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30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一、设计依据1.《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2007。
2.《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 1596-20053.《建筑用砂》GB/T 14684-2011。
4.《建筑用卵石、碎石》GB/T 14685-2011。
5.《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
6.《混凝土外加剂》GB8076-2008。
8.《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9.《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
10.《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2006。
11.《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02。
12.《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
13.《平山至赞皇高速公路中建二分部K5+368.5-K10+562.4(全长5.1939公里)两阶段施工图设计》二、使用部位桥梁:承台、墩身、搭板、肋板。
涵洞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求1.设计强度:C302.坍落度:160-200mm3.坍落度损失(30min):10-25mm;(1h):25-35mm;(2h)35-60mm4.含气量:3-5%5.抗冻耐久性指数:80%6.氯离子扩散系数D RCM(28d龄期)10-12m2/s:<47.环境作用等级:E四、原材料说明1.水泥:金隅鼎鑫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一分厂P·O42.5试验结果汇总2. 细骨料:灵寿县平邦建材有限公司 中砂。
3.粗骨料:井陉金拓矿业5-10mm 、10-20mm 、16-31.5mm 碎石。
1)各项指标2)5-31.5mm 筛分结果 按16-31.5:10-20:5-10mm=20%:60%:20%4. 矿粉:西柏坡新能源有限公司S95矿渣粉 1)、各项指标5. 粉煤灰:井陉上安电厂F 类Ⅰ级 1)、各项指标6. 外加剂:河北三楷深发科技有限公司 JD-9标准型聚羧酸减水剂 1)、各项指标7. 拌合用水:拌合站井水 1)各项指标五、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1、基本规定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及经验,矿物掺合料掺量为26%,粉煤灰掺量为17%,矿渣粉掺量为9%。
2.混凝土配制强度的确定,0, 1.645cu cu k f f σ≥+=38.2(MPa ) ,0cu f —混凝土配制强度(MPa ),cu k f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取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值为30(MPa )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 取σ=5.03.混凝土配合比计算3.1混凝土水胶比计算:,0W/B=a bcu a b bf f a f αα+=0.59式中:W/B —混凝土水胶比a α、b a —回归系数,对于碎石a α=0.53,b a =0.20b f —胶凝材料28d 胶砂抗压强度(MPa ),cec ce g ff γ==48.0(MPa )cef—水泥28d 胶砂抗压强度(MPa )c γ—水泥富余系数 取c γ=1.13,ce g f —水泥强度等级值(MPa )b f =f γs γcef=43.2(MPa )f γ、s γ—粉煤灰影响系数和粒化高炉矿渣粉影响系数查表得: f γ=0.9 s γ=1.0为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根据施工经验取用0.423.2用水量的确定未掺外加剂时推定的满足实际坍落度要求的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为2353/Kg m ,外加剂减水率为32%根据公式:00(1)w wm m β'=-=160(3/kg m ) 0w m —计算配合比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3/kg m )0wm '—未掺外加剂时推定的满足实际坍落度要求的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3/kg m )3.3胶凝材料、矿物掺合料和水泥用量 胶凝材料用量:0b m =BW mw /0=3803/kg m0b m —计算配合比每立方米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用量(3/kg m )0w m —计算配合比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3/kg m ) /W B —混凝土水胶比。
水泥用量0*co b f m m β==281(3/kg m ) 粉煤灰用量0*co b f m m β==663/kg m 矿渣粉用量0*co b f m m β==333/kg m 3.4外加剂用量确定00a b a m m β==3.8(3/kg m )0a m —计算配合比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外加剂用量(3/kg m ) 0b m —计算配合比每立方米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用量(3/kg m )a β—外加剂掺量1%3.5砂率查表得砂率S β=40.5%3.6粗、细骨料用量采用体积法计算混凝土配合比,000000.011f g c s w c f g s wm m m m m +++++α=ρρρρρ 0c m —水泥质量3(/)kg mc ρ—水泥密度3(/)kg m 实测c ρ=30803(/)kg m 0f m —矿物掺合料质量3(/)kg mf ρ—矿物掺合料密度3(/)kg m 实测c ρ=21603(/)kg m k ρ=29603(/)kg m 0g m —粗集料质量3(/)kg mg ρ—粗骨料的表观密度3(/)kg m 实测g ρ =27503(/)kg m0s m —细集料质量3(/)kg ms ρ—细集料的表观密度3(/)kg m 实测s ρ=26653(/)kg m 0w m —水质量3(/)kg mw ρ—水的密度3(/)kg m 实测w ρ=10003(/)kg mα—混凝土的含气量百分数 不含引气剂取α=0.01 经计算,砂s ρ=7573/kg m ,粗集料g ρ=11133/kg mcp m —每立方米混凝土拌合物的假定质量(kg )4、确定基准配合比m co :m f0:m k0:m so :m go :m wo :m 减水剂=281 :66 : 34 :757 :1113 :160 :3.8 = 1 :0.23 :0.12 :2.69 :3.96 :0.57 :0.01六、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调整与确定6.1试配拌制35L ,各材料用量如下:W/B=0.42实测拌合物表观密度为ρ= 2410 kg/m3,坍落度为190 mm,0.5h坍落度为190mm, 1h坍落度为190mm,2h坍落度为180mm,坍落损失值符合设计要求,含气量3.8%,不泌水。
粘聚性良好,保水性良好,工作性满足施工要求。
6.2保持用水量不变,砂率不变,水胶比上下浮动0.03,计算每m³材料用量为:6.2.1. W/B=0.45 , βs=40.5% m wo =160kg/m3m co:m f0:m k0:m so:m go:m wo:m减水剂=263:61 :32 :767 :1127 :160 :3.56= 1 :0.23 :0.12 :2.92 :4.29 :0.61 :0.016.2.2. W/B=0.39 , βs=40.5% m wo =160 kg/m3m co:m f0:m k0:m so:m go:m wo:m减水剂=303:71 :36 :745 :1095 :160 :4.1= 1 :0.23 :0.12 :2.46 :3.61:0.53 :0.016.2.3试配拌制35L,各种原材料用量如下:W/B=0.45实测拌合物表观密度为ρ= 2390 kg/m3,坍落度为200 mm,0.5h坍落度为200mm, 1h坍落度为200mm,2h坍落度为190mm,坍落损失值符合设计要求,含气量3.6%,不泌水。
粘聚性良好,保水性良好,工作性满足施工要求。
W/B=0.39实测拌合物表观密度为ρ= 2410 kg/m3,坍落度为195 mm,0.5h坍落度为195mm, 1h坍落度为175mm,2h坍落度为190mm,坍落损失值符合设计要求,含气量3.6%,不泌水。
粘聚性良好,保水性良好,工作性满足施工要求。
七、各项指标符合设计要求,制件强度见下表:八、每3m混凝土中碱含量混凝土总碱含量计算:(kg)混凝土总碱含量的计算依据原材料的进场检测结果和混凝土的配合比参数计算确定。
碱含量是指混凝土中各种原材料的碱含量之和。
其中,矿物掺和料的碱含量以其所含碱量计算。
粉煤灰的可溶性碱量取粉煤灰总碱量的1/6,矿渣粉的可溶性碱量取矿渣粉总碱量的1/2。
混凝土总碱含量不应大于3.0 kg/3m。
每m3各种原材料用量(kg/m3)各种原材料实测碱含量(%)混凝土含碱量计算结果见下表:m)混凝土碱含量计算结果(kg/3由于所选用的粗骨料为非碱活性骨料,因此对混凝土的总碱含量没有限值要求。
九、每3m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混凝土总氯离子含量:是指混凝土中各种原材料的氯离子含量之和,以其与胶凝材料的重量比。
33各种原材料实测氯离子含量(%)由于所选用的配合比氯离子含量≤0.06%,所选配合比氯离子含量符合要求。
m混凝土中三氧化硫含量十、每3混凝土三氧化硫含量:是指混凝土中除骨料以外各种原材料的三氧化硫含量之和,以其与胶凝材料的重量比。
每m3各种原材料用量(kg/m3)求。
十一、配合比的调整与确定,,,/c t c c c c K ρρρ=-=0.1%<2%,配合比可不做调整。
十二、理论配合比的确定每3m C30混合料各材料用量如下:每3m C30混凝土各材料用量(kg/3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