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减灾四十年网络知识竞赛题一、发展历程(成就)类1. 年11月,经省政府批准,组建了由四川省地震局牵头、以省消防总队为依托的四川省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成为全省第一支专业救援队伍。
()A.2003B.2004C.20052.2001年10月,在国家大力精简行政审批事项的情势下,建设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审批及地震观测环境保护审批,纳入省政务服务中心的审批项目,并设立了地震行政审批窗口,开展相关行政审批工作。
四川省地震局亦成为第家进入政务服务中心防震减灾社会管理职能的省级防震减灾部门。
( )A.一B.二C.三3.2004年12月,经报请四川省政府同意,省地震局与省公安厅联合下发了《关于设立地震监测保护标志的通知》,全省地震监测(观测)台点均设置分别以省政府名义制发的保护公告牌和以省公安厅与省地震局联合署名的警示牌两个保护标志,使我省成为全国第家将地震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保护的法制管理工作落实到基层的省份。
( )A.一B.二C.三4.经过近40年的发展,我省大部分地区测震监控能力达2.5级,重点监视防御区和人口密集城市达到2.0级,部分地区可达1.5级。
通过“十二五”建设,将达到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能够监测级以上地震,其他地区能够监测级以上地震的能力。
()A.2.0 1.5 B.1.0 1.5 C.1.5 2.05.近年来,我省防震减灾法制建设取得长足进步。
形成了由《四川省防震减灾条例》、《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农村村民住宅抗震设防管理的决定》、《四川省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规定》、《四川省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保护规定》、组成的防震减灾地方性法规规章体系。
( )A.《地震预报管理条例》B.《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C.《四川省大型水库地震监测管理规定》6.日本国土面积约37万平方公里,建有测震台站约1000 个,强震动监测设施约4000套;四川省面积约48万平方公里,现建有测震台站108个,强震动监测设施套。
所以,加强监测基础设施建设是当前我省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任务。
( )A. 500B.211C.3507. 堰塞湖抢险避险创造了世界上处理大型堰塞湖的奇迹。
( )A.汶川地震唐家山B.叠溪地震大小海子C.泸定磨西地震8. 40年来,我省在地震科学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获得科技成果630多项,其中全国科学大会奖5项、省科学大会奖11项、国家级科技进步奖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6项、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奖项。
()A.8 25 B.25 8 C.8 26二、地震基本知识类9.四川是中国多地震的省区之一,其地震活动性居全国第五位。
四川省的活动断裂十分发育,主要集中分布在川西地区。
其中的鲜水河断裂、安宁河-则木河断裂、龙门山断裂为四川省境内三大主要断裂,它们呈“”字形分布。
( )A.人 B.川 C.丫10. 人的感官能觉察到的地震前兆称为宏观前兆。
宏观前兆包括等。
( )A. 井水或泉水的升降、变浑B. 动物行为反常C. 地声D. 地光11. 由地震波引起的地面振动,是造成人们有感和房屋破坏的直接原因之一。
()A.对B.错12.地震监测设施,是指用于地震及其前兆信息检测、传输和处理的设备、仪器和装置以及配套的监测场地。
()A.对B.错13.地震观测环境,是指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划定的保障地震监测设施不受干扰、能够正常发挥工作效能的空间范围。
()A.对B.错14. 地震发生时,地下岩层断裂错位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激发出一种向四周传播的弹性波,这就是地震波。
地震波中,纵波传播速度比横波传播速度快,横波能量大,是造成地面建筑破坏或倒塌的主要元凶。
在地震发生后,利用地震波传播速度电波传播速度的特点,可以提前对地震波尚未到达的地方进行预警。
这也是地震预警系统的基本原理。
( )A.大于B.小于C.等于15. 在建设工程的选址中,要尽量避开活断层,以避免在地震来临时的巨大损失,下列哪种断层不是活断层?()A.现今在仍持续活动的断层B.在人类历史时期或近期地质时期曾活动过,极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重新活动的断层C.远古地质时期产生的但十万年以来未有地质活动的断层16.(此题为多选题)抗震设防要求是指建设工程抗御地震破坏的准则和在一定风险水准下抗震设计采用的地震烈度或地震动参数。
它是在综合考虑地震环境、建设工程的重要程度、允许的风险水平及要达到的安全目标和国家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的基础上确定的。
下列哪种途径能直接获得抗震设防要求:()A.通过地震动参数区划图B.通过经审定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C.通过经审定的地震动参数复核结果17.(多选)建筑场地的选择是抗震设防的重要环节,以下哪些场地是不利于抗震,不适合建房的?()A.活动断层通过的地段B.软弱土层、可液化土层、松软的人工填土层C.地势平坦、开阔,土层密实、均匀的地段D.稳固的基岩之上18. 影响地震灾害大小的因素有:()A、地震的大小(震级)B、地震破坏区的人口密度和经济发展程度C、地震破坏区建筑物与各种设施的抗震性能D、构造与地形、地貌环境19.20世纪以来,在我国发生的自然灾害中,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是()。
A.气象灾害B.地质灾害C.地震灾害三、法律法规知识类20.针对我省农村防震减灾能力薄弱,小震致灾,小震大灾的现状,省人大常委会于2010年7月24日正式颁布实施了《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农村村民住宅抗震设防管理的决定》,我省成为全国第个将农村村民住宅的抗震设防管理工作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的省份。
( )A.一B.二C.三21.2009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经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第三十五条中规定:“对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高于当地房屋建筑的进行设计和施工,采取有效措施,增强抗震设防能力。
” ( )A. 抗震设防要求B.抗震设计标准C.抗震措施22. 国家对地震预报意见实行统一发布制度。
全国范围内的地震长期和中期预报意见,由国务院发布。
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的地震预报意见,由按照国务院规定的程序发布。
()A.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B. 地震部门C. 地震专家23. 观测到可能与地震有关的异常现象的单位和个人,可以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报告,也可以直接向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报告。
()A.对B.错24. 防震减灾法规定,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按照经审定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所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
在我省,下列哪项建设工程不需要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A.60米以下民用建筑B.核电站和核设施C. 研究、生产和存放剧毒、传染性生物制品和天然、人工细菌与病毒的建筑四、应急避险知识类25.户外避震时,下列哪个方法是错误的?()A.远离高大建筑;B.避开广告牌等悬挂物;C.尽快跑回屋内D.避开围墙26、在施救过程中,当发现压埋人员时,应首先采取下列哪项?()A. 首先清除压埋人头部周围的压埋物,使其呼吸通畅;B. 立即用力把他从废墟中拉出来;27、如果在地震中不幸被压埋,此时最不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A.检查身体,看自己是否受伤;B.检查看看压埋空间里是不是还存在不稳定的建筑构件;C.呼救无回应,也听不到有人的动静,仍持续呼救;D.找找看身边有无饮用水和食物。
28、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大地震引发的主要次生灾害有()A.瘟疫B.海啸C.核泄漏D.泥石流29、下列哪些属于家庭防震准备的内容。
()A.制定家庭防震计划B.合理放置家具、物品C.准备好必要的防震物品D.选好撤离途径。
30、2009年3月2日,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发布消息,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月()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A.5、12 B、7、28 C、1、11 D、12、3131、交通、铁路、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和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经营管理单位,以及可能发生次生灾害的核电、矿山、危险物品等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地震应急预案,并报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
()A、备案B、审批C、核准32、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按照经审定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所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
未依法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或者未按照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所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的,由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万元以上()万元以下的罚款。
()A、二、二十B、三、三十C、二、三十D、三、二十33、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防震减灾知识的(),增强公民的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全社会的防震减灾能力。
()A、宣传教育B、经费投入C、重点普及D、科学研究防震减灾四十年网络知识竞赛题参考答案一、发展历程(成就)类1、A 2 A 3 A 4C 5C 6B 7A 8A二、地震基本知识类9C 10ABCD 11A 12A 13A14B 15C 16ABC 17AB 18ABCD 19C三、法律法规知识类20A 21A 22A 23A 24A 25C 26A 27C 28BC 29ABCD 30A 31A 32 B 3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