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件(旅游景区)
有吸引国内外游客前往游览的明确的区域场所,能够满 足游客游览观光、消遣娱乐、康体健身、求知等旅游需 求,有统一的管理机构,并提供必要的服务设施的地域 空间。(掌握)
所属范围
景区包括风景区、文博院馆、寺庙观堂、旅游度假区、 自然保护区、主题公园、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游乐 园、动物园、植物园及工业、农业、经贸、科教、军 事、体育、文化艺术等各类旅游景区。
4.国内学者的代表性定义
1.杨正泰,1999:旅游景点、景区是旅游者到达旅游目的地之 后的重要活动场所,泛指具有一定自然或人文景观,可供游 人游览并满足某种旅游经历的空间环境。 2.2003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家标准(GB/T17775-2003)《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 与评定》中,将“旅游区”定义为:“具有参观游览、休闲 度假、康乐健身等功能,具有相应旅游服务设施并提供相应 旅游服务的独立管理区。该管理区应有统一的经营管理机构 和明确的地域范围。
2.下面哪些属于景区范畴? (1)故宫(2)黄河(3)天安门广场 (4)北京2008奥运会(5)长征路线 (6)黄山(7)深圳世界之窗
3.国外学者的代表性定义
1.美国学者冈恩(C.A.Gunn)认为:“旅游景区可以是地球上任何一个独 具特色的地方,这些地方的形成既可能是自然力量使然,也可能是人类 活动的结果。” 2.英国学者约翰· 斯沃布鲁克(John Swarbrookr)提出:“旅游景点应该 是一个独立的单位、一个专门的场所,或者是一个有明确界限的、范围 不可太大的区域,交通便利,可以吸引大批的游人闲暇时来到这里做短 时访问。景点应该是能够界定、能够经营的实体。” (全面) 3.英国密德尔敦教授(Middleton)提出“有管理的景区”是:“一个为游 客提供游览、消遣、娱乐和受教育的,专门指定和专人经营管理的、长 久性的地点(窄)。” 该定义与定义1和定义2比较,就可以得出它是 总结了景区的功能提供并将经营管理性也兼顾在内的定义。
知识点2 旅游景区的地位和作用(掌握)
旅游产业的核心要素 旅游活动的支撑体系 地方形象的载体
知识点3 旅游景区的特点(掌握)
地域性 依附性 设施性 管理性
(一)地域性
• 旅游景区是以一定的地域空间为载体,每一个旅游景区无 论规模大小,都有一个相对明确的空间范围。 • 任何一种形式的旅游景区都会受到当地自然、社会、文化、 历史、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广东省9家自然保护区
• • • • • • • • • 南岭 车八岭 丹霞山 内伶仃-福田 珠江口中华白海豚 湛江红树林 鼎湖山 象头山 惠东港口海龟
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及珍稀动植物 丹霞地貌 猕猴 、鸟类、红树林等 中华白海豚及其生境 红树林生态系统 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珍稀动植物 森林生态及野生动植物 海龟及产卵繁殖地
藏传佛教——布达拉宫
大乘佛教——大同悬空寺
小乘佛教——泰国寺庙
(二)设施性
• 旅游景区要具有完善的基础设施、旅游服 务设施、旅游活动的辅助设施。
(三)依附性
• 有些景区不是独立存在的,有的旅游吸引物并非 因为旅游的目的而存在,但随着人们旅游的需求 的变化,逐渐成为旅游吸引物。旅游业与其他产 业相互依附,共生成长。
按照景区形成的原因来划分
(四)按管理归属划分(部门划分法)
• A.国家风景名胜区,由建设部门归口管理。截至2004年2月, 已经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77个,省级风景名胜区452个, 市县级风景名胜区48个,共计677个;
• B.国家自然保护区,由环保部门归口管理。截至1997年已有 124个,面积2646万公顷; • C.国家森林公园,由林业部门归口管理。目前已有344个; • D.国家地质公园,由国土资源部门归口管理。目前处于形成 期,今后5年,要建立30处国家级地质遗迹保护区和国家地质 公园; • E.国家水利风景区,由水利部门归口管理。目前有18个国家 水利风景区; • F.还有国家文物部门负责保护管理的旅游景区,其形成基础 是1268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大量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另外,还有一些旅游景区归宗教部门管理。
横 店 影 视 城
(四)管理性
1.经营管理 2.保护管理 3.创新管理
印 象 刘 三 姐
角色扮演:
清明上河园的清洁工(左)
角色扮演:
沈阳故宫的佩刀保安(右)
知识点4 旅游景区的类型(了解)
按旅游景区资源划分 按功能和用途划分 按形成原因划分 按管理归属划分 按质量等级划分
(一)按旅游景区资源划分
(3)旅游景点:美学性突出、对游客具有吸引力的景物,他是 景区划分的最小单位。
旅游区的含义广泛,旅游景点的含义较为直观和简单。旅游 区一般涵盖旅游景点,其类型也更多些,规模大小相当或较大, 而旅游景区应该介于两者之间。
平湖秋月
等秋三杭 景月潭州 点、映西 所苏月湖 组堤、景 成春平区 。晓湖由
( 4 )旅游吸引物:是旅游系统中的一个有机组成,一 般分为地点吸引物和事件吸引物。
(五)按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
1、二级分类 2、三级分类 3、五级分类 (A级景区) 依据: 景观质量与生态环境体系; 旅游服务要素体系; 游客评价体系
• • • • •
AAAAA AAAA AAA AA A
5A 4A 3A 2A 1A
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
• 本细则共计1000分,共分为8个大项,各大项分值为: 旅游交通140分;游览210分;旅游安全80分;卫生 140分;邮电服务30分;旅游购物50分;综合管理195 分;资源和环境的保护155分。
广东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 • • • • • • 肇庆星湖风景名胜区 西樵山风景名胜区 丹霞山风景名胜区 白云山风景名胜区 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 罗浮山风景名胜区 湖光岩风景名胜区
肇庆星湖风景名胜区
西樵山风景名胜区
广东省14家国家森林公园
• • • • • • • 梧桐山国家森林公园 小坑国家森林公园 南岭国家森林公园 韶关国家森林公园 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 西樵山国家森林公园 圭蜂山国家森林公园 万育国家森林公园 南澳海岛国家森林公园 新丰江国家森林公园 东海岛国家森林公园 南昆山国家森林公园 石门国家森林公园 英德国家森林公园
一
自然类景区 历史文化类景区 人造类景区
二
三
镜泊湖
五 大 连 池
洱 海
岳 阳 楼
滕 王 阁 黄 鹤 楼
• 清明上河园 大型宋文化主题公园
锦 绣 中 华
(二)按功能和用途划分
一
开发型旅游景区 遗产型类景区
二
• 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
(三)按照景区形成的原因来划分
美国学者C.R.戈尔德耐等在《旅游业教程》 一书中,根据景区形成的原因将其划分为文 化、自然、节庆、游憩和娱乐等五种类型。 这种分类方法被人们称为景区类型的“五分 法”。
关 岛 度 假 区 项 目 : 民 俗 舞 蹈
关岛度假区项目:高空弹跳
关岛度假区项目: ABC 俱乐部(摩托车、海上三轮车)
• 基础篇 • 业务篇 • 管理篇
பைடு நூலகம்
1.《景区管理》在旅游管理 专业中的地位 2.我国《景区管理》的教育 现状
第一章 旅游景区概述
主要内容
1、景区概念 2、地位和作用 3、景区特点
4、景区类型
5、发展历程
知识点1 景区的概念
导言 哪些是景区? 国外学者代表性定义 国内学者代表性定义 理解景区
• 1.导言——旅游景区:名不正言不顺 • 有关景区的称谓五花八门,相关的管理单位也是纷繁 复杂。截至目前,国内出现相关称谓有:旅游景点、旅游 区(点)、旅游吸引物、旅游目的地、风景名胜区、旅游 地等;国外更多的采用:旅游吸引物( attraction)来代 表景区的概念。目前,能为大家广泛接受的称谓还没有形 成。景区的“婆婆”有12家之多。 • 如果将旅游景区看做一个组织,名不正言不顺正是目前 现状的一个概括。旅游景区“名不正言不顺”状态与其重 要性形成强烈对比。 • 景区是旅游活动的核心和空间载体,是整个旅游系统中 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没有景区就没有旅游。 • 另一方面国内很多院校没有开设关于景区的课程或者只 是选修课而已。
5A级旅游景区需达到950分,4A级旅游景区需达到 850分,3A级旅游景区需达到750分,2A级旅游景区 需达到600分,1A级旅游景区需达到500分。
• 云南5A级旅游景区(5处): • 昆明市石林风景区、丽江市玉龙雪山景区、 丽江市丽江古城、大理崇圣寺三塔文化旅 游区、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勐仑植物园 )。
巩固练习 1、掌握相关概念:旅游景区、旅游景 点、旅游区(点)、旅游吸引物、旅游 目的地、风景名胜区、旅游地 2、横店影视城作为景区,它能够满足 游客哪些方面的需求? 它属于那种景区类型?
相关概念辨析
(1)旅游目的地:是吸引旅游者在某地作短暂停留、参观游览 的地方。 (2)旅游区:经县级以上(含县级)行政管理部门批准成立, 有统一管理机构,范围明确,具有参观、游览、度假、康乐、求 知等功能,并提供相应旅游服务设施的独立单位。
3.张凌云,2004:旅游景区是以吸引游客为目的,根据游客接 待情况进行管理,为游客提供一种快乐、愉悦和审美的体验 并开发潜在市场需求,提供相应设施和服务,有较明确范围 边界和一定空间尺度的场所、设施或活动项目。
5.理解景区
(1)从功能上看,对游客具有吸引力。 --问题:景区与吸引物的区别? (2)具有相对的封闭空间,因此黄河不能成为景区。 --问题:天安门与故宫的区别? (3)具有明确的管理机构,所以未开发的荒山野岭不是景区。 --问题:处于原生态、开放的国家自然保护区是景区吗? (4)某偏远小村有一座古墓,传说是明代大将徐达的祖坟,该村 村长打算将它作为景点对外开放,以增加村民收入。判断对错。 • 由此看来景区的定义可以这样表述: • 经县级以上(含县级)行政管理部门批准成立,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