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蛇毒血清
舟 山 眼 镜 蛇
银环蛇
烙铁头
圆斑蝰 白 唇 竹 叶 青
蛇毒
蛇毒是从毒蛇的毒腺中分泌出来的一种毒液,属于生 物毒素。
一般蛇毒的新鲜毒液呈蛋清样粘稠弱酸性,有特殊腥 味,含水量约为65%~80%,比重为1.03~1.06,常温下 易失活,置冰箱中1周后有部分失去活力。
蛇毒中的蛋白类物质是蛇毒主要毒性成分,包括蛇毒 素和酶两大类,所以遇重金属离子、乙醇、酚类物质 时,立即产生沉淀;高温环境产生絮状沉淀;遇氧化剂 (MnSO4、H2O2)、还原剂(亚硫酸钠)、强酸、强碱 等易被破坏,亦易被蛋白水解酶所分解;紫外线照射 也能使蛇毒失活。经甲醛处理后失去毒性,但仍保持 其抗原性,或变成类毒素。
种类
单价、双价和多价抗蛇毒血清 (1)单价抗蛇毒血清:是以一种蛇毒为抗原免疫动物,
使动物产生抗体,经纯化后的抗体只能中和该种蛇 毒,称单价抗蛇毒血清。例如:用银环蛇毒免疫动 物,使动物产生抗银环蛇毒的抗体,纯化制备成抗 蛇毒血清只能中和银环蛇毒。也即只能治疗一种毒 蛇咬伤。
(2)双价和多价抗蛇毒血清:以两种或两种以上蛇毒 对动物进行免疫,制备成的抗蛇毒血清可以中和两 种或两种以上蛇毒,称双价和多价抗蛇毒血清。临 床上可以治疗两种或两种以上毒蛇咬伤。
抗蛇毒血清的交叉中和作用
同科不同种蛇或不同亚种蛇毒之间的成分, 其抗原性在性质上往往有相似的成分,制成 的抗蛇毒血清尽管是单价,但能中和不同蛇 种的某些成分,称交叉中和作用。表明不同 蛇种的蛇毒有相似成分。交叉反应越强,相 似成分越多,从而在临床上也用于治疗同科 不同蛇或不同亚种的蛇伤
用法
通常采用静脉注射,也可作肌内或皮下注射,一次完成 ,静 脉注射比肌肉注射作用快、效果好。一般情况下常用静脉滴 注, 这样易控制和处理过敏反应。
抗蛇毒血清的作用原理
抗蛇毒血清是以蛇毒作为抗原免疫动物,动 物受抗原刺激后,产生一系列的免疫反应, 抗原经巨噬细胞的各类酶的作用下,抗原决 定蔟与巨噬细胞的mRNA结合,将抗原(蛇毒) 信息传递给T细胞,由T细胞传给B细胞,B细 胞受到刺激产生抗体。所以抗蛇毒血清利用 该原理制备的抗体,能与该抗原(蛇毒)特异性 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使蛇毒失去毒 性作用
抗蛇毒血清的制备
抗蛇毒血清的制备首要条件是蛇毒(抗原)、动物(免疫对象)和纯化设备(抗体提纯)。 1、抗原制备:选择健康蛇取毒,新鲜毒液经2000.2500转离心处理15分钟左
右,以除去杂质,上清经冻干成粉状备用。干燥之蛇毒需测定其毒力,应选择毒 性强、抗原谱广(免疫电泳检验)的蛇毒作为抗原。 2、动物免疫:免疫用动物可用兔、羊、马等,常选用马匹是由于马体大采血量 多。 基础免疫:注射第一针或第二针后休息一个月或二个月再开始免疫,称其为基础 免疫,简称为基免。 超免:基免后休息两个月,开始正式免疫,通常每星期注射一针,剂量由小渐渐 增人,称超免,一般连续注射5-6针后试血,测定血液中抗体水平,直至免疫成 功。 免疫成功马匹可采血,按马匹体重进行采血,通常采二次血,间隔一天。 3、抗体提纯:免疫球蛋白纯化有多种,有盐析法(硫酸铵、硫酸钠法),冷乙醇 沉淀法,离子交换层析法、凝胶过滤法、电泳法等等。其中以硫酸铵盐析法最方 便,也最经济,提取蛋白质活性也比较稳定。缺点是纯度稍差些,若要高纯度的 球蛋白常常是几个方法结合在一起使用可达到理想效果。商业上大规模纯化抗体 常采用盐析法,产品也能达到规定要求。
治疗剂量要足 原则上抗蛇毒血清的用量应超过注入的蛇毒量, 才能彻底中 和进入体内蛇毒的毒性, 如果用量不足, 不仅影响疗效,而且 可能形成可溶性蛇毒抗原、抗体复合物,从而引发炎症
与抗生素、破伤风抗毒素及中草药联合应用 蛇伤创口常有泥土污染或厌氧菌感染, 所以在使用抗蛇毒血 清治疗时必须同时应用高效低毒抗生素和破伤风抗毒素。还 必须配合中医中药进行清热解毒, 祛风泻火,利尿消肿, 保护 肾脏, 加速蛇毒抗原、抗体复合物的排出以及咬伤局部的排 毒消肿治疗。
抗蛇毒血清的定义
抗蛇毒血清是用蛇毒作为抗原 ,给实验动物反 复进行注射免疫 ,一定时间后使实验动物产生 一定要求量的抗体 ,然后采血分离提纯而成 , 是专供治疗毒蛇咬伤的特异性生物制品 ,同时 为蛇伤患者提供速效、高效、特效的药物。 注射抗蛇毒血清使人体立即获得对相应蛇毒 的抵抗力 ,以中和蛇毒的毒性作用 ,这就是蛇 伤的人工被动免疫。
抗蛇毒血清
我国蛇类情况
我国全国范围内,目前已知蛇类包括亚种在 内将近两百种。其中毒蛇约占四分之一。除 蝮蛇广为分布在我国东北、华北、华中,和 西南地区外,其他大都分布于南方诸省。我 国产有的近五十种毒蛇中,具有剧毒且对人 畜危害较大者,计有十多种。
白眉蝮
灰蓝扁尾海蛇 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