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社会保险与职工福利
社会保险的结构
1.国家基本保障. 2.用人单位补充保障. 3.劳动者个人储蓄保障,它是劳动者个人
根据自己收入的情况,自愿以储蓄的形式 为自己建立的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项目: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 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5种.
第二节 养老保险
养老保险,又称年金保险,是指劳动者因年 老或病残丧失劳动能力而退出劳动岗位 后,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补偿和帮助的 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5.待遇的差别性.社会保险由于劳动者的工龄 长短,保险事故发生的原因,缴纳费用的多少等 因素的不同,决定了社会保险待遇也有所差别.
6.补偿性.社会保险的基金来源于劳动者 创造的物质财富,国家通过社会保险将一 部分物质财富再返回给劳动者,其实质是 对劳动者过去劳动的一种补偿;特别是在 因工伤残或者患职业病的情况下,劳动者 所享有社会保险待遇,直接反映了社会保 险的补偿性.
第一节 社会保险制度概述
社会保险,我国过去称劳动保险,是指国家依法 对遭遇劳动风险的职业劳动者,提供一定物质补 偿和帮助,以维持其基本生活水平的社会保障法 律制度.
劳动风险,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年龄范围内所遭遇 的风险事故,包括自然的身体或生理变化,职业 上的灾害及工作机会的丧失等.
劳动风险一般包括疾病,负伤,生育,残疾,衰老,死 亡,失业等七种类型.
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 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四项内容.
社会救济也称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和社会 对因遭遇意外事件或自然灾害等原因造 成生活困难而处于生存困境的社会成员, 提供物质帮助,以使其维持最低生活水平 的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福利,是指国家在保障全体社会成员 享受基本生存权利的基础上,通过发展福 利事业,兴建公共福利设施等政策措施,逐 步改善和提高生活水平的社会保障制度.
1.属性不同. 2.对象不同. 3.费用负担 不同. 4.实施原则不同. 5.保险关系确 立的依据不同. 6.保障水平不同. 7.经 营(管理)主体不同. 8.受益人不同.
社会保险与社会保障的关系
社会保障的现代社会普遍使用的一个名 词,最早使用于美国1935年的<社会保 障法案>.1982年我国在<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中作为官方文 件首次使用了这一概念.
5.社会保险制度是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行的一
社会保险的特征
1.基本保障性.社会保险是当劳动者遇到 劳动风险,失去劳动报酬之后,仍能获得基 本生活的保障,这是实施社会保险的根本 目的.
2.国家强制性.社会保险通过国家立法强 制实施,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个人必须参加 并按照法律规定的费率履行缴费义务.在 待遇水平等内容上,一般不许投保人和被 保人自由选择.
5.实施的时间效力不同 .
社会保险制度的功能
1.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2.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 3.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 4.促进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保险法律调整的原则: 1.社会保险水平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原则. 2.社会保险一体化和社会化相统一的原则. 3.保障功能与激励机制相结合的原则.
养老保险的特点: 1.补偿性. 2..广泛性. 3.必要性.
养老保险的形式
1.退休,是指劳动者年力衰而退出劳动岗位养 老休息时获得一定的物质帮助.它是养老保险的 基本形式.
2.离休,是指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的老干部达 到一定年龄后离职休养,这是基于本人的特殊贡 献而产生的我国独有的一种形式.
7.社会福利性.社会保险对于符合条件享 受社会保险待遇供医疗 护理,伤残康复,职业培训及各种社会服务.
社会保险与商业人身保险的区
别
社会保险与商业人身保险有共同点,即它 们都是以被保险人的生命,健康作为保险 标的,而且都具有应用保险原理的大数法 则,集中众多人的力量,分散风险,抵御风险 的功能. 它们的区别:
社会保险有以下几个涵义
1.社会保险的对象范围仅限于职工:劳动者,不包 括其他社会成员;
2.社会保险的内容范围限于劳动风险中的各险 种,不包括此外的财产,经济等风险;
3.社会保险待遇支付的依据是基于客观原因导 致的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或失去工作岗位, 不包括主观因素所致的此类损害;
4.社会保险是一种有补偿性质(指对劳动者过去 劳动或所缴保险费的补偿)和物质帮助性质(指这 种支付带有互助互济性质,主要是保障劳动者的 基本生活需要)的保障制度.
第四篇 社会保险与职工福利
第十四章 社会保险和职工福利
提要及目标
社会保险制度是保障劳动者基本生活和改善劳 动者生活状况所不可缺少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国 家的一项重要社会政策.学习本章要求掌握社会 保险的概念和特征,掌握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 伤保险,疾病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等概念和 主要内容;理解掌握社会保险与社会保障的关系 及社会保险法律调整的原则,熟悉社会保险的结 构以及社会保险的项目;掌握职工福利的概念与 特征;理解掌握职工福利的性质和作用.
3.退职,是指劳动者因病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但又不符合退休条件而提前退出劳动岗位的休 养.
养老保险立法概况
一般以德国1889年颁布的<残疾和老 年保险法>为养老保险法诞生的标志
优抚安置又称为社会优抚,是指国家和社 会对军人或其家属提供生活救济,伤残抚 恤,退伍安置及其他社会优待的保障制度.
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 同属于社会保障范畴,并构成了 社会保障体系的三个子系统,但 三者还是有区别:
1.实施的对象不同.
2.实施的依据不同
.
3.实施的条件不同.
4.资金来源不同.
3,互助互济性.社会保险是依据社会共担风险 的原则,保险费用一般由国家,用人单位,个人三 方负担,建立社会保险基金,通过统一调剂,互助 互济办法,支付保险金和提供服务,实行收入的 再分配.
4.主体特定性.社会保险关系的各方主体是特 定的除个体经营者外,社会保险的投保人特定为 用工方,承保人特定为职工专门的保险机构,被 保险人特定为职工(或投保的劳动者)受益人特 定为职工或其法定亲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