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油菜的栽培方法与技巧[可修改版ppt]

油菜的栽培方法与技巧[可修改版ppt]


二、油菜的阶段发育特性
• 感温性 冬性型 、半冬性型 、春性型
• 感光性 光敏感型 、光迟钝型
• 油菜温光反应特性的应用 引种 、品种的选择与搭配 、栽
培管理
1、温光反应特性是指油菜苗期受一
定高低温度与一定日照长度的光周期诱导, 由营养生长转向繁殖器官形成的特性。这 种特性决定了品种的早、中、迟熟性。
指油菜始花至75%的花序已谢 花的时期。一般25~30d左右。开 花期需要12~20℃的温度,最适 温度为14~18℃,适宜的相对湿 度为70%~80%,花期降雨会显著
影响开花结实。
指油菜终花至成熟的时期。 一般30d左右。角果及种子形成 适宜的温度为20℃。土壤水分以 田间持水量的70%以上为宜。
从出苗至75%现蕾。甘蓝型中 熟品种苗期约为120d左右,生育 期长的品种可达130~140d。苗期 适宜温度为10~20℃,土壤水分 以田间持水量的70%以上为宜。
自现蕾至75%的植株开始初花 的时期。春油菜15-25天,冬油菜 30-50天。冬油菜一般初春后气温 5℃以上时现蕾,10℃以上时迅速 抽薹。此期土壤湿度以达到田间持 水量的80%左右有利于主茎伸长。
春性型 这类品种可以在10℃左右或更高的温度通过感温 期,开始生殖生长。一般是冬油菜的极早熟、早熟和少数早 中熟品种以及春油菜属此类。
半冬性型 对低温的反应,介于冬性型和春性型之间。四 川省生产上采用的甘蓝型品种,多属此类型。
3、油菜感温的时期和器官 1)种子春化型:黑麦、罗卜、白菜
绿苗春化型:甘蓝、洋葱、大葱 2)油菜尚无定论,或许两者有之。 3)部位:生长点、离体的叶片和根系,花药
4、油菜的感光性 油菜从苗期营养生长及时开始生殖器官的形成, 除低温诱导外,光周期诱导有同等重要性。
据官春云等研究(1992),偏冬性和半冬性油菜品种对长日照 感应敏感期为11~12叶期,春性冬油菜和春油菜品种为9~10叶期。 油菜不同品种对光照长短的敏感程度可分为两类:①光敏感型:加 拿大,欧洲西、北部和我国西北的春油菜属此类型。上述地区的油 菜,花前经历的平均日长为14~16小时。引入西南种植,则因光照 短,生育期延长;②光迟钝型:所有冬油菜和极早熟春油菜,花前 经历的平均日长为10~11小时,属于此型。
§2 油菜的生育进程
• 油菜的生育时期 • 油菜的阶段发育特性 • 油菜的器官形成
一、油菜的生育时期
• 发芽出苗期 • 苗期(出苗至现蕾) • 蕾薹期(现蕾至初花) • 开花期(始花至终花) • 角果发育成熟期(终花至成熟)
从种子播种到预定密度的75%幼
苗子叶出土平展的阶段。发芽最适温 度为25℃,低于3~4℃,高于36~ 37℃,都不利于发芽。发芽以土壤水 分为田间持水量的60%~70%,氧的 消耗量为1000μlO2/g鲜重.h左右,发 芽初期土壤偏酸性有利。
油菜产业发展的前景
• 存在的问题 存在着生产机械化水平不高、施肥水
平较低、优质品种面积相对较小、油菜产 品的加工利用技术还比较落后等问题。 • 油菜产业发展的特点
随着消费的持续增长而稳步发展 进出口双向流通增加 产品品质逐步与国际接轨
四、油菜的类型和品种
油菜属十字花科芸薹属一年或 越年植物。
按植物学特征、遗传亲缘关 系和农性状分为白菜型、芥菜型 和甘蓝型三大类(图)。
俗称大油菜。分为染色体36 (aabb)、34(bbcc)和16(bb)。 植株高大,株型松散。叶色深绿或紫绿, 薹茎叶有柄不抱茎,基部叶有小裂片和 花叶。属常异交作物。角果细而短,种 子千粒重1~2g,含油量30%~35%。 生育期中等,约160~210d,产量不高, 耐瘠,抗旱,抗寒,适于山区、寒冷地 带及土壤瘠薄地区种植。
又称洋油菜、番油菜等。起源于 欧洲。染色体38(aacc)。植株中等 或高大,枝叶繁茂。叶色蓝绿似甘蓝, 薹茎叶无柄半抱茎,基部叶有琴状裂 片或花叶。属常异交作物。角果较长, 种子千粒重2.5~3.5g,含油量35%~ 45%。生育期较长,约170~230d, 抗霜霉病、病毒病能力强,耐寒、耐 肥、适应性广。
• 油菜生产发展最快的国家是中国、印度、 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和德国。
三、我国油菜的产区划分与生产概况
产区划分 • 我国油菜以长江、黄淮流域生产为主,
以六盘山和太岳山为界线,大致分为 冬油菜和春油菜两大产区。 • 六盘山以东和延河以南,太岳山以东 为冬油菜区;六盘山以西和延河以北, 太岳山以西为春油菜区。
2、油菜的感温性 油菜从营养生长转 向繁殖器官的形成,需经一定低温和相应 日数的诱导。
冬性型:冬性型对温度要求严格,大约需在0~5℃低温下,经 15~45天以上才能完成此阶段,否则将延长生育期。前苏联学者 OpoчhehkoВ.N.(1940)将冬性型油菜种植在温室,低温条件不能 满足,经历3年仍停留在苗期而不形成花芽,先后出叶达158片,官 春云(1981)在长沙5月11日播种的胜利油菜当前年不现蕾,次年1 月25日现蕾,是苗期未及时满足低温条件。黄静娴等用中迟熟品种 “吊角角”作分期播种,早播者苗期温度较高,感温期所需日数增 多(表14-3)
油菜的三大类型
甘蓝型
白菜型
芥菜型
俗称小油菜。染色体20(aa)。 植株矮小,叶色深绿色至淡绿,上部
薹茎叶无柄,叶基部全抱茎。典型异
花授粉作物。角果肥大,种子千粒重 2~3g左右,种子含油量35%~45%。 生育期较短,约150~200d。易感染 病毒病和霜霉病,产量较低,适宜在 季节短、低肥水平下栽培 。
油菜的栽培方法与技巧
一、油菜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
• 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 有利于促进现代工业的发展 • 有利于促进饲料工业的发展 • 有利于促进养蜂业的发展 • 有利于作物合理布局 • 有利于改良土壤
二、世界油菜的生产概况
• 世界油菜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和北美 洲。
• 油菜有两个起源中心,白菜型和芥菜型 的起源中心在中国和印度,甘蓝型油菜 的起源中心在欧洲。
集中分布于长江流域各省及云 贵高原。种植面积约占全国油菜总 面积的90%,总产约占全国总产量 的90%以上。
六个亚区:华北关中亚区,云 贵高原亚区,四川盆地亚区,长江 中游亚区,长江下游亚区和华南沿 海亚区。
种植面积产量均只占全国油菜 的10%以上。
三个亚区:青藏高原亚区、蒙 新内陆亚区和东北平原亚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