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口三角洲形成机制的有效分析

河口三角洲形成机制的有效分析

• 2.流域内热带雨林面积广布,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 失较轻。
• 3.河口处地势落差大,河水落差大,水流速度快,泥 沙不易沉积。
• 分布规律:河流入海口的海滨地区。
• 地貌特点:多呈三角形、地势平坦,河网稠密,河道 由分汊顶点向海洋呈放射状。
2.分析河口三角洲的形成过程(板图 略)
河流上游的侵蚀作用和搬运作用较 强,使河水有一定的含沙量;河流到达 海岸入海口时,由于地势平缓,水流比 降减小,流速极缓,河流携带的泥沙便 会堆积在河口前方,加上海潮顶托,形 成河口三角洲。
河口三角洲形成机制的有效分析
霍邱一中 王明中
一、展示尼罗河三角洲和长江三角 洲遥感图,导入课题
二、展示问题 ,自主学习
• 1.描述河口三角洲的概念、分布规律和地貌 特点
• 2.分析河口三角洲的形成过程
三、提问,板图引导分析
• 1.描述河口三角洲的概念、分布规律和地貌特点
• 概念:河流流入海洋时,因流速减小,所携带泥沙大 量沉积,逐渐发展成的冲积平原。
四、探究学习,归纳总结
• 河口三角洲的形成条件: • 1.泥沙来源丰富 • 河流泥沙量是三角洲形成的物质条件。 • 2.海洋的侵蚀搬运能力小,河流携带泥沙不能被
波浪和洋流带走。 • 3.河口外海滨地区地势平坦,水深较浅。
五、灵活运用,知识迁移
• 刚果河河口没有形成明显的三角洲的原因?
• 1.主要流经地势河口处的泥沙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