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西省公安机关办理犯罪少年收容教养案件规范

江西省公安机关办理犯罪少年收容教养案件规范

江西省公安机关办理犯罪少年收容教养案件规范
(2008年11月24日江西省公安厅厅长办公会通过)
为进一步规范收容教养审批工作,确保依法严格、公正适用收容教养措施,提高收容教养案件质量,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一条收容教养是依法对实施了犯罪行为,但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未成年人予以收容,进行教育、感化、挽救和保护的行政强制措施。

第二条收容教养犯罪少年的原则:
(一)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二)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谁审核谁负责,谁办理谁负责;
(三)违法行为与应受处理相当。

第三条收容教养的范围和对象:
(一)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有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的,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其他犯罪行为,不得收容教养。

(二)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依法不予刑事处罚的,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收容教养。

违法犯罪未成年人中的初犯、偶犯、在校学生,且家长有实际管教能力的,一律不得审批收容教养。

本条中的“必要的时候”是指犯罪少年家庭无实际管教能力,社会危害性大、社会反应强烈或通过收容教养更适合矫正犯罪少年的犯罪心理等情形。

判断家庭是否有管教能力主要考查监护人是否有管教意愿、是否有实际能力管教,并由办案单位向其他监护人、邻居、学校、居住地居(村)民委员会及公安派出所调查后进行综合评估确定。

第四条少年收容教养期限为一至三年。

在执行期间,根据收容教养人员的表现,由执行机关提出建议,报原批准机关批准,可以对收容教养人员提前解除收容教养或减少收容教养期限。

在执行过程中,不能对少年收容教养人员加期。

如果收容教养人员在收容教养期间有新的犯罪行为,符合收容教养条件的,应当由原审批机关对新的犯罪行为作出收容教养决定,并与原收容教养剩余期限合并执行,但实际执行期限不得超过四年。

第五条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罪犯的收容教养案件由江西省公安厅审批。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犯罪少年的收容教养案件由设区市公安局审批。

第六条县级公安机关办案部门对刑事案件中涉及的少年犯罪嫌疑人,依法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但符合收容教养条件的,应当在查清案件事实后及时制作《犯罪少年收容教养呈批报告》,经办案部门负责人签批后,加盖办案部门印章,连同案卷材料报送本级公安机关法制部门审核。

第七条县级公安机关法制部门应当收到《犯罪少年收容教养呈批报告》后二日内提出审核意见,报县级公安机关负责人签批。

第八条县级公安机关负责人应在二日内提出审核意见,报送设区市公安局法制部
门审查。

第九条设区市公安局法制部门收到县级公安机关报送的材料后按以下程序办理:
(一)案件登记;
(二)组织两名以上民警阅卷审核。

(三)必要时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

(四)制作《审核报告》。

第十条经过审核,设区市公安局法制部门应当在审核报告中,根据案件具体情况提出以下处理意见:
(一)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犯罪嫌疑人符合收容教养条件的,且在本级公安机关审批权限内的,报本级公安机关负责人审批;
(二)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犯罪嫌疑人符合收容教养条件,根据有关规定应当由省级公安机关审批的,报经本级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后,报送省级公安机关法制部门审核;
(三)案件主要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者需要查清其他违法犯罪问题的,列出补充调查提纲,退回呈报单位补充调查;
(四)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治安处罚或者作其他处理的,提出处理意见,报经本级公安机关主管领导批准后退回呈报单位依法处理,或者直接退回呈报单位依法处理。

第十一条设区市公安机关负责人作出犯罪少年实行收容教养的决定后,法制部门应在二日内制发《收容教养犯罪少年决定书》(一式六份,一份随案卷归档,一份送达收容教养犯罪少年人员户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一份送达收容教养犯罪少年人员本人,一份送达收容教养犯罪少年人员家属,一份送达管理场所,一份送达办案部门),同时填写《收容教养犯罪少年通知书》并由呈报单位送达收容教养犯罪少年管理场所。

第十二条对于下级公安机关层报省公安厅审批的不满十四周岁犯罪少年的收容教养案件,省公安厅法制处参照本规范第九条规定处理。

第十三条经过审核,省公安厅法制处应当在审核报告中,根据案件具体情况提出以下处理意见:
(一)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犯罪嫌疑人符合收容教养条件的,且在本级公安机关审批权限内的,报本级公安机关负责人审批;
(二)案件主要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者需要查清其他违法犯罪问题的,列出补充调查提纲,退回呈报单位补充调查;
(三)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治安处罚或者作其他处理的,提出处理意见,报经本级公安机关主管领导批准后退回呈报单位依法处理,或者直接退回呈报单位依法处理。

(四)制作收容教养法律文书。

决定收容教养的,省公安厅法制处应在二日内制发《收容教养犯罪少年决定书》(一式六份,一份随案卷归档,一份送达收容教养犯罪少年人员户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一份送达收容教养犯罪少年人员本人,一份送达收容教养犯罪少年人员家属,一份送达管理场所,一份送达办案部门),同时填写《收容教养犯罪少年通知书》并及时送达呈报单位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四条收容教养犯罪少年的投所执行工作由办案部门或羁押场所具体负责。

收容教养犯罪少年人员在押的,办案部门或羁押场所在收到《收容教养犯罪少年
决定书》后三十日内将收容教养犯罪少年送到指定的场所执行。

(二)收容教养犯罪少年人员决定前未被羁押的,由办案部门将被收容教养犯罪少年收押并送到指定的场所执行。

第十五条收容教养犯罪少年案件应建立案件档案,案件办结后装卷成册移交审批单位档案部门管理。

收容教养档案,不得随被收容教养人转至其他单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