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准备
小结: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具有高效性。
(2)思考问题,掌握实验注意事项
1、这个实验为什么要选择新鲜的肝脏?为什么要研磨?
2、滴入肝脏研磨液和氯化铁溶液时,可否共用一个滴管?为什么?
补充说明:检测试管内产生的气体。
将点燃的卫生香(无火焰)插入试管时,不要碰触到气泡或插入液面以下,以免卫生香潮湿而熄灭。
H2O2有腐蚀性,使用时要小心,不要触及皮肤等。
(3)分析实验中的相关变量,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师:PPT展示并讲述控制变量的相关概念。
自变量:实验过程中可以认为改变的变量。
因变量:随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变量成为因变量。
无关变量:除自变量外,实验过程中可能还会存在一些可变因素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这些变量称为无关变量。
说明:在对照实验中,除了要观察的自变量外,其他无关变量都应当始终保持相同(遵循等量原则)。
要求学生结合上述概念,试着分析上述实验中的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分别是什么?(教师可以用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要求学生填写)
生:倾听,笔记,分析,获得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图片的连续步奏展示结合每一步的动画展示,既使得实验
过程生动演示,又帮助学生
建立局部到整体的思想。
设置问题,让学生进行问题的探究、创造讨论与交流机会,同时认识该实验的一些注意事项,避免学生在做实验时出现一些错误和伤害事件。
利用表格对实验中的变量进行呈现比较,学生直观明了的理解这几种变量的关系。
能在题目中快速识别各种变量。
小结:底物与酶的反应基团皆需有特定的空间构象,如果有关基团的位置改变,则不可能有结合反应发生。
因此,酶对底物就显专一性,同时也可以解释为什么酶变性后就不再具有催化作用。
【随堂巩固】同步练P25 活学活用
3.酶的催化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师:说明这是一个探究性实验,先介绍探究性实验。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设计实验→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1)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过渡】让学生阅读加酶洗衣粉使用说明(PPT呈现加酶洗衣粉使用说明),引导学生思考酶的作用条件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生:阅读加酶洗衣粉的使用方法,思考原因,提出假设:酶活性受到温度的影响。
师:①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参考P65给出证明假设的实验方案,分析实验“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视频演示实验: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生: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酶活性受到温度的影响(高温使酶失活,低温使酶暂时性失活)。
利用生活中的时间更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视频演示实验,学生能直观明白实验过程,掌握实验现象。
三、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