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子生物学 第二章

分子生物学 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复制子(replicon)(英文)生物体内能独立进行复制的单位称为复制子。

2、复制叉(replication fork)复制时,双链DNA要解开成两股链分别进行而导致这个复制起始点呈现叉子的形式,称为复制叉。

3、DNA的半不连续复制(semidiscontinuous replication)DNA复制时合成的两条链分别为前导链和后随链,前导链DNA的合成方向为5‘→3‘,随着双链DNA的解开而连续复制,后随链合成时,一段亲本DNA单链首先暴露,以与复制叉移动相反方向按照5‘→3‘方向合成一系列冈崎片段,再把它们连接成完整的后随链。

这种前导链的连续复制和后随链的不连续复制称为双螺旋DNA的半不连续复制。

1.组蛋白:组蛋白是染色体的结构蛋白,它与DNA组成核小体。

2.非组蛋白:非组蛋白是染色体上与特异DNA序列结合的蛋白质,又称序列特异性DNA结合蛋白。

3.C值:我们把一种生物单倍体基因组DNA的总量成为C值。

4.C值谬误:某些两栖类的C值甚至比哺乳动物还大,而在两栖类中的C值得变化也很大,可相差100倍,这就是著名的C值反常现象,也称C值谬误。

5.核小体(nucleosome):用于包装染色质的结构单位,是由DNA链缠绕一个组蛋白核构成的。

6.复性(Renaturation):热变性的DNA 缓慢冷却,单链恢复成双链。

7.变性(Denaturation):DNA双链的氢键断裂,最后完全变成单链的过程称为变性。

8.增色效应(Hyperchromatic effect):在变性过程中,260nm紫外线吸收值先缓慢上升,当达到某一温度是骤然上升,称为增色效应。

9.减色效应(Hypochromatic effect):随着DNA的复性,260nm紫外线吸收值降低的现象。

10、自主复制序列(ARS):P54
11、:AP位点:细胞中带有不同类型、能识别受损核酸位点的糖苷水解酶,它能特异性切除受损核苷酸上的N-β糖苷键,在DNA链上形成去嘌呤或去嘧啶位点,统称为AP位点
12、SOS应答(SOS response)P61
13、引发酶:引发酶是dnaG基因的产物,是在特定环境下发挥作用的RNA聚合酶,仅用于合成DNA复制所需的一小段RNA
二、填空题
1.染色体上的蛋白质包括(组蛋白)和(非组蛋白)。

2.根据其凝胶电泳性质可以把组蛋白分为(H1)、(H2A)、(H2B)、(H3)及(H4)。

其中(H3)及(H4)在氨基酸组成上的极端保守性表明他们可能对稳定真核生物的染色体结构起重要作用。

3.组蛋白的修饰作用包括:(甲基化)、(乙酰化)、(磷酸化)、(泛素化)及(ADP核糖基化)等。

4.核小体是由(H2A)、(H2B)、(H3)、(H4)个两个分子生成的八聚体和由大约200bpDNA组成的。

(八聚体)在中间,(DNA)分子缠绕在外,而(H1)则在核小体的外面。

每个核小体只有(1)个H1。

5.核小体是由(9)个(5)种组蛋白分子组成。

6.对H1、H2A、H2B、H3及H4的保守程度进行排序:(H1<H2A、H2B<H3、H4)
7、真核细胞DNA的复制调控水平分别有、、。

(细胞生活周期水平调控、染色体水平调控、复制子水平调控)
8、DNA直接复制的功能是修复嘧啶二聚体或甲基化DNA
9、大肠杆菌的DNA修复系统有错配修复、切除修复、直接修复、重组修复、 SOS反应五种类型。

10、环状DNA双链的复制可分为(θ型)、(滚环形)、(D环型)几种类型。

11、拓扑异构酶能够消除解链造成的(正超螺旋)的堆积,消除阻碍解链继续进行
三、单选题
DNA损伤修复的SOS系统( B )
A是一种保真性很高的复制过程
B LexA蛋白是一系列操纵子的阻遏物
C RecA蛋白是一系列操纵子的阻遏物
D它只能修复嘧啶二聚体
四、判断题DNA修复系统的作用是保证DNA序列不发生任何变化.( )
五、简答题
1、DNA半保留复制的生物学意义
保证了DNA在代谢上的稳定性,保证亲代的遗传信息稳定地遗传给后代,这种稳定性与DNA的遗传功能相符。

1、作为遗传物质,染色体应有什么特征(染色体为什么这么重要):
①分子结构相对稳定。

②能够自我复制,使亲代之间保持连续性。

③能够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整个生命的过程。

④能够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2、组蛋白的一般特征:
①进化上的极端保守性;
②无组织特异性;
③肽链上氨基酸分布的不对称性;
④组蛋白的修饰作用;
⑤富含赖氨酸的组蛋白H5;
3、非组蛋白的特性:
①含有较多的天门冬氨酸、谷氨酸、带负电荷、属酸性蛋白质
②整个细胞周期都进行合成,不像组蛋白只在S期合成,并与DNA 复制同步进行。

能识别特异的DNA序列,识别信息存在于DNA本身,位点在大沟部分,识别与结合靠氢键和离子键。

④具有多样性和异质性
⑤具有多种功能,如帮助DNA分子折叠,以形成不同的结构域,从而有利于DNA的复制和基因的转录,协助启动DNA复制控制,基因转录,调节基因表达。

⑤分子量小,高泳动率。

5请列举非组蛋白的常见种类(也可出成选择题):
酶类(如RNA聚合酶),与细胞分裂有关的收缩蛋白、骨架蛋白、核孔复合物蛋白以及肌动蛋白、微管蛋白、原肌动蛋白。

6、简述真核生物DNA 的复杂性:
(书28页最下方到30页)
7、简述染色体DNA是怎样包装的?
·10nm双链DNA
·通过组蛋白构成8聚体核小体,串联成11nm念珠状结构
·核小体念珠结构进一步螺旋成30nm粗的莲座结构,每一莲座结构有6个核小体结构组成,莲座结构形成螺线管
·进一步超螺旋为300nm粗的染色质丝结构
·染色质丝高度超螺旋为700nm粗的染色单体
·两条染色单体粗度为1400nm
8原核生DNA聚合酶和真核生物DNA聚合酶的性质对比
9、真核生物DNA复制与原核生物DNA复制的不同点
P54第一段
10、简述大沟的生物学意义.(大沟为参与基因表达调控的重要蛋白质提供了识别暴露出来的氢键和离子键的场所.)
11、DNA复制的机制?
(1)线性DNA双链的复制——复制叉式复制
DNA复制子末端复制机制
①将线性复制子转变为环状或多聚分子。

如:T4和T7噬菌体
②在DNA末端形成发夹结构。

如:草履虫的线性线粒体DNA
(2)环状DNA双链的复制
①θ型
a、多数环状DNA采用
b、复制叉式复制,两个复制叉双向等速或不等速复制
c、有先导链和后随链
②滚环
a、单向复制的一种特殊方式
b、这里的新生链是共价结合在模版链的互补链上的
c、不需要引物
③D环型
a、单向复制的一种特殊方式
b、没有先导链和后随链之分,
12、DNA聚合酶Ⅰ,Ⅱ,Ⅲ的活性,功能,?
DNA聚合酶Ⅰ:DNA聚合酶活性和3'→5'核酸外切酶活性(C端) 5'→3'核酸外切酶活性(N端)
功能:损伤修复时的复制;切除RNA引物,并填补留下的空
DNA聚合酶Ⅱ:5'→3'方向聚合酶活性;3'→5'核酸外切酶活性
功能:主要起修复DNA的功能
DNA聚合酶Ⅲ:5'→3'方向聚合酶活性3'→5'核酸外切酶活性
功能:原核生物DNA复制的主要聚合酶
13、与DNA复制有关的九大物质?
①四种底物②模版③引物(RNA链)④引发酶⑤DNA聚合酶⑥DNA 连接酶⑦DNA拓扑异构酶⑧DNA解旋酶⑨单链结合蛋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