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蛋白质的化学组成和分类

蛋白质的化学组成和分类

分为可溶性纤维状蛋白和不溶性纤维状蛋白质 膜蛋白:与细胞的各种膜系统结合存在。
一、蛋白质的化学组成和分类
2、蛋白质的分类
(2)依据蛋白质的组成分类
可以分为单纯蛋白和缀合蛋白
●单纯蛋白质(简单蛋白质),只有氨基酸构成,简单 蛋白根据溶解度又分为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谷蛋 白、精蛋白、组蛋白和硬蛋白
碳 50% 氢 7% 氧 23% 氮 16%(蛋白质系数) 硫 0—3% 其他 微 量
一、蛋白质的化学组成和分类
2、蛋白质的分类
(1) 依据蛋白质的形状和溶解度可分为球状蛋白 质、纤维状蛋白质和膜蛋白。
球状蛋白质:分子外形接近球形或椭圆形。 纤维状蛋白质:分子外形类似纤维或细棒。又可
高半胱氨酸
O
H3N+

=
H2N-C-NH-(CH2)2-CH-COO-
瓜氨酸
四、 氨基酸的分类
可分为蛋白质中常见氨基酸,蛋白质中不常见 氨基酸和非蛋白氨基酸。
蛋白质中常见氨基酸又根据R-基的结构和极 性大小进行分类。
四、 氨基酸的分类
1、根据R的化学结构 (1)脂肪族氨基酸:
1)疏水性:Gly、Ala、Val、Leu、Ile、Met、Cys; 2)极性:Arg、Lys、Asp、Glu、Asn、Gln、Ser、Thr (2)芳香族氨基酸:Phe、Tyr、 Trp (3)杂环氨基酸:His (4)杂环亚氨基酸:Pro 2、根据R的极性 (1)极性氨基酸: 1)不带电:Ser、Thr、Asn、Gln、Tyr、Cys; 2)带正电:His、Lys、Arg; 3)带负电:Asp、Glu (2)非极性氨基酸:Gly、Ala、Val、Leu、Ile、Phe、Met、Pro、 Trp
组成蛋白质的不常见氨基酸:它们都是在已合成的肽 链上由常见氨基酸经专一酶催化修饰而来。
非蛋白质氨基酸
三、α-氨基酸的一般结构
1、常见氨基酸的结构及结构通式 除脯氨酸外,其他均具有如下结构通式。
-氨基酸
H2N
COOH CH R
不变部分 可变部分
三、α-氨基酸的一般结构
2、氨基酸在结构的共同点
(1)都是α-氨基酸。 (2)不同的氨基酸R不同。 (3)除甘氨酸外,α-碳原子都是手性碳原子。 (4)两性离子:氨基酸在结晶状态或在水溶液中,
三、α-氨基酸的一般结构
4、非蛋白质氨基酸在各组织和细胞中还存在200多种非 蛋白质氨基酸,这些氨基酸是基本氨基酸的衍生物,也 有一些是β-,γ-或δ-氨基酸,有的是D-型氨基酸。如:
NH2-CH2-CH2-COO-
NH2-CH2-CH2CH2-COOH3N+
HS-CH2-CH2CH-COO-
β-丙氨酸 γ-氨基丁酸
五、氨基酸的一般性质
氨基酸为无色结晶或粉末,每种氨基酸都有自己的特有 结晶形状,与相应的有机酸相比,氨基酸的熔点较高, 一般都大于200℃以上.
不同氨基酸味道不同,有的鲜美,有的甘苦,有的无味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除甘氨酸外均含有不对称碳原子, 具有旋光性.。
除半胱氨酸、酪氨酸外,氨基酸一般不溶于水,但在稀 碱或稀酸溶液中溶解最好,除了脯氨酸溶于乙醇、乙醚 外,决大多数氨基酸不溶于有机溶剂,所以可用有机溶 剂沉淀氨基酸,
酪氨酸的最大吸收波长(max)= 275nm,275=1.4x103; 苯丙氨酸的max=257nm, 257=2.0x102; 色氨酸的max=280nm, 280=5.6x103; 蛋白质因含这些氨基酸而有紫外吸收
九、 氨基酸混合物的分离和分析
◆分配层析的一般原理 ◆分配柱层析 ◆纸层析 ◆离子交换层析 ◆高效液相层析
第3章 蛋白质的构件——氨基酸
蛋白质的化学组成和分类 蛋白质的水解 α-氨基酸的一般结构 氨基酸的分类 氨基酸的酸碱化学 氨基酸的化学反应 氨基酸的光化学活性和光谱性质 氨基酸混合物的分析分离
一、蛋白质的化学组成和分类
1、化学组成
❖ 蛋白质是一类含氮有机化合物,除含有碳、氢、 氧外,还有氮和少量的硫。某些蛋白质还含有 其他一些元素,主要是磷、铁、碘、锌和铜等。 这些元素在蛋白质中的组成百分比约为:
氨基酸的pI也可依据可解离基团的pK值计算
七、 氨基酸的化学反应
甲醛的反应 ▲与丹酰氯反应
α-氨基参加的反应
酰化剂反应
▲氨基酸与荧光胺反应
▲与5,5′-双硫基-双(2-硝基苯 甲酸)反应
▲2,4-二硝基氟苯(DNFB)的反应 烃化剂反应
▲异硫氰酸苯酯(PITC)的反应
α-羧基参加的反应
▲成酯反应 ▲成酰胺反应 ▲成酰氯反应
二、蛋白质的水解
蛋白质完全水解(彻底水解):产物为各种氨基酸混合物 ◆蛋白质不完全水解(部分水解):产物为各种大小不等的肽 段和氨基酸. ◆酸、碱和蛋白酶都可以将蛋白质水解,各自的优缺点。
三、α-氨基酸的一般结构
组成蛋白质的常见氨基酸 :从细菌到人类,所有蛋 白质都主要由20种标准氨基酸(或称基本氨基酸或常 见氨基酸或天然氨基酸)( standard amino acids)组成
●缀合蛋白质或结合蛋白质,除含氨基酸外还含其他物 质,这些非蛋白部分叫辅基或配体,结合蛋白又根据 非蛋白组分分为核蛋白、糖蛋白、 脂蛋白、磷蛋白、 金属蛋白、血红素蛋白和黄素蛋白
一、蛋白质的化学组成和分类 2、蛋白质的分类
(3)按功能分类 酶蛋白、调节蛋白、 转运蛋白、贮存蛋白、收 缩蛋白、防御蛋白、毒蛋白、膜蛋白、 胶原蛋 白、 角蛋白、弹性蛋白 、 丝心蛋白等
四、 氨基酸的分类
3、必需氨基酸 依据人体或动物体是否能合成,可分为必需氨基酸和非
必需氨基酸,人体或动物体不能合成,只能由食物提 供的氨基酸叫必需aa。成年人8种,婴幼儿能合成组氨 酸和精氨酸,但合成量不能满足需要,仍需从食物中 供给。动物10种(精、组氨酸)。 八种必需氨基酸包括:
苏缬亮异亮,苯丙属芳香。 还有色赖蛋,缺一人遭殃。 动物需十种,精氨组莫忘。
α-氨基和α-羧基参加的反应:氨基酸与茚三酮的反应
八、氨基酸的光谱性质——紫外吸收光谱
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在可见光区 都没有光吸收,在红外区和远紫外区 (λ<200nm)都有光吸收。
在近紫外区(220-300nm)只有芳香 氨基酸(酪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 有吸收光的能力,因它们的R基具有苯 环共轭双键。
六、氨基酸酸碱化学
(二) 氨基酸等电点 定义: 当调节氨基酸溶液的pH,使氨基酸分子上的-
NH3+和-COO-的解离度完全相等时,氨基酸所带的净 电荷为0,在电场中既不向阳极也不向阴极移动,此时 氨基酸所处溶液的pH值即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以符
号pI表示。在等电点时,即氨基酸处于两性离子状态。
由于静电作用,在等电点时,aa的溶解度最小,易沉淀, 据此性质可分离制备氨基酸。也可以根据这个原理,在 实验室中求氨基酸的pI值
六、氨基酸酸碱化学
(一)氨基酸的解离
1、氨基酸在晶体状态和水溶液中主要以兼性离子(也叫 偶极离子)的形式存在。
2、氨基酸完全质子化时,可看成为多元酸,侧链不解离 的中性氨基酸可看为二元酸,酸性和碱性氨基酸可看为 是三元酸
COOH
│ H3+N- C—H

CH3
COOH
│ H3+N- C—H

CH2 │
主要离解成两(兼)性离子的形式(又叫偶极离 子),中性分子数极少。 (5)旋光性:除Gly外,都具旋光性.
三、α-氨基酸的一般结构
3. 蛋白质中几种重要的不常见氨基酸 ➢ 蛋白质中的不常见的氨基酸,通常是由相应的基本氨基
酸衍生而来的。 ➢ 其中重要的有4-羟基脯氨酸、5-羟基赖氨酸、N-甲基
赖氨酸、和3,5-二碘酪氨酸等。这些不常见蛋白质氨基 酸的结构如下。
COOH
COOH
│ H3+N- C—H

(CH)2 │ NH3+
六、氨基酸酸碱化学
3、以一氨基一羧基的氨基酸为例来介绍氨基酸的解离情
况,这类氨基酸完全质子化时,具有2个可解离的H,是
二元弱酸。
H3N+
COOH CH R
pKα1 +OH-
+H+
H3N+
COOCH R
pKα2 +OH-
+H+
COOH2N C H
R
净电荷 +1
0
-1
阳离子(A+)
两性离子(Ao)
阴离子(A-)
pH<pI
等电点PI
pH>pI
Kα1,Kα2分别代表α-碳原子上的-COOH和-NH3+的解离 常数,pKa1和pKa2分别代表α-碳原子上的-COOH和-
NH3+的解离常数的负对数值, pK值通过氨基酸的酸碱滴 定曲线来测得。一般情况下会给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