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健康领域教学活动设计
健康领域教育任务的确定是幼儿园选 择与开展具体健康教学活动的依据。健康 教学活动是完成幼儿园健康领域教育任务 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在确定幼儿园健 康教学内容、设计与组织开展相关的教学 活动之前,很有必要对健康领域的教育任 务加以分析。幼儿园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 任务,可以分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良 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三个方面。
二、幼儿园健康领域教育目标
•
幼儿园健康领域教育总目标、年龄段
目标和具体教学活动目标构成一个目标体
系。总目标是年龄段目标的依据,年龄段
目标是总目标的细化。
•
具体健康领域活动目标的制定应与总
目标和年龄段目标保持一致。
(一)健康领域总目标
• 新《纲要》规定幼儿园健康领域总目标是: • (1)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
幼儿园健康领域教学活动设计
蓝巧玉
新《纲要》明确要求:“幼儿园必须
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 工作首位。”幼儿园各学习领域教学活动 应从不同角度促进情感、态度、能力、知 识与技能的发展,健康领域教育活动应紧 紧围绕幼儿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 的社会适应能力等内容来开展工作。
一、幼儿园健康领域教育任务分析
• (1)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在提醒 下,按时睡觉和起床,并能坚持午睡;喜 欢参加体育活动;在引导下,不偏食、挑 食。喜欢吃瓜果、蔬菜等新鲜食品;愿意 饮用白开水,不贪喝饮料;不用脏手揉眼 睛,连续看电视等不超过15分钟;在提醒 下,每天早晚刷牙、饭前便后洗手。
• (2)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在帮助下 能穿脱衣服或鞋袜;能将玩具和图书放回 原处。
愉快; • (2)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
自理能力; • (3)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
自己; • (4)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
健康领域的总目标为幼儿园健康教育
指明了方向,这几条目标不仅涉及了幼儿
身体健康,还强调幼儿的心理健康,注重
身心全面、和谐发展,这也是幼儿教育整
•
新《纲要》明确把心理健康纳入幼儿
健康的范畴,提出“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
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
•
幼儿心理健康是指个体的发展水平与
相应年龄相符合,以认知完整、情绪积极
向上、具有克服一定困难的意志力、人际
关系和谐、没有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为主
要标志。
•
对于幼儿来说,情绪的安定与愉快是
维护身心健康、促进其产生社会适应行为
体观念的体现。
•
从目标来看,幼儿园的就健康教育不
应仅仅是健康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还应注
意健康行为的养成。因此,健康教育的目
标是形成健康的认识、改善健康的态度、
培养幼儿健康的行为。
(二)各年龄段健康领域教育目标
•
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
良好状态,幼儿阶段是其身体发育和技能发展极
为迅速的关键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
并逐渐形成良好个性的重要条件。帮助幼
儿学会恰当表达和调控情绪是心理健康的
重要任务。
(三)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
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是幼儿健康发展的一个
非常重要的方面。健康的理念、知识和技能,落
实到实践与行动上,表现为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
在幼儿健康教育过程中,我们不仅仅要保护
和照顾幼儿稚嫩的生命体、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
展,还要在把握和顺应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基础
上,调动幼儿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引导、帮
助幼儿适应各种自然环境、生活环境和人际环境。
健康领域教育任务主要是引导幼儿掌
握健康观念、掌握健康知识,养成健康的 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 适应能力,这三项任务的完成应贯穿幼儿 的整个生活。陈鹤琴先生认为:“儿童离 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健康教育;儿童的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也应把握时 机。”幼儿健康教育是生活教育,应当在 进餐、睡眠、盥洗、锻炼、游戏等日常生 活的每一个环节中获取健康知识,并在成 人的引导下内化成自身的需要,自主养成 健康行为。其中健康领域的教学活动是完 成这三项任务的重要途径。
直。 • (2)情绪安定愉快:情绪比较稳定,很少因一点
小事哭闹不止;有比较强烈的情绪反应时,能在 成人的安抚下逐渐平静下来。 • (3)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能在较热或较冷的户 外环境中活动。换新环境时情绪能较快稳定,睡 眠、饮食基本正常。在帮助下能较快适应集体生 活。
• 2、动作发展
• (1)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能 沿地面直线或在较窄的低矮物体上走一段距离; 能双脚灵活交替上下楼梯;能身体平稳地双脚陆 续向前跳;分散跑时能躲避他人的碰撞;能双手 向上抛球。
• (3)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在 提醒下能注意安全,不做危险的事;在公 共场所走失时,能向警察或有关人员说出 自己和家长的名字、电话号码等简单信息。
的重要阶段。《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
下简称《指南》)指出,健康的身体、愉快的情
绪、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
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并在尊重幼儿身
心发展规律和特点的基础上,对幼儿各年龄段的
身心状况,动作发展、生活习惯和生活能力方面
的发展提出合理的要求,具体如下:
小班:
• 1、身心状况 • (1)具有健康的体态:在提醒下能自然坐直、站
•
健康的体态、协调的动作对幼儿的成
长十分重要,这不仅仅是审美的需要,更
是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
幼儿园应根据幼儿身体生长发育的特
点,从幼儿的饮食、作息制度、体育锻炼
的角度来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以促
Hale Waihona Puke 进幼儿身体各组织器官的正常发育和各项
机能完善发育,以有效抵抗各种疾病。
(二)促进幼儿心理健康
(一)促进幼儿身体健康
所谓身体健康,是指幼儿的各器官组 织发育正常、各系统功能完善并能良好地 发挥作用的完好状态。健康的身体是幼儿 心理健康发展的基础,直接影响着幼儿智 力品质、道德品质及个性和能力的发展, 是从事其他任何学习活动的基础和前提条 件。幼儿园健康教育首要任务应是促进幼 儿身体健康发育。
• (2)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能双手抓杠悬空吊 起10秒左右。能单手将沙包向前投掷2米左右。能 单脚连续向前跳2米左右。能快跑15米左右。能行 走1公里左右(途中可适当停歇)。
• (3)手的动作灵活协调:能用笔涂涂画画;能熟 练地用勺子吃饭;能用剪刀沿直线剪,边线基本 吻合。
• 3、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