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感应电的形成:在高强度的电磁场中,如有金属物体或导电性能的物体侵入,会在强电磁场作用下,感应出交变电流,这就是感应电。
感应电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电能,在社会生产和生活的一些领域有着广泛的利用,但在另外一些领域中,必须预防和消除它的存在,如果不及时消除,就会对设备及人身安全造成危害,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尤其是在我们接触网停电检修和临近牵引供电系统的电力行业检修作业中,停电检修设备上产生的感应电对作业人员来说,是一种严重威胁作业安全的隐患。
如果作业中操作不当或违反安全工作规程中规定的安全措施、或不按规定的要求设置安全措施,就会发生设备损坏乃至人身伤害事故。
2.感应电压:感应电压是指临线接触网通过牵引电流时,交变电磁场对停电线路接触网各线索产生的感应电势,其大小与上、下行线路的间距、平行长度有关,同时还与牵引电流的大小有关,当发生短路时影响更大。
感应电压是邻线高压电场通过空气介质感应过来的,电压有时高达数千伏,这在平时用验电验电时验电器报警、挂地线时出现打火现象。
根据验电器的灵敏度试验规定:验电器的触发电压要保证在额定电压20%~25%情况下启动,以接触网为例:27.5KV,验电器报警电压为5500v~6875v。
一旦将停电侧接触网上(或停电的电力设备)的各线索可靠接地,感应电压值急剧下降,几乎为零。
因此,电磁感应的防护措施仍然是在作业区两端装设接地线。
3.穿越电流:V停时,停电线路与不停电线路的接触网利用绝缘装置可以隔开,但由于上、下行钢轨通过车站渡线及道岔,以及大地是互相连通的,所以牵引电流通过钢轨回流时,上、下行钢轨均有牵引电流流过。
当停电线路的接触网作业挂接地线(通常是要和钢轨相联)时,作业区两端的地线将钢轨与接触网并联,必然在接触网上产生分流,现场将其叫作“穿越”电流,穿越电流的大小,则与接触网、钢轨和大地的电气参数以及电力机车运行位置有关。
V停时,作业区两端挂接地线后,尽管有穿越电流流过,但如前所述,接触网上的感应电压很低,而作业人员包括作业机具的阻抗远大于接地线的阻抗,因此,穿越电流对作业组人员产生的分流可视为开路,不会对作业组人员造成危害,如果作业区段内的接触网与接地线构成的回路有开路的情况发生时,则穿越电流将会通过作业人员,就会对人身产生危害。
4.接触网电磁场:接触网的额定电压为25KV,最高电压为27.5KV;最低电压为19KV,因此它属于高电压、强电流等级范围。
由于强电流通
过接触网带电导线时刻向空间和通过钢轨向大地泄漏与放散,使得接触网上的带电导线(包括接触线、承力索、回流线、正馈线等)内部电流处于不平衡状态,因此在接触网周围空间就产生了一个强大的电磁场。
根据距离远近可分为放电区、强磁场区和弱磁场区。
在以接触网带电导线为中心的半径为200mm圆周范围之内,由于距导线较近,场强作用力大,是高压带电体放电区。
在此处发生的触电事故中,往往不需人体触及带电体,而是当人体距带电体接近一定距离时,造成带电体放电将空气击穿,通过人体构成短路,使高电压流经人体向大地放散。
在此处被电伤者轻者是电流仅击穿人体皮肤电阻,造成电流的途径部位被击伤或灼伤,重者是电流击穿体内电阻,途经人体要害部位心脏,引起心室颤动、麻痹,发展到心脏停止跳动、中断血液循环最后导致死亡。
5.消除感应电伤害的有关措施。
⑴在作业范围两端接挂地线,不得超过规定距离,超过规定距离必须加挂地线;
⑵地线不得有断股、散股和接头,地线透明护套、防潮堵头状态良好,地线杆要保持干燥清洁;
⑶地线连接牢固,接地线前用钢丝刷打磨钢轨,接地极打入地下的距离不少于0.6米,并应避开沙土等不良土质;
⑷作业中必须使用滑动地线,开关、分段、分相检修作业必须使用等位线或短接线;
⑸停电线路与其他带电线路上跨、下穿时加挂地线,关节式分相在中性区加挂地线,并在两断口短接封线;
⑹电缆、变压器、电压互感器、电容等设备等检修作业前必须进行放电;
⑺作业人员(包括所持的机具、材料、零部件等)与周围带电设备的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⑻工作领导人、监护人、安全员时刻注意作业人员的动态,使其与邻线带电部位保持规定的安全距离,严禁超出作业范围的任何操作;
⑼作业人员按规定佩戴劳保防护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