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园林构成要素及设计方案PPT课件
园林构成要素及设计方案PPT课件
• 中坡地形 (10~25% ):园路做成梯道;要考虑护坡措施; 小型建筑一般要顺着高线布置 ;可作溪流水景;植物设计以 风景林为主。
• 陡坡地形 (>25%):做成较陡的梯步道路 ;利用岩石隙地 栽种耐旱的灌木为主;适宜点缀占地少的亭、廊、轩等风景 性建筑。存在滑坡甚至塌方的可能性。
3.3 地形的骨架作用
2、竖向设计的基本原则与主要任务
• 竖向设计基本原则 :功能优先,造景并重 ;
利用为主,改造为辅 ;因地制宜,顺应自然 ;填挖结 合,土方平衡
• 竖向设计主要任务
• 确定地形坡度与标高 • 地形竖向设计:根据功能和造景需要进行地形改造 • 确定排水系统:保证全园排水通畅,土壤不受冲刷。 • 确定土石方:通过设计标高调整
• 常见园林水最简介
• (l)湖池 有天然和人工两种。园林中的湖池多就天 然水域略加修饰而成,或依地势就低凿水而成。湖池常 用作园林构图之中心,在我国古典园林中常在较小的水 池四周设以建筑,如颐和园中的谐趣园,苏州拙政园、 留园、上海的豫园等,这种布置手法,最宜组织园内对 景,产生面面入画,有“小中见大”之妙。湖池的布设 形状宜自然,池岸应有起有伏,高低错落。湖池面积过 大时,为克服单调,常把水面用岛、洲、堤、桥等分隔 成不同大小的水面,使水景丰富多姿,这些水利设施的 存在,客观上增加了水面的层次与景深,扩大了空间感。
3.2 坡地
• 坡地造景的特点 :等高线是主要的规划因素 ;车与人 沿等高线行进(坡道和踏步)是最省力 ;如需平地 可 用挡土墙做到梯田状改造;坡地具有动态的景观特性 (眺台、挑台 );具有排水问题 ;斜坡具有创造很好 水景(瀑布、溪涧等)的特性。
• 坡地造景设计
• 缓坡地形 (3~10% ):疏林草地,观叶、观花风景林 ; 面积不大的园林水体(长轴沿等高线) 。
3、不同地形的设计特点
3.1、平地
• 平地造景的特点 :平地上规划的限制性最小 ;道路不 受地形的限制 ;平地无焦点 ;天穹是关键的景观要 素 ;场地缺少私密感 ;缺少第三维 ;平地易流于单 调 ;缺乏人的尺度等。
• 平地造景设计 • 平地规划项目主要有:建筑用地、集散广场、露天剧场、体 育运动场、停车场、花坛群、草坪等。 • 也可以在平地上进行挖湖堆山,平地是山地和水体的过渡。 • 平地可作为统一协调园林景观的要素 • 平地有利于营造植物景观 • 要注意平地排水问题
• 1、构成园林骨架和作为园林主景 • 2、组织和分隔园林空间 • 3、控制游览视线 • 4、影响导游路线和速度 • 5、改善局部小气候
• 二、园林地形的设计原则 • 园林地形设计在全面贯彻“实用、美观、经济、安全”
这一园林设计总原则的前提下,依据园林地形的特殊 性,具体应遵循如下原则: • 1、因地制宜,利用为主 • 2、满足使用功能要求 • 3、要符合园林艺术要求 • 4、符合自然规律要求
• (2)瀑布 流水从高处突然落下而形成瀑布。在城市环 境中,也可结合堆山叠石来创造小型人工瀑布。瀑布根据 下落方式可分为三类:直落式瀑布、叠落式瀑布、散落式 瀑布。瀑布可由5部分组成:即上流(水源)、落水口、 瀑身、曝潭、下流。
三、各园林要素的设计
1 地形设计(竖向设计)
自然地形是大自然所赋予的最适形态, 它们是长期与大自然磨合的结果。适应它 们就是要与适应这种地形的自然力和条件 相和谐。
《园冶》:“高方欲就亭台、低凹可 开池沼”,就低挖池,就高堆山,使园林 绿地的地形符合自然山水规律,达到“虽 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
• 下沉式地形设计应注意排水与实用功能
3.6 理水
• 3.6.1.水体的分类 • (l)、按水体的形式来分:有自然式水体和规则
式水体。自然式水体平面形状自然,因形就势,如河 流、湖泊、池沼、溪涧、飞瀑等;规则式水体平面多 为规则的几何形,多由人工开凿而成,如运河、水渠、 园池、水井、喷泉、壁泉等。 • (2)、按水体的状态来分:有动态水体和静态水 体,前者如:河流、溪涧、瀑布、喷泉等,后者如: 湖泊、池沼、潭、井等
• 置石
• 特置:由玲珑或奇巧或古拙的单块山石立置而成,用作主景。 • 散置:“攒三聚五”、“散漫理之”的布置形式。布局无定式,通常布置
在廊间、粉墙前、山脚、山坡、水畔等处。 • 群置:是指山石成组配置在一起,山石间有主次、有聚散、有立卧、有呼
应。
• 人工塑石假山
• 以石粉及细石渣(3mm)为原料,以树脂为胶结,注模成型。 • 用混凝土加色,内部配筋,用一次阴模制成。
3.4 地形造景
3.4.1中国传统园林地形造景的方法 • 缀山(假山)
• 土山 以土堆成,较矮、占地面积较大的假山。坡度最好在土壤安息角 (<30º)之内.
• 石山 以自然山石堆砌而成,外形多变的假山。 • 土石山 土石结合堆成,应用最多。
筑山应主客分明;未山先麓,脉落贯通;山观四 面而异;山水相依,山体最宜东西走向,山居北面,水 于南面,山坡南缓北陡。
• 是园林中所有景观与设施的载体 • 是园林基本景观的决定因素 • 地形是连接景观中所有因素和空间的主线
4、地形和视线
• 凸地形和凹地形:两地形视线开闭相反,均可组 织成观景及造景之地。
• 地形的挡与引 :视线、行为、寒风和噪音等 • 地形高差和视线:平视、仰视与俯视观景 • 利用地形分隔空间:分隔、形成不同特色空间 • 地形的背景作用:各种地形要素都可互为背景
第三章 园林构成要素及设计
重 点: • 1、园林假山造景、置石造景、水体造景、园林植物造景、
园林建筑及小品布局、园路系统布局 • 2、园林构成要素在园林绿地设计中的作用及设计要求 难 点: • 1、园路广场的布置原则和设计要点 • 2、园林植物的设计与配置
第一节 园林地形
• 一、园林地形的功能与造Fra bibliotek作用3.5 现代地形造景的手法
• 用点状地形加强场所感、用线状地形创造连绵的空间 。 • 将地形做成诸如圆(棱)锥、圆(棱)台、半圆环体等规则
的几何形体,像抽象雕塑一样,与自然景观产生了鲜明 的视觉对比效果。 • 微地形的利用与处理:
• 利于地形排水、平衡土方; • 易创造优美、细腻的景观; • 微地形造型应有起伏曲折,以符合自然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