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百分数解决问题(例4)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中(第90页)例4的教学内容。
是在之前“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的迁移和延伸。
它们的解题思路完全。
教材提供了两种基本的解法,体现不同的解题思路,使学生看到每种解法中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着重理解“增加了20%”,是增加了谁的20%。
注重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学情分析:学生之前已经有了能够解决有关分数的简单、稍复杂的实际问题(六年级的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
特别是有了“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基础和经验,能够初步使用对比、转化、迁移、举例、画图等方法进行学习。
这些知识和经验可以给学生为本单元的这部分内容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供了可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的解题方法,会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正确解答这类问题。
过程与方法:教学中采用迁移类推,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方法,是学生能正确的解答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问题。
情感与态度: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魅力。
培养学生的运用意识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
教学难点:正确、灵活地解答这类百分数应用题的实际问题。
教法学法:迁移类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找出下列句子中的单位“1”
4。
.
六年级学生人数是五年级的
7
1。
科技书的本数比连环画多
5
今年的图书册数比去年增加了12%。
今年的学生人数比去年减少0.5%。
1,科普
2、学校图书室有故事书600本,科普书的本数比故事书多
10
书有多少本?(学生口答))
3、学校图书室有故事书600本,科普书的本数比故事书少10 %,科普书有多少本?(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揭题:用百分数解决问题〖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
二、新授课。
1、教学例4
(1)出示例题:学校图书室原有图书1400册,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12%.现在图书室有多少册图书?
(2)默读题目,先思考,再合作。
小组讨论:①你是用什么方法分析的?分析思路是什么?②尝试列式计算。
(3)小组汇报讨论交流结果。
(学生读题,找出条件和问题,明确这道题把谁看做单位“1”。
)
(4)引导思考:从“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12%”这句话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①今年图书册数比原来多的部分是原来图书的的12%。
②今年图书册数是原来图书册数的的(1+12%)。
结合画图分析:
列式:第一种1400×12%+1400
=168+1400
=1568(人)
第二种:1400×(1+12%)
=1400×112%
=1568(人)
师:你喜欢哪种方法,说说你的理由。
三、我能行。
学校体育器材室新进了一批体育器材,其中羽毛球有50个,乒乓球的个数比羽毛球少14%。
乒乓球有多少个?(只列式不计算)师:同学们,通过对这两道题的学习,你们明白了什么?
小结: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和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完全相同。
只是题目中的分数变成了百分数。
关键是找准单位“1”。
再根据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是多少的方法列式计算。
四、我最棒。
1、龙泉镇去年有小学生2800人,今年比去年减少了0.5%,今年有小学生多少人?
2、王丽打一份资料,她上午打了2700个字,下午比上午多打了10%。
你能算出她下午打了多少个字吗?
五、我的收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认为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1、找分率句。
2、找准单位“1”。
3、根据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是多少的方法列式计算。
归纳解题方法:
(1)单位“1”的量×增减幅度+单位“1”的量
(1)单位“1”的量×(1±增减幅度)
六、板书设计。
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是多少
关键:解题方法:
1、找准分率句。
单位1的量×(1±增减幅度)
2、找准单位“1”。
单位“1”的量×增减幅度+单位“1”
的量
3、根据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是多少的方法列式计算
七、一课一测
(一)只列式不计算。
男工人有200人,女工是男工的25%,女工有多少人?
男工人有200人,女工比男工多25% ,女工有多少人?
男工人有200人,女工比男工少25% ,女工有多少人?
(二)解决问题
1、某饭店上月营业额为30万元,这个月下降了6%,这个月的营业额是多少?
2、一件衣服200元,提价10%,现在价格是多少元?
八、教学反思:
将解决问题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经历一个猜想——验证——应用的过程,感受量之间有直接的传递关系,率的变化受对应的单位“1”的影响,率之间没有直接的传递关系。
,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单位“1”的变化对数量产生的影响。
本部分内容是“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解决问题,这部分内容与“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解决问题相似,只是相应的分率转换成了百分率。
因此在复习上,我安排了与例题相似的分数及解决问题。
通过对题目的改变,让学生了解二者之间的联系,因为题型及解题方法几乎相似,学生学起来较为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