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教学设计

“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教学设计

“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球的自转、公转的概念及其方向、周期、轨道、速度等特征。

2、理解黄赤交角的形成过程。

3、通过观察地球仪的演示和参与演示操作,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4、通过读图、画图、分析等活动,提高学生运用地理因素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或用地球仪操作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以及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等,提高学生用科学准确的语言表达地理现象、概括地理特点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地球运动形成初步的空间结构思维;激发学生进一步对自然地理的探索兴趣;树立宇宙是运动的、运动和静止是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宇宙观。

【学情分析】
初中地理属于副科,中考学生也很少选考地理。

进入高中后,他们的地理知识较贫乏,地理学习基础往往较差。

这样的现状导致了学生们学习高中地理很吃力,缺乏学习兴趣,成绩很不理想。

因此,在日常授课过程中,教师们主要在两方面下工夫,一方面是在自己的专业知识方面下工夫,争取让教师自身成为有人格魅力,能够吸引学生的教师,另一方面,就是在授课的时候,很抓学生的课堂常规,慢慢让学生形成好的习惯,最终,受益于好习惯。

基于以上认识,教师在备课的时候通常是将知识化难为易,在课堂中穿插大量的与生活和知识有关的实例,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认为地理有用而提高学习地理科的欲望。

在本节教学实施过程中,大量采用与实际生活有关的事例、现象,或者与课堂内容有关的小故事、flash等助学生容易地理解和接受本节教材的知识。

【教材分析】
本节是继前两节学习了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后,学习的内容从宇宙转移到地球,并且主要研究地球这颗行星的基本特征之一——地球的运动,主要讲解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两种形式及其意义。

地球运动部分是很难学的一部分知识,之所以难学是因为学生难以建立空间概念。

化解这一难点的关键是尽量用地球仪演示,或者画立体图,还有就是电脑动画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以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想象地球运动的情况及产生的地理意义。

本节知识共分为4课时进行,本节课为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速度、黄赤交角以及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教学难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教学方法】:讲授法、观察分析、模拟演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教学用具】:地球仪,激光灯、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日常生产生活中的一些自然现象如太阳的“东升西落”、一年中“春夏秋冬”四季的更替、一年中“昼夜长短”的变化等,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了。

同学们思考过没有,这一切是怎样产生的呢?这些现象都是由于地球的运动引起的。

学习了地球的运动后,同学们
就能很好的理解解释这些现象了。

【承接】地球主要有两种运动形式:自转和公转,首先让我们共同来
学习研究地球的自转。

【提问】什么是地球的自转?地球的自转有什么特征呢?让我们共同从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等方面研究。

【承接】昨天,我们下发了“导学案”提前让大家预习,下面我们共同演示地球的自转,解决大家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检测一下大家预习的效果。

【活动一】:演示地球的自转
教师演示体现的知识点学生概括自转各方面的特征用地球仪演示自
转运动
定义地球围绕自转轴的旋转运动
演示地轴和赤道面赤道面和地轴的
定义
赤道平面和地轴
演示地轴的空间
指向
地轴的空间位置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演示地球自转的方向方向
侧视:自西向东
从北极俯视:逆时针方向播放地球自转方向视频
从南极俯视:顺时针方向
演示地球自转的周期
【活动二】:做游戏演示恒星日和太阳日的差异周期读P17阅读“地球自转的周期”图及资料,填表。

项目恒星日太阳日
时间
自转度数
是否真正周期
演示角速度和线速度的不同和分布
【活动三】:做游戏演示角速度和线速度的不同及分布情况角速度和线速度角速度:除南北极
点外,处处相等,
均为每小时15°
线速度:从赤道向
两极递减,赤道上
1670千米每小时,
两极点为0
【承接】学习了地球的自转后,让我们共同了解学习地球的公转
【活动四】:演示地球的公转,学生观察思考并检查预习的效果教师演示知识点学生概括地球公转各方面的特征
用地球仪和灯泡演示公转运动公转的定

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
视频:地球的公转
演示地球与太阳所在的平面轨道面黄道面
轨道形状:近似于圆的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日期与太阳距离近日点
远日点
地轴指向北极星地轴的空
间位置
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演示公转的方向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旋转
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旋转
公转周期周期填写下表
时间真正周期
恒星年
回归年
角速度与线速度
多媒体演示地球的公转公转速度填写下表
时间角速度(大
小)
线速度(大
小)
平均值
近日点角速度:每天向东
1°线速度:30千
米每秒
远日点
【活动五】小游戏,叫两个学生正确演示地球的运动地球自转
与公转的
关系
学生们观察并纠正补充,深刻理解地球的运动
【过渡承接】两位同学演示的非常好。

地球在公转的过程中还在不停地自转着。

地球公转的轨道面称为黄道面,地球自转时,地轴的空间指向几乎是不变的,因此存在基本不变的赤道面,两个面之间存在一个夹角,称为“黄赤交角”
【活动六】黄赤交角的产生及大小
教师演示体现的知识点学生概括黄赤交角的特征
视频演示黄赤交角的产生看视频演示,注意观察
教师地球仪演示黄赤交角的产生注意:黄赤交角目前为23°26′
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为66°34′
黄赤交角示意图
小结全课今天,我们学习了地球的运动,了解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特征。

理解了黄赤交角产生的原因。

那么黄赤交角导致了哪些现象以及怎样解释这些现象,下一
节课我们共同学习。

作业设计1、预习下一节内容,完成“导学案”。

2、列表比较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点。

【板书设计】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