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压氧舱患者安全教育

高压氧舱患者安全教育


进舱时、治疗过程中
1、提醒患者有无血压升高、血糖偏低和感冒等情况; 2、反复提醒患者确认身上有无火种或电子产品; 3、升高压力和降低压力时提醒患者做调压动作;
进舱时、治疗过程中
患者及家属需要对可能发生的情况有一个预案: 1、患者出现不舒服可以通过呼叫通知舱外医护人员寻求帮助; 2、如喊叫未得到回应,可触发呼叫按钮; 3、如入舱后发现有禁止带入氧舱的物品,立即呼叫医护人员,并采取有效措施:如放入舱内有水的水桶中或者通 过递物桶传出舱外;
高压氧舱患者安全教育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高压氧治疗中存在氧舱燃烧、爆炸等潜在不安全因素,在我 国有许多惨痛教训,还有氧舱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其他意外,如气 压伤 脑血管意外、低血糖、失明等风险。
对患者安全教育目的在于提高患者认知水平,在医护人员积极 避免风险情况下,患者也能主动避免发生意外情况。
1、入舱前 2、入舱时、治疗过程中 3、出舱后
老化等多种原因起火。
入舱前
气压伤也是导致患者出现损伤和患者拒绝进一步 治疗的原因,怎样避免气压伤发生;
1、确保咽鼓管可开放(捏鼻闭口鼓气法:嘱患者吸气后,以手指捏紧两侧鼻孔、闭嘴、用 力由鼻子呼气,如果感觉有气体从双耳冲出来的感觉即证明咽鼓管可开放);
2、教会患者学会调压动作:吞口水、喝水、打哈欠和捏鼻闭口鼓气,调压动作是在氧舱治疗 过程中每次出现耳胀、耳痛时做这些动作,耳胀痛消失或明显减轻即可。
入舱前
氧舱出现的风险和意外中,火灾是最危险的,氧 舱火灾生还极少,最重要的目标是避免火灾事故发生;
氧舱发生火灾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可燃物质; 2、助燃物质;3、火种;
患者需要知道并且需要执行的是可燃物质和火 种。
入舱前
常见的可燃物质: 1、装修材料、座椅、涂料、吸氧装置; 2、穿的衣物、棉被、发胶、头发、酒精等。
避免进舱中穿纤维衣物和使用发胶,进纯氧舱时最好 用水浸湿头发。 最好穿纯棉衣物进舱治疗。
进舱前
火种有那些: (1)各种发火物质:如火柴、打火机、电动玩具、手机、
爆竹、。
高硬度物质碰撞也可产生火花。 (3)电器火花:电器设备及其导线可因短路、接触不良、
4、如有氧中毒的征兆,如嘴角抽搐或刺激性干咳等,可停止吸氧并观察病情变化情况。
出舱后
出舱后询问患者有无 可出现头昏、头痛、恶心、呕吐以及瘫痪等症状。
严重情况
如果出现上诉情况,及时再次高压氧治疗,如患者已经返回病房或者返回家中, 立即联系高压氧科医生。
谢谢
3、如咽鼓管不能开放,可积极治疗引起咽鼓管闭塞的耳鼻喉科疾病,如紧急情况可行鼓膜穿 刺后进行高压氧治疗。
4、氧舱升高压力和降低压力时禁止屏气;
入舱前
高血压患者在氧舱治疗过程中可出现血压升高,严重者可出现脑 血管意外;糖尿病患者氧舱治疗过程中可出现低血糖;
1、患者应按时服用降压药物并使血压控制在160/100mmHg以下; 2、糖尿病患者应控制血糖稳定,进舱前应进食并使用降血糖药 物; 3、对于血糖偏低和血压过高的患者应暂停高压氧治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