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美和美国(1)

北美和美国(1)


纬度较高,生长期短,不适于发展粮食作物,但适
宜种植牧草,发展乳畜业;就近为城市提供乳肉产
品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采用先进科学技术,提高
• (生3)产美效国率西部
市东南50km处的“硅谷”是以
工业研究著名的新型工业区,南部的
是美国的石油
化工和宇航研究中心。在美国有很多老年人在退休后向南
方“
”迁移, 是影响人口迁移的最好例证。
• 26. (1)阿巴拉契亚 落基 密西西比 (2)第二次 美 国资本主义发展最早;有阿巴拉契亚山区的煤和 五大湖西部的铁;大西洋沿岸的优良海港,五大 湖和密西西比河水运便利及方便的铁路运输;平 原肥沃、农业发达 (3)旧金山 电子 休斯敦 阳 光地带 气候 (4)光化学烟雾 碳氢化合物 氮氧化 物 (5)②③ (6)乳畜带 纬度较高,生长期短,不 适于发展粮食作物,但适宜种植牧草,发展乳畜 业;就近为城市提供乳肉产品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采用先进科学技术,提高生产效率
小结:
面积大国(世界第四、三部分领土)
美 移民大国(白人为主的多民族大汇集)
自然条件优越 农业大国
主要农业带分布
国 工业大国 (工业区与工业城市)
资源消耗大国(排放废物多,影响大)
C AC
D A
• 9.A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27.读“美国农业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按图中序号填农业带名称:
①乳畜带;②玉米带; ③棉花带;④小麦带; ⑤畜牧和灌溉农业区 。
地区生产专门化
(2)图中反映美国农业的特点之一是, 这种农业生产方式的主要好处是
• (3)④和⑥农业带名称相同,其农作物的主要区 别是 ④为春小麦,⑥为冬。小麦
迎风一侧多雨湿润
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 太 性气候呈狭长带状分布 平

背风的高原盆地少雨 干燥为温带大陆性气 候
盛行西风的屏障
北极圈

西

40°N
东部
北冰洋
高原山地低缓
有利大西洋湿润气流
深入
降水由东南沿海向西

部内陆递减


阻挡作用不显著
北极圈

西
洋 40°N
地形对北美气候的影响 南北气流通道
中部
• A.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光合作用强, 棉花带分布在地中海气候区
• B.温带海洋性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 乳畜带分布在温带海洋气候区
• C.亚热带作物带分布在棉花带以北
• D.实行农业地区专业化,充分发挥地区优 势,有利于科学管理和机械化作业
• 1.关于地形对北美气候的影响正确的说法是 ()
• (4)洛杉矶是世界上第一个受 这种污染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是
毒害的城市,形成


• (5)2001年9月11日遭到恐怖袭击最严重的城市是 (填数码),图中 (填数码)是美国的政治中心,也 遭到了恐怖分子的严重袭击。
• (6)美国东北部工业区附近的农业带主要是 形成的原因是
,其

。农业区域专业化的好处是
尼亚加拉瀑布分南北两段,北端呈半环状,名 马蹄瀑布,属加拿大;南端称亚美利加瀑布,属美 国。美、加两国均在瀑布之上修建了大型水电站。
密西西比河是北美流程最长、流域面积最广、 水量最大的河流。
4、移民汇集的大 陆
• 居民由来自世界各 地的移民组成(以 白种人为主);
• 当地土著居民是印 第安人和因纽特人 (黄种人)。
•资源:煤、铁资源丰富; •交通:湖、河、海水运便利; •农业基础:平原肥沃,农产品丰富。 20世纪后半叶,大量人口和工业向西部和南部转移。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人口、工业向西部、南部迁移: 东北部:环境污染、低价上涨。 西部、南部:气候温和、环境优美;交通日益完善;新 资源的发现、新兴工业的出现。
• (4)③农业带的气候类型与我国下列哪个商品棉 • 基地A.较冀类中似南?、(鲁C西)北、豫北平原 B.南疆 C.江
汉平原 D.黄淮平原 • (5)影响②带布局的条件是
纬度较低、生长期较长,水热条件较好;靠 近乳畜带,为乳畜带提供饲料,市场广大。
• (6)美国的种植业、畜牧业所属农业地域类型?
• 12.关于美国实行农业地区专业化的叙述, 正确的是( )
西部高山区 中部平原 东部高原山地
太平洋 A B
C
E 大西洋
D
海岸山 内华达山 落基山 密西西比河 阿巴拉契亚山脉
2、气候
本区以 气候 为主,气候特 征是 。
温带大陆性 气候
特征: 冬冷夏热, 气温年较差大, 夏雨稍多
西部高山对北美气候的影响 北冰洋
南北走向的科迪勒拉 山系阻挡太平洋湿润气 流不能深入
北冰洋
大平原贯通南北
冬季北冰洋寒冷气
北极圈
大 流可迅速南下使气
温降低,形成寒潮、

西 暴风雪

洋 夏季墨西哥湾暖湿

40°N 气流也可北上使中部
和东部迅速升温
小结:地形对北美气候的影响 1、西部高山:
南北纵列,太平洋湿润气流受高山阻挡,山地西 侧多雨,山脉东侧及之间的高原盆地干旱少雨。 2、中部大平原: 贯通南北,冬季冷气流南下和夏季暖气流北上均 不受阻。(冬冷夏热,大陆性显著) 3、东部高原山地: 低矮,对大西洋湿润气流阻挡作用不显著。
(1)西部高山区
➢海岸山、内华达山、 落基山等组成科迪勒拉 山系北段;位于美洲板 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多火山地震,年轻,海 拔高。
(2)中部平原区 平原广阔纵贯南北, 冰川湖泊众多
(3)东部高原山地区







山平


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 亚山地,古老,海拔较低。
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 南北纵列三大地形区
小麦区
畜牧和灌溉
农业区
玉米带
小麦区
乳畜带
棉花带
区位因素: 美国农业带 ①气候适合牧草生长
②市场广阔; ③交通便利。 春小麦
冬小麦
美国的棉花带(耐旱美能国力农较强业,带生长后期需晴朗天气)
• 主要分布在美国东南部; • 这些地区地面起伏小; • 降水较少(500-1000mm),日照充足,属亚热带
3.河湖众多(多外流河、冰蚀湖)
1、北美五大湖(冰川作用,冰蚀湖) 2、密西西比河(世界第四长河) 3、水量大,有利于灌溉、航运和发电
五大湖-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
五大湖-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
苏必利尔湖
密 歇 根 湖
位置:中央大平原美、加交界处;成因:冰川作用 苏必利尔湖:世界最大的淡水湖
美洲大陆的地中海
• A.西部高大山系阻挡西风吹入内地,使地 中海气候局限于西部沿海
• B.东部山地阻挡东南季风吹入内地,内地 降水少
• C.中部平原地势低,冬季气温比东部沿海 高
• D.北部高原是冬季风的发源地
• 26.读“美国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 (1)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
山,B
山,C
河。
北美和美国
北美在世界中的位置
北冰洋 太平洋
一、位置和范围
1.经纬度位置:
西半球的北部, 主体在温带
2.海陆位置
临三大洋
3.范围
包括加拿大、美国和属 于丹麦的格陵兰岛。
读图查找:格陵兰岛、纽芬兰岛、阿拉斯加半岛、拉布拉
多半岛、白令海峡、哈得孙湾、巴芬湾、墨西哥湾
二、自然区域特征
1、地形 :南北纵列的三个地形区
俄罗斯
加拿大Leabharlann 墨西 哥墨西 哥湾一、位置和领土组成
1、纬度位置:本土以北温带(25ºN-49ºN)为主, 阿拉斯加寒带,夏威夷热带。
2、海陆位置(本土):北美洲中部,东临大西洋, 西临太平洋,南临墨西哥湾。
3、领土组成:本土:48个州和一个特区:哥伦 比亚特区;两个海外州:阿拉斯加、夏威夷(大 洋洲)。(总面积居世界第四位)
二、农业
• 世界上的农业大国; • 发展现代农业;
65
• 实行地区生产专门化; • 需进口咖啡、可可、香蕉、天然橡胶等热
带农产品。
农业 优势 区位 条件
自然 条件
1、平原面积广 大,地形平坦
2、气候温和 水源充足
3、土壤肥沃
社会 经济 条件
1、交通发达 2、地广人稀 3、工业发达 4、科技先进
商品 农业
• 10.A地降水多的原因是( )
• A.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
• B.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 C.西风在地形的抬升作用下产生地形雨 D.受信风带的控制
• 11.在A、B、C、D四地中,太阳能资源最 丰富的地区是( )
• 15.下列图示能反映美国人口迁移的是( )
④ ①


⑥③
①可合理利用 自然资源; ②大规模使用 农业机械,便 于采用先进的 科学技术,提 高生产效率 。
尼亚加拉瀑布
五大湖之间有运河相通,并经圣劳伦斯河与 大西洋相连。五大湖中,除密歇根湖全在美国境 内以外,其余四湖为美、加两国共有。
五大湖剖面示意图
五大湖水面高低不同,由西向东逐级降低, 伊利湖与安大略湖之间有将近100米的落差,并 有一个断层陡岸,从而形成了世界著名的尼亚 加拉瀑布。
尼亚加拉瀑布风光
西拓岸展:由于描高述大北的美海大岸陆山东脉西阻两挡岸,等使降得水来量自太平洋的暖湿 气练流习在西侧线的疏迎密风差坡异一,面并形分成析了原多因雨。的湿润地区。而落基 山和海岸山脉之间的高原盆地则处于背风坡,降水较少。 降水由沿海向内陆急剧减少,等降水量线比较密集。
东岸:东部山地比较低缓,对大西洋暖湿气流的阻挡作用 不显著,降水有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等降水量线稀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