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创新的研究分析报告
摘要:21世纪以来,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普及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大数据继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资本资源之后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四种生产要素, 大数据逐步深入到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层面, 探析基于大数据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创新路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本文从大数据的内涵入手, 分析大数据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 以大数据创新性思维优化配置数据资源, 探析大数据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创新路径, 促进社会经济的创新发展。
1 大数据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创新概述
1.1 大数据的内涵
新经济形态下, 移动互联网、云技术、大数据、新能源、机器人及人工智能技术将人们带入大数据时代, 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的交汇融合引发了数据迅猛增长, 多样化的数据促进了我国巨大的潜在大数据市场形成。
大数据是数据技术、数据应用和数据对象的集合, 是从众多数据信息中挖掘出的有价值信息。
大数据以容量大、类型多、存取速度快、应用价值高为主要特征, 国家拥有的数据规模和数据应用能力是衡量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大数据深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层, 克服了以往抽样研究分析事物的局限性, 以全样分析的视角更加全面、快速地认识客观世界, 对经济运行机制、社会生活和国家治理形式发挥促进作用。
大数据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变量, 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有力工具, 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1.2 大数据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1.2.1 大数据催生了新产业的诞生和原有产业的结构重组和产业升级
马克思主义认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大数据的开发促进产业革新, 拓展了新兴产业的成长空间, 在新兴的战略性产业中培育大数据产业, 重点加强数据分享、数据分析、决策预测、数据外包租售服务等开发和应用, 促进数据制药、数
据材料、数据服务、数据化学新兴产业的发展外沿和内涵;另外, 在传统制造、旅游交通、环保、医疗卫生、教育等行业的开发和应用, 促进了产品的升级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1.2.2 大数据推动了产升级和经济效益的提升
经济发展与大数据具有紧密的联系, 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中, 政府机构、企业、事业单位都要向管理要效益, 通过加强管理提升管理效率, 降低管理成本是促进政府服务、产业发展、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大数据应用为社会现代化、信息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手段, 政府和企业引进大数据资源运用数据化手段对市场进
行深入地分析和精准定位, 利用大数据平台分析激发产业经济, 分析和调整产品结构作出科学和系统的决策, 进而提高经济效益。
1.2.3 促进社会治理水平提升, 维护社会安定、和谐发展
新的社会形态下,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在结构和内容上发生了深刻变化, 在政府政务工作中广泛、深入开展数据应用、分析和共享可以有效提升自身决策水平和服务效率, 政府在海量的数据信息中加强对安全防范、城市规划等政务管理方面强化数据化管理, 作出安全评估, 提升处理安全问题的能力, 使治理主体适应社会治理外部环境和内部变动的实际需要, 从单一走向多元化, 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技术条件和有效的保障。
1.3 大数据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创新
1.3.1 创新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根本, 经济发展是创新的结果。
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经济面临着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和增长动力转换等变革的历史时刻, 通过对大数据的挖掘与利用, 发展自主创新能力, 促进经济发展中的数据流、技术类、物质流、资金流、人才流协同创新发展, 促进生产要求集约化整合和高效化利用。
在商业管理和商业活动中, 大数据产业链以移动互联、云计算等技术为依托, 传统行业中的生产、销售、分析、传播等环节归结于大数据产业链的不同环节, 推进供给
侧改革和需求侧改革顺利进行, 创新发展大数据在商业活动中的存储、分析、应用开展精准, 提高电子商务中大数据的服务水平, 为经济发展提供创新性、个性化服务, 提高经济监管服务的针对性、有效性, 完善数据驱动商务模式的创新化发展, 从而提升经济运行水平和效率。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应用大数据优化配置产业要素和资源聚集, 释放创新要素活力, 在产业链的不同主体中、不同环节中开展深度合作, 推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现代农业、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的战略性创新, 深入挖掘产业链的利润点和经济增长点, 促进社会整体效益增长。
加速经济发展决策创新, 各级政府主管部门以大数据作为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 融合了科学数据分析理论、人类丰富的实践应用经验, 建立科学的信息化决策系统、专家辅佐、人工智能为一体的大数据分析决策体系, 在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调整各个环节体现创新发展思路, 与时俱进地促进决策科学化发展, 提升政府决策和风险防范能力。
1.3.2 大数据创新对社会治理的新途径
政府部门是社会治理的主导者, 社会转型时期政府部门如何运用大数据创新推
动经济社会发展是体现政府社会治理职能的重要课题, 政府职能部门针对规模大、便于获得的数据时采用现代化的科学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对社会治理体制不断创新可以有效解决传统管理模式下协同能力不高、社会治理效率低的问题, 政府各部门协同合作, 增强国家的治理效能;创新工作模式和手段, 挖掘、收集、整理和分析公共需求, 优化国家的治理方略、推动政府数据开放共享;促进公众和企业参与政府治理, 实现政府与民众的交互沟通, 提升民主治理的程度;及时发
现社会矛盾, 提高国家的治理能力, 促使国家治理的民主化、法治化水平的提升。
2 大数据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存在问题
近20年的信息化建设中, 我国对经济社会发展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 在发展规模和深度上取得了可喜的进步。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 经济形势和发展环境发生
较大变化, 经济发展速度下降, 大数据创新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2.1 大数据创新发展意识不强
目前我国应用大数据创新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社会大数据应用意识不强, 政府
各级领导和社会、企业对大数据建设的重要作用缺乏全面认识, 未把大数据创新发展提高到应有的战略高度。
大数据意识尚未形成, 大数据应用水平偏低, 在发展实际中重管理轻服务、重政府轻社会、重局部轻全局, 阻碍了大数据全、持续、科学发展;大数据创新应用基础设施不足, 在政策研究、技术、资金和人力投入上难以满足大数据创新发展的实际需要, 大数据创新发展缺乏有力的保障。
2.2 大数据创新技术开发水平不高
数据分析是大数据的核心, 当前大数据处理技术基础薄弱, 技术开发、分析技术发展不均衡, 缺乏原创技术, 实践过程中盲目照搬现在经验, 不适应具体情况;
原始数据资料质量不佳, 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低, 数据开放程度较低, 大数据共享障碍较多, 实用价值不高;缺乏对大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系统分析, 缺乏
应用模式上的创新, 风险意识不强, 难以满足大规模应用大数据的需求。
2.3 大数据共享障碍多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缺乏数据共享理念, 数据共享机制缺乏统一标准和规范, 数据信息共享存在壁垒, 部分责任主体担心数据安全性, 在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上无作为, 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缺乏共享平台, 数据资源利用收费机制不合理, 导致大数据综合利用效益低, 形成经济社会发展信息孤岛;另外, 我国尚未形成数
据共享的法律法规体系, 在信息滥用方面也缺乏有效的法律保护。
2.4 大数据创新的人员短缺
大数据应用受到人才的制约, 相关技术人才严重短缺。
大数据技术与社会发展结合不佳, 管理者缺乏创新意识, 缺乏既具有社会经济发展视野又兼具大数据发展眼光的综合性技术人才, 无法满足大数据创新推动社会经济的需要。
3 完善大数据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创新思路
3.1 树立社会大数据发展意识
各级政府和全社会要建立大数据创新发展战略, 以全局的、发展的眼光及早布局, 把握大数据创新发展的关键点, 重视数据、技术、应用三位一体发展策略;利用媒体强化大数据宣传, 优化大数据发展环境, 营造全社会大数据创新发展的良好氛围;保持清醒头脑, 科学客观地认识大数据发展的利弊, 制定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和自身实际的发展措施。
3.2 提高大数据创新技术开发水平
大数据创新发展需要有力的技术支持和智力保障, 重视大数据技术发展, 加强自主创新研发力度, 培育自主大数据创新技术;加大资金、硬件和人力投入力度, 加速大数据应用技术攻关, 重视数据存储技术、数据监测技术的技术研发和应用;强化数据关联分析、语义分析等数据分析技术的升级;完善身份验证、网络关防等数据安全技术的研发, 提升数据安全保障能力, 加强对大数据的建设、管理和使用。
3.3 打造大数据综合信息平台, 促进数据共享
加快制定大数据技术标准和规范, 加强安全体系建设, 完善大数据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打破数据信息壁垒, 建立政府数据、公共数据、行业数据共享机制, 驱动社会数据信息共享良好运转;加强大数据资源管理, 提升基础数据质量, 确保数据客观性、准确性、完整性;加强数据分析管理, 注重数据收集的统分结合, 建立数据分析、决策数据库;创建系统化综合信息平台, 提高政府预测预警能力和应急能力, 推动政府社会治理大数据整合与应用。
3.4 提升大数据创新管理人才综合素质
加快大数据分析人才培养, 建立学校、社会、企业的人才培养联动机制, 在大学教育中设置信息化、数据管理的相应课程, 促进数据实践应用, 夯实数据创新管理人才基础;建立和完善数据创新人才的发展环境, 激励数据分析人的成长进步。
4 结语
综上所述, 创新大数据是推动经济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需要和必然选择。
新的历史发展机遇前, 我们要树立大数据创新理念, 提升大数据处理水平, 提高创新能力, 促进大数据共享, 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 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