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学实验的变量与设计(习题及答案2)

心理学实验的变量与设计(习题及答案2)

第二编心理学实验的变量与设计第一章心理学实验的含义与基本形式1、【单项选择题】:在进行科学观察时,纯粹客观只有在下列情况下才有可能出现()(2007中山大学)A.自然观察B.实验C.问卷调查D.以上均不对【答案】:D.2、【单项选择题】:下列关于自然观察的表述哪一个是不恰当的()(2007中山大学)A.对特征的概括主要是描述性的B.涉及对一个变量或多个变量的系统性操作C.其他研究者不是很容易能重复数据结构D.它不允许研究者操作有关前提条件【答案】:B.3、【多项选择题】:练习实验的主要作用是()(2003北京师范大学)A.帮助被试学习和掌握反应原则B.降低实验误差C.提高被试反应精确性和可靠性D.练习实验没有什么作用【答案】:A. B.C.第二章心理学实验中的变量及其控制1、【多项选择题】:平衡技术是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之一。

常用的平衡技术有()(2008心理学综合考试)A.匹配法B.拉丁方设计C.双盲法D.ABBA法【答案】:B. D.2、【单项选择题】:下面()是零结果。

(2008中山大学)A.实验者和被试都不知道实验目的B.自变量的变化不引起因变量的变化C.预期之外的结果D.自变量对因变量有很大作用【答案】:B.3、【单项选择题】:一项实验拟考查图片材料是否比文字材料更容易识记,则材料是()(2007心理学综合考试)A.自变量B.因变量C.控制变量D.无关变量【答案】:A.4、【单项选择题】:通过双盲法来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属于()(2007心理学综合考试)A.匹配法B.平衡法C.排除法D.恒定法【答案】:C.5、【单项选择题】:在2*3实验设计中,研究的因素有()。

(2007心理学综合考试)A.2个B.3个C.5个D.6个【答案】:A.6、【简答题】:选择因变量应满足哪些标准?(2007浙江大学)【答案】:有效性、客观性、数量化、7、【单项选择题】:下述哪一个不是操作性定义的一个实例()(2005中山大学)A.祖父制作月饼的菜谱B.当一个演员能无错误地重复其台词两遍时就算已经记住台词了C.反应时是指刺激呈现和被试作出反应之间的间隔D.当猫需要食物时就表明这个猫饿了【答案】:D.8、【单项选择题】:一个有效的实验出现零结果(null result)的原因是()(2005中山大学)A.自变量各水平之间太相似了B.因变量出现了天花板效应C.无关变量没有保持恒定D.以上全对【答案】:D.9、【简答题】:双盲实验。

(2004华东师范大学)【答案】:双盲实验指实验过程中被试和观察者都不了解各个实验组接受的实验条件。

这样有利于减少主试和被试主观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它属于排除法的一种,用以控制无关变量。

10、【多项选择题】:需要采用恒定法控制的额外变量有()。

(2003北京师范大学)A.实验室物理环境B.实验过程控制C.被试的主观态度D.仪器的性能指标【答案】:A. B. C10、【简答题】:在心理学实验中,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对实验结果可能产生什么影响。

(2003北京师范大学)【答案】:心理学实验中,测量值与真值之差为误差。

它反映了测量值偏离真值的大小和方向。

误差包括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

系统误差是指具有确定性的一类误差;随机误差是指不具有确定性的一类误差。

系统误差是指在心理物理实验中,由于各种实验条件的影响,造成实验结果经常指向同一方向的误差。

随机误差是在对同一被测量的多次测量过程中,绝对值与符号以不可预知的方式变化的测量误差分量。

精密度与准确度分别是对两类不同性质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描述。

只有当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都很小时才能说精确度高。

精确度是对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综合描述。

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会直接影响实验的结果。

对实验结果产生错误的分析解释,影响实验的效度。

11、【单项选择题】:在一项研究中,研究者希望考察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是否有效,一个最关键的无关变量是()A.名族B.运动技能C.智商D.性格【答案】:C.12、【简答题】:什么是自变量的混淆?怎样避免自变量的混淆?(2002浙江大学)【答案】:自变量混淆是指如果应该控制的额外变量没有控制好,那么,它就会造成因变量的变化,这时,研究者选定的自变量与一些没有控制好的因素共同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这种情况就称为自变量混淆。

为了避免自变量的混淆,需要尽可能地控制额外变量对因变量的作用。

控制额外变量的常用方法有消除法、匹配法、随机化法、平衡法和统计控制法。

第三章实验设计1、【多项选择题】:在某记忆试验中,要求被试识记50个单词,单词的频率可以作为()。

(2009心理学综合考试)A.后果变量B.自变量C.因变量D.额外变量【答案】:B. D.2、【简答题】交叉滞后相关分析。

(2009浙江大学)【答案】:交叉滞后相关分析,或称为交叉滞后组相关设计,是一种准实验设计,其基本原理是:通过交叉滞后相关系数的比较,找出交叉滞后相关差异的方向,然后根据差异的方向,确定变量之间的关系,下图就是这种设计的一个实例:交叉滞后相关分析要求在时间1对两个变量的关系做出测定和相关分析,再在时间2做类似的测定和分析,求得同步相关r A1B1和r A2B2;而r A1A2和r B1B2为稳定性相关,实际上是重测信度。

而更令人感兴趣的是r A1B2和r B1A2这两个相关滞后相关,当它们之间有显著差异时,具有因果关系的意义。

在同步相关稳定的情况下,如果r A1B2>r B1A2,则A引起B,反之,B引起A。

交叉滞后相关分析需要考虑A和B测量本身的信度,还应考虑两种之间关系随时间的损耗。

另外,变量本身的变化率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两者变化率不同时,容易发生错误推论。

3、【单项选择题】:国外某一实验探讨了青年与老年被试阅读自然科学类与社会科学类文章的阅读速度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表明:阅读速度受材料类型和年龄因素的影响,青年被试阅读自然科学类文章的速度较快,老年被试阅读社会科学类文章的速度较快。

(2008心理学综合考试)该实验设计是一个()A.两因素设计B.四因素设计C.二水平设计D.四水平设计如采用被试内设计,最容易产生的效应是()A.霍桑效应B.实验者效应C.练习效应D.安慰剂效应能够推断出“青年被试阅读自然科学类文章的速度较快,老年被试阅读社会科学类文章的速度较快。

”这一统计依据是()A.材料类型和年龄的主效应均显著B.材料类型和年龄的交互作用显著C.材料类型和年龄的交互作用不显著D.材料类型、年龄和阅读素的的交互作用显著【答案】:A. B. C.4、【单项选择题】:某研究者对年龄对记忆的影响感兴趣。

他比较了老年和青年在记忆任务上的成绩。

该实验中,年龄是()。

(2008中山大学)A.因变量B.混淆变量C.随机变量D.被试变量【答案】:D.5、【单项选择题】:下面()是纵向实验设计的弊端。

(2008中山大学)A.历史效应B.重复测试C.被试流失D.以上都是【答案】:D.6、【单项选择题】:在一个2*2的完全随机设计中,若每种处理使用6名被试,整个实验设计需使用的被试数是()。

(2007心理学综合考试)A. 6B. 12C. 18D.24【答案】:D.7、【简答题】某研究者假设:海马与复杂思维加工有关,与简单思维加工无关。

该研究者随机选出20只白鼠平均分为两组,切除它们的海马,让第一组学习简单迷宫,第二组学习复杂迷宫。

第一组经过10次学习就能出现完全正确的情况,第二组在学习30次后才出现完全正确的情况。

研究者据此认为最初的假设成立。

请找出该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完善原有的实验设计。

(2007心理学综合考试)【答案】:增加对照组,采用2*2的被试间设计。

取20只小白鼠,随机分成A.B.C.D.四组。

A组和C组切除海马,B组和D组保留海马。

A组和B组学习复杂迷宫,C组和D 组学习简单迷宫。

注意A组和B组的迷宫应完全相同,C组和D组的迷宫也应相同。

实验完成后分别比较A组和B组的成绩,以及C组和D组。

如果B组的成绩显著高于A组,说明海马与复杂思维加工有关的假设成立;如果C组成绩与D组成绩差异不显著,说明海马与简单思维加工无关的假设成立。

8、【综合题】:某研究机构研制出一种能提高5岁幼儿阅读能力的游戏产品,该产品能在使用三个月之后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这种游戏产品的作用。

(2007心理学综合考试)【答案】:由于5岁幼儿处于智力的快速发展期,所以其阅读能力即使没有特殊的培训也会成熟和发展,所以为了排除个体发展这一额外变量,必须采用对照组。

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儿童必须保证在研究前阅读能力水平是同质的。

使两组同质有两种方法,一是随机抽样和分组,二是配对法。

考虑到第一种方法要求被试的数量比较大才能保证随机抽取的有效性,但是请幼儿做被试在实际操作性上很难找到大量被试,所以更有可行性的方法是采用配对法。

具体方法是从同一幼儿园同一年级中随机抽取60名儿童,先进行阅读能力的前测,然后将阅读能力最为相近的儿童两两配对。

配对完成后将每一对中的两名儿童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控制组中。

实验组使用该游戏产品,控制组不使用。

三个月后,再次测量两组儿童的阅读水平。

之所以要从同一幼儿园同一年级中抽取被试,是因为考虑到在两次测试的三个月里,尽可能要使两组儿童(除了游戏产品外)接受相同的教育和相似的成长环境,以尽可能排除环境变量的干扰。

同时,对两组被试进行测试的材料要完全相同,并且要在相同的时间和相似的环境里进行测试。

前测和后测的材料要内容不同难度相同。

结果分析:可以用t检验来比较两组儿童的后测成绩,如果实验组的成绩显著高于控制组,说明游戏产品有效,反之,则说明这种产品无效。

9、【简答题】:何谓多变量设计?(2007浙江大学)【答案】:多变量(multiple variable)设计是指在一个实验中包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变量或因变量的实验设计,它包括多自变量和多因变量两种情况:多自变量实验是指在一个实验中包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自变量的实验设计。

这种设计在实际的心理学研究中应用广泛,事实上典型的心理学实验往往同时操纵二到四个变量。

当自变量数量超过一个的时候,实验中可能出现交互作用:当一个自变量产生的效果在第二个自变量的每一水平上不一样时,交互作用就发生了。

多自变量实验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优点:效率高、实验控制较好、可以获得交互作用。

多因变量实验是指在一个实验中包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因变量的实验设计。

正如同时使用多个自变量可以增加实验结果的普遍性一样,同时用多个因变量也可以增加普遍性。

多因变量和多自变量实验一样存在变量间的相互关系,也就是多因变量实验的多个因变量指标之间可能是关联的。

借由多元统计分析技术,研究者不但可以对每一个单独的因变量进行分析,还可以对多个相互联系因变量的联合体进行分析,从而得到多个单因变量实验无法提供的信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