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移动交换详解

移动交换详解


8.1.2 移动交换系统组成
移动交换系统主要由功能组和参考点组成。 参见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PLMN)的功能结
构及接口 。
G
MSC
VLR
VLR
B
Sm
E
D
Um
A
C
MS
BS
MSC
HLR/AuCΒιβλιοθήκη FEIR功能组
1. 移动台(MS) 2. 基站(BS) 3. 移动交换中心(MSC) 4. 归属位置寄存器(HLR) 5. 访问位置寄存器(VLR) 6. 设备识别寄存器(EIR) 7. 鉴权中心(AuC)
最早的移动电话系统是1946年出现
在美国的大功率无线转发台,用于汽 车用户。
近十几年来,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
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模拟到数字,从 FDMA——》TDMA——》CDMA的 过程。
第一代(1G):20世纪70年代末80年
代初,蜂窝式模拟移动通信系统,采 用蜂窝小区制、模拟调频调制, FDMA多址方式,800~900MHz工作频 段。技术特征是用蜂窝网络结构克服 了大区制容量密度低、活动范围受限 的缺点。典型应用为美国的AMPS和 英国的TACS。
第八章 移动交换
8.1 概述 8.2 移动交换关键技术 8.3 移动交换原理
本章重点:移动交换关键技术,包括位置登记、 移动呼叫处理、漫游技术和切换技术。
本章难点:漫游技术和切换技术。
本章课时:4学时 学习本章达到的目的和要求:
1.了解移动通信网的发展,移动通信网的网络 结构及组成。
2.掌握位置登记、移动呼叫处理、漫游技术和 切换技术的基本原理。
3. 国际移动设备标识(IMEI)——唯一标识
MS设备的号码,又称MS电子串号。
4. 移动台漫游号码(MSRN)——分配给来
访用户的临时号码,供MSC进行路由选 择。
3.了解基于电路交换的移动交换和基于软交换 的移动交换的工作原理。
8.1 概述
8.1.1 移动交换基本概念
一、移动通信的发展过程
移动通信是指通信的双方或至少一方在运动状态下进行的通
信方式,即移动用户之间或移动用户与固定用户之间进行的通 信。
移动通信始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首先用于警车无线调度电
话。由于移动通信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交流信息灵活、迅 速,可满足用户所需的数据、语音、图像乃至多媒体信息的各 类通信,所以很快就发展成为覆盖全球的通信网络。
络识别移动用户的国际/国内通用号码
IMSI结构为:IMSI=[MCC]+[MNC]
+[MSIN],其中[MNC]+[MSIN]=
NMSI MCC——国家码,由ITU-T分配,与数据国
家码相同,中国为460;
MNC——移动网号,中国移动为01,中国
联通GSM网为02,CDMA网为03;
MSIN——移动用户号码。
蜂窝移动电话系统 无线集群系统 无线寻呼系统 无绳电话系统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2 按传输信号分
模拟 数字
3 按调制方式分
调频 调相 调幅
4 按网络形式分
单区制 多区制 蜂窝制
5 按频道工作方式分
单工制 半双工制 双工制
6 按多址接入方式分
频分多址FDMA 时分多址TDMA 码分多址CDMA
参考点(接口)
1. Sm接口——人机接口 2. Um接口——MS与BS之间的接口 3. A接口——BS与MSC之间的接口 4. B接口——MSC与 VLR之间的接口 5. C接口——MSC与HLR之间的接口 6. D接口——HLR与VLR之间的接口 7. E接口——MSC与MSC之间的接口 8. F接口——MSC与EIR之间的接口 9. G接口——VLR与VLR之间的接口 以上各接口除Sm和Um之外,其它接口称为
第四代(4G):目前,美国AT&T实
验室正在研究之中,40~60GHz频谱, OFDM多址方式,移动通信最低传送 速率室内达到10~100Mbit/s,移动速 率达2Mbit/s。4G是宽带多媒体综合业
务移动通信系统,研究目标是提高移 动通信访问Internet的速率。
二、移动通信分类
1. 按系统组成结构分
CC——国家码,即MS登记注册的国家码,中
国为86;
NDC——国内移动网接入号码,如中国移动
为135~139,中国联通GSM网为130~132, CDMA网为133;
SN——用户号码,我国采用8位等长编号,前
4位为HLR标识码,后4位为移动用户号码。
2. 国际/国内移动用户标识(IMSI/NMSI)——网
第二代(2G):20世纪80年代中90年代中,
蜂窝式窄带数字移动通信系统,采用数字调 制方式,多址方式为TDMA/FDMA混合和 CDMA,900MHz和1800MHz频谱,典型应 用为欧洲的GSM和美国的IS95-CDMA。通 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是在GSM的基础上引 人分组业务,称为2.5G。
网络内部接口,在数字系统中一般采用 2.048Mbit/s的PCM数字传输链路。
8.1.3 编号计划
在移动通信网中,由于用户的移动性,
使用下列5种号码对用户进行识别和 管理。
1. 移动台目录号码(MSDN)——供主叫用户拨打的移动
用户号码
MSDN结构为:MSDN=[CC]+[NDC]+[SN]

第三代(3G):1985年,ITU-T提出未来公共
陆地移动通信系统FPLMTS的概念,1996年 ITU批准了国际移动通信系统ITM-2000 (2000MHz频段、室内最高速率达2000Kbit/s、 2000年投入商用)。3G 是蜂窝式宽带多媒体移 动通信系统,国际上目前最具代表性的3G标准 有三种,分别是美国的CDMA2000、欧洲的 WCDMA和中国的TD-SCDMA。CDMA2000和 WCDMA属于FDD方式,系统的上、下行工作 于不同频率;TD-SCDMA属于TDD方式,系统 的上、下行工作于同一频率。WCDMA也被称 为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高速下行分组接 入HSDPA是在WCDMA的基础上,提高用户下 行数据业务速率(理论最大值可达14.4Mbit/s)的 一种重要技术,称为3.5G。而3GPP对UMTS技 术的长期演进LTE称为演进型3G:E3G,由于 已经具有某些“4G”特征,被看作“准4G”。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