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中国的安全形势论文.doc

关于中国的安全形势论文.doc

2017关于中国的安全形势论文指出,正确判断形势,是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2016关于中国的安全形势论文,希望大家喜欢!2016关于中国的安全形势论文篇一《中国海洋安全形势的分析》摘要: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

党的报告明确指出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当今国际海洋形势正在发生重要变革,这对中国的海洋战略的构建与发展既是机遇同时又是异常严峻的挑战。

因此,分析当前中国周边海洋安全形势,把握中国海洋安全面临的压力与挑战,对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构建,海上力量的大力发展以及国家海洋权益的维护至关重要。

关键词:海洋安全;海洋战略;周边海洋形势当今国际海洋形势的重大变革主要表现为世界各主要海洋国家纷纷加强和调整海洋政策;《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的正面效应与负面效应同时显现;以海权角逐为核心的海洋地缘战略争夺不断加剧;海洋领域的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影响日益凸显。

①在此背景下,亚太各主要大国纷纷调整其海洋战略,同时,随着美国战略重心东移,美国对亚太地区强势回归并高调介入中国周边海洋争端问题,而与中国存在海权争端的主要国家也借此机会不断升温争端问题,使得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呈现出明显恶化之势,中国周边海洋形势面临着巨大压力和异常严峻的挑战。

一、亚太主要大国海洋战略的调整(一)美国海洋战略的调整冷战结束后,作为蓝色海洋上的一枝独秀,美国为了保住其海上霸主地位,愈加重视维护自己的海洋权益,积极调整和制定新的海洋战略,不断强化其全球海洋强国地位。

2000年7月,美国政府出台了《2000年海洋法案》,为制定美国在新世纪的海洋政策提供了法律保障。

2004年12月17日,布什总统向国会提交了《美国海洋行动计划》,对落实《21世纪海洋蓝图》提出了具体措施。

《21世纪海洋蓝图》和《美国海洋行动计划》的制定,为21世纪美国海洋战略奠定了基础。

2009年6月12日,上任不到半年的奥巴马总统发表总统公告称:本届政府将继往开来,采取更加全面和综合的方法来制定国家海洋政策。

②9 11 事件后,随着海洋安全的重要性和优先级不断提升。

海岸警卫队很快就并入新成立的国土安全部。

2002年颁布《海岸警卫队国土安全战略》,进一步提升海岸警卫队现代化水平,维护美国的海洋秩序和海上安全。

2005年9月美国发布《国家海上安全战略》白皮书,第一次在国家安全层面提出海上安全战略,全面阐述美国面临的海上安全威胁、美国海上安全的战略目标以及应采取的战略行动。

2007年10月,美国发布《21世纪海上力量合作战略》的新海上安全战略,突出强调了要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海上安全秩序,维护美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国家利益。

(二)俄罗斯海洋战略的调整进入新世纪以来,重建海洋强国已经成为俄罗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俄罗斯总统普京上台后明确指出,俄罗斯只有成为海洋强国,才能成为世界大国。

为了改变由于苏联解体而导致海上实力下滑的现实,实施了一系列重振的措施。

2000年3月,普京以总统命令的形式颁布了《2010年前俄联邦海上军事活动的基本政策》。

同年4月,俄罗斯颁布了《俄罗斯联邦海军战略(草案)》,正式承认并使用了海军战略这一概念,提出了海军要面向世界大洋的战略构想。

随后,《俄联邦海军未来10年发展规划》、《俄联邦海洋学说》等文件也纷纷出台。

2001年7月,普京批准了《俄罗斯联邦至2020年海洋政策》,全面阐述了俄罗斯的国家海洋政策实质、原则、内容及其实施手段,确立了普京时代俄罗斯海洋安全战略的总体思路。

2007年夏天,俄罗斯库兹涅佐夫元帅号航母又重新恢复值勤战机起降任务,表明俄罗斯重新树立海军实力的征程已经开始。

普京从远东地区战略利益出发,俄罗斯将太平洋舰队作为重点发展的舰队并为俄罗斯武装部队提供现代化武器系统,计划到2020年将现代化武器系统所占的份额提升至70%。

目前,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占俄海军兵力的27%。

通过东进战略积极谋求向太平洋进行渗透,并大力发展海上力量尤其是海上战略核力量,从而维护附近海域以及海上通道的安全。

(三)日本海洋战略的调整冷战结束后,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日本更加重视海洋问题,并将海洋问题提升为国家战略。

2001年,日本政府提出了国家海洋政策的基本框架。

2004年,日本发布了第一部海洋白皮书,提出要对海洋实施全面管理。

2005年,日本海洋政策研究财团向政府提交了《海洋与日本:21世纪海洋政策建议》,主要包括:树立海洋立国思想;制定日本海洋基本法,完善海洋法律体系;强化和完善海洋行政管理与协调机制;加强对包括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在内的海洋国土的管理;积极参与和引导国际事务;加强海洋教育和海洋意识宣传。

③这份文件的发布标志了日本海洋战略已经成型。

2007年,日本通过了《海洋基本法》和《海洋建筑物安全地带设置法》,其中要求政府,全面保护我国正当拥有的领土,同时为保护作为海洋国家日本的利益而构建海洋新秩序,为此必须全力推进外交以及各种政策。

④这两个法案的出台,基本完成了日本海洋立国的法律化,为日本加强对海洋利益全面控制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基础。

在海上安全方面,日本借美国不断推进重返亚太战略之机,不断强化日美同盟,进一步扩大日美安保条约的适用范围。

2012年,日本政府制定了未来五年海洋基本战略计划大纲,明确提出进一步强化日本海上保安厅和海上自卫队的力量,确保其海洋安全。

(四)印度海洋战略的调整作为主要的印度洋国家,地处南亚的印度一直有着浓重的大国情结。

21世纪初以来,印度根据地区安全形势和国家发展的实际情况,将海洋作为实现强国战略的突破口,制定了其海洋军事战略。

凭借自身地缘优势和其独特的国际地位,印度通过多种手段在试图控制印度洋的同时,还将触角伸向太平洋,积极拓展战略空间。

2004年印度颁布的《印度海洋学说》和2007年颁布的《自由使用海洋:印度海洋军事战略》标志着21世纪初印度海军战略理论已形成体系并逐渐走向成熟。

与此同时,印度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推进其海洋军事战略。

首先,加强印度洋及其周边海域的战略部署。

印度将印度洋视为其战略区域,提出整个印度洋盆地从北面的波斯湾到南面的南极洲,从西面的好望角及非洲东岸到东面的马六甲海峡及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群岛都是印度的战略周边⑤。

为此,印度不断加强其海军力量,巩固其对印度洋沿岸中小国家的海上优势。

其次,通过东进战略谋求向太平洋进行渗透。

印度于1992年正式提出东进战略,特别强调南中国海重要的战略价值。

近年来,随着国际社会反恐军事行动的全面展开和海盗问题日益凸显,印度不断加强与美、日、澳等国的军事关系,以应对非传统安全维护国家利益为由向马六甲海峡和南海地区渗透,不断推行其东进战略。

2016关于中国的安全形势论文篇二《探讨我国当前国际安全形势》摘要:当今国际世界各国积极参与国际关系,纷纷活跃在国际政治舞台,协调和处理国际事务,办理各自的国际角色。

乍看当前的国际局势貌似稳定,我国的国际环境良好,其实暗藏风云。

我国除了受韩国、朝鲜战争殃及的危险,还要谨防日本、越南和美国勾结的遏制与威胁,面对台湾问题。

这些不同的国家、地区、政府为了各自的战略目标和利益对中国政府采取了各不相同的政策。

对于这些复杂的局势政策,我国政府必须逐个击破,采取不同的策略和政策:以柔治强,以强攻强。

以不变应万变来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关键词:国际局势威胁国家利益政策正文:一、概述自苏联解体以来,剑拔弩张的两大阵营瞬间瓦解,冷战时代结束,再看现在国际形势,美国和伊拉克不打了,美国撤兵了,国际上基本没有热战,那么就有许多人认为,现在的国际形势是很稳定的。

其实不然,现在的国际形势就像海洋,表面风平浪静其实暗潮涌动。

就拿我国的当前形势来说,我国的国家安全面临着众多威胁,在外有韩国、朝鲜、日本、越南、美国;在内有台湾问题。

二、周边国家的威胁首先说说我国周边的国家。

这些周边国家并不希望中国崛起,中国一旦强大起来,是必要涉足更大的领域。

然而日本、韩国都已经是发达国家了,谁都不愿意和中国这个庞大的发展中国家分一杯羹。

在他们看来今后的中国不会只是一个单项大国,中国必然成长为一个综合性大国。

为了遏制中国的成长,这些周边国家不惜与美国合作,共同抵制中国。

(一)韩国与朝鲜2011年朝鲜和韩国争锋相对的时候,韩国和美国在黄海进行联合军事演习。

其实美韩两国的做法只会进一步加大半岛的紧张局势,我认为除了是警告朝鲜向朝鲜示威,也是向中国挑衅,放出了对我国国家安全的极其危险的信号。

如果中国没有做出反应,忍气吞声,那恐怕两国会更加嚣张,进一步的挑战我国的防守和忍耐的底线。

朝韩开战,对于作为两国的邻国中国来说无异于家门口着火,随时都有被牵连的危险。

就如同1950年美国侵略朝鲜时,我国政府做出的政策抗美援朝一样。

当时我国刚刚从战争中解脱,新中国刚刚成立,就好像婴孩一样脆弱但是我国为了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即使并没有侵犯我国领土,我国政府也派兵支援。

同样的如今朝鲜和韩国的局势紧张,我国的国际环境就很不安全,所谓的唇亡齿寒就是这个道理。

而且在这场纷争中的唇朝鲜,又是一个军事和经济发展极度失衡的国家。

朝鲜的大量的核武器是他与韩国对决的筹码,核战争一触即发,到时候不仅是我国会受牵连,这将会是全人类的灾难。

(二)日本日本国是位于亚洲大陆东岸外的太平洋岛国。

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3900多个小岛组成,为单一民族国家,,实行君主立宪政体,被称为日出之国。

中日矛盾一直以来也是中日关系的主要构成。

近代时期八年的战争充满了屈辱和仇恨,两国是极度敌对的关系,但是战争结束后,为了适应国际和平趋势,两国又重修旧好回到了中古时期友好互通的状态。

对于日本中国长久以来推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完全是出自我国的传统儒学文化的中庸,相对应的日本的政策也是极受他们文化的影响的,日本极右的民族。

例如对于钓鱼岛的问题,日本不再采取温和政策并且不断强化西南诸岛的军事部署,与驻日美军进行夺岛演练,并且日本政府还决定把25个离岛国有化,以作为划定大陆架面积和确保海底资源的据点。

这些岛屿中,就触及了钓鱼岛。

这一系列的动作可以看出日本对华政策的强硬。

作为日本民主党内的首相候选人的小泽一郎表示,日本应该明确回绝中国对钓鱼岛拥有主权的声明。

并且小泽一郎在参加一场与菅直人的电视辩论时,更是表示,钓鱼岛在历史上从没被承认过是中国的领土。

我们必须把这一点说明。

日本这样咬住钓鱼岛为的是什么呢?第一,这是日本成为军事大国的战略决策,第二,日本是个资源极度匮乏的小国,地寡人稀得现实条件迫使他必须对外扩张,占领资源。

除此以外,日本政府又为新编教科书大开绿灯;大张旗鼓的参拜靖国神社都是为了掩盖二战战败国的身份,以顺利的实现他政治大国的梦想。

而这些种种都说明了,遏制中国是只日本为了维护在这弱肉强食的国际社会中的本国利益做必须采取的政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