3.4m x 2.5m。均匀度不小 于 80%,相交的二平面处采用不小于 100mm 的圆弧过渡,内壁建议采用化学惰性的、无 吸附的不锈钢材料,标号 304 以上,表面平滑度达到 2B 以上。 2)密封材料
1.7 总衰减 在实验时,实验室内空气的污染物的自然衰减和被运行中的空气净化器去除污染物总浓度的降 低。 1.8 净化寿命 当空气净化器(或可更换式净化部件)运行到去除某一空气污染物的洁净空气量降低至初始值 的 50%时,累计所使用的时间即为空气净化器(或可更换式净化部件)去除该污染物的净化寿 命,用天或月表示。 1.9 实验室(试验舱) 用于测定空气净化器去除空气污染物性能的实验室。其规格如下:
5/13
1.11 抗菌 采用化学、物理等方法杀灭细菌或妨碍细菌生长繁殖及其活性的过程。 1.12 除菌 采用化学、物理等方法去除或减少作用对象上细菌、真菌的过程。 1.13 防霉 采用化学、物理等方法杀灭霉菌或妨碍霉菌生长繁殖及其活性的过程。 1.14 防霉等级 在防霉菌试验中用长霉等级表示防霉效果。 1.15 抗菌率 在抗菌试验中用百分率表示微生物数量减少的值。 1.16 除菌率 在除菌试验中用百分率表示微生物数量减少的值。 1.17 净化率 器具在去除某一种空气污染物的洁净空气量与器具额定风量的比值,为器具去除改污染物的净 化率。 1.18 抗菌材料 具有阻碍细菌的生长、繁殖或具有使细菌失去活性的材料。 1.19 防霉材料 具有阻碍霉菌的生长、繁殖或具有使霉菌失去活性的材料。 条款 1.11—1.20 摘自《GB 21551.1-2008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抗菌、除菌、净化功能通则》 的术语和定义。 1.20 抗菌除菌空气净化器 在一个容器内,采用某些技术或方法(如过滤、吸附、降解等)使通过容器的空气中的颗粒物、 气态污染物、微生物浓度明显降低的装置。 1.21 总挥发性有机物 利用 Tenax GC 或 Tenax TA 采样,非极性色谱柱(极性指数小于 10)进行分析,保留时间在正
系列代号:以英文字母 A,B,C ……和阿拉伯数字 0,1,2,3……的任意组合表示
名称代号:空气净化器的两个汉语拼音字头。
型号示例:
KJGT20:即洁净空气量为 20m3/h 的 T 系列过滤式空气净化器,原型设计。
KJFOA30B:即洁净空气量为 30m3/h 的 OQ 系列复合式空气净化器,第二次改进设计。
3. 技术要求 3.1 外观 空气净化器外观不应有指纹、划痕、气泡和缩孔等缺陷。主要部件应使用安全、无害、无异味、 不造成二次污染材料制作,并坚固、耐用。
7/13
3.2 试运行 按照空气净化器产品使用说明书要求操作,应能正常工作,并能完成产品使用说明书所述功能 (关于这些功能的技术要求,如本标准未规定,可执行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备案的 企业标准的要求) 3.3 洁净空气量 空气净化器洁净空气量实测值应不小于标称值的 90%。 空气净化器对于可去除的每一种空气污染物都有一个对应的洁净空气量,洁净空气量与去除的 空气污染物应对应标注。
3/13
1)实验室容积:3.5m x 3.4m x 2.5m = 30m2 2)框架:76mm x 44mm 铝型材,安装在地板上。 3)壁:用厚度为 5mm 浮法平板玻璃。 4)地板:用厚度为 0.8mm 不锈钢板。 5)顶板:金属复合板。 6)密封材料:用硅橡胶条机玻璃密封胶。 7)吊扇:家用吊扇,直径为 1.4m。 8)过滤器:高效空气过滤器 630mm x 630mm 2 个,效率为 99.9%;中效过滤器 1 个,效
2/13
空气净化与消毒的法规要求
1. 术语和定义
1.1 空气净化器 对室内空气中的固态污染物、气态污染物等具有一定去除能力的电器装置。 1.2 多功能式空气净化器 可去除两种或两种以上空气污染物的空气净化器。 1.3 洁净空气量 表征空气净化器净化能力的参数,用单位时间提供洁净空气的量值表示(简称 CARD),用字 母 Q 表示,以立方米每小时(m3/h)为单位。 1.4 净化效能 空气净化器单位功耗所产生的洁净空气量,用字母η表示,以立方米每小时瓦(m3/h.w)为单 位。 1.5 总净化效能 多功能式空气净化器单位功耗所产生的去除各种空气污染物的洁净空气量的总和,用字母ηt 表示,以立方米每小时瓦(m3/h.w)为单位。 1.6 自然衰减 在实验室内,由于沉降、附聚和表面沉积等自然现象,导致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的降低。
a) 聚四氟乙烯等无吸附、低散发的密封条。 b) 空气温度 T=23℃±2℃。 c) 空气相对湿度 RH=50%±10%。 d) 舱内空气本底浓度:单种气体污染物﹤20μg/m3; TVOC﹤150μg/m3。 3)气密性 在 10Pa 内外压差下,环境试验舱内的空气泄漏量应小于 0.3m3/h。 关于此试验舱,GB 21551.3-2010 的规定如下: 1)试验舱的环境温度为 20—25 ℃,相对湿度 RH50%--70%。 2)试验舱结构要求,采用相邻的一对气雾舱,两者所处环境(包括温度、湿度、洁净度、 光照、密封性、通风条件)应一致,并在实验过程中保持稳定。试验舱设计和结构应保证舱内 微生物气溶胶不外泄,所用材料应耐腐蚀性、易清洗。 a) 试验舱容积:(3.5m x 3.4m x 2.5m = 30m2) b) 围护结构(包括壁面、顶棚、地面):应采用低污染或无污染且低吸附率的材料(如不 锈钢、聚四氟乙烯、钢化玻璃等) c) 密封填缝材料:用硅橡胶条及玻璃密封。 d) 空气搅拌装置:风扇 e)空气循环系统:试验舱内设独立的空气循环系统,经过滤净化后舱内空气洁净度应达 到万级以上,试验开始前通过自动控制阀使试验舱完全密闭,试验舱外操作间应保持 正压,防止微生物气溶胶外泄。
2.1 型式:按净化原理分类: a. G-过滤式 b. X-吸附式 c. L-络合式 d. H-化学催花式 e. P-光催花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