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西省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申报书(范例).doc

江西省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申报书(范例).doc

4、从学校课改层面上看,上饶县第七中学既是江西省高效课堂
综合实验县的样本校, 又是上饶县“导学案”教学实验改革的重点校。
作为学校“导学案”改革起始年级,我们七年级14位英语教师审时
度势,首当其冲成为“导学案”改革的排头兵,承担起本课题的研究
任务。
总之,不管是从宏观层面还是微观角度上看, 无论是外部环境还是内部条件,都为我们的《初中英语导学案实验研究》课题奠定了良好工作基础。
2、从典型名校课改层面上看,有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有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还有东庐中学的“讲学稿”教学改革等,这些名校的改革创新为导学案研究提供了经验借鉴。
3、从全县课改层面上看, 新课程改革正在全县中小学深入推进。
2005年,上饶县《初中两主动课堂教学实验》课题通过省级结项,并获江西省教育厅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2009年,上饶县又获“江西省高效课堂综合实验县”称号。今年,县教育局又在全县中小学实施“导学案”教学实验改革,进一步深化高效课堂研究。这些重大改革举措为1)
六、主要内容(见前项课题论证1)
七、研究方法
1、文献法:搜集英语导学案的相关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梳理、分析、
了解初中英语导学案教学的历史、现状以及最新研究成果, 探索初中英语导学案
的编写体例及使用策略。
2、调查法:运用问卷、咨询、访谈等方式了解本校英语导学案编写和使用情况,及时调控初中英语导学案研究策略与行动。
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起决完作用, 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
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四、研究假说
精心设计导学案, 科学而又合理地使用导学案, 实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
机统一,把教学过程变为学生自主学习、 主动探究的过程,从而使学生获取知识、掌握方法、培养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以实现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市二等奖学42.工作基础初中英语导学案实验研究课题的工作基础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层面:
1、从全国课改层面上看,新课程教学发变了四大变化。第一是
课程变了:首先是课程设置由过去单一的学科课程向学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并存转变;其次是课程内容由过去的难、繁、偏、旧向生活性、科学性、时代性转变。第二是学生变了:首先是学生更爱学习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得到充分体现;其次是学生综合素质更高了,学生的识字量、阅读能力、实践能力、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能力都得到提高。第三是教师变了: 首先是教师的观念由过去是课程忠实执行者向课程资源建设者和开发者转变; 其次是教师角色由过去的教书匠向研究型教师转变。 第四是课堂变了: 首先是教学目标由一维教学目标向三维教学目标转变; 其次是课程活了, 民主教学、师生互动、合作交流的课堂氛围处处可见。 这些变化为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
申报书
课题名称初中英语导学案实验研究
学科分类英语
课题负责人方卉
负责人所在单位(盖章)
研究起讫时期—
联系电话(区号)
邮政编码334100
通讯地址江西省上饶县第七中学
电子信箱
江西省教育厅教学教材研究室
江西钢笔认真如实填写 (以同样规格, 可以打印填表),
实验教学、编写导学案
曹淑珍
教师
七(17)(18)
实验教学、编写导学案
巢伟福
教师
七(13)(14)
实验教学、编写导学案
邓丽瑶
教师
七(8)
实验教学、编写导学案
杨 猷
教师
七(3)
收集资料、处理信息7四、实施方案(具体操作过程和研究方法)
一、课题提出
新课程改革以来,各地以“导学”名目出现的教学研究不断面世,如“导学案”、“讲学稿”、“目标导学”、“先学后导”等等。这些研究都十分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老师的组织、引导作用,在“导学”方面做了可贵的探索,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但是,这种新生事物的产生、发展、成熟需要一个过程,它在理论体系上还很不完善,在实践运用中还存在种种不足。比如导学案:编写随意性大,不够系统、科学;没有实现与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对接,对学生关注不够;偏重于学生的练习,引导不足;应付学校检查,使用没有“常态化” 。这些问题有待我们进一步去解决加以完善。
方 卉
27
中一
浅谈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省二等奖
沈大战
34
中一
拨开“云雾”见“真迹”
市一等奖
余晓莉
31
中一
浅谈加强英语教学中文化背景知识
市二等奖
的传授
程红英
40
中一
如何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
市一等奖
能力
方 燕
25
中二
我看英语学困生的心理障碍
国级报刊发表
张福英
30
中一
爱护英语学习中的“弱势群体”
3、行动研究法: 导学案编写及使用更多的是采用行动研究法。其操作方法:
拟定导学案——初次授课——教学反思——修正导学案——再次授课——再教学反思。经过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研究过程,不断改进导学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书写要清晰、工整。
2、本表报送一式3份,其中1份原件,2份复印件。用A4复
印,于左侧装订成册。
3、每个课题限报负责人一名。
...........
4、填写中如栏目篇幅不够,要自行加页。
5、申报书须经课题负责人的上级主管部门审核,签署意见并
加盖公章后方可报送。
6、课题编号及第教案与学案的有机统一,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探索适合初中英语导学案的教学模式,形成英语导学案的教学策略。
二、理论假设
精心设计导学案,科学而又合理地进行导学案实验教学,实现教师的教与学
生的学有机统一, 把教学过程变为学生自主学习、 主动探究的过程, 从而使学生获取知识,掌握方法、培养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以究课题的论证:本课题研究目标、理论假设、基本内容、重点和难点;国内同类课题研究状况;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研究目标
1、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实现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重构教与学关系的和谐统一。
2、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实现由单一的传授教学方式向“学教合一”教学方式转变,为证:负责人的研究水平、组织能力和时间保证;参加者的研究水平和时间保证;资料设备,科研手段;课题组人员分工。
课题组负责人方卉是江西师大英语本科毕业,具有10年的英语教学经验,
曾主持并完成县、 市级两个立项课题研究工作。现担任英语教研组长, 任教七年
级英语,有较强的组织能力, 能举七年级英语备课组之力,团结协作担并完成本
曹淑珍

27
本科
英语
中二
教师
县七中
实验教师
巢伟福

35
本科
英语
中二
教师
县七中
实验教师
邓丽瑶

33
本科
英语
中一
教师
县七中
实验教师
杨 猷

28
专科
英语
中二
教师
得的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及工作基础
1、研究成果
姓名
年龄
职称
著作、论文、实验报告名称
获奖级别(出版)
六、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理论意义:有利于探索初中英语导学案教学规律,建立和完善导学案教学体系,丰富和发展自主学习理论,用以指导课堂教学改革。
2、实践意义:导学案是新课程改革中涌现出来的一件新鲜事物,它的成长和壮大还需要一个过程,在编写、使用、管理、评价等方面还存在种种不足,有待教学实践中完善。 初中英语导学案研究就是要立足校情, 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组的作用,既要有利于培养新教师, 又要能发挥骨干教师带头作用, 对导学案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
县一等奖
林志海
46
中一
浅谈探究性教学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市二Fra bibliotek奖的运用
史海英
43
中高
计算机网络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作
市一等奖

夏锡兴
37
中一
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县一等奖
能力
程进湖
38
中一
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几个问题
市二等奖
邓丽瑶
33
中一
浅谈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的艺术
市一等奖
陈定明
32
中一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英语朗读教
课及网上交流,从硬件和软件上确保本课题研究顺利进行。
课题组聘请顾问指导:方一声(江西省特级教师、上饶县教研室教研员)
王建华(上饶县教研室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
课题组人员分工表
姓名
职务
任教实验班级
课题研究具体分工
方 卉
教研组长
七(19)(20)
组长:策划、组织、落实
沈大战
副校长
七(22)
副组长:协调、指导
2、国内研究状况:新课改以来,以各种“导学”名目出现的教学研究不断
面世,如“目标导学”、“目标导向教学”、“导学案”、“讲学稿”等。这些研究都十分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组织、引导作用,在“导学”方面做出了可贵
的探索,取得了较好效果。 但是,这种新事物的产生、 发展、成熟需要一个过程,它在理论体系、实践运用上还存在种种不足,有待我们进一步去解决加以完善。
本科
英语
中一
教师
县七中
实验教师
方 燕

25
本科
英语
中二
教师
县七中
实验教师

30

张福英

本科
英语
中一
教师
县七中
实验教师


林志海

46
本科
英语
中一
教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