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恢复高考第一年1977年的高考试卷,你能得多少分

恢复高考第一年1977年的高考试卷,你能得多少分

恢复高考第一年1977年的高考试卷,你能得多少分?ABOUT1977年12月,全国570万名考生在同一时刻走进了高考殿堂——“文化大革命”中断了10年之久的高考制度终于得到恢复。

这是共和国历史上唯一的一次冬季高考,但对于570万青年来说,那个冬日阳光灿烂。

1977年英语高考卷1977年语文高考卷一、给下面这句话注音,要标调(3分)将正确的答案填写到下面的横线上对待同志要象春天般温暖。

二、回答下列问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写到下面的横线上1.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粗的词属于什么词类(2分)雷锋为人民服务的心最红2.指出下面复杂词组中的每个词组属于哪种类型(4分)恢复和发扬毛主席树立的优良传统和作风3.分析句子成分(4分)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我要献出自己的毕生精力和整个生命。

4.分析多层复句的层次关系(3分)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三、什么叫拟人的修辞方法?举出一例(4分)什么叫拟人的修辞方法?举出一例(4分)四、写出毛主席诗《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中心思想(6分)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五、将下面两段文言文译成现代汉语,标清题号(14分)1.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7分)2.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7分)六、作文60分文题:一在沸腾的日子里二谈青年时代(二题任选其一)1977年数学高考卷二、过抛物线y2=4x的焦点作倾斜角为3/4π的直线,它与抛物线交于A、B两点。

求A、B两点间的距离。

三、在直角三角形ABC中,∠ACB=90°,CD、CE分别为斜边AB 上的高和中线(见第三题图),且∠BCD与∠ACD之比为3:1。

求证CD=DE。

四、在周长为300厘米的圆周上有甲、乙两球,以大小不等的速度作为匀速圆周运动,甲球从A点出发按逆时针方向运动,乙球从B点出发按顺时针方向运动,两球相遇于C点。

相遇后,两球各自反向作匀速圆周运动,但这时甲球速度的大小是原来的2倍,乙球速度的大小是原来的一半,以后它们第二次相遇于D点。

已知AmC=40厘米,BnD=20厘米(见第四题图)。

求ACB的长度。

五、1.若三角形三内角成等差数列,求证必有一内角为60°;2.若三角形三内角成等差数列,而且三边又成等比数列,求证三角形三内角都是60°。

六、在两条平行的直线AB和CD上分别取定一点M和N;在直线AB上取一定线段ME=a;在线段MN上取一点K,连结EK并延长,交CD于F(见第六题图)。

试问K取在哪里△EMK与△FNK的面积之和为最小?最小值是多少?附加题(附加题可做可不做,分数另行计算。

)探索Discovery一篇82届毕业生写的回忆文中,他这样描述当时的情形:1976年,公社保送工农兵学员,我背着家人又去报名,因为我害怕家人再次为我的失败而痛苦。

当时,管报名的是我父亲的朋友,他一见第一个报名的是我,连忙把我拉到一边,极其神秘地对我说:“这工农兵学员就别奢望了,你想,全公社就两个指标,100个当官的人争,根本就轮不到你,再说你的政治背景……”他看到我双眼是泪,再没有说下去,只是边摇头,边重重地叹下一口气,回来后,我心如刀绞。

回顾REVIEW邓小平复出后,转折点终于来了,七十三岁的他主动要求抓科教工作,拨乱反正。

8月初,召开科学与教育座谈会。

便提到了恢复高考这一命题,当时教育部门以来不及为由,想要维持推荐上大学的方法,引起了与会者的反对,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认为生源的质量更加重要,如果能保证生源,晚入学一点关系都没有,那些想上大学的看似水平不高,但也不是不是没有人达到要求,只是被埋没了。

最终恢复高考占了上风,并出台文件予以说明。

恢复高考报考人员: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城知青、复员军人、应届毕业生考试时间:12月10日、11日、12日入学时间:1978年2月底前考试科目:政治、语文、数学、理化(理科)政治、语文、数学、史地(文科)考生人数:570万试题:分省自主命题仔细领悟文件精神,发现和今天比有一定的差别,竟然没有外语!很多对英语不感兴趣的、迷茫的都巴不得在那个时代考,其实也有人要考的,外语专业的加试外语,然后就是政治这个学科文理都要考,现在只有文科要,没有生物考试,时间也比较晚,特殊时刻特殊对待。

恢复高考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全中国,连偏远山村里的人都知道了,许多想改变命运的人都跃跃欲试,且看经历者多年后的回忆:“中央文件一发,那真是“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大约在10月,人人都激动起来了。

从“文革”前高1966级到1977应届毕业生,整整12届“精英”,要当场分出高低,定下名分,和平时期打江山,高考是万里征途第一关。

”20多万人的命运将因此改变,有人把高考的结局称为“上天入地”,怎么解释呢,就是考上了就可以被分配,进入体制,后半生不愁,如果没考上,就得接着下地种田,和祖祖辈辈一样,为了城市户口、更好的生活,拼了。

下乡的知识青年不愿在农村了度余生,谁不想出人头地?特别是那些有本事、有上进心的人。

知青渴望回城,如果考上了不就可以回城读大学了么?一个在凤阳插队的知青也知道了这个消息,投入了备考,那时刚开完十一大,又过了七次共产党的代表大会后,当年考入北大的他入主国务院。

简直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各地的学习气氛空前浓厚,教材更是紧缺资源,供不应求,排长队购买,抢着传抄,就连解放前的老书都给翻了出来。

我们来体会下当年的气氛:“那时,城里的年轻人胳膊下大都夹着一本四川神中学统编教材。

不管是真考还是假考,你得手持知识以示上进。

我有个工人朋友,不识几个字,平时老找我给他写恋爱信。

一天,老兄夹着一本《战地新歌》来找我写信,问他带书干啥,说是女朋友叫带的。

女朋友讲:“厂子里很多人带书,人人脸上透出兴奋,准有好事。

咱也闹上一本。

”“离考试只有两月,我把中学教材拿来一阵猛背。

我有一个朋友,跟我一样没文化,看到我背到sin和cos,佩服地直流口水,那年头,能干上“赛银”和“可赛银”的,在那帮没文化的弟兄中我是第一份。

”“临近高考时,老师经常在晚上为我们几个准备高考的学生加课辅导。

一些社会上的人听说后找关系进来旁听,后来人越来越多,教室里待不下,就到礼堂辅导,最后竟然发展成整个礼堂都是人。

我们十几个学生坐在最前面,后面黑压压地站满各式各样的人,有青年工人,有下乡知青,他们手拿笔记本,神情庄重地听着老师讲课,在昏暗的灯光下记录。

回头看看,我们心中自然地生出一种优越感。

他们中的许多人前几年也和我们一样,不好好学习,在学校捣乱,遗憾的是高考的恢复并没有从他们那一届开始。

”考试的那一天终于来临了,积压了十年的考生要奔赴迟到的考场,理论上有3000万人可以参加,因为各种原因,实际参战的有570万,在当时也算天文数字了。

考试大军中,老三届比较占优势,就是66、67、68三届高中生,毕竟上过高中,有点基础。

只是十年一晃而过,好多老三届早已结婚生子,不少夫妻同时考试。

更神奇的,甚至出现过父子同场的,人生又有几个十年?准备试卷的时候,工作人员发现,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纸张印几千万张试卷,最后还是拿印《毛选》的来救急,国家物质匮乏,无奈之举。

考试时间到了,没有监控摄像头,全屏监考老师把关,试卷也发来下了。

这高考试卷有时候用全国卷,有时候自主命题,最近有些省又改回全国卷了,真是应了一句经典名句:“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77年的高考是分省命题,各不相同,相信你也非常好奇,那时的高考都考个啥?不用急,看看下面的1977年高考语文山东卷。

1.作文《难忘的一天》(80分)2.解释词语(10分)(1)诽谤(2)踌躇(3)明火执仗(4)居心叵测(5)高瞻远瞩3.给下列文言文加上标点,并译成现代汉语(10分)(第三题就是鹬蚌相争的文言文版,在此就不详细列出来了)总分100分,现在是150;总共就三道题,现在十几二十道;作文占总分五分之四,真是得作文者得天下。

若用今天的眼光看这些题目,简直太水了,哪是给高中生做的,初中生都可以完全拿下。

但在当时可不是那么容易,出高考题的肯定是有水平的老师吧,他难道不知道这个试题的难易程度嘛?他肯定知道,而且也不是一个人出的,可最终还是用了,说明了什么,不用说,你懂的。

考完自然需要人评卷,不妨看看当年改试卷的老师在多年后怎么说:“试题分量、难易程度、及题型都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程度,这和后来的高考题简直不可比拟,现在小学升学的语文试题也要比这个复杂得多。

即使这样,对于文革期间的学生来说,他们并不觉得容易,这对老三届的考生就大为有利了。

”“从选材看不存在问题,思想观点没有错误,如有选“毛选”五卷发行的,有知识青年下乡的,有写入党入团的,有写忆苦思甜的,等等。

但真正按记叙文的要求写,可做范文的很少,主要问题是,语言干瘪,内容不具体,假话大话空话多,空泛议论,喊政治口号……有的不注意审题,另起炉灶;有的凭空捏造,随意虚构,脱离实际。

如在我批的卷子中,有一学生这样写道:“在打井时,不小心让石头砸掉一个手指头,但轻伤不下火线,我捡起手指往腰里一别,继续干起来。

”每年高考作文都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经常有准高三的学生看了作文题,叹息一句:“幸好我不是今年考。

”再看看其他省份的高考作文,关于政治与人生的比较多,以下是部分:天津:《他像雷锋同志那样》《宏伟的目标鼓舞着我》河北:《我将怎样度过今后不平凡的二十三年》《园丁赞歌—记我最尊敬的一位老师》湖南:《心中有话对党说》浙江:《路》吉林:《伟大的胜利—难忘一九七六年的十月》内蒙古:《谈实事求是》《在红旗下》湖北:《学雷锋的故事》江西:《难忘的时刻》(理科)《当我想起雷锋的时候》(文科)辽宁:《在沸腾的日子里》《谈青年时代》相比于数学,语文还算好考的,作文写个题目都有点分,可数学就不容乐观了,面对着函数等题目,许多考生简直就是看天书,有些省不及格的人数接近七成,几十年后的今天,好多省的数学平均分都及不了格。

至于政治、地理、历史,背了问题就不大,08年后就没这么死板了。

经过一番苦战,只有少数人脱颖而出,大部分考生还是该干啥干啥,结果显示:各大高校共录取学生27.3万人,录取比例为29比1,新中国成立28年来,竞争从未如此激烈。

因为是冬季考试,所以入学时间定在春季,学制四年,于1982年毕业;没考上的也不用灰心,半年后,又将举行1978年的高考,同样有机会。

记得有本教辅试卷叫《天利三十八套》,掐指一算,恢复高考后考试部门也确实出了三十八套试卷考中国的学生,一年算一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