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防火分区设计

防火分区设计

防火分区设计1 防火分区概述1.1 防火分区及其作用(1)防火分区的定义防火分区就是采用具有一定耐火性能的分隔构件划分的,能在一定时间内防止火灾向同一建筑物的其他部分蔓延的局部区域(空间单元)。

(2)防火分区的作用建筑物的某空间发生火灾后,火势便会因热气体对流、辐射作用,或者是从楼板、墙壁的烧损处和门窗洞口向其他空间蔓延扩大开来,最后发展成为整座建筑的火灾。

因而,对规模、面积大,或多层、高层的建筑而言,在一定时间内把火势控制在着火的一定区域内,是非常重要的。

1)控制火势蔓延2)确保人员疏散3)利于消防扑救1.2 防火分区的类型(1)水平防火分区水平防火分区,就是采用具有一定耐火能力的墙体、门、窗等水平防火分隔物,按规定的建筑面积标准,将建筑物各层在水平方向上分隔为若干个防火区域。

其作用是防止火灾在水平方向蔓延扩大。

(2)竖向防火分区为了把火灾控制在一定的楼层范围内,防止其从起火层向其他楼层垂直蔓延,应沿建筑高度划分防火分区。

竖向防火分区是以每个楼层为基本防火区域,也称层间防火分区。

竖向防火分区主要是用具有一定耐火性能的钢筋混凝土楼板、上下楼层之间的窗间墙作分隔构件。

(3)特殊部位和重要房间的防火分隔特殊部位和重要房间包括:各种竖向井道,附设在建筑物内的消防控制室、固定灭火装置的设备室(如钢瓶间、泡沫间)、通风空调机房,设置贵重设备和贮存贵重物品的房间,火灾危险性大的房间,避难间等。

2 防火分区的分隔构造防火分区的分隔物是防火分区的边缘构件,一般有防火墙、甲级防火门、防火卷帘、防火水幕带、耐火楼板、上下窗间墙、封闭和防烟楼梯间等。

(1)防火墙1)耐火极限:不应低于3.0h2)基本要求:①防火墙上不应开设门窗、洞口,如必须开设时,应采用甲级防火门窗。

②管道不应穿过防火墙。

(2)防火门1)分类:甲级 1.2h,用于防火墙上、易燃物库等;乙级 0.9h,用于疏散楼梯间、前室;丙级 0.6h,用于管道井等检查门。

2)材料:木质、钢质、复合材料。

3)开启方式:平开、推拉。

4)常用防火门:钢质防火门;夹丝玻璃钢质防火门、透明复合玻璃钢质防火门;木质防火门、夹丝玻璃本质防火门、透明复合玻璃木质防火门;单扇玻璃钢防火门、单扇嵌夹丝玻璃玻璃钢防火门;全玻璃(复合玻璃)防火门;复合材料防火门等品种。

5)基本要求:①疏散通道上的防火门应为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

②在疏散走道和楼梯间的防火门应具有自动关闭的功能。

(3)防火卷帘1)采用单板防火卷帘代替防火墙作防火分隔时,在其两侧应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保护,其喷头间距不应大于2m。

2)当采用耐火极限不小于3.0h的复合防火卷帘,且两侧在50cm范围内无可燃构件和可燃物时,可不设自动喷头保护。

3)公共建筑中某些大厅的防火分隔:百货大楼的营业厅、展览馆内的展览厅等,不便设置防火墙或防火分隔墙的地方,最好利用防火卷帘,把大厅分隔成较小的防火分区。

4)在穿堂式建筑物内,可在房间之间的开口处设置上下开启或横向开启的卷帘。

5)在多跨大厅内,可将防火分区的界线放在一排中柱的轴线上,在柱间把卷帘固定在梁底下。

起火后,放下卷帘便形成一道临时性的防火分隔。

4)防火窗防火窗是采用钢窗框、钢窗扇及防火玻璃(防火夹丝玻璃或防火复合玻璃)制成的,能起隔离和阻止火势蔓延作用的防火分隔物。

1)耐火极限:甲级为1.2h;乙级为0.9h;丙级为0.6h。

2)安装方法:①固定窗扇:不能开启,平时采光,火灾时阻火蔓延。

②活动窗扇:起火时自动关闭阻火,开启后排烟。

(5)防火水幕带喷水形成幕带起防火墙的作用。

采用喷雾型或雨淋式水幕喷头,喷头排列不应少于3排,形成的水幕宽度不宜小于5m。

(6)防火楼梯间1)封闭楼梯间2)防烟楼梯间3.1 民用建筑防火分区的面积1)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层数、长度和建筑面积2)防火分区设计要求1)重要的公共建筑应采用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

商店、学校、食堂、菜市场可采用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

2)建筑物的长度,系指建筑物各分段中线长度的总和。

3)建筑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每层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表增加一倍。

局部设置时,增加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一倍计算。

4)防火分区间应采用防火墙分隔,如有困难,可用防火卷帘和水幕分隔。

5)托儿所、幼儿园及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应独立建造。

当必须设置在其他建筑内时,宜设置独立的出入口。

6)建筑物内设上下连通的走马廊、自动扶梯等开口时,应按连通层作为一个防火分区。

7)地下室、半地下室防火分区面积不应超过500m2。

3.2 厂房的防火分区面积《建筑设计防火规范》4.1 防火分区面积区,其允许最大建筑面积可按本表增加1 倍;当局部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增加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的1倍计算。

②一类建筑的电信楼,其防火分区允许最大建筑面积可按本表增加50%。

4.2 防火分区设计要求1)高层建筑内的商业营业厅、展览厅等,当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且采用不燃烧或难燃烧材料装修时,地上部分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为4000m2;地下部分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为2000m2。

2)当高层建筑与其裙房之间设有防火墙等防火分隔设施时,其裙房的防火分区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不应大于2500m2;当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防火分区允许最大建筑面积可增加1.00倍。

3)高层建筑内设有上下层相连通的走廊、敞开楼梯、自动扶梯、传送带等开口部位时,应按上下连通层作为一个防火分区,其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之和不应超过本规范第 5.1.1条的规定。

当上下开口部位设有耐火极限大于3.00h的防火卷帘或水幕等分隔设施时,其面积可不叠加计算。

4)高层建筑中庭防火分区面积应按上、下层连通的面积叠加计算,当超过一个防火分区面积时,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房间与中庭回廊相通的门窗,应设自行关闭的乙级防火门、窗。

②与中庭相通的过厅、通道等,应设乙级防火门或耐火极限大于3.00h的防火卷帘分隔。

③中庭每层回廊应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5)防烟分区①设置排烟设施的走道、净高不超过6.00m的房间,应采用挡烟垂壁、隔墙或从顶棚下突出不小于0.50m的梁划分防烟分区。

②每个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宜超过500m2,且防烟分区不应跨越防火分区。

防火分区设计实例—西安凯悦酒店西安凯悦饭店总建筑面积44642m2。

建筑总高度为40.5m,地下一层,地上12层。

饭店主楼呈东座、西座及中间体相连接布置。

东座内设有高达40m的中庭,即中庭空7间贯通整个上下楼层,与楼层同高。

东、西座建筑物向上层层内退,外形呈塔形。

东座是围绕中庭周边布置的塔楼。

中庭空间内设有两部观光电梯,连贯整个共享空间。

该饭店地下层为后勤服务用房,一、二层楼为各类公共用房,三层以上为客房。

防火分区地下一层建筑面积 5790m2,共分为8个分区。

最大分区 953m2,最小为 391m2,整个地下室均设有自动灭火系统。

一层建筑面积 6902m2,分为8个分区。

最大分区 1930m2,最小为 362m2。

由于首层功能复杂,个别分区设置了复合防火卷帘并加水幕保护。

二层建筑面积 6644m2,防火分区面积的划分基本与一层的相同。

三层以上为标准客房层,由于建筑设计上是向上层层内缩,所以每层面积不等。

从第三层起,所有客房层,均划分为两个防火分区。

中庭防火设计中庭平面尺寸18.45mx l8.45m,贯通上下12层。

垂直方向采取了防火分隔措施。

除中庭四周内墙为耐火构造外,各层回廊周围面向中庭所有客房的门均采用乙级防火门。

所有安全疏散楼梯间及其前室,包括消防电梯前室的门均采用乙级防火门。

各层回廊吊顶上安设了间距为3m的自动喷水头,并在中庭的玻璃金属构架屋顶上也安装了自动喷水头,以保护屋顶盖的安全。

安全疏散设计1 安全疏散概述建筑物的安全疏散设施包括:①主要安全疏散设施:安全出口、疏散楼梯、走道和门等;②辅助安全疏散设施:如疏散阳台、缓降器、救生袋等;③避难层(间)和屋顶直升飞机停机坪:用于超高层民用建筑。

1.1 避难心理与行为(1)归巢性:人有习惯于走老路的本能。

(2)趋光性:人有趋于明亮方向的本能。

(3)向阔性:人有趋于开阔空间的本能。

(4)恐烟性:人有害怕烟火的本能。

(5)合流性:人有信任群集行动而随大流的本能。

1.2 安全疏散设计要求(1)路线简明,便于寻找疏散路线要简捷,易于辨认,并设置醒目易见的疏散指示标志。

(2)步步安全,避免“逆流”疏散路线可分为四个阶段:①从着火房间内到房间门;②公共走道中的疏散;③在楼梯间内的疏散;④出楼梯间到室外等安全区域的疏散。

⑤疏散路线的尽端必须是安全区域。

(3)疏散路线要符合习惯将疏散楼梯靠近经常使用的电梯间布置,使经常使用的路线与火灾时紧急使用路线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迅速而安全地疏散人员。

(4)尽量不使疏散路线和扑救路线相交叉,避免干扰疏散楼梯不宜与消防电梯共用前室,以免疏散人员和扑救人员相撞。

(5)确保走道畅通疏散走道不要布置成不“S”形或“U”形,也不要有变化宽度的平面,走道上方不能有妨碍安全疏散的突出物,下面不能有突然改变地面标高的踏步。

(6)构成双向疏散,避免袋形走道(袋形走道是指只有一个安全疏散出口、类似于一个布袋的走道。

走廊尽头没有出路,想出来得原路返回。

一般在建筑物中的任何部位,最好能同时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疏散方向可供疏散,尽量避免把疏散走道布置成袋形,因为袋形走道的致命弱点是只有一个疏散方向,如果火灾时一旦出口被烟火堵住,其走道内的人员就很难安全脱险,容易造成堵挤等事故。

)2 疏散楼梯和消防电梯设计2.1 疏散楼梯设计(1)疏散楼梯的类型根据防火墙在建筑中所处的位置和构造形式,分为:开敞楼梯、封闭楼梯、防烟楼梯、室外楼梯1)防烟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在设置时应符合以下要求:①楼梯间入口处应设前室、阳台或凹廊。

②前室的面积:公共建筑、工业建筑不应小于6.00m2,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50m2。

③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应为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④前室应设有防烟或排烟设施。

受平面布置的限制,前室不能靠外墙设置时,必须在前室和楼梯间采用机械加压送风设施,以保障防烟楼梯间的安全。

利用阳台或凹廊进行排烟时,不应设置外窗,如必须设置时,每层可开启窗面积不应小于2m2。

2)封闭楼梯间设有能阻挡烟气的双向弹簧门(对单、多层建筑)或乙级防火门(对高层建筑)的楼梯间称为封闭楼梯间。

封闭楼梯间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楼梯间应靠外墙,并应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当不能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应按防烟楼梯间规定设置。

②对高层建筑楼梯间应设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对单、多层建筑应设双向弹簧门。

③楼梯间的首层紧接主要出口时,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内,形成扩大的封闭楼梯间,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对高层建筑)等防火措施与其他走道和房间隔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