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供应链

国际供应链

功能型产品 效率型供应链 反应型供应链 匹配 不匹配 创新型产品 不匹配 匹配
2、国际与国内供应链的差异
国际供应链与国内供应链的差异比较
项目 运输工具 货物运输风险 财务风险 涉外组织 政府组织 文件及单证需求 信息传输 国内供应链 公路、铁路 较低 较小 较少 危险品、重量、税收 等管制 较少 国际供应链 海运、航空与多式联运 较长的运输时间与货物转接处理 高风险(汇率、通胀) 高度依赖国际承运商与报关行 海关、商务、农产品与交通运输 高度的文件及单证需求


中国进出口总额:

2007年 21,738亿美元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37% +35% +23% +24% +23%
5、国际供应链的发展趋势
国际供应链的未来展望

以国际大型企业为核心的国际供应链为主体,实现集中决 策、产品国际化、零件模组标准化,以达到经济规模与组 合的多样化。

4、国际供应链的风险分析与综合控制
国际供应链中的物流系统控制
结构、关系和过程控制
供应商
生产商
分销商
零售商
消费者
结构、关系和过程控制
国际供应链中的物流系统控制模型
4、国际供应链的风险分析与综合控制

绩效分析与关键控制点技术(PACCP)
基于PACCP的物流系统控制模型
4、国际供应链的风险分析与综合控制
第一,供应链成员与整体的利益冲突 第二,供应链成员与职能部门的目标冲突 第三,全球供应链管理过程中的信息沟通问题 第四,全球性售后服务体系有待建立
5、国际供应链的发展趋势
新环境中的国际供应链管理
第一,第三方物流需求迅速发展 第二,电子商务与供应链一体化 第三,绿色供应链的兴起 第四,虚拟企业联盟的加强
语音、文件与EDI信息 低效率的语音与文件传达,EDI标准化困难
文化
相同
文化的差异产生产品与市场需求的不同
3、国际供应链的特征???
第一,地理空间距离的增加 第二,预测难度和不确定性的增加 第三,汇率等经济不确定性因素影响
第四,不合适的基础设施建设
第五,全球市场中爆发的产品和服务的多样性


1、案例分析
德赛集团的国际供应链策略


第一,战略合作
引进战略伙伴,诚信合作,壮大规模,提高技术含量,共享投资收益。 从制造型合作走向研发、市场开拓、资本运营等全方位合作。在制造 领域以规模、成本、品质管理为依托,向世界提供优秀产品,立志成 为全球优秀的信息电子产品及部件供应商。
国际供应链的竞争优势
4、企业融入国际供应链的驱动 力???
国际供应链
全球市场
科学技术 全球成本
政治经济
驱动企业融入国际供应链的四种力量
4、企业融入国际供应链的驱动力
全球市场力量

第一,全球市场力量包含了由国际竞争者所创造的压力, 及国际客户所创造的机遇。 第二,许多企业需求成长的机遇蕴涵在国际市场中。 第三,全世界对产品需求的增加。 第四,进入一个具有高度竞争性的市场中,企业被迫发展 尖端的技术和产品。例如:要成为软件业的领导者,就必 须在美国市场进行竞争。
3、国际供应链的重要性
国际供应链

高品质的一致性 产品的生命周期缩短 快速的时效性要求 成本的降低 物流业务外包经营 售后服务的要求
驱动力
经济 全球化
时间 竞争
提高 期望绩效
过程 整合
供应 链集成
技术 创新
3、国际供应链的重要性
投资回报 信息回报
企业竞争优势
理念回报 重组回报 投影 供应链竞争优势 反应回报 关系回报
管理业务流 监控业务流 程节点 程节点
非管理业务 非成员业务 流程节点 流程节点

业务流程联接的类型 业务流程链
1、国际供应链的结构分析
物理—技术管理组件成熟度 规划与控制方法 工作流/活动结构
组织结构
产品流设施结构 管理—行为管理组件成熟度 管理方法 风险和回报结构
沟通和信息流 设施结构
权力和领导结构 文化和态度
订单 生产预测/生产计划
生产订单 客户服务平台
规划预测 客户需求
NLO
需求计划
采购订单
物资 库存 产品 库存
客户 M1 M2 供应商 M3
生产商
典型的供应链
1、国际供应链的内涵


国际供应链是可以从只有几家国际供应商的 国内企业到一家一体化的全球供应链。
全球性分销系统 全球供应商 国外制造 一体化的全球供应链
4、国际供应链的风险分析与综合控制
国际供应链中的物流系统控制

第一,企业生产环节的物流控制已经扩展到了社会物流 系统,构成了一个对全社会物流系统进行综合控制的供应 链网络。

第二,物流系统控制论是系统论和控制论与物流系统集 成的产物。
第三,物流系统控制论就是通过对物流系统运营过程的 综合控制达到期望绩效的一种方法论。
4、企业融入国际供应链的驱动力
全球成本力量

第一,成本问题常是决定企业海外发展的关键因素。
第二,便宜的非技术性劳动力成本无法抵消在偏远地区工 厂运营的其他相关成本,因此,全球性的成本驱动力变得 越来越显著。 第三,便宜的技术性劳动力正吸引很多企业向海外发展。

4、企业融入国际供应链的驱动力
国际供应链成员的发展战略
1、案例分析
企业构建国际供应链的主要方式

第一,合资生产方式

案例:德赛集团

第二,跨国公司方式

案例:四川长虹集团
1、案例分析
案例一—德赛集团

德赛从合资制造起步,引进先进的国际化管理模式,集中 优势资源专注于电子信息产业领域内的相关多元化发展, 连续多年保持30%以上的增长速度。 德赛以“发展战略合作关系,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为公司 发展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国际化战略。 德赛国际合作伙伴:飞利浦、西门子、通用电气、东芝、 旭电等。
政治及经济力量

第一,区域性的贸易协定。使企业扩张至区域团体之中的 某一个国家。 第二,不同的贸易保护机制也将影响国际供应链的决策。 关税及进出口配额影响何者可被进口,这将引导企业在该 市场的国家或区域中制造产品。 第三,政府采购政策。影响国际企业在不同市场成功的能 力。

5、国际供应链的发展趋势
供应链管 理组件
供应链网 络结构
1、国际供应链的结构分析
国际供应链网络结构
第一,国际供应链成员 第二,网络结构变量 第三,供应链间工序连接的方式

成 员 数 目 核 心 企 业 水平位置
层次数目
1、国际供应链的结构分析
国际供应链业务流程

国际供应链的核心流程主要包括:
(1)客户关系管理; (2)客户服务管理; (3)需求管理; (4)订货管理; (5)制造流管理 (6)采购管理; (7)信息反馈 (8)产品开发及商品化管理。
4、国际供应链的风险分析与综合控制
国际供应链的风险来源
第一,汇率的波动
第二,运营暴露(operational
exposure) 第三,供应链成员的反应(含客户和供应商 反应) 第四,竞争者和政府的反应
4、国际供应链的风险分析与综合控制
国际供应链的风险应对策略

推测性策略(Speculative Strategy) 避险性策略(Hedge Strategy) 柔性策略(Flexible Strategies) 生产转移 信息共享 全球协调 政治影响力
二、国际供应链的结构与特点
国际供应链的结构分析 国际与国内供应链的差异 国际供应链的特征 国际供应链的风险分析与综合
控制
1、国际供应链的结构分析
国际供应链的结构因素

Schary和Skjott-Larsen(1995)认为,一个适宜 的国际供应链设计,必须考虑三个因素???:
结构(Structure) 流程(Process) 组织(Organization)


1、国际供应链的结构分析
国际供应链的结构框架
2)什么样的业务流程 与这些关键的供应链成 员相关联?
供应链业务 流程
3 )什么样的集成和 管理层次将被应用 在每个相关联的业 务流程中?
1 )谁是与业务流 程相关联的关键的 供应链成员?
2、国际供应链的产生因素
国际供应链产生的经济因素
第二,市场特征 产品寿命周期越来越短 产品种类飞速膨胀
对交货期的要求越来越高
对产品和服务的期望越来越高
2、国际供应链的产生因素


企业国际化是形成国际供应链的主要因素
Poter(1990)、Melin(1992)、吴青松(1996)等人皆提 出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原因:
4、企业融入国际供应链的驱动力
科技力量

第一,国际供应链可以向企业展现更加宽阔的科技视野和 信息空间,企业可以在更广的范围内及时、快速地获取最 有用的信息与技术。 第二,在世界的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替代零件及科技可以 利用,企业必须具有快速有效利用这些资源的能力。


第三,当产品周期变得越來越短,而时效性变得越來越重 要时,科技与产业的集成性也就越来越重要。
1、国际供应链的内涵
国际供应链
生存环境
更好
更快
更便宜
更近
2、国际供应链的产生因素
Bowersox和Closs(1996)指出国际供应链的
产生背景:
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成长 供应链理念的演进 全球各区域经贸往来的增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