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自评报告解读

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自评报告解读

他医 师的帮助。
(八)尊重同事和其他卫生保健专业人员,有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合作开展卫 生服 务工作的观念。
.知识目标 (一)掌握与医学相关的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
学等 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医学实践。
(二)掌握生命各阶段的人体的正常结构和功能,正常的心理状态。 (三)掌握生命各阶段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原因,认识到环境因素、社
学校名称 哈尔滨医科大学 (试点) 华中科技大学 (试点)
汕头大学
中南大学
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结论的建议
认证通过,有效期年, (至年月)
认证通过,有效期年, (至年月)
认证通过,有效期为年, (至年月)
认证通过,有效期为年, (至年月)
(五)专家组进校后考察的方式和内容
✓听、谈、访、察
听取汇报:集体听取校长的认证报告和科研工作报告。
提纲
一. 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二. 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教育办学标准和操作指南 三. 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基本知识 四. 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自评报告主要内容
• 背景

年月 年月
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立项研究“医学教育国际标
准” (和资助)
公布《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标准》()
正式出台《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
会因 素及行为心理因素对疾病形成与发展的影响,认识到预防疾病的重
要性。 (四)掌握生命各阶段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及防
治原 则。
(五)掌握基本的药理知识及临床合理用药原则。 (六)掌握正常的妊娠和分娩、产科常见急症、产前及产后的保健原则,以及
计划 生育的医学知识。
(七)掌握全科医学基本知识,掌握健康教育、疾病预防和筛查的原则,掌握 缓解 与改善疾患和残障、康复以及临终关怀的有关知识。
治疗 手段的能力。
(七)运用循证医学的原理,针对临床问题进行查证、用证的初步能力。 (八)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能力。 (九)具有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有效交流的能力。 (十)具有与医生、护士及其他医疗卫生从业人员交流的能力。 (十一)结合临床实际,能够独立利用图书资料和现代信息技术研究医学问题
及 获取新知识与相关信息,能用一门外语阅读医学文献。
(三)树立终身学习观念,认识到持续自我完善的重要性,不断追求卓越。 (四)具有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交流的意识,使他们充分参与和配合治疗计划。 (五)在职业活动中重视医疗的伦理问题,尊重患者的隐私和人格。 (六)尊重患者个人信仰,理解他人的人文背景及文化价值。 (七)实事求是,对于自己不能胜任和安全处理的医疗问题,应该主动寻求其
(四)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的结论 完全认证(年)、有条件认证(年)、不予认证
中国临床医学专业试点认证
• 年月 哈尔滨医科大学 • 年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年月 汕头大学医学院 • 年月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 • 年月 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
年月:广西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
认证公示(至年月日止 )
• 医生的责任
• 五星级医生:

医疗保健提供者

医疗保健决策者

健康教育者
•Leabharlann 社区服务者•服务管理者
三、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基本知识
(一)认证 由外部专家通过现场考察某一事件的过程和
结果是否符合(或达到)认定的标准规定的要求 。认证是外部质量保证制度。
由指定的专门机构、采用既定标准和程 序,对医学教育机构进行审核与评估的过程。
.技能目标 (一)全面、系统、正确地采集病史的能力。 (二)系统、规范地进行体格及精神检查的能力,规范书写病历的能力。 (三)较强的临床思维和表达能力。 (四)内、外、妇、儿各类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处理能力。 (五)一般急症的诊断、急救及处理能力。 (六)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合适的临床技术,选择最适合、最经济的诊断、
实地考察:分组走访二级学院及教研室和实验室,相关部处 ,医院、临床技能培训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育场 馆、学生宿舍、食堂等。
师生座谈:分组召开基础和临床教师、学生、教学管理人员 、卫生教育管理部门和用人单位代表等座谈会。
(六)座谈会应注意的问题
做了什么,怎么做,为什么做,不足及未来怎么做
教与学、管理:优势、不足、未来应对。
三、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基本知识
(二)认证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依据标准对学校的医学教育现状进行全面客观的“诊
断”,查找医学教育存在的不足,明确改革方向。
诚信求实 为改进而认证 为发展而认证
意义:促进医学教育国际化,促进创新发展,完善教学质量 保障体系,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校的信誉。
(三)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的过程 学校自评、现场考察、提出认证建议、发布认证结论 (前期准备、专家考察、整改)
礼貌、大方,展示素质 从容、条理,展示内涵 熟悉多讲,不熟悉少讲 切忌拔高(没做过的勿讲) 不统一口径,可畅所欲言(基于确认了解的事实上)
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资助)
()
年 教育部立项研究和制订“中国医学教育标准” 年月教育部、卫生部颁布“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
一、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目标:培养具备初步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职 业素质的医学毕业生。毕业生作为一名医学从业人员, 必须有能力从事医疗卫生服务工作,必须能够在日新 月异的医学进步环境中保持其医学业务水平的持续更 新,这取决于医学生在校期间获得的教育培训和科学 方法的掌握。
(十二)能够对病人和公众进行有关健康生活方式、疾病预防等方面知识的宣 传教 育。
二、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教育办学标准和操作指南
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的大领域:
.宗旨及目标
个二级指标
.教育计划

.学生成绩评定 个
.学生

.教师

.教育资源

.教育评价

.科学研究

.管理和行政

.改革与发展 个 共个
每个二级指标都有相应的操作指南。
包括三个方面的目标: .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 .知识目标 .技能目标
.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 (一)遵纪守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热
爱祖 国,忠于人民,愿为祖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二)珍视生命,关爱病人,具有人道主义精神;将预防疾病、驱除病痛作为 自己 的终身责任;将提供临终关怀作为自己的道德责任;将维护民众的 健康利益 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