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职业高校统计学课件平均指标作业答案

职业高校统计学课件平均指标作业答案


目录 下页
上页 下页
作业5.2解
车间 废品率 产量(件) 产品制造总工时
xf1
xf2
%x
f2
f1甲Leabharlann 3701500
45
2.10

2
20
3000
60
0.40

4
90
500
20
3.60
合计
--
--
5000
125
6.10
目录 下页
上页 下页
(1)三种产品的综合废品率:三种产品的产量不能相加,所以 只能以产品制造总工时为权数加权。
上页 下页
乙工人计算资料
偏差
零件数 组中值
f
x
xf
x- x (x- x )2 (x- x )2f
9.6以下
1
9.5 9.5 -0.46 0.2116
0.2116
9.6-9.8
2
9.7 19.4 -0.26 0.0676
0.1352
9.8-10.0
2
9.9 19.8 -0.06 0.0036
0.0072
710
1.15 816.5 617.4
3
40
1.25
50
32
115
2850
- 3012.5 2711.8
目录 下页
上页 下页
〈1〉该地区各企业产值计划平均完成程度
x=
xf f
3012 .5 2850
=105.7%
〈2〉如果表中所给资料不是计划产值而是 实际产值,则产值计划平均完成程度为
H=
10.0-10.2 3
10.1 30.3 0.14 0.0196
0.0588
10.2-10.4 2
10.3 20.6 0.34 0.1156
0.2312
合计
10
- 99.6 --
--
0.644
目录 下页
上页 下页
甲工人:平均偏差为
xf
x= f
99.2 10
=9.92
2
标准差 δ甲= x x f 0.516 =0.2272
x xf1 125 2.5% f1 5000
(2)假定三个车间生产的是同一产品,产品的综合废品率。由于 假定三个车间生产的是同一产品,产品的产量能相加,可以以产量 为权数加权。
x xf2 6.1 3.39% f 2 180
(3)假定三个车间是连续加工,产品的平均废品率。
f
10
标准差系数V甲= 0.2272 =2.29%
x 9.92
用同样方法,可计算乙工人: 平均偏差
x =9.96
标准差δ乙=0.2538 标准差系数V乙=2.55% 所以,甲工人零件偏差的平均水平小,而且标准差系数小, 说明甲工人零件质量好,而且质量稳定。
目录 下页
上页 下页
作业5.4
某企业工人工资资料如下:
G 1 3 0.97 0.98 0.96 3%
目录 下页
上页 下页
作业5.3
对某车间甲、乙两工人当日产品中各抽取10件产品进行质量检查,得 资料如下:
偏差 (微米)
9.6以下 9.6-9.8 9.8-10.0 10.0-10.2 10.2-10.4 合计
零件数(件)
甲工人
乙工人
目录 下页
上页 下页
作业5.1解
计划完成程 度(%) 90以下
90-100
100-110
110-120 120以上
合计
企业数 (个)
计划产值 (万元)
组中值x
xf
f
f x
7
140
0.85
119 164.7
22
310
0.95 294.5 326.3
57
1650
1.05 1732.5 1571.4
26
1
1
2
2
3
2
3
3
1
2
10
10
试比较甲乙两工人谁生产的零件质量较稳定。
目录 下页
上页 下页
作业5.3解
甲工人计算资料
x 偏差
零件数 组中值 xf
f
x
x-
9.6以下
1
9.6-9.8
2
9.5 9.5 -0.42 9.7 19.4 -0.22
9.8-10.0 3
9.9 29.7 -0.02
10.0-10.2 3
f

f x

2850 2711 .8 =105.1%
目录 下页
上页 下页
作业5.2
已知某厂三个车间生产不同的产品,其废品率、产量和工时资料如下:
车间 甲 乙 丙
合计
废品率% 3 2 4 --
产量(件) 70 20 90 --
产品制造总工时 1500 3000 500 5000
计算:(1)三种产品的平均废品率;(2)假定三个车 间生产的是同一产品,但独立完成,产品的平均废品率是 多少;(3)假定三个车间是连续加工某一产品,产品的平 均废品率是多少。
工人 类别
技术工人 普通工人
合计
月工资水平(元)
基期
报告期
700
750
400
450
工人数(人)
基期
报告期
300
400
200
600
500
1000
要求:
(1)分别计算基期工人总平均工资和报告期工人总平均工资 填入上表空格处;(2)说明报告期工人总平均工资比基期工 人总平均工资降低(或提高)的原因。
目录 下页
作业5.1
已知某地区各工业企业产值计划完成情况以及计划产值资料如下:
计划完成程度(%) 90以下 90-100 100-110 110-120 120以上 合计
企业个数(个) 7 22 57 26 3 115
计划产值(万元) 140 310 1650 710 40 2850
要求:(1)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该地区各企业产值计划的 平均完成程度。(2)如果在上表中所给资料不是计划产值 而是实际产值,试计算产值计划平均完成程度。
10.1 30.3 0.18
10.2-10.4 1
合计
10
10.3 10.3 0.38 - 99.2 --
(x- x )2
0.1764 0.0484 0.0004 0.0324 0.1444
--
x (x- )2f
0.1764 0.0968 0.0012 0.0972 0.1444 0.516
目录 下页
上页 下页
作业5.4解
(1)基期、报告期平均工资
工人 类别
技术工人 普通工人
合计
月工资水平(元)
基期x0 报告期x1
700
750
400
450
580
570
工人数(人)
基期f0 300
报告期f1 400
200
600
500
1000
工资总额(元)
x0f0
x1f1
210000 300000
80000 270000
290000 570000
基期平均工资 x0 x0 f0 290000 580
f0
500
报告期平均工资 x1 x1 f1 570000 570 f1 1000
目录 下页
上页 下页
(2)报告期平均工资比基期平均工资下降原因分析
由上述计算结果可知:
报告期平均工资比基期平均工资下降了10元。这是由 于:尽管技术工人和普通工人报告期比基期工资都提 高了50元,这一因素影响本来应该使报告期平均工资 比基期平均工资提高50元,但是,由于工人数结构的 变化反而使平均工资下降了。工人数结构变化为:平 均工资高的技术工人由基期的60%下降为报告期的40 %,而平均工资低的普通工人由基期的40%上升为报 告期的6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