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解磷微生物肥料的研究与进展

解磷微生物肥料的研究与进展

4 6 . 3 3 %。
种小麦 根际磷细菌 的分 布都明显表现 出根 际效应 , 而
且 不 同作 物根 际分布 的磷 细 菌种 群结 构 也 有差 异 。 P a u l 和S u n d a r a [ 1 3 1 研究 豆科植物 根际磷 细菌后发现 , 芽 孢杆菌属 占优势 。
2 . 2 . 2 p H值 的影响
2 . 2 . 1 温度的影响
导致细胞 内有机分 子和膜的破坏 , 且 表现为种群 生长 量受到抑制『 1 4 ~。赵锋 等通过研究表 明 , 溶 氧量可 以
影响水 稻根 系生长及微生物对氮素的利用 。溶氧量较
微生物 的生命 活动 由一系列 生物化学反应 组成 , 受温度影 响极其 明显 , 所 以温度是影响微 生物生长 和 代谢 的一个 重要 因素[ 1 4 - 1 6 ] 。当温度在微生物 的一定范
2 . 1 . 1 筛选 原 理
D N A, A T P等被酸破 坏 , 或R N A、 磷脂类 等被碱破坏 的 可能性 ; 并 且生物体 内的所有代 谢过程 都受 酶的控
制, 而酶 的催化反应 又依赖 D H值 , 所 以细胞 内环境 的
根 据在缺磷 的合成 培养基 中加入控 制磷源 , 初 步
解磷微生物肥料的研究与进展
量 ,但其并不是根 际微生物 的优势菌株。并且无论是 无 机磷 细菌还是有机磷 细菌 , 小麦根际都 比非根 际土 壤 中磷 细 菌种 群结 构 复杂 ,优 势 种群 也 更加 明显 。 B a b a n a 和A n t o u n ㈦发现 , 在 4种不 同性 质的土壤 中 , 3
负相关 , 但细菌的这 种关 系非常弱 。孙冬梅I 吲 利用 比 色法对两株解磷微生物解磷 能力进行测定 , 研究发现 ,
随着培养基 中 D H值 的下 降 ,菌液浓度也呈现不 同的 变化趋势 , 一部分外加难溶 态磷酸盐会被释放 出来 , 同 时菌体也会 出现不 同程度 的 自溶 或死亡。周婷[ 2 4 1 从 洱 海 和太湖表层底泥样品中分离出了 3 株解磷菌 ,将解
低时 ( 溶 氧量 0 ~ 1 . 0 m g / L ) , 铵硝混 合 营养 比单 一的铵
态氮营养显著提高植株 的生物量。
2 . 2 . 4 金属离子的影 响
围内变化时, 它 的生长和代谢正常且平稳 。 超过一定 范 围 ,微生 物不 能生长和代谢或 者生长代谢 急剧 下降 。 胡子全等人[ t 7 1  ̄究发现 , 从巢湖水体 中分离筛选 的S Y 2
由于传统磷肥 的长期施用 , 使得 土壤 中储存 的不
溶磷量不断积累 , 这样不仅降低磷肥的生产效益 , 同时 引起环境污染 问题 , 如水体富营养化和营养不平衡等 。 利用解 磷微 生物转 化土 壤 中储 存磷 素 的形 态 可缓解
磷肥需求矛盾 ,减少磷对环境的污染 。微生物肥料所
采取 的菌剂 是 由 目标菌 和辅 助菌共 同构成 的复合菌 剂, 因此筛选 高效解磷微生物菌株 , 是解磷微生物肥料 能在农业 生产 中得 以应用 的重 要手段之一 。但 是 , 在 筛选 与培 养高效 解磷微生物 的过程 中, 一些 外部条件
磷微 生物与水华水体 中常见的两种微 型藻 、 鱼腥 藻和 微囊藻共 同培养 , 发现菌株适宜 的 D H值为 5 . 5 ~ 7 . 5 , 且 解磷能力与培养介质的 n H值 负相关 。 2 . 2 . 3 溶氧量 的影响
离一 除磷菌株 的筛选一有效菌株的复筛
2 . 2 影响解磷 微生物生长的因素
D H值是影响微生物生长的重要化学 因子 。 在培养
微生物时 , 一般情况下 , 要求细胞 内环境 的 p H值相对 稳定 ,接近中性 。这样可 以避免细胞 内的重要成分如
2 高效解 磷微 生物筛选 方法及 影 响解磷 微
生 物 生 长 因 素
2 . 1 高效解磷微 生物 的筛选原理与过程
号菌株生长量 最高时 的温度 为 3 O℃左右 ;超过3 5 q c
金 属离 子是 微生物 生长 和代谢 产物 合成 的重 要 影响因子。在对污水处理时 ,有 些金属 离子进入菌体 内与大分子物 质结络合 使 其丧失活性 , 表现 为生物体 中毒或死亡[ 2 7 , 2 8 1 ; 有些金属离子参与细胞内分子结构的 组成 , 调节细胞的渗透压 、 D H值 和酶 的活性 , 表 现为菌
D H值对生物体生长有显著影O  ̄ J [ 2 1 ] 。 同时细胞外环境 的 D H值 也可以引起细胞膜 电荷变化 , 以及影 响营养物离
子化程度 , 从而影 响微生物对营养物的吸收 , 影 响环境 中有害物质对微生物的毒性等 。 对于解磷微生物来说 ,
分离出不 同的土壤解磷菌为初筛。分离有机解磷微生
物时 , 通 常以卵磷脂为控制磷源 ; 分离无机解磷微生物
时用磷酸三钙或磷 矿粉为控制磷源 , 从 而初筛 出有一
定解磷 、 溶磷能力 的菌株 , 再经过多次复筛选 出优 良高
效纯菌株 。 2 . 1 . 2 筛选 步骤 取 样一 分离 用 的合 成培 养基 的配制一 菌 株 的分
真菌 的溶磷能力 与其培养介 质的 D H值之间呈显著 的
力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在培养温度 3 5 ~ 5 5℃条件 下, 解 无机磷微生物具有较高的解磷 能力。 马桂英 等㈣
通过在 降解磷尾 矿培养基 中加入酱 油渣 , 正交 实验优 化 得 出在 发 酵 温 度 为 3 0℃ 时 , 速 效 磷 含 量 可 达 2 5 7 2 m g / k g 。低 品位 的磷 尾矿 粉磷 的转 化率 可 高达
不 同溶氧量对菌体生长 也有一定影 响 , 其 可能原 因是分子氧 的毒害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过多的氧气供应会产生超氧
阴离子 自由基( 0 z 一 ) , 机体 内的过氧化氢酶 和超 氧化物 歧 化酶 ( S O D ) 不 能及时还原 超氧 阴离子 自由基 , 可能
如温度 、 D H值等对解磷微生物生长也有一定 的影响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