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典高中生物-最经典-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练习题

经典高中生物-最经典-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练习题

随堂·真题演练1.(2015·海南卷,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孟德尔定律支持融合遗传的观点B.孟德尔定律描述的过程发生在有丝分裂中C.按照孟德尔定律,AaBbCcDd个体自交,子代基因型有16种D.按照孟德尔定律,对AaBbCc个体进行测交,测交子代基因型有8种解析孟德尔指出,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这些遗传因子就像一个个独立的颗粒,既不会相互融合,也不会在传递中消失,他不支持融合遗传,A错误;孟德尔指出,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而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是减数分裂,B错误;根据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AaBbCcDd个体自交,四对等位基因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每对等位基因可产生三种不同的基因型,所以子代基因型可以产生3×3×3×3=81种,C错误;同理,AaBbCc个体进行测交,每对等位基因可以产生两种不同的基因型,所以测交子代基因型有2×2×2=8种,D正确。

答案 D2.(福建理综卷)二倍体结球甘蓝的紫色叶对绿色叶为显性,控制该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分别位于3号和8号染色体上。

下表是纯合甘蓝杂交实验的统计数据:请回答:(1)结球甘蓝叶性状的遗传遵循定律。

(2)表中组合①的两个亲本基因型为,理论上组合①的F2紫色叶植株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3)表中组合②的亲本中,紫色叶植株的基因型为。

若组合②的F1与绿色叶甘蓝杂交,理论上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4)请用竖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点(·)表示相关基因位置,在如图圆圈中画出组合①的F1体细胞的基因型示意图。

解析(1)二倍体结球甘蓝的紫色叶对绿色叶为显性,控制该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分别位于3号和8号染色体上,且亲本组合①的F2株数比值为15∶1(9∶3∶3∶1变式),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亲本组合①的F2株数比值为15∶1,则F1基因型为AaBb,表中组合①的两个亲本基因型为AABB、aabb;理论上组合①的F2紫色叶植株中,基因型有:1/16AABB、2/16AABb、2/16AaBB、4/16AaBb、1/16aaBB、2/16aaBb、1/16AAbb、2/16Aabb,(3)表中组合②的F2株数比值约为3∶1,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3/16∶15/16=1/5。

F1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是aaBB×aabb或AAbb×aabb杂交的结果,故亲本紫色叶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F1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其测交比值为1∶1。

(4)由于控制该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且组合①F1的基因型是AaBb,所以画图时要把A、a画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把B、b画在另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两对同源染色体的大小要有所区别。

答案(1)自由组合(2)AABB、aabb1/5(3)AAbb(或aaBB)紫色叶∶绿色叶=1∶1(4)如图所示:课后·加强训练(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1.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一定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而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分离定律发生在配子产生过程中,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中C.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双杂合子自交后代不一定出现9∶3∶3∶1的分离比D.多对等位基因遗传时,先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后发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解析当一对相对性状分别受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这时双杂合子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可能出现9∶6∶1、12∶3∶1等分离比,这些比例中数字之和仍然为16,仍然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故A 错误、C正确;两大定律均发生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B错误;在生物的遗传中两大定律同时发挥作用,故D错误。

答案 C2.高茎(T)腋生花(A)的豌豆与高茎(T)顶生花(a)的豌豆杂交(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高茎腋生花∶高茎顶生花∶矮茎腋生花∶矮茎顶生花=3∶3∶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亲代基因型为TtAa×Ttaa②高茎与腋生花互为相对性状③F1中两对基因均为纯合子的概率为14④F1中两对性状均为隐性的概率为18⑤F1中高茎腋生花的基因型可能为TTAAA.①②③B.②③⑤C.①③④D.③④⑤解析亲代杂交,子代中高茎∶矮茎=3∶1,则双亲基因型为Tt×Tt;腋生花∶顶生花=1∶1,则双亲基因型为Aa×aa,故双亲的基因型为TtAa×Ttaa。

茎的高矮与花的位置是两对相对性状。

F1中两对基因均为纯合子的概率=12×12=14,两对性状均为隐性的概率=14×12=18。

F1中高茎腋生花的基因型可能为TTAa或TtAa。

答案 C3.某植物的花色受不连锁的两对基因A/a、B/b控制,这两对基因与花色的关系如图所示,此外,a基因对于B基因的表达有抑制作用。

现将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得到F1,则F1的自交后代中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是()A.白∶粉∶红,3∶10∶3B.白∶粉∶红,3∶12∶1C.白∶粉∶红,4∶9∶3D.白∶粉∶红,6∶9∶1解析双亲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则F1的基因型为AaBb,F1自交所得F2为916A_B_、316A_bb、316aaB_、116aabb,结合题意和题图可知,AAB_的表现型为红色、A_bb和AaB_的表现型为粉色、aaB_和aabb的表现型为白色,故F1自交后代中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是白∶粉∶红=4∶9∶3。

答案 C4.(2016·重庆检测)水稻的高秆、矮秆(A、a),粳稻、糯稻(B、b)是两对相对性状,粳稻花粉中所含的淀粉遇碘变蓝色,糯稻花粉中所含淀粉遇碘变橙红色。

现用甲、乙、丙、丁四株水稻完成两组实验,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如图。

请回答相关问题:(1)基因A和B位于同源染色体,甲的基因型为。

(2)由实验1的结果推知①产生了4种相同数量的配子,它产生4种相同数量的配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的基因组成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欲用该水稻的花粉验证基因分离定律,应该选择基因型为植株产生的花粉。

解析(1)根据实验1结果可知,子二代分离比9∶3∶3∶1符合两对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所以推测基因A和B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高秆对矮秆为显性性状,粳稻对糯稻为显性性状,①的基因型为AaBb,故甲的基因型为AABB,乙的基因型为aabb。

(2)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基因型为AaBb个体产生AB、ab、Ab和aB四种配子,比例为1∶1∶1∶1。

(3)实验2中丁的基因型为aabb,丙的基因型为A_B_,而结果中高秆∶矮秆=3∶5,粳稻∶糯稻=3∶5,推测②对高茎、矮茎这对相对性状而言必有两种基因型,同时粳稻、糯稻这对相对性状而言也必有两种基因型。

所以丙基因型为AaBb,代入验证,符合实验结果。

(4)欲用该水稻的花粉验证基因分离定律,应选择基因型为Bb植株产生的花粉,遇碘产生不同的颜色反应。

答案(1)两对AABB(2)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3)AaBb高秆亲本的基因型可能是AA和Aa,若为AA,则子二代高秆与矮秆的分离比为3∶1,若为Aa,则子二代高秆与矮秆的分离比为3∶5,粳稻与糯稻也如此,只有当两对相对性状分离比都为3∶5时才会有实验2的结果(4)Bb5.燕麦颖色有黑色、黄色和白色三种颜色,由B、b和Y、y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只要基因B存在,植株就表现为黑颖。

为研究燕麦颖色的遗传规律,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杂交实验。

分析回答:(1)图中亲本中黑颖的基因型为,F2中白颖的基因型是。

(2)F1测交后代中黄颖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F2黑颖植株中,部分个体无论自交多少代,其后代仍然为黑颖,这样的个体占F2黑颖燕麦的比例为。

(3)现有两包标签遗失的黄颖燕麦种子,请设计杂交实验方案,确定黄颖燕麦种子的基因型。

有已知基因型的黑颖(BBYY)燕麦种子可供选用。

实验步骤: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F1种子长成植株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预测:①结果,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bbYY;②如果,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bbYy。

解析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在理解及分析推理方面的能力。

(1)F2中黑颖∶黄颖∶白颖≈12∶3∶1,说明F1黑颖的基因型为BbYy,同时说明白颖的基因型只能为bbyy、黄颖的基因型为bbYY或bbYy。

根据F1黑颖的基因型为BbYy,可知两亲本黑颖、黄颖的基因型分别为BByy、bbYY。

(2)F1测交即:BbYy×bbyy,后代的基因型为BbYy、Bbyy、bbYy、bbyy,比例为1∶1∶1∶1,其中bbYy为黄颖,占1/4。

F2黑颖的基因型有6种:BBYY (1/12)、BBYy(2/12)、BbYY(2/12)、BbYy(4/12)、BByy(1/12)、Bbyy(2/12),其中基因型为BBYY(1/12)、BBYy(2/12)、BByy(1/12)的个体自交,后代都是黑颖,它们占F2黑颖的比例为1/3。

(3)黄颖燕麦种子的基因型为bbYY或bbYy,要设计杂交实验确定黄颖燕麦种子的基因型,可以让该种子长成的植株自交,其中bbYY的植株自交,后代全为黄颖,bbYy的植株自交,后代中黄颖(bbY_)∶白颖(bbyy)=3∶1。

答案(1)BByy bbyy(2)1/41/3(3)实验步骤:①将待测种子分别单独种植并自交,得F1种子②按颖色统计植株的比例结果预测:①全为黄颖②既有黄颖又有白颖,且黄颖∶白颖=3∶16.(2017·江西重点中学协作体联考)野茉莉是一种雌雄同花的植物,其花色形成的生化途径如下图所示:5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显性基因控制图示相应的生化途径,若为隐性基因,相应的生化途径不能进行,且C基因与D基因间的相互影响不考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