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理工学院美术学年论文题目:浅谈唐卡绘画中的色彩审美姓名:王璞班级:国画班学号:14121123980指导老师:王永成摘要: 绘画唐卡是藏族重要的宗教祭拜工具,具有神秘深厚的教理内涵和艺术欣赏价值,其绘画色彩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鲜明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是藏族文化中重要的精神图像表现内容。
文章研究绘画唐卡的色彩组合规律和精神化符号表现,了解藏传佛教绘画的色彩审美观念和用色习俗,从色彩的运用规律和精神化符号表现两方面分析宗教精神的博大和唐卡艺术的继承与发展,加深对藏族唐卡中色彩创造的认知和民族艺术表现形式的了解。
唐卡绘画色彩艳丽,对比强烈,组合丰富,符合审美规律。
为了达到富贵豪华的效果和表现敬仰的态度,画面常用昂贵的“金”、“银”来作颜料绘制,常用浓重的底色衬出表达的主体内容。
绘画唐卡从底色上分有“黑唐”、“红唐”、“绿唐”“蓝唐”、“铅唐”等,名称来自唐卡画面背景的色彩倾向。
多用于描绘护法、降魔镇妖题材的称作“黑唐”。
黑唐以纯金作为颜料,用白描形式绘制在漆黑的底色上,画面气氛庄重,颜色显得厚重而神秘。
以红色为底色绘制的称为“红唐”,适于表现高贵与富丽的内容。
以蓝为背景描绘的画面称为“蓝唐”,蓝唐色调明朗、喜庆欢乐。
背景以金色做底描绘的称为“金唐”,金唐画面用黑线绘制,画面金碧辉煌显得神圣而富贵。
用铅作为底色,黑线描绘的画面称作“铅唐”,铅唐色彩单纯朴实,画面视觉感受典雅而高贵。
唐卡的矿物颜料色泽稳定,具有耐磨艳丽的特征,在描绘时加入动物胶和牛胆汁,有利于保持颜料的持久与鲜活。
关键词:绘画唐卡;色彩审美;一、绘画唐卡的色彩特征与组合规律唐卡绘画艺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不同的派系,但大多都有统一的色彩运用规律与色彩表达寓意。
从勉唐、钦则、噶赤、岐乌曰等不同绘画流派、不同风格的唐卡绘画作品中可以看出唐卡绘画的普遍用色特征与审美规律。
唐卡绘制颜料大部分都是由天然矿物质研磨而成。
颜料经过一遍遍的研磨、过滤、分层形成不同的色相和色阶,使用过程中配色调胶,平涂点染,画化,这样的色彩关系容易让画面协调统一。
1.色彩运用的韵律与节奏所有的艺术形式都是节奏与韵律的统一。
绘画唐卡体现色彩节奏的同时也体现了构图节奏,比如重复、渐变、穿插,这些既是构图手法也是色彩的运用手法。
同类的物体显示同样的颜色和大小比例,(见右图)这是在青海博物馆见到的四臂观音图像中左右手臂的饰物用同样的色彩,背景的卷草图案用双钩统一在绿色色调中。
渐变是绘画唐卡常用的色彩表现手法,极易产生节奏韵律,渐变的色彩相似但明度不同,画面很轻易就产生了空间变化且色彩关系显得统一。
渐变的内容包括背景天空、地面变化、火焰背光、缠枝纹样等。
比如对天空的描绘从浅蓝到深蓝色的渐变、背光火焰从黄到红的渐变。
同一色系的色彩深浅渐变产生远近前后的变化节奏和穿插关系,不光丰富了画面韵律,产生层次分明的色彩效果,同时也使画面产生了空间的远近关系。
重复也是唐卡色彩运用的主要手法,重复是同类色在画面不同位置的反复运用,色彩关系即统一又显得画面复杂。
重复的节奏运用得当如同诗词的韵律一样抑扬顿挫。
按照物以类聚的原则,同类或者同样形状的配饰和空间用同样的颜色处理,既分清了类别,又渲染了画面。
面积相同位置不同,相似或相同的符号色彩反复出现产生高低起伏的节奏。
还有一种是多元节奏组合,绘画唐卡根据构图需要将色彩色相、冷暖、纯度、明度等综合运用,画面色彩斑斓夺目,形成一种热烈、富有动感的节奏关系。
尤其在非对称构图中,多种表现手法综合应用形成多元丰富的变化效果。
(一)绘画唐卡色彩的象征性特点色彩的象征是艺术作品的主要表达方式,唐卡也不例外,并且绘画唐卡延伸运用了色彩的象征意义表达。
唐卡色彩的运用不光是用来欣赏,也是为了营造宗教氛围的。
在青海藏族文化中,吉祥、和平、纯洁、慈悲用白色表示;严肃、忿怒、恐怖用蓝色表示;权利用红色表达;功德圆满、知识渊博用黄色表示。
在藏族绘画界有这样的说法:“红和橘红色之王,永恒不变显威严,青蓝美丽富饶家,勤劳智慧来陪伴,纯洁白色表真心,亲朋好友忠诚在,暗色威武如武官,黑色为你做后盾,清澈三青如湖水,不容青莲来离间,先行信使淡胭脂,胭脂我也奔它方,格西石黄待活佛,土黄你把金垫当,亲朋副色之行为,根据需要你去选,茶色雄黄油润厨,忠实帮厨暗翠绿,色之天性从中明,劝君牢记在心中。
"可见色彩性格在藏族绘画题材中很早就已经具有了精神层面的象征指向与绘画表达的指导作用。
一般来说在唐卡的表现中,黄颜色象征着智慧、涅磐、解脱;蓝颜色象征着忿怒、恐怖、威猛;绿颜色象征着丰盛与富裕;红颜色象征着权势、愤怒与统治;金色,是最珍贵的颜色,被用在画面中最神圣的地方,比如佛像头后面发散的背光,颈上和手臂上佩戴精致的饰品,手中握着的法器等等。
在藏族文化传统中,藏族祖先崇奉灵魂轮转,万物有灵,于是创作出各种不同的寓意符号和色彩倾向代表不同的精神意义,也认为不同的颜色能够传达不同的审美情感,唐卡中整个画面的色彩关系构成了审美的主要内容,具有强烈视觉刺激和精神激励力量。
二、绘画唐卡色彩的主观性特点青海地区山高地广,生存环境恶劣,为了延续顽强的生命就必然会有坚持的信仰。
佛教给人们描述了一个远离人间痛苦的极乐世界,给人们设想出一个无忧无虑、金碧辉煌的佛国净土,使凡人由对佛国世界的无限向往从而更加虔诚的膜拜,使教义的推广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从信仰理想化追求的初衷开始,唐卡绘画就带有了灵魂生存的主观想象色彩,也从绘制的开始就带有了艺术创作的表现特征。
色彩的美感是在统一色彩关系的基础上呈现出来的心理和谐,主要在于颜色的选择和搭配,不同的色彩组合、面积对比、图案运用构成了不同的画面布局,也表现出不同的感染力量。
唐卡把画面关系平面化,从三维的立体整理到了近似二维的画面,构图上带有强烈的主观创造意识。
从唐卡色彩的主观表现看,色彩关系来源于自然,强化了纯度,对比强烈,大量运用固有色,强化了主观的精神指向。
绘画唐卡在纯色的运用上,表现出强大的色彩驾驭能力,画师在施色表现上,在为千变万化的物体赋予瑰丽灿烂色彩的同时,和自身的主观感受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传达了装饰性审美的用色规律,也描绘了神圣而虔诚的精神意念。
绘画唐卡运用线条合理的分割画面,排列色块,调和了色彩的色相和纯度,用线条分割的面积对比平涂相应的表现符号,画面以小观大,呈现出热烈的画面感染力,符合人们心中佛国世界的理想追求。
唐卡绘画的配色规律也主要是在装饰性的色彩变化中寻求画面统一,追求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满足了色彩对人们的感官激励与审美心里安慰。
三、绘画唐卡色彩的表现性特点绘画作品进入创造领域之后,很多的语言运用就已经具有了表现性的特征。
比如色调的构成、绘制技法的选择和运用,都在揭示主题内容和反应内心向往的精神旨意。
根据作品的主题需求确定色彩倾向和整体气氛,运用恰当的图案组织和色彩关系表达情感意义,突出了绘画唐卡表现性的特点。
1.色彩搭配的和谐与统一和谐与统一是唐卡色彩组合运用要遵循的重要法则,色彩的和谐是指色彩在审美过程中按一定组合规律而形成的合理搭配。
和谐与统一意味着色彩使人产生审美愉悦心理而产生欣赏色彩的舒适感,是色彩在绘画作品中审美价值的体现。
色彩搭配组合在绘画中如同一个天平随时在衡量布局的份量与远近,比如对称构图是在唐卡中经常见到的图式,对称的内容必然会有对称的色彩关系来对应,补色关系运用恰当可以活跃画面,也容易调整以达到画面的平衡。
非对称式构图左右或者上下的内容并非同一,在画面色彩的面积上会有相应的份量和大小变化,所以色彩的面积大小与位置都不是平均分配的,在配色和绘制过程中要按照类别和空间划分的布局做适当的调整,这种画面较比对称构图显得活泼新鲜、极富动感,同时也要求画师发挥搭配创意使色彩达到动态平衡。
这类唐卡在人物传记、天文历算等唐卡中比较常见。
色彩和谐并不只是同类的色相排列,搭配是让色彩和而不同,每块颜色单独说明形象和代表意义,在画面中又不抢夺整体关系,让描绘内容和表现图式有机的结合。
这样整个画面上的冷暖、疏密、远近、动静、虚实、主次就得到了有机的统一,色彩和谐会令人感觉天地等各种空间层次简洁而通透,营造的气氛热烈而充实。
和谐的色彩搭配与构图能让人们在静观的膜拜与审美中留下美好的情感向往。
在唐卡绘画中线描最常用的笔法是高古游丝的方法,这种方法用线流畅,穿插关系明确,线条有始有终,骨法用笔的勾线已经确立图像分割画面的构图与大小不同的填色空间,画师利用色彩平涂的方法填上不同的色彩,同时在绘制过程中创造出丰富的色彩晕染技巧,有时候用渐变,有时候用点的疏密排列,但渐变与晕染多是在同一色系上的浓淡变化,这样的色彩关系容易让画面协调统一。
四、绘画唐卡色彩的装饰性特点色彩的表现融入了人们的精神追求和审美习惯,为了美化理想,画师就自然而然地用上了装饰性色彩来强化画面。
比如运用大量装饰纹样,内容重复组合出现、色彩夸张主观、构思简洁朴素、排列规则有序。
通过研究,唐卡绘画普遍强烈地运用色相差别加强视觉效果,采用平涂和渐变的手法表现平面的装饰效果,比如采用以冷色调作底色、背景,然后果断地运用暖色调作主体内容的敷色。
而以暖色调为主体的画面中又以恰到好处地运用冷色调作间色,由此构成强烈的色调对比。
画面的各个局部(主体内容周围的上师、护法、背景装饰纹样等采用平涂的方法填上补色或者纯度较高的同类色装饰画面,强化整个画面的视觉感染力,从而达到鲜艳明快的审美效果。
在佛陀、菩萨、佛母、明王金刚护法、乐伎、上师及先民的形象刻画中都可以感受到装饰色彩的组合运用和画面体现出的独特的精神关怀(见右图)莲花生像背景倾向冷灰色,人物倾向暖色,构图饱满,色彩丰富一般来说每幅唐卡都有色彩基调,多数以单色或深浅的渐变作为背景,有的是同类色作为基调。
在明度接近的色调中运用相同纯度有对比关系的色相组合来形成画面,这样色相不同、纯度差不多相同的色调很容易形成统一的整体效果。
在画面中将色相、明度、纯度都向一个装饰性的审美效果靠近,构成圆满舒适的色彩关系,这种方式统一了画面中不同色彩的表现形成装饰性极强的色彩感染力。
如遇到以纯色相对比为主的画面色彩关系,采用富有丰富色彩的调和方式,如大面积的蓝、橙、红等,配上小面积的的对比色,比如黄、绿等色构成整体,这种对比的色彩搭配容易形成繁琐复杂的色彩效果。
小面积的对比图案给大面积的主体图案以补充和反复,起到装饰性的点缀作用,进一步体现了小中见大的丰富内容。
从多幅绘画唐卡作品中都能感受到,唐卡画师已经掌握了色彩构成的基本规律,充分利用明度、色相、纯度相近似的色彩组合来达到表达丰富内容的目的,这种色相对比的组合也符合装饰性表达的审美创作规律。
五、绘画唐卡色彩的运用规律绘画唐卡对比色彩运用的本质是激活人的视觉刺激从而影响心理感受,熟练的画师会科学地掌握色彩规律,即利用色彩度曰的差异对比而形成和谐统一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