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部分-第四章-第三讲-河流地貌的发育

第一部分-第四章-第三讲-河流地貌的发育

第一部分第四章第三讲河流地貌的发育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读某地区地形略图,回答1~2题。

1.这里河流曲折多弯,最可能的自然原因是()A.侧蚀作用明显B.受断层的制约C.受溯源侵蚀作用明显D.河流下蚀作用强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里山高水深,位于河流上游B.此处河流曲折,不易发生洪涝C.河流总体自东向西流D.该地区聚落沿河流分布于河流凸岸一侧读图,回答3~5题。

3.荆江素有“九曲回肠”之称。

荆江曲流的形成与流水作用有关。

左图中()A.乙为凸岸堆积,丙为凹岸侵蚀B.乙为凹岸侵蚀,丙为凸岸堆积C.乙为凹岸堆积,丙为凸岸侵蚀D.乙为凸岸侵蚀,丙为凹岸堆积4.左图中有关河曲地貌、弯道速度(参照右图)、外力作用和沿岸人类活动的组合正确的是()A.丙—a—侵蚀—开采砂金矿B.丙—c—沉积—兴建仓库C.乙—a—沉积—种植农作物D.乙—c—侵蚀—修筑防护堤5.如果一艘小船从下游到河流的上游,请问所走的航线是()A.a线B.b线C.c线D.a线或c线下图为某地区自然景观分布示意图,以及P、Q两区域的等高线图,读图回答6~8题。

6.图中P处的地貌名称是()A.河漫滩B.冲积扇C.三角洲D.侵蚀平原7.P处沉积作用最显著的月份是()A.1月B.3月C.7月D.10月8.按照“地势平坦、取水方便、无水患洪灾之地建立聚落”的原则,聚落选址在Q地的最佳位置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河流阶地是常见的河流地貌之一,是由河流作用形成的沿河分布的阶梯状地形。

河流阶地主要由阶地面和阶地斜坡(坡坎)两个形态要素组成(如图)。

构造运动的稳定期河流以侧蚀作用为主,造成宽阔的谷底或平原。

构造运动的上升期河流下切,原来的谷底或平原被抬升成为阶地面。

如果这一过程多次反复,在河谷的横剖面上便可出现多级阶地。

读图回答9~10题。

9.关于构造运动形成阶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构造运动的稳定期河流以下蚀作用为主B.构造运动的稳定期河流以侧蚀和堆积作用为主C.构造运动的上升期河流以侧蚀和堆积作用为主D.构造运动的上升期河流首先在上游快速下切形成阶地10.气候变化影响河流的水量和含沙量,从而导致河水对河床产生的作用力不一样,这种因气候变化而形成的阶地称为气候阶地。

在气候十分寒冷或干旱时期,流域内植被稀疏,风化强烈,碎屑物质丰富;在气候转为温暖湿润时期,流域内植被茂密。

则() A.在气候十分寒冷或干旱时期,河流以侵蚀作用为主B.在气候十分寒冷或干旱时期,河流易形成坡坎C.在气候转为温暖湿润时期,河床以下切侵蚀为主D.在气候转为温暖湿润时期,河流不易形成阶地下图为我国华北沿海某地等高线(单位:米)图。

读图回答11~12题。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乙村落人比甲村落人先看到日出B.②点比①点流水侵蚀作用强C.甲村落规模通常比乙村落小D.乙村落的降水量远远大于甲村落12.下列有关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交通闭塞严重制约其经济的发展C.农业生产常年受到台风的威胁D.夏季,山区可能会出现泥石流二、综合题(共40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分)材料1:新华网济南2011年6月27日消息基于汛前调水调沙的黄河三角洲和刁口河生态补水试验已正式启动。

今年,刁口河计划引水2 300万立方米,河口南岸湿地计划补水2 000万立方米,进一步促进黄河三角洲生态系统的良性维持。

刁口河故道自1976年黄河改道清水沟行河后,由于失去了黄河水沙的补给,刁口河河口地区海水肆虐侵蚀,海岸线蚀退严重,沿海10公里的土地被海水吞噬。

材料2:黄河不同河段的河床剖面示意图。

(1)判断材料2中三处河床剖面所处的位置:(3分)A位于__________游;B位于__________游;C位于__________游。

(2)若A、B、C三处中选址建一水电站应选在__________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3)根据材料1分析,刁口河故道断流对其流经地区的生态影响。

(6分)(4)我国每年对黄河进行调水调沙试验,调水调沙对黄河三角洲的扩展有何影响?(5分)14.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0分)(1)A聚落属于________状聚落,是因近水源而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伸展,或避免洪水而沿__________延伸。

B聚落属______________状聚落,一般位于耕作地区的__________,平原和______________地区的聚落多属于这一类型。

(6分)(2)C聚落的分布表现出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4分)(3)图示四处聚落,若A位于高原上,应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若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其发育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分)详解答案一、选择题1、2.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图中大部分地方海拔在50米以下,地形平坦,河流主要以侧蚀为主。

第2题,该处地形平坦,应位于河流下游;河流弯曲易发生洪涝灾害;等高线与河流相交时向河流的上游方向弯曲,河流流向是自西向东;河流在凸岸一侧以堆积为主,易形成新的土地,河水较浅便于取水,有利于村落的发展。

答案:1.A 2.D3、4、5.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乙为凸岸,堆积成河漫滩,丙为凹岸,受河流的侵蚀作用。

第4题,乙处位于河流的凸岸,接受沉积形成河漫滩平原,可以种植农作物。

第5题,小船从下游到河流的上游,逆水行船,宜走水流速度较小的a航线。

答案:3.A 4.C 5.A6、7、8.解析:第6题,从P处等高线地形图中可以看出,该处地貌呈明显的扇状分布在山脚下,是河流冲积物在山麓地带沉积形成的,是冲积扇地貌。

第7题,从山谷中出来的河流流量最大时,带下来的冲积物最多,则在山麓地带沉积作用最明显。

根据图中显示的30°纬度,洋流流向及洋流位于大陆西岸等信息,可判断该地位于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区,则7月为其雨季,河流流量较大。

第8题,根据聚落选址的原则,聚落应选在河流上游,地形平坦开阔且靠近河流的地方。

答案:6.B7.C8.B9、10.解析:第9题,由题干可知,构造稳定期河流,以侧蚀为主,这时河流流速减缓,泥沙不断堆积;阶地是河流构造运动上升和稳定期反复出现而形成的。

第10题,温暖湿润时期,植被茂盛,河流泥沙含量减少,流水侵蚀作用为主,河床下切侵蚀;在气候十分寒冷或干旱时期,河流流量减少,发育宽阔的阶地面;气候阶地也是湿润和干旱或寒冷反复出现而形成的。

答案:9.B10.C11.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甲村落位于山坡上,而乙村落位于山谷且附近有河流,故乙村落的自然条件较甲村落优越,其规模通常也比甲村落大。

乙村落位置偏西且海拔低应后看到日出,②点位于河流入海口附近,以堆积作用为主,乙村落位于背风坡降水少于甲村落。

答案:C12.解析:该区域位于华北地区,植被类型为温带落叶阔叶林;该区域属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丰富,在植被覆盖率较低的山区,极易发生泥石流。

华北沿海交通便利,夏季受台风影响小。

答案:D二、综合题13.解析:第(1)题,河流在上中游一般以流水侵蚀为主,地貌上多形成V形河谷;而在下游多以流水沉积和侧蚀为主,地貌上多表现为河道较宽、且河床较浅;据此可判断上中下游。

第(2)题,建坝要考虑地基稳定状况以及水能多少两大因素。

C处为背斜构造,无断层出现,地基较坚固;同时处在河流的中游地带,一般地势落差较大,且水量较丰富,是理想的建坝位置。

第(3)题,河道断流,使沉积作用消失,海水会侵蚀海岸,使海岸线后退,同时,还会造成土地盐碱化加剧。

第(4)题,调水调沙试验使黄河入海的流量及含沙量增加,会使黄河三角洲的面积增加。

答案:(1)上下中(2)C大坝地基坚固;位于山区向平原的地形过渡处,河流落差与流量都较大(3)海岸线后退;土地盐碱化加剧;海水入侵等。

(4)使三角洲的面积增大。

14.解析:由图中分析,受河流影响,A聚落沿河道或高地伸展,呈条带状;B聚落位于平原地区,呈团状分布;C聚落分布较分散;D聚落为环状聚落。

高原上的聚落多分布在河谷两侧的河漫滩平原上,冲积平原土壤肥沃,水源丰富,交通便利,适宜聚落发展。

答案:(1)条带河道高地团中心盆地(2)分散孤立(3)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地势低,气温高,两岸泥沙淤积而成的河漫滩平原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冲积平原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陆上运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