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生产要素定价理论
生产要素的需求
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 影响生产要素需求(量)的因素:生产要素
本身的价格;相关生产要素的价格;生产 的技术水平;产品的需求及价格。 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生产要素的边 际收益=生产要素的边际成本
生产要素需求的性质
1、生产要素需求的特点: (1)是引致需求或派生需求 (2)其主体是生产者,目的是追逐利润 (3)是一种联合需求或相互依存的需求 2、影响生产要素需求的因素: (1)市场对产品的需求以及产品的价格; (2)生产技术状况; (3)生产要素的价格; (4)边际生产力(marginal productivity) 3、有关边际生产力的概念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o 劳动与闲暇存在着反向变化关系。
o 闲暇的机会成本就是劳动的价格。
• 增加一单位闲暇,意味着丧失一单位劳动的收入, 即工资率。
• 若将闲暇看成商品,其价格就是工资率。 • 增加闲暇相当于用劳动收入购买闲暇。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工资率上涨的效应: 1. 替代效应: o 工资率上涨意味着闲暇价格上升了,相对于其他
不完全竞争
产 完全
品 竞争
市 不完全
场
竞争
VMP=W MRP=W
VMP=MFC MRP=MFC
说明:
VMP:边际产品价值,VMP=MP·P MRP:边际收益产品,MRP=MP·MR,
MRP≥VMP W:均衡的劳动价格,即均衡工资 MFC:边际要素成本,MFC≥W
例:C=L·W(L),则 MFC=dC/dL=W(L)+ L·dW(L) /dL≥W(L)
W
W1 W2
O
L1
边际生产力曲线
MRP=MR MP=D
企业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取
L2
L
决于边际生产力
3、有关边际生产力的概念
(1)边际物质产品(marginal physical product,MPP,有时简称为MP):在其他条件不变 的情况下,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的投入所增加的产 量。 (2)边际收益产品(Marginal revenue product,MRP):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 一单位生产要素的投入带来的产量所增加的收益。
生产要素市场的均衡
原则:MRP=MFC 不同情况: (1)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市场 (2)产品市场为不完全竞争市场,要素市场为完全竞争市场 (3)产品市场为完全竞争市场,要素市场为不完全竞争市场 (4)两个市场均为不完全竞争市场 例
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以劳动市场为例:
要素市场
完全竞争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主要理论基础是边 际生产率分配论。该理论最先由美国经济 学家J.B.克拉克提出。他认为,在其他条 件不变和边际生产力递减的前提下,一种 生产要素的价格取决于其边际生产力。
边际生产力只是决定要素需求的一个方 面。厂商在决定要素需求时还要考虑要素 的边际成本。只有当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 和边际收益(边际生产力)相等时,厂商 才在要素使用上达到了利润最大化。此外, 要素的供给也是决定其价格的一个重要方 面。总之,要素的市场价格与其他商品一 样,也由其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共同决定。
S=AFC=W
W0
W0
VMP=MRP
MRP
O L0
LO L0L Nhomakorabea生产要素的供给
要素的供给者:消费者和生产者 1.生产者供给要素(中间产品)的原则:利润最
大化。 2.消费者供给要素的原则:效用最大化。 消费者拥有的资源(时间、土地等)既定,其要
素供给就是在一定要素价格水平上,将全部既定 资源在供给与自用之间作分配以求总效用最大。 条件为:供给的边际效用与自用的边际效用相等。
直接需求
消费者需要 面包
间接需求 (引致需求)
面包厂需要 面粉、工人
边际生产力(marginal productivity)
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每增加一个单位生 产要素的投入所增加的产量。 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一个要素投入量不断增加, 而其他要素不变,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在一个时 期内可以增加或保持不变,但最终还是会递减。
MRP=MPPMR
显然,MRP的变化取决于MPP和MR的变化。 (3)边际产品价值(VMP,value of the marginal product) 指的是增加一单位要素所增加的产量的销售值
VMP=MPP P
生产要素的成本
4、边际要素成本与要素平均成本 MFC:增加一单位要素投入所增加的成本支出。 AFC:平均每单位要素投入所增加的成本,即 单位要素价格。
劳动和工资的决定
工资:劳动这一生产要素提供的劳务的报酬。 1、劳动的需求(取决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 2、劳动的供给 工资率提高对劳动供给的两种效应: 替代效应:工资率越高,对牺牲闲暇的补偿越大, 劳动者越愿意用多劳动替代闲暇。 收入效应:工资率越高,个人越有条件享受更多的 娱乐,越不愿意增加劳动的供给。 3、工资的决定 4、影响工资差别的因素
第七章 生产要素定价理论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
分配论概述
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在经济学的传统 上是分配论的一个重要部分。19世纪的 西方经济学家们习惯于把生产要素分为 三类,即土地、劳动和资本。这三类生 产要素的价格,则被分别称作地租、工 资和利润。到19世纪末,第四种生产要 素—企业家才能被“发现”。于是,利 润被看成是企业家才能的收益,而资本 所有者的收益被看作为“利息”。
商品闲暇变贵了,因此消费者将减少对闲暇的购 买,从而劳动的供给增加。
2. 收入效应: o 工资率上涨意味着实际收入增加,消费者将增加
包括闲暇在内的所有商品的购买,进而劳动的供 给将减少。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3. 结论:
o 闲暇价格变化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是相 反的。
• 如果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闲暇的需求量随其 价格上升而下降,从而劳动的供给随工资率上涨 而增加。
(1)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 完全竞争市场
W
MRP=VMP=D
(2)产品市场为不完全竞争市场,要素市场为完全 竞争市场
W
MRP=D
MFC=AFC=S
MFC=AFC=S
VMP
O
L
O
L
(3)产品市场为完全竞争市场,要素 市场为不完全竞争市场
(4)两个市场均为不完全竞争市场
W
MFC
W
VMP MFC
S=AFC=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