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支架计算书(最终版)5.28

支架计算书(最终版)5.28

广东省潮惠高速公路建设项目S356跨线桥现浇箱梁施工支架计算书计算:审核:签发:施工单位:中交二公局六公司潮惠高速TJ19合同段日期:二〇一四年四月一、工程概况S356跨线桥中心桩号为K226+908,起点桩号为K226+622.7,终点桩号为K227+193.3,桥梁全长570.6m(含耳墙),该桥平面位于直线段上,桥跨布置为9×25+(30+30)+(30+35+30) +(30+30)+5×25;第三、四、五联桥上部为现浇连续箱梁,跨径布置第三联为30+30m,箱梁梁高为1.9m,桥宽16.5m。

第四联为30+35+30m,箱梁梁高为2.0m,桥宽16.5m。

第五联为30+30m,箱梁梁高为1.9m,桥宽16.5m,桥墩中心线与路线设计线的交角10、15墩右偏108度、14~14号墩右偏125度,9、16号墩处为90度。

箱梁均采用单箱三室截面形式,顶板宽16.5m,底板宽11.5m,两侧悬臂各2.5m,具体构造详见设计图纸;C50混凝土单幅为3200m3。

现浇梁简介:现对S356跨线桥第三联左幅第一孔、第五联右幅第二孔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进行支架受力验算,其余类推。

该跨钢管支架立杆的纵向间距采用90cm,横向径距2×0.9+3×0.6+2×0.9+3×0.6+2×0.9+3×0.6+2×0.9+3×0.6+2×0.9,在腹板处加密采用60cm,其余地方采用90cm,路线外侧采用120cm 以便施工平台搭设。

横杆竖向采用120cm步距,并用剪刀撑将整个支架连成整体,计算时采用最不利的横纵向间距均为90cm进行验算。

支架下垫0.15×0.12cm长度4m的方木,0.15cm为承力面,横向通长布置。

二、计算依据《两阶段施工图设计》《结构力学》、《材料力学》《钢结构设计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G F50-2011)《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66-2008)《木结构设计规范》(GB 5005-2003)《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GB/T 17656-2008)《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铁路混凝土梁支架法现浇施工技术规程》(TB 10110-2011)三、满堂式碗扣件支架方案介绍满堂式碗扣支架体系由支架基础(压实度90以上回填土、厚30cm砂砾垫层、10cm混凝土面层)、12cm×15cm底垫木、可调节顶托、Φ48×3.5mm碗扣立杆、横杆、斜撑杆、可调节顶托、12cm×15cm纵向分配梁、10cm×10cm 木方横向分配梁;模板系统由侧模、底模、芯模、端模等组成。

12cm×15cm 木方分配梁沿纵桥向布置,直接铺设在支架顶部的可调节顶托上,箱梁底模板采用定型大块竹胶模板,后背10cm×10cm木方,然后直接铺装在12cm×15cm 木方分配梁上进行连接固定。

根据箱梁施工技术要求、荷载重量、荷载分布状况、地基承载力情况等技术指标,通过计算确定,每孔支架立杆布置:纵桥向边支点和中支点处加密为0.6m,其余部位均为0.9m。

横桥向立杆间距为: 1.2+2×0.9+2×0.6+3×0.9+2×0.6+0.9+0.6+0.9+2×0.6+3×0.9+2×0.6+2×0.9(m),即腹板区为60cm,底板、翼缘板为90cm,支架立杆步距腹板和支点两侧处加密为60cm,其余为120cm,支架在桥纵向每4.5m间距设置剪刀撑;横向设置4排剪力撑;在支架顶部和底部设置水平剪力撑(图中均未示出),支架两端的纵、横杆系通过垫木牢固支撑在桥墩上;立杆顶部安装可调节顶托,立杆底部支立在底托上,底托安置在19cm×29cm×14cmC20预制块上。

第四联双幅碗扣支架材料数量表(扣除门洞)名称规格横向/排纵向/排数量横杆0.6m 99根94排180根23排13446根0.9m 72根94排384根23排15600根1.2m 8根94排752根立杆>6.5m 94排23排2162根四、支架计算与基础验算(一)、资料(1)WJ碗扣为Φ48×3.5 mm钢管;(2)立杆、横杆承载性能:立杆横杆步距(m)允许载荷(KN)横杆长度(m)允许集中荷载(KN))允许均布荷载(KN)0.6 40 0.9 4.5 121.2 30 1.2 3.5 71.8 25 1.52.5 4.52.4 20 1.8 2.03.0(3)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本桥位处地基容许承载力在100Kpa以上。

(二)、荷载分析计算(1)箱梁实体荷载:a、第三联、第五联纵桥向根据箱梁断面变化,q2按分段均布荷载考虑,其布置情况如下:第三联、第五联纵桥向荷载分布图b、第四联纵桥向根据箱梁断面变化,q2按分段均布荷载考虑,其布置情况如下:第四联纵桥向荷载分布图c、第三联、第五联横桥向各断面荷载分布如下:第三联、第五联横桥向荷载分布图d、第四联横桥向各断面荷载分布如下:第四联横桥向荷载分布图(2)模板荷载2q ;a 、内模(包括支撑架):取212/2.1m KN q =-; b 、外模(包括侧模支撑架):取222/2.1m KN q =-;c 、底模(包括背木):取232/8.0m KN q =-;(3)施工荷载:因施工时面积分布广,需要人员及机械设备不多,取23/0.2m KN q =(施工中要严格控制其荷载量)。

(4)碗扣脚手架及分配梁荷载: 按支架搭设高度≤10米计算:24/35.285.05.1m KN q =+=(分配梁)(碗扣支架)(5)水平模板的砼振捣荷载,取25/2m KN q =(三)、第三联、第五联碗扣立杆受力计算 (1)在跨中断面腹板位置,最大分布荷载:2543321221/75.57235.228.02.14.49m KN q q q q q q q =+++++=+++++=---腹碗扣立杆分布横向60cm ×纵向90cm ,横杆层距(即立杆步距)60cm ,则 单根立杆受力为:KN N KN N 40][2.3175.579.06.0=<=⨯⨯= (2)在跨中断面倒角位置,最大分布荷载2543321241/77.25235.228.02.142.17m KN q q q q q q q =+++++=+++++=---倒碗扣立杆分布90cm ×90cm ,横杆层距120cm ,则单根立杆受力为:KN N KN N 30][9.2077.259.09.0=<=⨯⨯= (3)在跨中断面底板位置,最大分布荷载2543321241/57.20235.228.02.122.12m KN q q q q q q q =+++++=+++++=---底碗扣立杆分布90cm ×90cm ,横杆层距120cm ,则 单根立杆受力为:KN N KN N 30][7.1657.209.09.0=<=⨯⨯= (4)跨中翼缘板位置立杆计算:25432211/39.16235.222.184.8m KN q q q q q q =++++=++++=--底碗扣立杆分布为90cm ×90 cm ,横杆层距120 cm ,单根立杆最大受力为:KN N KN N 30][3.1339.169.09.0=<=⨯⨯=(5) 在中支点断面底板位置立杆计算:25433221/55.56235.228.04.49m KN q q q q q q =++++=++++=--中底碗扣立杆分布为横向90cm ×纵向60cm ,横杆层距60 cm ,由单根立杆最大受力为:KN N KN N 40][5.3055.566.09.0=<=⨯⨯=(6) 在边支点断面底板位置立杆计算2543321231/07.40235.228.02.172.31m KN q q q q q q q =+++++=+++++=---边底碗扣立杆分布为横向90cm ×纵向60cm ,横杆层距60cm,则单根立杆受力为:KN N KN N 40][6.2107.406.09.0=<=⨯⨯= 经以上计算,立杆均满足受力要求。

(四)、第四联碗扣立杆受力计算 在腹板位置,最大分布荷载:2543321221max /35.60235.228.02.152m KN q q q q q q q =+++++=+++++=---腹碗扣立杆分布横向60cm ×纵向90cm ,横杆层距60cm ,则单根立杆受力为:KN N KN N 40][6.3235.609.06.0=<=⨯⨯= (2) 在中支点断面底板位置立杆计算:25433221max /15.59235.228.052m KN q q q q q q =++++=++++=--底碗扣立杆分布为横向90cm ×纵向60cm ,横杆层距60 cm ,由单根立杆最大受力为:KN N KN N 40][9.3115.596.09.0=<=⨯⨯=经以上计算,立杆均满足受力要求,其他位置同第三联、第五联。

(五)、地基受力计算由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设计提供的地质勘探资料表明,地表土质为压粉质黏土,地基的承载力最小为100kpa ,无软弱下卧层。

各部位受力如下表:立杆地基承载力验算:dA N≤K ·f k 式中: N ——为脚手架立杆传至基础顶面轴心力设计值;Ad ——为立杆底座面积22251515cm A d =⨯=按照最不利荷载考虑(箱梁腹板处立杆受力最大),立杆底拖下砼(C20)预制块承载力:[]KPa KPa A N f cdd 200009.14480225.06.32=<==,混凝土垫块强度满足要求底拖下砼预制块承载力满足要求。

底托坐落在19×29×14cm 预制块上, 按照力传递面积45度扩散角计算,假设持力层厚度为x (换填石渣厚度+10cm 混凝土调平层厚度))19.0452()29.0452(+⨯⨯⨯+⨯⨯=tg x tg x AK 为调整系数,混凝土基础系数为1.0 按照最不利荷载考虑:dA NKPa f K k 1000.1][⨯=⋅≤,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求解得m x 166.0≥;即当地基承载力达到100KPa 时,需换填6.6cm 石渣就能满足要求,方案采用换填10cm 石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