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分析.

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分析.

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问题分析经济学院国贸系郑镇城 1130081019摘要:农产品贸易是中国与东盟经济与贸易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0年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正式成立, 农业领域的交流合作仍然是中国与东盟开展合作的重点。

本文对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农产品贸易现状与特征进行描述, 采用可显示比较优势指数等分析中国与东盟的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 并研究中国与东盟在自由贸易区下农产品的整体贸易福利效应。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 指出双方农产品贸易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改善中国对东盟农产品贸易现状提供对策和建议。

关键字 :农产品,互补性,贸易福利效应Abstract: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 trad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ASEAN, in 2010, China and ASEAN free trade area was formally established,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in agricultural between China and ASEAN still is the focus of cooperation. This paper described the status quo of trade of agricultural between China and ASEAN , also describing the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 analysis such as China and ASEAN agricultural trade competitive and complementary, and research in China and ASEAN free trade area under the overall trade welfare effect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on the basis of above analysis. The paper pointed out that the problems about trad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offer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bout how to improve the China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ASEAN trade.Keywords: agricultural products, complementary, and welfare effects of trade文献回顾对于中国与东盟的农产品贸易问题,国内外许多学者都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在相关文献的研究中,我国学者对于中国与东盟农产品之间的目前的贸易关系、中国与东盟农产品的现状特点及问题, 以及中国与东盟的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和竞争性方面内容研究最多。

在早期的贸易双边获益问题上,潘金娥 (2004采取实证性方法,对东盟各国和中国农产品进行深入仔细的研究, 从而提出东盟大多数国家都具有比较明显优势的农产品。

陈人欢 (2005 在“早期收获”实施的背景下,分析了中国和东盟主要国家农产品的竞争情况, 提出虽然与东盟开展农产品自由贸易会短期内使我国农产品面临激烈的竞争,但从长期来看,它给中国带来的效力是正面的。

而关于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与竞争性研究方面,孙林、李岳云 (2003认为,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产品贸易虽然互补性的程度不是很高,但双方农产品的互补结构很高,双边贸易则以互补性农产品为主。

帅传敏 (2003年运用 GMs 模型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其结果表明中国在与东盟的农产品贸易中处于劣势, 特别是中国农产品的国际比较优势已逐渐丧失, 国际竞争力却随着时间的发展在不断的呈下降趋势。

王文中、庄丽娟、周文良 (2008利用了马尔可夫链对中国与东盟中的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农产品进行了优势分析, 他们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和东盟五国农产品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耿哗强 (2009通过研究市场占有率和排名指数、贸易强度指数、出口产品相似度指数分析指出东盟与我国农产品具有互补性, 虽然具有互补性, 但在竞争性方面, 东盟主要国家的农产品在我国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我国的竞争力相对较差。

然而,张继军、黄咏华、罗后清 (2008在对中国与东盟的热带农作物竞争力进行分析时得出由于地理相邻、气候条件相似, 中国南亚热带地区与东盟之间的热带农作物产品之间的竞争性大于互补性。

关于双方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谁大谁小问题,学术界还存在分歧。

1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现状1.1 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占总贸易额比例下降,但总量增长迅速。

从下面表可看出, 1999年一 2009年这十年间,中国东盟农产品之间的贸易总额由 39.80亿美元增长到 139.10亿美元。

贸易总量增长了近 3.5倍,增长速度达到了25%,比东盟任何其他的贸易伙伴增长速度都快。

特别是 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自由区的正式成立, 零关税的实行, 使中国与东盟的农产品贸易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2 在双边的农产品贸易中, 中国的出口的规模和农产品种类上与东盟国家相比都存在很大的差距。

从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国别进出口情况来看, 中国与大多数东盟国家都属于农业国家, 其各自的农业都很发达, 仍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中国在一些重要农产品上的出口规模同东盟存在差距。

例如 2002年中国只从泰国进口大米达到0.79亿美元,中国向这 3个国家出口稻米为 4.41亿美元,在进口蔬菜和水果方面,中国向 3国出口 2.15亿美元,进口 1.5亿美元 ;2009年中国从泰国进口的稻米增长达到 1.95亿美元,但是中国向东盟出口的大米总量却下降到是 0.33亿美元。

且这种差距随着自由贸易区的成立以后逐渐加大。

1.3 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中不断扩大的贸易逆差。

2003年开始,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差额不断扩大,差额由 2003年的 7.04亿美元上升至 2009年的 38.9亿美元。

尽管在 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对东盟的农产品贸易逆差额有所减少, 但依然存在巨大的逆差, 这种逆差额在未来的一段时间会持续下去。

这促使中国必须改变逆差,促进双边经贸关系的正常发展。

1999— 2009年中国对东盟的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逆差额资料来源 : 根据中国商务部网站整理得来 (单位:1亿美元1.4 在众多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产品贸易的产品中, 一般直接用于消费的农产品最受东盟国家的欢迎, 它们占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比重最大, 虽然近年来出现的此种产品份额的下降, 可能是由于外界经济环境的影响造成的, 特别是 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

同时, 园艺产品对东盟国家的出口也表现出很强的发展潜力, 园艺产品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2 中国与东盟的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和竞争性2.1 双边贸易的互补性指数定义及其表现特征在国际贸易理论中, 根据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 一国一般出口自身具有比较优势产品, 进口其没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在这样贸易结构中, 双方的产品出现互补性。

如果出口国的产品和进口国的产品能够温和, 就说明它在该市场上具有很强的增长潜力。

因此, 用互补性贸易指数可以衡量出口国的出口结构与目标市场进口结构的相关程度, 从而知道两个市场结构互补程度。

互补性贸易指数的公式如下:①式中的代表国家 i 在商品 k 上的出口, 代表国家 i 的总出口, 代表世界的总进口, 代表世界在商品 k上的进口, 代表国家 i 在商品 k上的进口, 代表国家 j 在商品 k 上的进口,从代表国家 j 的总进口,从代表国家 i 在总进口。

当大于 0时表示 2个国家之间的贸易具有正的互补性, 当小于 O 时,代表两个国家不具有互补性,当 O≤ ≤ 1时,两个国家的互补性不强,当大于 1时,两个国家的贸易互补性较强。

中国与东盟中的主要农业国家在农产品贸易上的贸易互补性指数, 具体结果见表 :数据计算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出来的结果可以得知, 在所观察的年份中, 除了新加坡和文莱外, 中国与东盟其它八国的贸易互补指数都是大于 O 小于 1的。

而且大多数都是小于 0.5的。

特别是近几年来,东盟与中国的农产品贸易互补性越来越差。

尽管从数值上看, 双方的互补性越来越差, 但是, 由于双方的要素察赋差异, 使得它们在很多产品上还是具有互补性的。

从农产品进出口方面来说, 中国和东盟就具有很强的贸易互补性, 中国大部分是属于温带气候,而东盟国家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自然条件的差异使双方具有不同的农产品资源, 互补性很强。

例如中国目前是进口油料、油脂的大国, 而东盟国家中的马来西亚和印尼都是世界棕搁油生产大国。

从粮食进口方面来说, 中国人口众多, 每年都要进口大量的粮食, 泰国成为我国最重要的粮食进①公式来自方菲 . 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问题分析 . [D] .2010口国之一。

我国以生产温带农产品为主, 是水果和蔬菜生产大国, 蔬菜产量连续 5年排名世界第一。

尽管东盟国家也出口水果和蔬菜,但两者出口的品种截然不同, 东盟对中国出口的水果主要是香焦、鲜榴莲等热带水果, 而中国对东盟出口的水果主要是柑桔和鲜苹果、鲜梨等温带水果。

这都充分体现了双方农产品贸易的资源互补性。

2. 2 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竞争性分析显性比较优势指数 :是由巴拉萨 (B.Balassa在 1965年提出的,指一国总出口中某类商品的出口所占比例相对于世界贸易总额中该商品贸易所占比例的大小②。

计算公式为 :RCAij=(Xi/Xj/(Xwi/Xw式中 : RCAij是 j 国 i 产品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 ; Xij: 是 j 国 i 产品的出口额 ;Xi: j 国产品的总出口额 ;Xwi:是 i 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出口额 ;Xw:是世界市场上所有产品的总出口额。

当 RCAij>1时,说明该国该类产品的出口相对集中,则该国该类产品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当 RCAij <1时,则说明该国该类产品的出口不集中,则该国该类产品不具备比较优势。

资料来源 :中国商务部,世界粮农组织网站,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数据经作者计算整理得出。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 中国的 RCA 值基本上不超过 0.5, 而且随着年份的增加, 该值呈现下降的趋势, 这说明中国的农产品已丧失国际比较优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