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社会救助政策法规(一)试题

我国社会救助政策法规(一)试题

我国社会救助政策法规(一)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 城市低保对象为低于当地城市低保标准的持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

A.个人收入B.家庭收入C.个人的失业救济金D.家庭成员人均收入E.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答案:E2. 我国城市低保实行的是各级负责制。

A.民政部门B.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C.人民政府D.财政部门E.工会答案:C3. 城市低保对象为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低保标准的。

A.城市常住居民B.城市居民C.持本地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D.持本地户口的居民E.本城市居民答案:C4.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确定。

A.中央政府B.民政部C.财政部D.地方民政部门E.各地人民政府答案:E5. 确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常用的方法之一是菜篮子法,这是以当地一个人一般情况下为基础确定低保标准的方法。

A.月收入B.生活消费C.日常开销D.基本生活需要E.月工资答案:D6. 城市低保金的申请,是由户主向的街道办事处或镇人民政府提出书面申请。

A.家庭居住地B.户籍所在地C.自己居住地D.自己户籍所在地E.自己的住房所在地答案:B7. 城市低保金的申请,是由户主向户籍所在地的提出书面申请。

A.街道办事处B.民政部门C.镇人民政府D.居民委员会E.街道办事处或镇人民政府答案:E8. 我国农村五保供养的标准是。

A.保证基本生活B.保证穿衣、吃饭、居住C.能从事正常的生理、生活活动D.不低于当地村民的平均生活水平E.不低于当地村民的最低生活水平答案:D9. 农村五保供养的审核机构是。

A.乡镇人民政府B.县级民政部门C.乡镇民政部门D.省级民政部门E.国家民政部答案:A10. 农村五保供养的审批机构是。

A.乡镇人民政府B.县级民政部门C.乡镇民政部门D.省级民政部门E.国家民政部答案:B11. 根据《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负责审核和审批的机构自收到有关材料之日起应该在之内提出审核意见或审批决定。

A.10个工作日B.15个工作日C.20日D.25日E.30日答案:C12. 《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纳入。

A.工作日程B.议事日程C.日程工作计划D.经济社会发展规划E.地方管理计划答案:D13. 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和服务管理制度。

A.内部民主管B.民主管理C.财务制度D.监督制度E.内部互助答案:A14. 应当依法加强对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的监督管理。

A.乡镇人民政府B.各级人民政府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D.县民政部门E.乡镇民政部门答案:C15. 城市医疗救助的对象一类是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中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另一类是。

A.无业人员B.持外地户口但长期在本地务工的人员C.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D.残疾人E.已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但个人负担仍然较重的人员和其他特殊困难群众答案:E16. 农村医疗救助的对象一类是农村五保户,农村贫困户家庭成员;另一类是。

A.残疾B.没参加新型农村医疗合作的村民C.老年人D.地方政府规定的其他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农民E.16周岁以下的婴幼儿、青少年答案:D17. 城市医疗救助的申请是由申请人向户籍所在地的提出书面申请。

A.街道办事处B.社区居委会C.镇人民政府D.街道办事处或镇人民政府E.区(县)民政局答案:B18. 城市医疗救助的核查机构是。

A.街道办事处B.社区居委会C.镇人民政府D.街道办事处或镇人民政府E.区(县)民政局答案:D19. 城市医疗救助的审批机构是。

A.街道办事处B.社区居委会C.镇人民政府D.街道办事处或镇人民政府E.区(县)民政局答案:E20. 农村医疗救助的申请是由申请人向提出书面申请。

A.村民委员会B.乡镇人民政府C.乡镇民政部门D.县级人民政府E.县级民政部门答案:A21. 农村医疗救助的审核机构是。

A.村民委员会B.乡镇人民政府C.乡镇民政部门D.县级人民政府E.县级民政部门答案:B22. 农村医疗救助的审批机构是。

A.村民委员会B.乡镇人民政府C.乡镇民政部门D.县级人民政府E.县级民政部门答案:E23. 城市医疗救助资金,主要由地方财政安排并列人同级财政预算,另外,中央和省级财政对给予适当补助。

A.贫困地区B.中西部地区C.边远地区D.困难地区E.中西部贫困地区答案:D24. 农村医疗救助资金,主要由地方各级财政安排并列人当年财政预算,另外,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对给予适当支持。

A.贫困地区B.中西部地区C.边远地区D.困难地区E.中西部贫困地区答案:E25. 住房救助属于。

A.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B.专项救助C.特别救助D.临时救助E.生活救助答案:B26. 城镇最低收入家庭人均廉租住房保障面积标准原则上不超过。

A.人均10平方米B.人均15平方米C.当地人均住房面积D.当地人均住房面积的50%E.当地人均住房面积的60%答案:E27. 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的受理机关是。

A.县市级民政部门B.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C.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门D.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E.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和民政部门答案:B28. 对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的申请出具审核决定的机关是。

A.县市级民政部门B.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C.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门D.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E.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和民政部门答案:D29. 法律援助的对象是。

A.城市农民工B.残疾C.老年公民D.儿童和青少年E.经济困难的公民答案:E30. 经济困难的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就刑事辩护申请法律援助的申请由24小时内转交法律援助机构。

A.本人B.亲属C.案件审理人员D.看守所E.看守所有关人员答案:D31. 受指派提供法律援助的律师或接受安排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社会组织人员,在提供法律援助的案件结案,向法律援助机构提供了有关材料以后,法律援助机构应向其支付。

A.相关报酬B.法律援助办案费C.劳务费D.法律援助办案补贴E.办案成本费答案:D32. 对流浪乞讨人员实行的救助形式属于我国社会救助政策法规类别中的。

A.专项救助B.特殊救助C.临时救助D.暂时救助E.基本生活救助答案:C33. 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形式主要是。

A.提供食物B.提供实物C.提供现金D.救助站救助E.提供住宿答案:D34. 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内容除了提供食宿、必要的医疗、与亲属或单位联系等以外,还包括。

A.发给交通费B.发给返回的交通费C.对没有交通费的提供交通费D.提供乘车凭证E.对没有交通费返回的提供乘车凭证答案:E35. 自然灾害救助属于我国社会救助政策法规类别中的。

A.专项救助B.特殊救助C.临时救助D.暂时救助E.基本生活救助答案:C36. 灾民生活救助的重点是。

A.解决因灾造成的居住困难B.解决因灾造成的吃饭、穿衣困难C.解决因灾造成的生产困难D.解决因灾造成的交通困难E.解决因灾造成的中小学生上学困难答案:B37. 城市低保金的给付有全额给付和两种形式。

A.部分给付B.比例给付C.固定数量给付D.差额给付E.分类给付答案:D38. 农村五保供养的资金来源,除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预算拨款外,还可以。

A.从乡镇集体企业的经营收入中安排资金B.从富裕农户中的收入中筹集部分资金C.所有村民缴纳少量资金D.五保对象承包的土地由他人代耕获得的收益E.五保对象的财产性收入答案:A39. 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的保障方式有租赁住房补贴、实物配租和租金核减三种方式,其中的租金核减是指。

A.市县人民政府向符合条件的申请人提供住房并降低租金B.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人现已承租的住房降低租金C.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人现已承租的住房免收租金D.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人现已承租的公有住房给予租金减免E.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人现已承租的住房给予租金减免答案:D40. 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的年度复核首先要由享受廉租住房保障的家庭向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如实申报。

A.家庭收入变动情况B.家庭人口变动情况C.家庭住房变动情况D.家庭人口和家庭收入变动情况E.家庭人口、收入和住房变动情况答案:E41. 由公诉人出庭公诉的案件,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为被告人指定辩护时,法律援助机构除了对经济困难者、可能被判处死刑者提供法律援助外,还应为提供法律援助。

A.未成年人B.贫困的视力、听力、语言有障碍的残疾人或未成年人C.贫困的未成年人D.贫困的残疾人E.视力、听力、语言有障碍的残疾人或未成年人答案:B42. 经济困难的人因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问题申请法律援助应该向提出申请。

A.相关义务人所在地的民政部门B.申请人所在地的民政部门C.申请人所在地的律师事务所D.相关义务人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机构E.申请人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机构答案:D43. 向符合条件的申请人提供法律援助的人可以是法律援助机构的工作人员、被指派的律师事务所安排的律师,还可以是。

A.申请人的亲属B.政法单位中的法律援助志愿者C.申请人的朋友D.民政部门的工作人员E.街道办事处的有关人员答案:B44. 根据对流浪乞讨人员实施救助的有关规定,救助站的救助对象是。

A.在城市流浪乞讨的人员B.在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C.公安机关和其他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在执行任务时发现的流浪乞讨人员D.向救助站提出求助的流浪乞讨人员E.向救助站提出求助的在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答案:E45. 对流浪未成年人的工作是一项兼具救助性、福利性和的工作。

A.教育性B.管理性C.引导性D.说服性E.呵护性答案:B46. 灾害应急救助指,各级民政部门紧急转移安置灾民和对灾民实施紧急救助的相关工作。

A.灾害发生时B.灾害发生过程中C.灾害发生至结束期间D.灾害发生到灾情基本稳定期间E.灾害发生后答案:D47. 灾害应急响应是指突发性灾害发生后,各级民政部门根据,及时启动本级灾.害救助应急预案,采取应急措施,确保24小时内各项救灾措施落实到位。

A.受灾地区人口B.受灾地区特点C.所发生灾害的类型D.灾害的严重程度E.灾害发展态势和程序答案:E48. 灾后重建是指。

A.灾后灾区民房重新建设B.灾后恢复生产C.灾后灾区民房重新建设和修缮D.灾后恢复生产和民房恢复重设E.灾后恢复生产和民房重新建设与修缮答案:C49. 在一次灾害过程结束后,应组织人员对本区域因灾倒损房屋情况逐村、逐户进行调查、登记。

A.乡镇人民政府B.乡镇民政部门C.县级民政部门D.地级民政部门E.省级民政部门答案:C50. 在一次灾害过程结束后,在接到县级民政部门的报表后7日内应组织专门人员对重灾县进行抽查,并根据抽查结果填写分县的汇总统计表。

A.乡镇人民政府B.乡镇民政部门C.县级民政部门D.地级民政部门E.省级民政部门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2~5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全部选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