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舞蹈史

中国舞蹈史

1.清商乐简介
清商乐是魏晋南北俗乐舞的总称。

朝间。

三国,设立清商署,专门管理清商乐。

清商乐中包含:
(1)“中原旧曲”,即东晋和宋、齐所存的相和诸曲,由于清商乐中更多保留了秦、汉、魏、晋、宋、齐、等各代民间的“俗乐”,到隋文帝时曾称之为“华夏正声”。

(2)在南方新兴经济发展条件下,与东晋南迁所传入的中原文化相结合的吴声、西曲。

(3)清商乐的作品大多数皆以爱情为题材,较少有触及社会矛盾的现实内容,其风格一般都较纤柔绮丽。

清商乐所用的乐器比相和诸曲又有增益。

(4)清商乐的舞蹈节目有《巾舞》《拂舞》《铎舞》《巴渝舞》《白鸠舞》《前溪舞》《明君舞》《翳乐》《公莫舞》《神弦歌》《白纻舞》等。

即有前代留下来的舞蹈,又有新的作品,不少舞蹈是当时的上乘之作。

2.简述健舞、软舞的风格和代表作?
唐代的舞蹈按风格特点分为健舞、软舞两大类。

健舞动作矫健有力,节奏明快;软舞动作抒情优美,节奏比较舒缓。

演出规模都不大,多是独舞或双人舞,动作技巧水平高。

《胡旋》《胡腾》《柘枝》《剑器》属于健舞。

比如《胡腾》,以腾跳动作技巧见长,舞步急促变化。

正如“跳身转毂宝带鸣,弄脚缤纷锦靴软”“醉却东倾又西倒,双靴柔弱满灯前”。

《绿腰》《春莺啭》《柘枝》属于软舞。

软舞和健舞中都有《柘枝》这个舞蹈,有独舞,双人舞和群舞形式腰身技巧和舞袖动作是它的特点,婉转绰约与矫健奔放相结合,服饰华美,表情动人,有鼓声和乐声相伴,是唐代舞蹈精品,有很高的专业技巧水平的艺人。

3.简述戏曲舞蹈的文化特征?
⒈戏曲艺术包括“唱念做打”,戏曲舞蹈表现为“做、打”,保留了古代舞蹈的传统,吸收吸引观众的武术杂技等动作表演。

⒉戏曲舞蹈还有不少模拟性舞蹈动作,如常用的“双飞燕、大鹏展翅,金鸣独立、扑虎、虎跳”等,是传统拟兽舞蹈;“兰花手,云步”是模拟大自然的手势动作。

⒊戏曲表演中延伸发展了传统道具舞蹈,广泛吸收各种道具表演。

前期表现为扮演舞蹈段落,移用歌舞大曲名目和采用生活化舞蹈动作。

后期表现在从人物出厂、亮相、举手投足等方面。

①宫廷舞蹈的严格程式②民间舞蹈的风格式样③文人艺术的意趣旨归④传统舞蹈的继承和发展
4.舞蹈在革命作用中的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①苏区歌舞——革命舞蹈的萌芽。

产生于国内革命战争的北伐时期,用文艺的形式教育人民,宣传革命真理,为人类的进步事业服务,使中国的革命文艺事业进入了一个良好的发展阶段。

②舞蹈在长征路上。

在长征这一人类空前的历史壮举中,红军宣传队员用自己的生命和红色歌舞活动,有力地配合这一伟大壮举,为中国的革命文艺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③“秧歌运动”与舞蹈。

中国文艺近代史上的一次文艺革命,使文艺工作者得到了根本性的思想磨练,极好的配合了当时的斗争形势。

④抗日的舞蹈怒潮。

与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紧密相连,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多种舞蹈形式,配合不同阶段的中心任务,结合当地对敌斗争的具体要求创作出的具有战斗特色的舞蹈,几配合了抗日斗争的形
5.新中国舞剧的四种风格
1、以戏曲舞蹈及其他传统形式为主的“古典风格”舞剧
2、以民族和民间歌舞为主的“民族风格”舞剧
3、以芭蕾的形式和技法为主的“芭蕾舞剧”
4、按照现代舞的美学原则而又相对突出个人风格的“现代舞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