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第二章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7
7
2.1.2 国家平面控制网布设方案
2.二等三角锁、网布设方案
二等三角网是在一等锁控制下布设的,它是国家三角网 的全面基础,同时又是地形测图的基本控制。因此,必须兼 顾精度和密度两个方面的要求。 20世纪60年代以前,我国二等三角网曾采用二等基本锁 和二等补充网的布置方案。即在一等锁环内,先布设沿经纬 线纵横交叉的二等基本锁(见下图a),将一等锁环分为大致 相等的4个区域。二等基本锁平均边长为15~20km;按三角形 闭合差计算所得的测角中误差小于士1.2"。另在二等基本锁 交叉处测量基线,精度为1:200 000。
2.1.1 国家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原则 2.应有足够的精度
控制网的精度应根据需要和可能来确定。作为国 家大地控制网骨干的一等控制网,应力求精度更高些 才有利于为科学研究提供可靠的资料。 为了保证国家控制网的精度,必须对起算数据和 观测元素的精度、网中图形角度的大小等,提出适当 的要求和规定。这些要求和规定均列于《国家三角测 量和精密导线测量规范》(以下简称国家规范)中。
2.1.2 国家平面控制网布设方案
3.三、四等三角网布设方案
三、四等三角网是在一、二等网控制下布设的,是为了加密控 制点,以满足测图和工程建设的需要。三、四等点以高等级三角点 为基础,尽可能采用插网方法布设,但也采用了插点方法布设,或 越级布网。即在二等网内直接插入四等全面网,而不经过三等网的 加密。 三等网的平均边长为8km,四等网的边长在2~6km范围内变通。 由三角形闭合差计算所得的测角中误差,三等为±1.8",四等为 ± 2.5"。 三、四等插网的图形结构如下图所示,图(a)中的三、四等 插网,边长较长,与高级网接边的图形大部分为直接相接,适用于 测图比例尺较小,要求控制点密度不大的情况。图(b)中的三、 四等插网,边长较短,低级网只附合于高级点而不直接与高级边相 接,适用于大比例尺测图,要求控制点密度较大的情况。
1.一等三角锁布设方案
一等锁在起算边两端点上精密测定了天文经纬度和天文方位角, 作为起算方位角,用来控制锁、网中方位角误差的积累。一等天文 m 0 .3 点测定的精度是:纬度测定中误差 ,经度测定的中误 02 m 0.5 差 m 0.,天文方位角测定的中误差 。 一等锁两起算边之间的锁段长度一般为200km左右,锁段内的三 角形个数一般为16~17个。角度观测的精度,按一锁段三角形闭合 差计算所得的测角中误差应小于 0.7 。 一等锁一般采用单三角锁。根据地形条件,也可组成大地四边 形或中点多边形,但对于不能显著提高精度的长对角线应尽量避免。 一等锁的平均边长,山区一般约为25km,平原区一般约为20km。
4.应有统一的规格
2.1.1 国家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原则 1.分级布网、逐级控制
我国领土辽阔,地形复杂,不可能用最高精度 和较大密度的控制网一次布满全国。为了适时地保 障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用图的需要,根据主次 缓急而采用分级布网、逐级控制的原则是十分必要 的。即先以精度高而稀疏的一等三角锁尽可能沿经 纬线方向纵横交叉地迅速布满全国,形成统一的骨 干大地控制网,然后在一等锁环内逐级(或同时) 布设二、三、四等控制网。
2.1.3 工程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
3.要有足够的密度 不论是工测控制网或专用控制网,都要求在测 区内有足够多的控制点。如前所述,控制点的密度 通常是用边长来表示的。《城市测量规范》中对于 城市三角网平均边长的规定列于下表中。
三角网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二等 三等 四等 平均边长(km) 9 5 2 测角中误差(″) ±1.0 ±1.8 ±2.5 起算边相对中误差 1/300 000 1/200 000(首级) 1/120 000(加密) 1/120 000(首级) 1/80 000(加密) 最弱边相对中误差 1/120 000 1/80 000 1/45 000
一级小三角 二级小三角
1 0.5
±5 ±10
1/40 000 1/20 000
1/20 000 1/10 000
2.1.3 工程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
4.要有统一的规格 为了使不同的工测部门施测的控制网能够互相 利用、互相协调,也应制定统一的规范,如现行的 《城市测量规范》和《工程测量规范》。
2.1.4 工程平面控制网布设方案
1.三角网的布设方案 工测三角网具有如下的特点: ①各等级三角网平均边长较相应等级的国家网边长 显著地缩短; ②三角网的等级较多; ③各等级控制网均可作为测区的首级控制。 ④三、四等三角网起算边相对中误差,按首级网和 加密网分别对待。
2.1.4 工程平面控制网布设方案
2.导线网的布设方案 如下表。
2 各等级GPS网相邻点间弦长精度 a bd 式中 σ——标准差(基线向量的弦长中误差mm) a ——固定误差(mm) b ——比例误差系数(1×10-6) d ——相邻点间的距离(km) 2
2.1.4 工程平面控制网布设方案
*4.边角网的布设方案 *5.测边网的布设方案
现阶段主要采用GPS网结合电磁波测距导线网的布 设方案。
[重点] 平面控制网的技术设计、精度估算
2.1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原则和布设方案 国家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原则
2.1.1
2.1.2
2.1.3
国家平面控制网的布设方案
工程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原则
2.1.4
工程平面控制网的布设方案
2.1.1 国家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原则
1.分级布网、逐级控制 2.应有足够的精度
3.应有足够的密度
第二章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本章提要] 2.1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原则和方案 2.2 平面控制网的技术设计 2.3 平面控制网的精度估算 2.4 平面控制网的选点、造标埋石 [习题]
本章提要
本章讲述平面控制网的布设,目的是解决 平面控制点位置的选择问题。内容涉及平面控 制网的布设原则、布设方案;平面控制网的技 术设计、精度估算;平面控制网的选点、造标 埋石。
2.1.1 国家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原则 3.应有足够的密度
控制点的密度,主要根据测图方法及测图比例尺的 大小而定。比如,用航测方法成图时,密度要求的经验 数值见下表,表中的数据主要是根据经验得出的。
各种比例尺地图成图时对平面控制点的密度要求 测图比例尺 1:50 000 1:25 000 1:10 000 每幅图 要求点数 3 2~3 1 每个三角 点控制面积 约150km2 约50km2 约20km2 三角网 平均边长 13km 8km 2~6km 等级 二等 三等 四等
2.1.2 国家平面控制网布设方案
3.三、四等三角网布设方案
(a)
(b)
2.1.2 国家平面控制网布设方案
3.三、四等三角网布设方案
三、四等三角点也可采用插点的形式加密,其图形结构如下图 (a)所示。其中,插入A点的图形叫做三角形内插一点的典型图 形;插入B、C 两点的图形叫做三角形内外各插一点的典型图形。 插点的典型图形很多,这里不一一介绍。
根据国家平面控制网施测时的测绘技术水平, 我国决定采取传统的三角网作为水平控制网的基本 形式,只是在青藏高原特殊困难的地区布设了一等 电磁波测距导线。国家三角网的布设方案分为一、 二、三、四等4个等级。
2.1.2 国家平面控制网布设方案
1.一等三角锁布设方案
一等三角锁是国家大地控制网的骨干,其主要作用是控制二 等以下各级三角测量,并为地球科学研究提供资料。一等三角锁尽可 能沿经纬线方向布设成纵横交叉的网状图形,如下图所示。
2.1.2 国家平面控制网布设方案
2.二等三角锁、网布设方案
图a
图b
2.1.2 国家平面控制网布设方案
20世纪60年代以来,二等网以全面三角网的形式布设在一 等锁环内,四周与一等锁衔接,如上图b所示。 为了控制边长和角度误差的积累,以保证二等网的精度, 在二等网中央处测定了起算边及其两端点的天文经纬度和方位 角,测定的精度与一等点相同。当一等锁环过大时,还在二等 网的适当位置,酌情加测了起算边。 二等网的平均边长为13km,由三角形闭合差计算所得的测 角中误差小于士1.0"。由二等锁和旧二等网的主要技术指标可 见,这种网的精度,远较二等全面网低。
导线全长相对 闭合差 1/60 000 1/40 000 1/14 000 1/10 000 1/6 000
电磁波测距导线共分5个等级,其中的三、四等导线与三、四 等三角网属于同一个2.1.4 工程平面控制网布设方案
3.GPS网的布设方案
GPS网的主要技术要求
电磁波测距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三等 四等 一级 二级 三级
附合导线长 度 (km)
15 10 3.6 2.4 1.5
平均边长 (m) 3 000 1 600 300 200 120
每边测距中误 差 (mm)
±18 ±18 ±15 ±15 ±15
测角中误差 (″) ±1.5 ±2.5 ±5 ±8 ±12
(a)
(b)
2.1.2 国家平面控制网布设方案
3.三、四等三角网布设方案
用插点方法加密三角点时,每一插点至少应由三个方向 测定,且各方向均双向观测。同时要注意待定点的点位,因 为点位对精度影响很大。规定插点点位在高级三角形内切圆 心的附近,不得位于以三角形各顶点为圆心,角顶至内切圆 心距离一半为半径所作圆的圆弧范围之内(上图(b)的斜 线部分)。
2.1.3 工程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
2.要有足够的精度 以工测控制网为例,一般要求最低一级控制网 (四等网)的点位中误差能满足大比例尺1:500的测 图要求。按图上0.lmm的绘制精度计算,这相当于地 面上的点位精度为0.1×500=5(cm)。 对于国家控制网而言,尽管观测精度很高,但 由于边长比工测控制网长得多,待定点与起始点相 距较远,因而点位中误差远大于工测控制网。
2.1.1 国家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原则 4.应有统一的规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