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中地理必修三 区域发展阶段
高中地理必修三 区域发展阶段
• 再生阶段------要继续发展,必须克服不协调因素,寻找新的
• 增长点。
感谢下 载
空间结构的变化:工业区域不断扩大,初期 阶段发展起来的中心城市(匹兹堡)向四周扩展, 形成由点到面的发展局面。
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是:区域经济的发展, 尤其是工业化、城市化的大力推进。
3.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在成长阶段出现了哪些问题?这 些问题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产生怎样的影响?
出现的问题: 区域内资源逐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遭受一定破
第二节 区域发展阶段
知识铺垫
你知道下面这些国家哪些是发达国家吗?
中国、英√国、德√ 国、印度、 √ 巴西、沙特阿拉伯、美国
一、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指标
1、指标:(1)常用指标
常用 指标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 人均国民收入( GNP) 三次产业产值比重
区域 发达地区与发展中地区 类型 高收入、中等收入和低收入地区
就上述议题开展讨论,上海市的持续发展,需要克服哪些限制 性因素?如何增强城市发展的活力?
上海市需克服资源短缺、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市场竞争 激烈等限制性因素,为了增强城市发展的活力,可从引进先进 技术、改革区域经济结构、加大贸易力度等方面着手。 区域整治的措施:如发展高科技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提 高对外开放程度,搞好环境的治理和保护。
1.美国东北部采取了哪些措施促进区 域经济复苏?
• 积极进行环境整治,压缩传统工业规模, 加大技术革新力度。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促进产业升级,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使东北工业区又呈现繁荣景象。
2.综合各探究点内容,总结区域发展
阶段的一般规律。
• 一般而言,区域发展从时间上呈阶段式 递进,都要经历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发展阶 段、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三个过程。但是,在工业化后期,由于资 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一系列问 题,区域发展可能出出现停滞甚至衰退, 需要经历转型阶段,即通过治理环境问题、 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升级等手段促进 经济的复苏,从而进入高效益的综合发展 阶段。
• 初期阶段------以某一自然资源、便利交通、优势人文资源,
•
形成引力因素,吸引企业,形成个别经济增长点或个别
•
城镇。人地关系协调。
• 成长阶段------产业结构、空间结构变得复杂,物质、能量的
• 输入、输出大幅度增加,个别经济增长点或个别城镇向周边
• 扩展。人地关系明显不协调。
• 衰落阶段------区域原先存在优势丧失,人地关系严重不协调。
4.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某一优势因素, 比如矿产、能源、农副产品、地理区位等, 往往成为地区经济成长的突破口,并由此形 成支柱产业。就此问题,阐述你的观点。
①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 ②在区域发展初期,区域开放程度低,对 外联系少,
随区域发展,对外联系加强,往往开发 优势资源 ③某一方面的优势,往往成为经济成长的 突破口,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 并由此形成主导产业。
匹兹堡的复兴
复兴
为了改变区域衰退的局面,美国东北工 业区推出庞大的复兴计划。
1.积极进行环境治理。 2.压缩传统工业规模。 3.加大技术革新力度。 4.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 经过治理匹兹堡这座昔日“没有屋顶的地狱”, 如今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医疗和计算机科技 发展水平均已排在美国城市前列,被誉为“知 识城”。
19世纪70年代后位于煤田中心地带的匹兹堡,利用五大 湖和运河廉价的水运条件运入苏必利尔湖附近的铁矿 石,迅速发展成为美国的钢铁工业中心,享有“钢都” 之称。这里资源充裕,环境良好,城市与工业发展的 空间很大,人地关系基本协调。
讨论完成P9“活动”
1、在美国地图上找出匹兹堡,说出它的地 理位置特点
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往往由某一自然资源 或便利的交通位置,或人文资源(如技术)等个别 的或几个组合的具有集聚力量的因素吸引某产业或 企业,形成个别经济增长点,并由此形成支柱产业。
※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区域发展
成长阶段 ——充分利用优势因素, 区域加速发展。
成长 案例探究---延续
随着五大湖工业带逐渐走向成熟。产业由匹兹堡 等个别中心,逐渐向东、西方向扩展,出现了芝 加哥、底特律、克利夫兰、布法罗等工业中心, 工业带基本形成。同时,区域内产业结构也逐步 复杂化,发展了机械、化学、纺织等多种工业部 门,国民生产总值也迅速提高,由1870年的164 美元上升到1914年的400美元。
结合本题的材料和设计: 在我国西部大开发中,我们必须首先做好生态环境
的保护,别让西部大开发变成“大破坏”。
2、工业化阶段
成长阶段
衰退阶段 ——原有优势逐渐丧失, 区域衰败
匹兹堡的困惑
衰退
二战以后的一段时间内,,美国“五大湖”沿岸 工业带陷入困境,在全国的地位大大降低。“钢 都”匹兹堡已失去昔日的辉煌,由于钢铁等主导 产业的衰退,20世纪50年代以来,其钢铁工业产 品国内市场占有率从25%下降至1983年的12.4%, 1978—1987年制造业失业人数累计达到10万以上, 全市1/4的家庭收入明显下降,市财政和教育部门 的投入都下降了一半。五大湖许多工厂倒闭,工 人失业,大量人口外迁,被称为“冰雪带”,与 美国南部与西部蓬勃发展的“阳光带”形成了鲜 明的对比。
地形平坦开阔,附近煤铁资源丰富,水源充足, 农业发达,水陆交通便利,人口密集,劳动力丰 富,市场广阔。
2.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成长阶段与初期阶段相比,在产业 结构方面和空间结构方面发生了怎么的变化?导致这种 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产业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趋于复杂化,在钢铁 工业的基础上出现了机械、化学、纺织等工业部门; 第三产业也出现加速发展的趋势。
坏,人地关系不协调。
对生活生产产生的影响:
区域内资源短缺,需从外地输入大量资源,导致当地 交通运输压力加重;环境污染严重、生态遭受一定破坏,影响人
们生活质量。人口增多导致就业困难
4.有人说,如果一个区域的环境条件较差,即使这 个区域拥有丰富的资源,还是难以实现良性发展。 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
这种观点应该是正确的。
它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来自国外的劳动报酬和财产 收入减去支付给国外的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
地区
东部 中部 西部
人均
三次产业比重(%)
GDP 第一产业 第二产 第三产
(2004年)元
业
业
18216
10
52
38
9480
17
49
34
7219
19
45
36
3、区域的总体发展趋势
在区域发展初期,经济发展水平低,区域内部的 差异比较小,整个区域处于低水平的平衡发展状态, 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起步和加速发展,城市的 发展速度要明显高于区域的平均速度,整个区域呈 现出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随着区域的进一步发 展,其内部的差异缩小,区域处于比较高水平的平 衡状态,因此,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表现出 平衡——不平衡——平衡……的总体趋势
区域最先存在的优势(如地理位置、资源等方面)将不复存在, 人地关系全面不协调。
3、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工业中心,在全面长期保持领先地位。改 革开放以来,由于以珠江三角洲为代表的华南地区的外向型经 济迅速崛起,上海这个传统的老工业基地面临着空前的挑战。 浦东新区的开发,为上海市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但是, 在新时期,上海市仍面临着资源、土地、环境、市场、进一步 对外开放等突出问题。
※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区域发展
1、初期阶段 ——凭借某一优势因素, 推动区域的初步发展。
案例探究
起步
匹兹堡的兴起
匹兹堡在17世纪后期只是一个毛皮贸易站,尽管这里 优质煤炭资源储量丰富,但几乎无工业可言。
无烟煤炼铁技术发明以后,苏必利尔湖附近的优质铁 矿、阿巴拉契亚山脉西部丰富的煤炭资源得到开发。 1834年,宾夕法尼亚运河完工和铁路通车后,这里成 为水路交通枢纽。
随着东北部工业区的崛起,尤其是宾夕法 尼亚运河的开通和铁路的修建,区域内部的积 聚作用和对外联系加强,通过五大湖和运河运 进苏必利尔湖附近出产的铁矿石,匹兹堡才发 展为美国的钢铁工业中心。
3、在匹兹堡由毛皮贸易场所发展成为钢铁中 心的过程中,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会发 生怎样的变化?
一部分劳动力由从事农业生产活动转 变为产业工人,或从事服务性行业;并随 着区域内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很多居民由 乡村人口变为城市人口。
1、匹兹堡位于美国东北部,五大湖区的东南部,阿巴拉 契亚山脉的东北部,附近煤炭资源丰富,通过运河与五 大湖相通,水陆交通便利。
2、匹兹堡附近拥有优质大煤田。但为什么直 到19世纪中叶以后,匹兹堡才逐渐发展成为 大型钢铁基地?
19世纪以前,由于区域发展水平低,开发 规模小,丰富的煤炭资源得不到大规模开发, 区域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区域的发展应注意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紧密结合 起来。以牺牲环境效益作为代价获得的经济效益,必将 随着环境的恶化而逐渐消失。
这说明:区域环境对区域发展具有制约作用。
5.联系上述材料,说一说,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过 程中,我们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西部地区存在的两大问题是: 基础设施薄弱、生态环境脆弱
针对这两方面的问题:我们应该大力发展基础设 施、保护生态环境
“五大湖”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各种自然资 源被大量开采,导致资源面临枯竭,发展空间也 受制约,需要从区外输入大量资源以满足经济发 展的需求。在生产过程中废弃物大量排放,造成 严重的环境污染。
思考、讨论P11页“活动”
1.在美国地图上找出芝加哥、底特律、克利夫兰、布法罗, 分析它们的地理区位特点
它们位于美国东北部(五大湖)工业区,
P12活动
思考、讨论P12页“活动”
1、分析导致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经济衰退的原因。 原因既有外部原因(如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新兴工业的冲 击),也有内部原因(如资源衰减、设备老化、污染严重、 劳动力价格高、土地租金高、生产成本增加等),许多传统 工业外迁,新工业不愿来此落户。 2、处于衰退阶段的区域,原先的发展优势还存在吗?其人 地关系会怎样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