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智慧城市一体化”加快创新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构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新时期公安机关综合运用打、防、管、控,实现统一指挥、快速反应、整体联动、协同作战,进而对社会治安大局实现全方位、全时空动态防控的系统工程。
***单位**依托“智慧城市一体化”工程,紧密围绕“深化平安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发展思路,响应时势,主动作为,着力构筑基础建设更加牢固、打击犯罪更加精准、立体防控更加顺畅的全方位、全时空动态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一、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重点铺设“三大防控网”***单位**立足“智慧城市一体化”建设,以社会面整体防控网、全方位精细防控网、视频技术防控网“三大防控网”为基本面,实现社会治安防控模式的整体拓展和创新,着力构筑科学、高效的城市一体化特色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一)铺设社会面整体防控网,以提高效能为目标,着力实现筑牢反恐维稳工作防线、突出问题治安整治到位、夯实基层基础工作根基。
一是筑牢反恐维稳工作防线。
按照“主动进攻,长期打算,内线侦察,依靠群众,防止危害”的方1针,进一步增强敌情意识和底线思维,强化部署对重点人员排查和社会面治安管控等各项维稳情报信息搜集工作,严格落实“5+3”措施,重点做好涉疆涉藏人员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各警种联动扎实推进反恐大排查,及时与辖区派出所签订责任状,重点人员统一建档立卡管理,重点加强涉疆、涉藏人员的管控,严防发生暴力恐怖案事件。
二是深化突出问题治安整治。
牢固树立“打击是主业,破案是硬道理”的理念,秉承“更快破大案、更多破小案、更准办好案、更好控发案”的总要求,紧紧围绕服务全县社会稳定大局,结合“冬季攻势”专项行动,将“缉枪治爆”专项行动和散装成品油管理作为当前整治的重点,开展了八次“震慑”社会治安集中清查行动,加大线索摸排和收缴的力度,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治安大局平稳可控。
2018年来,全县刑事立案数、八类案件数同比下降了16.7%、31.3%,共排查调解各类矛盾纠纷241起,共处置各类群体性事件141起,群体性事件同比下降27%,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能力明显增强。
三是打牢基层基础工作夯实根基。
始终坚持“维稳是中心,基础是重点”的理念,大力夯实基层基础工作。
狠抓人口管理基础工作,继续深入推进信息采集攻坚战,明确全警14大类127项基础息采集内容,明确考核奖惩激励机制,目前采集量达9万余条,通过不断完善人口信息,为情报收集、人员管控、案件侦破等工作提供基础支撑。
狠抓警种基础业务工2作,先后派出多个专门工作组分赴先进地区开展安全管理及警种业务专项学习,最大限度的减少不安全、不稳定因素,提高快速反应和联动处置能力。
(二)铺设精细化防控网,以实战为引领,着力推进街面防控精细化、社区防控精细化和阵地防控精细化。
一是精细街面防控网,实现街面防控立体化。
***单位**推行敏感维稳、主动治安,按照“屯警街面、动中备勤、武装巡逻”的巡控思路,最大限度地提升街面见警率、管事率,实时震慑和打击街面现行违法犯罪。
以动态巡逻与定点设岗相结合、步行巡逻与车辆巡逻相结合、武装巡逻与视频巡逻相结合方式,将**主城区“10街16路”划分为3大巡区、16个驻巡点和3个PTU处突单元,形成“守点、巡线、控面”的立体化治安防控格局。
全县群众安全感普遍增强,对公安工作满意度达到95%以上。
将巡防与110 接处警任务有机结合,在24小时不间断的动态勤务中接受110出警指令,加强街面巡逻指挥调度,确保警力部署与警情需要同步。
通过警用地理信息、车辆GPS定位以及3G 视频等系统和平台的建设和运用,提高巡控实时性和针对性,有效提高警情处置效率,切实提高“见警率”、增强“震慑力”、提升“抓获率”、压低“发案率”。
二是精细社区防控网,推进社会防控专职化。
***单位**推行警力下沉、警务前移,依托社区警务“五化一提升”,重点打造“社区里的110,家门口的3派出所”社区警务,辖区可防性案件下降了30.6%。
不失时机地推进社区安全防范设施建设,2018年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启用现代化警务设备,在防控硬件设施建设上取得了突破。
创新推出派出所一把手、警务区包片负责人、社区民警层层负责的“三责机制”,将社区民警治安承包责任制落实到位,形成民警入户考核长效机制。
以“六有六统一”的标准投入45万元建成准化警务室15个,将全局52%的警力368人下沉到基层一线,以最小的行政成本实现警务效能最大化。
通过投入流动人口采集器、移动便携式平板电脑、身份证阅读器,实时将房屋、人口信息采集、录入、传输至公安网PAD 接口,确保基础信息数据的准确鲜活,真正做到辖区信息采集不漏房,房不漏户,户不漏人。
建立以社区民警为轴心、工作人员及联防队员为骨干、辖区保安、治安志愿者为补充的“红袖标”队伍,不断拓展防控空间和时间的区域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在商业区、行政区、工矿区集中的阿镇、乌兰木伦镇、纳林陶亥镇组建了3支251人的巡控队伍,联合辖区125名联防队员、443名治安耳目、8000名平安志愿者开展巡逻防范工作,整合多层次防控力量,搭建群防群治新平台。
阿镇第一派出所的“六小警务”模式、阿镇第二派出所的“四化”运作社区警务模式、苏布尔嘎的苏泊罕“涉外草原”警务室、圣圆煤化工基地的“工业园区”特色警务室,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是精细阵地防控网,确保阵地防控4精准化。
加强阵地管理为抓手,不断探索阵地控制的新举措,从根源上控制违法犯罪分子的“落脚点”。
推进旅馆业治安信息系统建设,强化系统的实战效能,确保旅店、留宿洗浴场所人员信息100%实名登记和100%数据上传,提升旅馆业技防能力;实行行业场所等级化管理,实时掌控行业场所基础信息、从业人员、法人记分、分级管控等情况;全面摸清特种行业底数,科学合理搞好特情物建工作;对废旧金属收购业、机动车修理业旧货业等场所逐个摸排建档,做到不漏管、不失控,对发现的违法犯罪行为及时予以打击,有效堵塞犯罪分子的销赃渠道;强化民爆物品、枪支和剧毒化学品等危险物品的监管。
严格落实枪支弹药、民爆物品、剧毒化学品等危险物品的公共安全监督管理措施,切实消除治安隐患;加强对全县48家物流寄递行业的管控,建立与寄递行业联系协作机制,签订《物流、寄递渠道安全管理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做到严格把关、不留死角、不留真空地带。
(三)铺设视频技术防控网,以科技为支撑,着力提升情报研判、实战指挥、动态监控水平。
一是借助DQB平台,开启集约研判服务实战模式。
通过每周情报研判会商机制,实行7×24小时网上预警研判作战,提升情报预警精准度;活用“临控”手段,将情报研判服务破案、追逃、稳控,共布控137人,协助抓获案件嫌疑人25人;形成进京非访人员管控工作机制,对重点人员进行定期排查月管控制度,共5环京布控重点上访人员154人,核查48人;强化防控信息合成作战,开展关联运用、碰撞比对、信息共享,共整合社会资源9000万条,服务实战提供线索查询150次,获得线索2000余条。
二是利用“四台合一”接处警平台及10819根路灯杆统一编码,着力打造“360秒”出警圈。
建立健全统一指挥、反应灵敏、运转高效、合成作战的扁平化应急指挥处置体系,确保指挥准确、警令畅通、处置得当。
科学打造“360秒”出警圈工程,在1个主城区和7个建制镇科学划定15个出警圈,承诺在30秒内完成警情录入,主城区1分钟、街面3分钟、镇区5分钟、郊区10分钟(偏远地区除外)“就近用警先期处置”。
建立以派出所民警为支撑力量、以治保机构为组织力量、以巡特警为专业力量,以保安员、联防队、平安治安志愿者为补充力量的“三级巡控”模式。
三是依托“智慧城市一体化”,推进动态视频监控系统建设。
建设规划布点合理、技术标准统一、实时联网联控的视频监控系统。
按数字化、智能化、全天候要求,实现对公共场所、公共道路、重要部位视频监控全覆盖,向边界地区沿伸。
“智慧城市一体化”工程投入治安防控体系建设1.33亿元,已安装监控探头23771路,联网2987路,高清电子警察28套,360度全景视频关联监控系统1套,安装接入银行联网报警系统49家,安装接入火工库30家。
设卡口、出城口、检查点18处,报警系统422套,GPS系统605个,496所中小学、幼儿园100%安装技防设施,15台特种车辆、71辆客运车辆全部安装了GPS定位系统,形成技防镇3个、技防街5条、技防小区11个。
实现中心城区的全覆盖式监控及案前震慑、案中监控、案后举证的功能。
此外,加强虚拟社会管理创新,推动网上公安、QQ警务群、微信微博“一网两微、三位一体”微警务建设,强化网上安防,实现以网控网,发布重要信息8356条、警情防范提示4900余条、网上办理业务1977件、查询服务482176件。
二、整体推进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注重协调“四个统筹”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涉及点多面广,须将各要素有机结合,坚持统筹兼顾、整体推进,特别注重协调统筹以下四方面关系,整体推进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构建。
(一)统筹好打、防、管、控的关系。
必须坚持预防为主,打防结合,自觉把防范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上来,打、防、管、控手段齐上,密织“社会面防控网、社区防控网、内部单位防控网、阵地防控网、城乡治安防控网、科技防控网”六张网,健全完善各项防控工作机制,努力降低违法犯罪发生几率。
***单位**通过近年的运行,取得了显著社会效果。
自2011年来,共立刑事案件3937起,破案2395起,破案率60.8%,发案同比下降22.9%,为群众编织了一道全方位、多层次的立体式“防护安全屏障”。
7(二)统筹好党委政府领导、各警种协调、依靠发动人民群众的关系。
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渗透于城镇、农牧区、网上、网下,需要党委政府、公安机关以及全体辖区居民共同参与。
保持社会治安平稳是党委政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课题,***单位县委、政府先后4次召开县委常委会、8次召开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通过党委政府的整体规划,从经费、装备、警力保障等方面对社会治安防控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公安机关引导和推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深入开展,有责任当好参谋助手,各警种、各部门明确职能、合成作战,发挥整体防控效能;依靠发动人民群众,充分发挥群防群治的作用,筑牢防范违法犯罪的铜墙铁壁。
(三)统筹好人防、物防、技防、社会面防控的关系。
在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中,人防是基础,物防是补充,技防是支撑,三者要统筹配合,形成覆盖整个社会面的全时空、动态化的防范体系,全面提升社会治安局势驾驭能力。
目前,***单位**已初步建立了人防、物防、技防、群防群治等社会面力量为辅助的统一指挥、快速反应、多警种协同作战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并将全县涉危、金融、机要等341家单位纳入重点单位范畴进行管理,逐个跟踪建档;督促、指导内部单位加强和完善内部安全保卫和治安防范工作,强化安全保卫人员的管理、教育和培训,加大检查监督8力度,及时消除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