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山参文化
人参的禁忌及不适用人群——
• 健康的青壮年、儿童和个别不适应人参的人。 • 内脏出血时不可服用,止血后可遵医嘱服用。重感 冒时不可服用人参。癌症高发期不可服用人参,术 后恢复期可用。
皂荚
• 人参忌藜芦、畏五灵脂、恶皂荚。 • 服用人参时忌饮浓茶、吃萝卜。因为萝 卜是破气的,如果吃多了人参如有反应, 可用萝卜消解。
五灵脂
长白山人参甲天下
长白山人参并非现在才有名气。刘建封 《长白山江岗志略》称“辽东人参,全球之 最。”梁章钜《浪迹丛谈》说,“东参遂甲天 下,王气所钟,非一朝一夕之故矣”。民国时 期《中国新本草图志》明确记载:“综合记述 ----今日之人参,大抵产于东三省的东部,而 以长白山为其主脉,故广义名之,可概称之为 长白山人参----辽宁、吉林省中长白山之处颇 多,产参之县非一,其中以吉林省各地所产者 为最著,品质亦较为纯良也。”从明清起,长 白山人参就成为各路参商的抢手货,由此可见 长白山人参声誉度早已蜚声海内外。
服用人参要注意把握“八少八多”:滋补要少,治病要多;经常吃要少, 偶尔吃要多;夏天要少,冬天要多;干人参要少,鲜人参要多;山参要 少,园参要多;人参芦头要少,人参主根要多;人参花蕾要少,人参根 要多;人参提取物要少,初加工产品要多。
人参药膳——
人参炖鸡:大补元气,通络活血,强身健体,增强抗寒力和免 疫力。 芙蓉人参田鸡油:补脾强身。 人参鸽蛋汤:滋阴润肺,补肾益气。 人参辣子鸡:大补元气,对阴虚者有良好疗效。 人参炖乌鸡:大补元气,生津止渴。用于气血两亏、头晕眼花、 神疲乏力、失眠等症。 清蒸人参鲤鱼:润肺补气,醒脑益智。 人参营养饭:扶正固本,滋阴补肾,强身健体。 人参莲子羹:养心安神,补脾止泻,益肾固精。用于脾虚久泻、 心悸失眠。 人参豆浆奶:气血双补,滋阴补肾,可提高抗病、抗疲劳能力。 人参猴蘑狗肉锅:补五脏,助消化,调胃气,壮元阳,除湿暖 身,益智增寿。
人参真伪之乱——
东汉王符《潜夫论》针砭时弊道: “夫治世不得真贤,譬如治疾不得真 药也。治疾当得真人参,反得支罗 服。”三国魏文帝曾痛斥“荠尼乱人 参”,均揭露出用状似人参的植物根 冒充人参的为祸之烈。宋朝以前,人 参多以贡品满足宫廷需用,民间鲜于 见到,亦因无图谱可辨,使得作假之 风愈演愈烈,为害不浅。 “欲试上党人参,当使二人同走, 一与人参之,一不与,度走三五里许, 其不含人参者必大喘,含者气息自如, 其人参乃真也。”(宋代苏颂语)
泡水喝,将人参切成片,取二、三片用开水浸泡,一小时后即可饮用,每天用量 3—4克。
泡酒喝。人参适于泡50度左右的高度酒,可根据自身需求加入蓝莓、鹿茸、鹿鞭、 枸杞、灵芝等,每日适量酌饮。
嚼服,鲜人参每日不超过10克,干人参3—4克。 含服,将人参片含服口中,靠津液浸化效果最佳,每天用量3—4克。 水冲服或口服,主要品种有人参粉、人参皂苷片、人参皂苷粉、人参胶囊等,需按 说明服用。 炖服,将人参切成薄片,取二、三片放入瓷碗,加满水盖住碗口,炖四小时以上, 若嫌味苦,可适当加冰糖,稍凉后即可服用。干参每日3—4克。
人参栽培史——
《晋书.石勒载记》:“勒居武乡北原山下, 草木皆有铁象之骑。家园中生人参,花叶甚茂, 悉成人状。”东晋列国后赵高祖石勒(公园274---333年)少年时代随邑人郭敬以贩竹为生,兼卖 草药,行贩洛阳。此间把一时卖不出去的小人参 移栽到家园,待长成后出售。
石勒绣像
人参加工史——
公元265年撰成的《吴氏 本草》记曰:人参“生上党及 辽东。二月、四月、八月上旬 采根,竹刀刮,暴干,勿令见 风”。
人参产品的种类及主要作用——
生晒参:性温,药性平和,大补元气,强身安神,生津益 智。适用于体质虚弱,气短喘促,自汗肢冷,失眠多梦, 食欲不振,腰膝酸软,心肌炎,冠心病等。 红参:较燥性,适用于畏寒怕冷,手脚不暖,头晕体倦, 阳气不足,四肢乏力,关节酸楚,气血不足,体质虚弱的 老年人和多病者。 黑参:人参的深加工品种,较红参更具增强免疫力的功效。 其人参皂苷Rg3、Rh2含量更高,对抑制各种肿瘤疗效更佳。
人参变迁史——
古时山东山西、河南河北,甚至广东、云南多地产人参,主产 区是山西上党,品质最优。春秋越国宰相范蠡《范子计然》称“人 参出上党,状类人者善”。人参对环境要求极为苛刻,一旦环境改 变,就威胁到种群的繁衍。人参之所以明叶中期在上党等地很快绝 迹,就是因中原大地人口稠密,过度采挖人参,尤其朝廷连年大兴 土木,修建皇宫陵寝,挥霍无度砍伐森林,使人参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环 境。尤其明朝永乐年间,因建永乐宫大肆砍伐森林,“斧声如雨”, 不计其数的大片森林被砍伐殆尽,使人参遭受灭顶之灾。
目 录
第一讲 传奇性的人参史实
人参发现史
菔参父乙盉
金文“参”字
篆文“参”字
古பைடு நூலகம்薓”字
甲骨文“参”字
人参别名——
• 《吴氏本草》“黄参”、“玉精”、“神草”、“久微” • 《名医别录》“土精”、“血参”、“人微” • 《神农本草经》“人衔”、“鬼盖” • 《大事类苑》“黄丝”、“人檄” • 《广雅》“海腴”、“皱面还丹” • 《图经本草》“百尺杵” • 满语 “奥尔霍达”(orhoda) • 长白山俗称“棒槌”
野山参鉴赏——
各种人参的鉴别——
• 野山参:自然润生于深山密林中的野 生人参。 • 移山参;野山参经过移栽长成,包括 林下籽种植的,具有某些野山参特征。 • 园参:人工育苗栽培,畦床管理,需 两次翻栽的人参,生长五六年即可做 货。 • 老池底子参:老参地遗留下来的人参, 由于年久,其形态和功效接近于山参, 池底参多呈竹节芦。
• Rb类具有中枢抑制作用,能够改善睡眠及情绪。
• Rg2具有典型的抗应激作用,对心源性、失血性休克有特效。 • Rh2 可治疗癌症。
• Re 具有降血脂和降低胆固醇作用。
• Rb1 对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可镇头痛、解热、镇静和解痉挛。
人参药用功效——
人参抗氧化,延缓衰老——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最新医学研究表明,人参含有大量抗氧化成分,对神经系统氧化损伤 具有多重保护作用。人到中老年阶段,生殖内分泌功能的异常,常与 认知功能障碍相伴而生。人参皂苷Rg1被医学界认为是人参当中主要的 抗应激物质,可促进抗氧化作用的发挥,防治阿尔茨海默病,延缓衰 老。
人参护肤养颜——
• 据清朝《上用人参底薄》记 载,乾隆皇帝82岁生日时,英国 使臣目睹乾隆的红润脸色和精神 风貌记曰:“乾隆82岁,望之如 60许人,精神矍烁,凌驾于少 年......”这是乾隆常年服用人 参的结果。
红参 鲜参
糖参:经排针浸糖烘干制成,性偏凉,味平,具有止咳润 肺功效,高血压、癌症、食欲不振者适用。
花旗参:别名“西洋参”,因原产于美国、加拿大而得名, 偏凉性,药性平和,能补肺降火,养胃生津。适用于肺阴 不足,虚热咳喘,热病伤阴,虚火盛,术后体虚及因放射 性治疗导致白血球减少等症状。
生晒参
西洋参
人参服用方法——
移山参
野山参 野山参
园参 池底子
神奇的人参——
“人参”意同“人身”,发音相同,形体相似。 人参每出复叶有五个小叶,靠其获取能量,维持生命—与人 手作用相似。 人参种子形同人的肾,作用相同。巧合的是,每粒种子内有 两粒子实。 人参形体有芦、膀、艼、体、须,形同人的头、肩、臂、躯、 腿。 人参孕育生命的时间与人类孕育生命的时间同为270天。 所以,称为人参。
野山参之谜——
瑶光、紫气之谜。 黄鼠狼拜参之谜。 野山参会“跑”之迷。 野山参“转胎”之迷。 草“护参”之谜。 人参泡酒仍可发芽。 蛇“护参”之迷。
人参的生长环境
• 1--5年的人参地上茎仅张出一枚三 片复叶,俗称“三花”;5--10年长出 一枚完整的掌状复叶,俗称“巴掌”; 10--15年长有两枚掌状复叶,俗称“二 甲子”, 长有三枚掌状复叶时俗称 “灯台子”,这时才进入成龄期;30年 后长有四枚掌状复叶,俗称“四批叶”, 进入生理稳定期。长成“五批叶”、 “六批叶”进入老龄期。而“六批叶” 非常罕见,一旦发现,可有幸找到群生 人参。
人参的奇特生命力——
野山参繁殖力很低,成片群生的
极为少见。其生长过程要经受冰冻、 暴雨、病毒的侵袭,遭遇虫噬鼠咬、 兽吃畜踏,可谓要经历九死一生的生 命抗争。但它一旦存活下来便显示出 惊人的生命力,寿命可达百年以上。 人参在地下生长极其缓慢,每年只有
七八九三个月生长期,其它季节均处
于休眠,据权威专家测定,野山参成 龄期前每年只生长0.5克,如果遭遇 不幸还要停止生长若干年,成龄期后 每年只增重1克左右。如此缓慢的生 长速度决定了野山参是极其稀缺而珍 贵的。
人参应用史——
• 梁代陶弘景《名医别录》记载:“人参微 温,无毒,主治肠胃中冷,心腹鼓痛,胸 肋逆满,霍乱吐逆,调中,止消渴,通血 脉,破坚积,令人不忘。”其中,“消渴” 即糖尿病,“坚积”即肿瘤。
神农本草经
太平御览
历代名医绣像
人参朝贡史——
• 从唐朝起,人参就成为历朝 历代珍贵贡品。史载,从唐 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 到唐明宗天成元年的220年间, 渤海国常遣使臣入唐朝贡, 贡品人参主要在汤河口(今 吉林省抚松县仙人桥)采挖 的上等老山参。
党参
沙参
园参
第二讲
人参功效非凡
人参有效成分——
• 人参的有效成分包括:人参皂苷、人参挥发油、氨基 酸和多肽类、人参多糖、人参有机酸及脂肪类、无机 盐及微量元素、维生素类、生物碱及核苷类、酮类及 黄酮类、聚乙炔醇类化合物、甾醇和酶类、木质素等。
• 不同皂苷有着不同的病理治疗作用 • Rg类具有兴奋和抗疲劳作用,可增强体力,消除疲劳。 • Rg1,对大脑中枢起兴奋作用。
人参贸易史——
• 明清时期,船厂(今吉林 市)、营口是人参重要集散地, 南北参商汇聚于此,每年输入 关内及出口东南亚的人参达数 十万斤。 • 早期人参贸易待“扫帚市” 一过就到开秤时节。白露前20 天,所有放山人将棒槌包子带 到集镇寄存一处,杀猪设席, 然后打包开秤。过了白露便扣 秤,停止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