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第二节

第一章第二节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价值观以图为点,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计划生育教育
教学重点 三级行政区划——省、县、乡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全称、简称、行政中心人口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人口地理分界线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我国的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我国的四个端点我国内海和最大岛屿;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全称、简称、行政中心
我国民族的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各民族间的交错分布促进了民族的交往与合作。汉族分布遍及全国各地,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
3、国家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风俗习惯,各民族间应和睦相处。
三、华人华侨共亲情
1、以广东、福建两省为原籍的华侨和外籍华人最多,他们大多支持祖国和家乡,为发展祖国和世界各国的友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本课小结
全班同学根据板书内容进行小结。
课堂练习
完成填充图册相关的内容。
课外探究
板书设计
一、世界人口大国
1、人口多,增长快
2、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3、人口分布不均:东多西少
二、56个民族是一家
1、汉族人口最多,其它55个民族是少数民族,其中壮族最多
2、各民族分布的特点
3、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族间应和睦相处
图1.6中国人口密度图
黑河——腾冲一线
此线以东人口密度大,
此线以西人口密度少
即东部多,西部少。
6、学生指导
①计算并绘制中国不同年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例
②绘制我国五次人口普查“人口数折线统计图”
学生完成12页活动题
学生处理13页活动题
①观察从沿海到内陆人口密度的变化趋势,说说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②你认为人口分布状况与我国经济发展和环境变化有什么关系?
三、华人华侨共亲情
教学后记
本节内容学生比较了解和熟悉,学生很感兴趣,因此学生自主学习较强,同时感受到我国民族文化的悠久和灿烂。
市一中__地理_科课时教学设计格式
执教时间:2010年9月14日第周星期第二节执教班级:八年级班执教人:李英
教学方法
教法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一、上节我们学到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了解我国的地形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对我国的交通、气候、对外交往等的影响,本节课我们学习中国的人口和民族
讲授新课
二、新课讲授
一、世界人口大国
讲述:4、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增长的势头得到控制。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由1970年的3.343%和2.583%下降到2001年的1.338%和0.695%。但我国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的人口多,给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带来沉重的负担。所以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其目的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提倡晚婚晚育、优生优育。
5、我国平均人口密度约为每平方千米139人(2005年),约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3倍。
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人口密度地区差异悬殊,人口东部多、西部少。
随着我国的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建设的不断扩大,我国的城镇人口比例也在不断增加。
二、56个民族是一家
1、汉族人口最多,少数民族中壮族人口最多。
2、分析图1.8
课题
人口和民族
教学内容分析
学生学情分析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一、我国的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二、我国的四个端点;三、我国内海和最大岛屿;四、三级行政区划——省、县、乡;五、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全称、简称、行政中心;六、人口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七、人口地理分界线;八、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
过程与方法
从地图到知识点
2、定居在国外的中国公民成为华侨;华侨加入所在国国籍后,成为外国公民,称为外籍华人。
1、教师指导学生处理11页活动题(略)
2、2000年我国人口已达12.95亿,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人口总数一直居世界首位,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一直保持在1/5以上。
3、教师指导
讲述:众多的人口给中国的发展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