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医学信息标准化new
标准的分类
l 技术标准 l 管理标准 l 工作标准
第二章医学信息标准化new
标准的种类
l 医学信息的标准 l 医学信息交换的标准 l 医学信息处理与流程的标准 l 医学信息硬件和软件的标准
第二章医学信息标准化new
标准的代号和编号
l 国家标准的代号和编号:由大写拼音字母组成
– 强制性国标GB – 推荐性国标GB/T – 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GB/Z
第二章医学信息标准化new
医学信息的分类、编码
一、医学信息的分类、编码的方法 l 分类方法,以西药分类为例:
– 类:抗生素类、心血管类 – 亚目:心血管类:尿剂、血管扩张
剂 – 项目(药品):血管扩张剂:米诺地尔
第二章医学信息标准化new
l 编码方法 – 代码的位数:要根据扩展的最多位数 进行制定 – 代码的符号:力求简洁、易于理解记 忆
第二章医学信息标准化new
二、分类的序化原理
l 分类系统中,一般使用多种有序化标准 (轴),情况比较复杂。
–如国际社区医疗分类(ICPC)按二轴进行分类。 一轴是器官系统,以字母表示,另一轴是医学 组分,以二位数字表示。
l 围绕轴心分类可根据特性中所包含的属性关 系再分为“类目”、“ 亚目”、“细目” 等。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IEC
l 标准化:是指针对现存或潜在的问题, 为公共的和常用的事物做出某些规定的 活动,旨在使该环境达到最佳有序度。
l 因此标准化是为了所有有关方面的利益, 特别是为了最佳经济效果,在所有有关 方面的协助下进行有序活动,制定实施 各项规则的过程。
第二章医学信息标准化new
l 可操作性:分类编码应力求简单明了,易于 学习掌握,同时要便于计算机输入。
l 冗余性:除了应包括现有的所有对象及信息 外,还应预留一定的空项,以适应随着医学 发展不断涌现出来的新信息。
第二章医学信息标准化new
国际著名医学信息标准
l 国际疾病分类代码(简称ICD )
–ICD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是根据疾病的某些特性,按照规则 将疾病分门别类并用编码的方法来表示的系 统。
第二章医学信息标准化new
三、分类方法
l 确立目的,找出本质的特性,即确定轴心。 l 围绕轴心进行具体分类:按特性的属性关系,
再分为亚目、细目等。 l 具体应用时灵活应用: l 如:A06 阿米巴感染
– 依据疾病情况(急性、慢性)和病理改变 两个轴心进行分类。
– A06.0急性阿米巴痢疾 – A06.1慢性肠道阿米巴病
或将术语中对象进行编码。 – 分类与编码紧密相连。
第二章医学信息标准化new
l 分类法:某一领域内概念的序化和原理的序 化。
– 按序化原理如何分类称为分类法。
– 分类法依赖原有知识,又将原有知识进一 步扩展。
– 分类的准则取决于应用目的
l 如:为了医学统计或医学研究,对心电异常 分类或各种疾病进行分类。
第二章医学信息标准化new
二、分类的序化原理
l 分类就是领域内概念的有序化,概念根据属 性关系来有序化。如按并行关系分成同一类, 按包含关系进一步分成子类。
–如:“肺炎为一种肺病”,肺炎是肺病类的子类。
l 在分类过程中贯穿始终的序化标准称为轴。
–如:在ICD疾病分类中有序化标准要考虑:解剖位 置、病因学、形态学、功能障碍等这每一项都是 轴。
第二章医学信息标准化new
二、医学信息学分类编码应遵循的原则
l 科学性:分类有科学依据,轴心体现对象的 本质特性,编码有科学意义。
l 标准化:有国际标准、国内标准、部颁标准、 行业标准的要用这些标准,不要轻易制定自 己的标准。
l 准确化:分类的类目应独立明确、互不包括。 亚目从属关系明确。
l 唯一性
l 实用性
第二章医学信息标准化new
l 实用性:分类和代码都要有实用价值,符 合医学及医院实际需要。它不能过于简单 而失去准确性,又不能过于繁琐而应用困 难。
l 结构化:代码与对象的特性以及信息的内 涵应有结构化的对应关系,代码的不同位 置标识了对象的特性以及它与周围的层次 关系。
第二章医学信息标准化new
第二章医学信息标准化new
二、标准化的发展趋势
l 国际标准化
–标准化权威不断提高,ISO标准被100多国家 采纳。
–国际标准化日趋全面、完善。ICD-10
l 我国的标准化工作
–计算机与信息处理标准体系表 –软件标准:软件测试文件说明、软件开发流
程规范、软件产品文件编制说明、软件工程 名词术语等。
第二章医学信息标准化new
第二章医学信息标准化new
编码
一、编码的概念
l 编码是确定一个对象类别或类别集合 (多轴系统)的过程。
– 类别是用代码表示的。将一种符号体系 转换成人或计算机识别和处理的另一种 符号体系。
– 编码是对对象的各方面性质(属性)的 解释和归判。
第二章医学信息标准化new
二、代码 l 代码是编码的基本构件,代码可以是数字、
l 如:医院统计各年龄段的床位。可采用下列年龄分组:
– 0-3岁-婴儿、4-12岁-儿童、13-18岁-青年、19- 64岁-成年、65岁以上-老人。这一简单例子中,分类标 准就是年龄(唯一)。
第二章医学信息标准化new
l 分类条件 – 分类所需条件:领域完整性、类间非重 叠性、满足既定目标有序化标准的同一 性(同一级别只有一个标准)、类别标 准明显、应用要求明确而完整、详细程 度恰当。
•标准化
l 标准化的基本原理
– 简化原理 – 统一原理 – 协调原理 – 最优化原理
第二章医学信息标准化new
信息标准化
l 信息标准化的概念 l 狭义:信息表达的标准化 l 广义:信息处理全过程应遵守的标准:
信息采集、传递与通信、数据流程、信 息处理的技术与方法、信息处理设备的 标准等。
第二章医学信息标准化new
第二章医学信息标准化new
三、信息标准化编码应具有的特点
l 明确的域: – 能判断是否属于该域 – 由于用途和目的不同,同一对象可有 不同的信息学属性。
l 完整性与一致性 – 完整性:信息编码系统能完整的处理 相关的信息。用设置“收容组”来保 证。 – 严格做到一码一义,避免一码多义或 一义重码
第二章医学信息标准化new
–ICD1893年出版第一版,1975年出版ICD-9及 其后的修订版ICD-9-CM,1994年出版ICD- 10。
第二章医学信息标准化new
似,父类在上层,子类在下层。 – 病人数据可以用某一特定级别的分级
代码检索。 – 低层代码的扩展与修改不影响上层。
第二章医学信息标准化new
•二、代码
•(5)复合代码 。如下图包括行为、设备、目标、解 剖位置。若20种行为、10种设备、5类目标、100个解 剖位置,可产生10万种复合代码的庞大系统。
三、医学信息的标准化
l 医学信息的特点:
– 种类繁多 – 面广量大、更新快 – 量化困难 – 自然语言标准化的困难
l 医学信息标准化的基础
– 信息的分类和编码 – 医学术语和医学专业词汇汇编 – 医学信息硬件和软件的标准化
l 软件产品的标准化 l 生产和管理软件工程的标准化 l 软件开发环境的标准化
第二章医学信息标准化 new
2020/12/10
第二章医学信息标准化new
一、信息标准化的定义
–狭义:指信息表达上的标准化,在一定 范围内人们能共同使用的对某类、某些、 某个客体抽象的描述与表达。
–医学信息的标准化:指信息标准化在医 学领域的具体应用。
–广义:指对整个信息的处理:信息传递 与通讯、数据流程、信息处理技术与方 法、信息处理设备等。
(3)并列代码是分段组合代码。每段提供相关 类的特征。如国际社区医疗分类ICPC中由一 个字母(诊断记忆码)后加两位数字码。 如:D-消化、N——神经等。
第二章医学信息标准化new
二、代码 (4)分级代码。增加类的分级细节。它含
有相关类的分级细节信息及与父类的分 级关系信息。如ICD-9就是分级代码。 – 这种编码方式与分级数据库的结构相
第二章医学信息标准化new
第一节 标准化概述
l 标准的基本种类 – 强制性标准 – 任务导向 – 实质性标准 – 共识性标准
第二章医学信息标准化new
标准化
l 标准化的概念
– 以指定标准和贯彻实施标准为主要内 容的全部活动过程。
l 标准化的特征
– 明确的域 – 唯一性和完整性 – 权威性
第二章医学信息标准化new
l IEC: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国际电子技术委员会
l 标准:是指获得一致同意的,并由公认权威 机构认可的文件,这个权威机构负责为公共 和常用事物的活动及结果制定和提供规则、 指导原则,其宗旨是使该环境达到最佳有序 度。
第二章医学信息标准化new
第二章医学信息标准化new
第一节 标准化概述
l 标准的概念
– 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作的统一规定。它以 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 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 特定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
第二章医学信息标准化new
第一节 标准化概述
l 标准的基本特性 – 标准对象的特定性:广义和狭义 – 标准制定工具的科学性 – 标准本质特征是统一性 – 标准应用的时效性 – 标准执行的法规性
第二章医学信息标准化new
分类
l 标准的分类 –命名法:每一个事物给予一个唯一的确切代码 与名称 –分类法:具体对象分类,然后给每一类事物以 确切的代码与名称。 –用途分类 l 机内代码 l 辅助录入用代码 l 信息交换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