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物理理想模型

高中物理理想模型

题目:高中物理教材中的理想模型Title:High school physics textbooks in theideal model摘要理想物理模型是为了便于进行物理研究或物理教学而建立的一种抽象的理想客体或理想物理过程,突出了事物的主要因素、忽略了事物的次要因素。

建立理想模型不仅可以使问题简化、处理方便,也能够反映和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理想模型方法是研究物理学的一种最基本方法,也是物理教学的一种有效方法。

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都是对物理理想模型的描述,物理习题也总是依据一定的物理模型来构思和设计的,对物理现象的研究、对物理问题的求解就是一个将具体问题抽象成理想模型并运用物理规律求得结果的过程。

本论文主要从中学物理教材中的理想物理模型着手讨论,首先探讨如何建立理想物理模型,然后举例说明理想物理模型在中学教学的重要性。

在论文中主要涉及理想物理模型的功能和特点、理想物理模型在教学中的应用和使用理想物理模型时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理想物理模型教材应用AbstractThe ideal physical model is an abstract ideal object or ideal physical processes established to facilitate physics or physics teaching, highlights the main factors of the things, and ignore the things a secondary factor. To establish the ideal model can not only make simplified, convenient handling, to reflect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and highlight the things. The ideal model for the study of physics the most basic method, but also an effective method of physics teaching. The basic concept of physics, the basic law of the physical description of the ideal model, physical exercise is always based on the physical model to the conception and design, the study of physical phenomena, the physical problem of solving a specific problem abstraction as an ideal model and the use of physical laws to obtain the results of the process.In this thesis, proceeded to discuss the ideal physical models from high school physics textbooks, first to explore how to build an ideal physical model, and then illustrate the ideal physical model the importance of teaching in secondary schools. Mainly related to the functions and features of an ideal physical model in the paper,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issue of the application.Key words: ideal physical model materials application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绪论 (1)1.1 开展高中物理教材中的理想模型的背景 (1)1.2开展高中物理教材中的理想模型的意义 (2)1.3 本论文讨论的主要问题 (2)2 中学物理教材中的理想物理模型的建立和举例 (3)2.1 如何建立物理理想模型及应注意什么问题 (3)2.2 中学物理教材中的理想模型举例 (5)3 物理理想模型的作用和特点 (6)3.1 物理理想模型的作用 (6)3.2 物理理想模型的特点 (7)4 物理理想模型在中学教学中的应用 (7)4.1 物理理想模型在课堂教学应用 (7)4.2 物理理想模型在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8)参考文献 (9)1绪论纵观物理学发展史,许多重大的发现与结论,都是由于科学家们经过大胆的猜想构思,创建出科学的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并通过实验检验或实践验证,模型与事实基础很好吻合的前堤下获得的。

伽利略让小球从弯曲的斜槽上自由下落,当斜槽充分光滑时,小球可沿另外一端斜槽上升到初始高度,如果另外一端斜槽末端越接近水平,小球为达到初始高度,将运动很远。

如果末端完全水平,小球将一直运动下去,永不停止。

正因为伽利略构建了光滑这一理想化的模型,才有惯性定律的重大发现。

法拉第在1852年,对带电体、磁体周围空间存在的物质,设想出电场线、磁场线一类力线的模型,并用铁粉显示了磁棒周围的磁力线分布形状,从而建立了场的概念,对当前的传统观念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1905年爱因斯坦受普朗克量子假设的启发,大胆地建立了光子模型,并提出著名的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圆满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

卢瑟福以特有的洞察力和直觉,抓住α粒子轰击金箔有大角度偏转这一反常现象,从原子内存在强电场的思想出发,于1911年构思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高中物理教材不同于初中教材,前者在后者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产生了一个质的飞跃。

所以在高中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研究的对象是一些物理模型,这些物理模型既原于实践而又高于实践,在我们的生活、生产、科技领域中带有普遍的共性特征,具有一定的抽象概括性。

正因为如此,学生普遍感觉高中物理难学:听听还懂,解决实际问题就困难。

关键在于他们还是习惯于初中的那种形象思维方式,只会记概念、规律的静态结论,而不重视得出结论的发展过程。

只会照葫画瓢,模仿性地解决一些简单的物理问题,而不善于通过观察分析,提炼出现实情景的物理模型,尔后纳入到相关的知识体系中去加以处理,最后得到问题的解决。

正是引入了理想化的物理模型,才得以使我们面对许多复杂的现实问题,通过简化处理能够比较顺利地予以解决。

所以可以这么说,倘若离开了物理模型,不仅物理研究无法进行,而且对物理学科的纵深发展必然会起阻碍束缚的作用。

1.1 开展高中物理教材中的理想模型的背景物理学所研究的对象是物质的结构及其运动的规律。

在物质世界中,任何一个事物都是多样性的统一,都具有多方面的特性,并且总是与其他事物发生着错综复杂的联系,受到其自身和周围环境中其他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或制约。

然而,对于某些具体问题来说,事物的各种特性中,有的属于本质特性,有的则属于非主要的特性;因此,人们常常采取化繁为简的原则,把较为复杂的物质运动和现象先简化为较简单的物理问题进行研究,从而得到能反映研究问题本质的结果,再根据具体情况针对这个结果进行必要的修正和补充,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就是建立物理理想化模型的方法。

运用物理理想化模型的方法,可以使我们充分发挥理性思维中的抽象和想象的力量,以此分离事物的本质特性和非本质特性。

物理理想模型是经过多次运用及实践得出的一个具体而有理想的事物,他代表了某种物体或物理过程的本质。

在学习物理时,学生们常常反映物理难学,尤其是解题难。

当然难的原因很多,但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这些学生对题目的物理过程不理解,不能把题目中的过程和物体看成正确的物理模型,因此在教学中重视理想模型,作为物理学方法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理想模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1.2开展高中物理教材中的理想模型的意义物理理想模型使人们逐渐理解和掌握物理学的重要和基本的规律,物理学中用理想化模型代替实在、复杂的物理研究对象。

它是物理学研究方法和逻辑思维的结晶,是研究物理规律的重要基石,也是贯穿于整个高中阶段物理教学要内容的重组成部分。

理想化物理模型是学习物理知识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在高中物理知识架构和学习中始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对物理模型及其科学方法的正确有效建立及其思维方法的掌握,关系到高中物理教学及学生学习的成败。

同时,理想物理模型也贯穿于整个中学物理教材的各部分内容中,学生对一些重要物理知识、规律的掌握、理解及其思维能力的培养都建立在对理想物理模型的掌握和理解之上。

所以,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的各个阶段都要特别注重对学生理想模型的建立、理解、掌握的基本思路、基本方法的培养和训练。

同时纵观物理学发展路程,许多重大的发现与结论,都是由于科学家们经过大胆的猜想构思,创建出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并通过实验检验或实践验证,模型与事实基础很好吻合的前堤下获得的。

1.3 本论文讨论的主要问题(1)、如何建立理想物理模型?(2)、建立物理理想模型应注意什么问题?(3)、高中物理教材中有哪些理想物理模型?(4)、理想物理模型有什么作用和特点?(5)、理想物理模型在高中教学中的应用。

(6)、使用理想物理模型要注意的问题。

2 中学物理教材中的理想物理模型的建立和举例2.1 如何建立物理理想模型及应注意什么问题理想物理模型的构建(一)构建过程1.选择对象——选模对所研究的问题,若选不好模型,就无法把握这些问题的主要方向,也难以形成解决题目的总体思路。

若模型选得好,就相当于起到了“路牌”的作用,有了明确的方向。

因而在选择问题的模型时,要充分考虑:(1)总体结构、特征的近似;(2)物理知识所属系列、本质的近似;(3)涉及知识的范围、包容内容的近似;(4)知识间的联系、性质、对应性的近似。

使选模具有初步的概念形象。

2.理清过程——组模初选模型后,对研究问题进行详细的过程划分,理清各个详细过程划分的原理、方法和依据,是否体现各个过程的合理性、独立性。

对每一个知识模块要进行整理、提炼,并用所学过的知识加以对照,确定其性质,所属范围,要点要求,解决方法,相关知识等,做到模块知识具有完整性、独立性和系列性,由此形成系列模块骨架。

3.形成模型——定模有了模块,就可以组装成模型。

第一:遵循理想模型的构建原则,结合实际模块的需要和特点,互相协调互相取舍,体现一个有序的整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