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DMR协议PART 1:空中接口

DMR协议PART 1:空中接口

DMR

PART 1:Air Interface(AI)空中接口协议 欧标ETSI TS 102 361-1 2006.09版

说明:

本标准总共由4个部分组成,

1.空中接口协议。

2.DMR语音,通用业务和设备

3.分组数据协议

4.中继协议

这里为第一部分,空中接口协议。由于英文原版的第1.2.3章主要为参考文献,词汇,缩写的介绍,故在此不作为单独的章节进行阐述,主体内容从第4章开始。

目录

4 综述

4.1 协议结构

4.1.1空中接口物理层

4.1.2空中接口数据链路层

4.1.3空中接口呼叫控制层

4.2 DMR TDMA结构

4.2.1 脉冲、信道结构概述

4.2.2脉冲和帧的结构

4.3帧同步

4.4时序参考

4.4.1基站时序系

4.4.2直接模式时间关系

4.5通用公告信道

4.6基础信道

4.6.1有CACH的业务信道

4.6.2带保护时间的业务信道

4.6.3双向线路信道

5 第2层协议描述

5.1 第2层的时序

5.1.1 信道的时序

5.1.1.1无时间偏差(即同时)的信道时序 5.1.1.2 有时间偏差的信道时序

5.1.2声音信号的时序

5.1.2.2 声音超帧 5.1.2.2声音开始 5.1.2.3 声音的结束

5.1.3数据的时序

5.1.3.1 单时隙模式的数据时序 5.1.3.2 双时隙模式的数据时序

5.1.4业务时序

5.1.4.1 BS时序 5.1.4.2单频BS的时序 5.1.4.3直接模式时序

5.1.4.4 时分双工(TDD)的时序 5.1.4.5 连续发送模式

5.1.5反向信道时序

5.1.5.1 嵌入呼出反向信道 5.1.5.2 专用呼出反向信道

5.1.5.3 独立呼入反向信道 5.1.5.4 直接模式反向信道

5.2信道接入

5.2.1 基本信道接入准则

5.2.1.1 信道事件的类型 5.2.1.2 信道状态 5.2.1.3时序控制

5.2.1.4 滞空时间消息和定时器 5.2.1.5时隙1和2的依存关系

5.2.1.6发送许可标准 5.2.1.7 发送重试

5.2.2 信道访问过程

5.2.2.1直接模式的信道访问

5.2.2.1.1 MS Out-of-Sync(未同步)的信道访问

5.2.2.1.2 MS Out-of-Sync-Channel-Monitored (未同步信道监视)的信道访

5.2.2.1.3 MS In-Sync-Unknown-System(同步未知系统)的信道访问

5.2.2.1.4 MS Not-in-Call(非在线)信道访问

5.2.2.1.5 MS Other-Call(其他呼叫)信道访问

5.2.2.1.6 MS My-Call信道访问

5.2.2.2 转发模式信道访问

5.2.2.2.1 MS Out_of_Sync(非同步)信道访问

5.2.2.2.2MS Out_of_Sync_Channel_Monitored(非同步信道监视)信道访

5.2.2.2.3 MS In_Sync_Unknown_System(同步未知系统)信道访问

5.2.2.2.4 MS TX_Wakeup_Message(发送端唤醒消息)

5.2.2.2.5 MS Not-In-Call(不在呼叫中)信道访问

5.2.2.2.6 MS Other_Call(其他呼叫)信道访问

5.2.2.2.7 MS My_Call(自呼叫)信道访问

5.2.2.2.8 MS In_Session(会话中)信道访问

5.2.2.3 非严格时间CSBK ACK/NACK信道访问

6 第2层脉冲格式

6.1 语音码套接字Vcocoder Socket

6.2 数据及控制

6.3 公共广播(Common Announcement)信道脉冲

6.4 反向信道

6.4.1 独立呼入反向信道脉冲

6.4.2 呼出反向信道脉冲

7 DMR 信令

7.1 连接控制(Link Control)消息结构

7.1.1 语音LC头文件

7.1.2结束符使用LC

7.1.3 嵌入信令

7.1.3.1 呼出信道 7.1.3.2呼入信道

7.1.4 CACH上的短连接控制

7.2 控制信令块(CSBK)消息结构

7.2.1 控制信令块(CSBK)

7.3 空闲消息

7.4 多块控制(MBC)消息结构

7.4.1 多块控制(MBC)

8 DMR 分组数据协议(PDP)

8.1 互联网协议

8.2 数据包分割和重组

8.2.1 头文件块结构

8.2.1.1 非确认数据头文件 8.2.1.2 确认数据头文件

8.2.1.3 应答数据头文件 8.2.1.4 专属数据头文件

8.2.1.5 状态/预编码短数据头文件 8.2.1.6 原始短数据头文件

8.2.1.7 已定义短数据头文件 8.2.1.8 统一数据传输(UDT)数据头文件

8.2.2 数据块结构

8.2.2.1 非确认数据块结构 8.2.2.2 确认数据块结构

8.2.2.3 应答包格式 8.2.2.4 应答包的滞空时间

8.2.2.5 统一数据传输(UDT)的最后数据块结构

9 第2层协议数据单元PDU描述

9.1 用于语音脉冲, 通用数据脉冲和CACH的PDU

9.1.1 同步(SYNC)PDU

9.1.2 嵌入信令(EMB) PDU

9.1.3 时隙类型(SLOT)PDU

9.1.4 TDMA访问信道类型TACT PDU

9.1.5 反向信道(RC)PDU

9.1.6 全连接控制(FULL LC)PDU

9.1.7 短连接控制(SHORT LC)PDU

9.1.8 控制信令块(CSBK)PDU

9.1.9 伪随机填充比特(PR FILL)PDU

9.2 数据相关PDU的描述

9.2.1 确认包头文件(C-HEAD)PDU

9.2.2 3/4速率编码分组数据(R-3-4-DATA) PDU

9.2.3 3/4速率编码的最末数据块(R-3-4-LDATA)PDU

9.2.4 确认应答包头文件(C-RHEAD)PDU

9.2.5 确认应答分组数据(C-RDATA)PDU

9.2.6 非确认数据包头文件(U-HEAD)PDU

9.2.7 1/2速率编码分组数据(R-1-2-DATA)PDU

9.2.8 1/2速率编码的最末数据块(R-1-2-LDATA)PDU

9.2.9 专属头文件(P-HEAD)PDU

9.2.10 状态/预编码短数据包头文件(SP-HEAD)PDU

9.2.11原始短数据包头文件(R-HEAD)PDU

9.2.12 已定义数据短数据包头文件(DD-HEAD)PDU

9.2.13 统一数据传输头文件(UDT-HEAD)PDU

9.2.14 统一数据传输最末数据块(UDT-LDATA)PDU

9.3 第2层信息单元编码

9.3.1 色码(CC) 9.3.2 加密指示(PI) 9.3.3 LC 开始/结束(LCSS)

9.3.4 EMB(嵌入信令域)奇偶校验 9.3.5 特征设置ID(FID)

9.3.6 数据类型 9.3.7 时隙类型奇偶校验 9.3.8 访问类型(AT)

9.3.9 TDMA 信道(TC) 9.3.10 保护标志(PF)

9.3.11 全连接控制操作码(FLCO) 9.3.12 短连接控制操作码(SLCO)

9.3.13 TDMA访问信道类型(TACT)奇偶校验

9.3.14 RC奇偶校验 9.3.15 组或个体(G/I) 9.3.16应答请求(A)

9.3.17 数据包格式(DPF) 9.3.17A 头文件压缩(HC)

9.3.18 SAP(业务接入点)识别(SAP)

9.3.19 逻辑连接ID(LLID)9.3.20 全消息标志(F)

9.3.21跟随块(BF)9.3.22 添加字节计数(POC)

9.3.23 重新同步标志(S) 9.3.24 发送序号(N(S))

9.3.25 片段序号(FSN) 9.3.26 数据块序列号(DBSN)

9.3.27 数据块CRC(CRC-9)

9.3.28 等级(Class) 9.3.29 类型(Type) 9.3.30 状态(Status)

9.3.31 末尾块(LB) 9.3.32 控制信令块操作码(CSBKO)

9.3.33 附加块(AB) 9.3.34 源端口(SP) 9.3.35 目的端口(DP)

9.3.36 状态/预编码(S-P)9.3.37 选择性的自动重复请求(SARQ)

9.38 已定义数据格式(DD) 9.3.39 统一数据传输格式(UDT Format)

9.3.40 UDT添加块(UAB)

9.3.41 补充标志(SF) 9.3.42 PAD Nibble

10.物理层

10.1总体参数

10.1.1频率范围10.1.2射频载波带宽 10.1.3传输频率误差

10.1.4基准时钟漂移误差

10.2调制

10.2.1码元

10.2.2 4FSK产生

10.2.2.1偏移系数 10.2.2.2方根升余弦滤波器

10.2.2.3 4FSK调制器

10.2.3 脉冲时序

10.2.3.1 普通突发脉冲

10.2.3.1.1 功率斜降时间 10.2.3.1.2 码元时序

10.2.3.1.3 传播延时和传输时间

10.2.3.2 反向信道脉冲

10.2.3.2.1 功率斜降时间 10.2.3.2.2 码元时序

10.2.3.2.3 传播延迟

10.2.3.3 混合器锁时限制

10.2.3.4 码元传输时间的瞬时频率限制

附件A(标准)

编号和寻址

4 综述

此文档描述一个数字移动无线电系统,适用于应用2时隙TDMA技术和RF载波带宽为12.5KHz 的一,二,三类产品.见注释1.

注释1:DMR系统,对于一类产品,使用变化的上述技术进行连续传送.

此文档描述了DMR空中接口的物理层(PL),数据连路层(DLL).文中提到的无线电设备(固定的,移动的,便携的)都应能够通过空中接口和不同制造商的设备进行互操作.

时隙格式,域定义和时序都根据语音业务,数据业务和控制信令有不同的定义.此文档描述了TDMA的时序,基本时隙格式和比特含义.以及负载域和控制域的定义.最后,是调制的细节和时序限制.

本文档不提供说明书或系统执行的功能细节,包括但并不局限于中继,漫游,网络管理,语音编码,安全性,数据,子系统接口,个人和公共交换电话网间的数据.而仅描述与空中接口兼容的合适的访问请求.

注释2:DMR标准由多个部分组成,如果需要,我们会在此文档中提到.

4.1 协议结构

这章节的目的是提供了一个模型。在这个模型中定义和分配了不同的功能和程序,用以区分DMR协议堆栈中的不同层。

在这章节和其他相关章节中提及的堆栈协议是用来形容说明接口的,但是这些堆栈并不意味着是种执行命令,也不是用来限制任何执行命令的。

DMR协议结构是遵循通用的分层结构来定义的,这些分层结构是已经被通信结构分层的定义和规格所承认的。

DMR标准为接下来的3层模型定义了协议,有关协议的介绍将在4。1节进行。

协议堆栈的基础是物理层,也就是第一层。

数据链路层是第二层,将会处理众多用户对于媒体的共享过程。在数据链路层,协议堆栈将被纵向的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用户平面U-plane,它没有选址能力,仅用来传输信息。另一个是控制平面C-plan,它具有选址能力,是用来进行控制信令和数据信令传输的。见图4。1。

注释1:应记住C平面和U平面信息的不同需求.C-plane信息仅需要非连续物理连接来传递信息,虽然他需要连续的实际连接来支持服务.这个也可以称为信令或包模式服务.可能请求确认,也可能不需要.另一方面,U-plan信息需要规则的物理连接,因此,支持固定的延迟业务.这个也可称为线路模式服务.

注释2:DLL在空中接口协议中被进一步细分,用来区分MAC和LLC的功能.

呼叫控制层是第三层,它处于控制层。它是造成呼叫控制(选址,设备,以及其他等等)的原因,它提供受DMR支持的服务,并且支持数据服务。用户平面通路在第二层数据链路层,它支持语音服务,语音服务在DMR中是很有用的。

4.1.1空中接口物理层

空中接口层应是物理接口。它将涉及到物理脉冲,由被发送和接收的二进制位组成。 空中接口层1将会包含以下功能:

-调制解调功能

-发送和接收转换

-射频特性

-位和信号的定义

-频率和信号的同步

-脉冲的建立

4.1.2空中接口数据链路层

空中接口层2会处理逻辑连接并且会使物理媒介在更高层中得到隐藏。

主要功能如下:

-信道编码

-交叉,非交叉和位排序

-确认,重试机制

-媒体进入控制和信道管理

-帧,超帧的建立和同步

-脉冲和参数的定义

-选址连接(源/目标)

-和物理层的语音应用接口

-数据传输服务

-和呼叫控制层之间的信号/用户数据交换

4.1.3空中接口呼叫控制层

呼叫控制层仅仅应用于控制平面,它将成为受DMR支持的服务和设备的实体,这是第2层的功能中最重大的一个。

呼叫控制层提供以下功能:

-基站的激活和钝化

-建立,维持和中止呼叫

-单独呼叫和群体呼叫的传送和接收

-目标选址

-支持重要服务(紧急信令等)

-数据呼叫控制

-发送语音信号

4.2 DMR TDMA结构

4.2.1 脉冲、信道结构概述

这里所描述的方法是基于2时隙TDMA结构的。

无线通信系统可以利用的物理资源就是无线频谱分配。无线频谱分配将被划分成射频载波,每个射频载波被划分成帧和时隙。

一个DMR脉冲就是一个射频载波周期,它是由一个数据流调制而成的。因此,一个脉冲代表了一个时隙的物理信道。一个DMR子系统的物理信道需要逻辑信道的支持。

一个逻辑信道被定义成两个或多个部分之间的逻辑通信路径。逻辑信道代表了协议和无线子系统之间的接口。逻辑信道可以分离成两个种类:运输语音和数据信息的业务信道,和运输信令的控制信道。

表现移动终端MS和基站BS之间转换的,一般的时间图表将会在4。2节介绍,两个时分多址的物理信道将会被标定为信道1和信道2。呼入发射被标定为"MS TX",呼出发射被标定为“BS TX”。这个图表意在于阐明一系列的信令特征和信令之间的时间关系,而不是在于说明一个特定的情节。

图4.2TDMA时序概述

注意:在4.2中举例的时序是应用两个频率的BS

图4.2阐述的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当BS已经启动,即使没有信号发射,呼出信道也持续传输。当MS没有信号需要传输时,呼入信道的传输停止。

呼入信道在脉冲间有一段不使用的保护时间,用来允许功率放大斜变和传播延迟。

呼出信道在脉冲间有一个公用的广播信道CACH作为业务信道管理,为低速率信令。

脉冲有一个同步模式或者一个嵌入信号域,位于脉冲中心。把嵌入信令放在脉冲中间可以有一段时间使得一个正在发射的MS随机地转换到呼出信道并且重新得到反转信道(RC)的信息。

还有另外的一些内容总结如下:

呼入和呼出脉冲的中心应无时间偏差(time aligned);

呼入信道的1,2 的脉冲在时间上比呼出信道的相同脉冲偏移了30ms。这个编号使得在呼出信道的公共广播信道中的单个信道标志域在涉及到呼入和呼出信道时可以使用同样

的号码。

不同的同步模式应用于语音脉冲和数据脉冲,使接收端可以对其进行区分。不同的同步模式也用于呼出和呼入信道,用来帮助接收器拒绝临道干扰。

一个色码在嵌入信令和通用数据脉冲中出现,用来提供一个简单的区别重叠区域的方法,以达到察觉邻道间干扰的目的。

注释:色码不是用来选址的

在呼出信道中,信道1的同步脉冲的分配和在信道2的同步脉冲的分配是相互独立的。呼入和呼出信道的同步脉冲的分配也是相互独立的。

语音传输使用超帧,这个超帧有6个脉冲的时间长度,这6个脉冲被标志为A到F。每个超帧是以脉冲A中的一个语音同步方式开始的。

数据和控制没有超帧结构。必要时这些脉冲可以包含一个同步模式也可以携带嵌入信令,例如反向信道。

4.2.2脉冲和帧的结构

常规突发脉冲包括两个108比特的净荷域和一个48比特的同步或信令域,见图4.3,每个脉冲的时长为30ms,其中264比特占用的时间为27.5ms,采用这种方法可以承载60ms 的压缩话音。例如,当声码器的帧长为20ms时,一个话音突发可以承载三个72比特的声码器帧(包括FEC)及一个48比特的同步字,即总共为264比特(27.5ms)。

图4.3 常规突发脉冲的结构

在数字对讲机中,收发双方地位平等,其TDMA帧采用图4.4格式,两时隙间空闲的2.5ms用作保护时间。

对于单频传输,第一个突发的中间区域必须传送同步数据,以便于目标接收机检测信号的存在、达到比特同步并定位突发的中心,紧接着的突发的中间域可以根据突发类型和内容决定传送同步或嵌入信令。

图4 .4TDMA帧

在呼出信道中,这2.5秒是用来为携带TDMA帧编码,信道接入指示和低速信号发生器的公共广播信道服务的。如图4.5所示。

4.3帧同步

帧同步是由一个特殊的比特序列提供,它标志着TDMA脉冲的中心位置。接收器可以用匹配的滤波器来达到最初的同步,使用一个匹配的相关器的输出量来初始化信号恢复参数,用来补偿频率和偏移误差,同时也决定脉冲的中心位置。

一旦接收器对于信道已经同步,它可以用匹配方式来检测同步信号的出现,这样可以检验到信道仍然存在,也可以判断用来鉴别脉冲内容的同步信号的类型。

多信号同步方式通常用于:

-区分语音脉冲和数据,控制脉冲,和反向信道脉冲

-区分呼出信道和呼入信道

为了完成这些,对接下来的同步方式进行了定义:

基站作为声音源;

基站作为数据源;

移动终端作为声音源;

移动终端作为数据源;

移动终端作为独立反转信道。

对于所有的2个频率的基站信道的呼入传输和所有单一频率信道传输来说,第一个脉冲要包含一个同步模式来允许目标接收器检测到当前信号,实现位同步,确定脉冲的中心。接下来的脉冲包含一个同步信号或者嵌入信号,这将依据脉冲的类型和前后的关系。

对于所有的2频率基站信道的呼出传输来说,应确保在任何直接传输开始前,移动终端MS和呼出信道已经同步。因此,语音头文件中不需要包含一个同步模式。

注意1:当一个语音头文件和固定的嵌入呼出反向信道相关时,非强制安置同步模式在语音头文件中使语音呼出的发送可被延迟。

注意2:一个同步模式总是出现在数据头文件和语音脉冲A中,因此呼出传输必需被延时一个脉冲,在数据头或语音脉冲A任一和嵌入呼出反向信道有关的情况下。

对于数据和控制消息,嵌入域将是一个数据同步模式,除了反向信道信令等例外的情况。对于语音呼叫,语音同步模式发生在每个语音超帧的第一个脉冲。

除了标明超帧的边界,周期性地插入这些周期同步,允许后进入的接收器能够在传输开始后捕获语音信息。超帧结构细节见5.1.2.2

图4.6阐明了一个呼入TDMA信道的最佳情况和最坏情况同步周期。因为在每个脉冲中,数据和控制消息包含一个帧同步域,所以每隔60ms都会发生一次同步。在一次语音呼叫中,每隔360ms都会发生同步,即语音超帧的长度。每一个呼入传输的第一个脉冲将会包含一个同步模式,目的在于使目标检测到传输并且与之同步。

图4.6呼入同步时序

图4.7表明了一个呼出TDMA信道的最好情况和最坏情况的同步周期。

因为呼出信道不断的被触发,2个TDMA信道总是包含某些信令。另外,因为目标移动终端可以接收2个TDMA时隙,所以它可以在任何一个时隙检测到同步信号。因为数据和控制信息将会在每个脉冲中包含一个帧同步域,所以同步信号每隔30ms发生一次。语音呼叫中,同步信号每隔360ms(语音超帧的长度)在每个信道上,发生一次。

图4.7表明了语音同步时隙的最坏情况,330ms,两个语音呼叫在运行并且他们的超帧补偿达30ms的时候。

基于这些假设,同步信号之间的时间可以短到30ms,也可以长达330ms。

图4.7呼出同步时序

4.4时序参考

4.4.1基站时序系

当和一个基站一起时,移动终端将会与呼出信道同步,并将以呼出信道时序为基础建立呼入信道时序。这样可以确保所有的MS在相同的参考时序结束。如果基站当前没有在进行传输,希望接入系统的移动终端MS就不同步地发送一个“基站激活”信号到基站,并且在达到同步和继续下一步发送前一直等待呼出信道的建立。

4.4.2直接模式时间关系

在直接模式中,作为发送端的MS将会建立参考时序。任何一个希望返回反向信道信令给发射源的MS都需要和前向传输路径同步,并且需要将他们的反向信道时序基于前向传输路径的时序的基础之上。一旦作为发射源的MS停止了发送,其他的任何一个希望传输的MS都将开始异步地发送信息,并且建立一个新的,独立的参考时序。

注意:反向信道信号仅仅适用于第2和第3层产品。

4.5通用公告信道

当呼入信道需要使用脉冲间的保护时间来进行功率放大和传播延迟时,来自基站的呼出信道将在基站激活后持续地进行传输,并且利用这一小段时间进行另外的信令发射。一个通用公告信道定义在呼出信道的脉冲之间,以慢速信令的方式,用于信道管理。

通用公告信道CACH的一个目的是用来说明呼入信道的用法。当一个双频BS是全双工通信模式时,BS在他接收的同时进行发送,并将呼入信道的状态(空闲或忙)信息发送给所有的处于听状态的MS。当一个移动终端单元希望传输一个数据信息时,在它开始传输前,它将一直等待,直到呼入信道被标识为信道空闲状态。

图 4.8表明了一个通用公告信道脉冲和它的相应的呼入脉冲之间的时序关系。每一个CACH脉冲表明一个时隙延时的呼入脉冲状态,用于使接收端准备接收CACH,解码信息,决定进行哪个操作和转到发送模式。下例中,呼出信道2号脉冲前的CACH表明呼入信道2

号脉冲的状态。

注意:这个时序关系是基于在实践中能应用的最短时间周期。

图4.8接入类型指示时序

CACH的第二个用途,用于标明呼入和呼出信道的信道号,见图4.9。每个CACH脉冲定义随后紧跟的呼出信道的信道号和延迟1个时隙的呼入脉冲的信道号。例子中,CACH 脉冲标明呼入信道2和呼出信道2的位置。

CACH的第三个用途是携带额外的低速率信令。见7.1.4

4.6基础信道

4.6.1有CACH的业务信道

有CACH的业务信道在图4.10中显示出来。这个信道类型用于2频率的基站到移动终端之间的呼出传输。这个信道包含2个TDMA业务信道(信道1和2)和一个用于信道编号,信道接入,和低速率数据的CACH。一旦基站被激活,这个信道可以进行无间隙地传输。如果没有信息需要传输,基站将会传输一个空闲的信息来填补这个脉冲。

注意:这个信道类型也可以用于移动终端之间的持续的传输模式。

图4.10和CACH有关的传输信道

4.6.2带保护时间的业务信道

带保护时间的业务信道在图4.11中显示出来。这个信道类型用于一个MS到一个2频率BS之间的呼入传输。这个信道包括2个TDMA传输信道,这两个传输信道通过保护时间分离开来,允许功率放大斜变和传播延迟。以下显示了可以应用于这个信道类型的3种情况:

情况1:所有的信道都传输业务

情况2:单个信道传输做业务

情况3:一个信道传输业务(信道2),另外一个信道用于短的独立反向信道脉冲(信道1)。

注释:第一种应用情况必须用于单一频率BS的通信,前向信道为MS到BS,后向信道为BS到MS 。

4.11和保护时间有关的传输信道

4.6.3双向线路信道

双向线路信道如图4.12所示。这种信道类型用于移动终端之间的直接通信。这个信道包含在同频率上的通过保护时间分离开来的一个前向和一个后向TDMA传输信道。以下是种信道类型应用的3种情况:

情况1:所有的物理信道都被用于双向传输业务

情况2:单个物理信道用于业务传输

情况3:一个信道用于传输业务,另一个用于短暂的反向信道信令。

图4.12双向线路信道

5 第2层协议描述

以下的规则用于说明第2层的协议及定义了DMR空中接口的数据连路层的操作。协议描述分为两个部分:时间关系和信道接入规则。

5.1 第2层的时序

5.1.1 信道的时序

物理信道用“1”和“2”区分。物理信道的1号,2号脉冲在呼入信道和呼出信道存在实时偏移。在呼入,呼出通道上,不同的呼叫类型和服务要求精准的时序关系,就形成了多个逻辑信道。

声音和数据会话需要一个呼入信道和一个呼出通道。通信信道在时间上或者是同时的,或者是有时间偏移的,详见5.1.1.1和5.1.1.2解释。MS 知晓BS需要的是同时的时序还是有偏移的。

5.1.1.1无时间偏差(即同时)的信道时序

在呼入信道中,给接收的MS提供一个反向信道(可选择),可以发送反向信道信号,使呼入信道和他的呼出信道不产生任何的时间上的错位。

这个模式支持两个MS双工通信:一个MS在一个时隙上发送,在另一个时隙上接收由来自另一个MS的重复发送。

5.1.1.2 有时间偏差的信道时序

支持MS对固定终端的双工通信。 MS在一个时隙上发送,在另一个时隙上收到固定终端的发送。上行,下行的物理信道的编号是相同的。

5.1.2声音信号的时序

5.1.2.2 声音超帧

声音文件用声音超帧传送。每个声音超帧由6个脉冲组成,共360ms。通过不断的发送完整的TDMA的超帧来实现语音传送。每个超帧中的6个脉冲,用“A”到“F”表示。A 脉冲表示超帧的开始,通常包含声音同步信息。而在B到F脉冲中,用交织信号替代同步信号。

5.1.2.2声音开始

常规系统,声音传送需要添加包含地址信息的LC头文件。声音开始的序列如图5.4。声音消息由一个包含LC头文件的脉冲表示开始,后跟声音超帧。

在集群系统中,声音传送可以不进行添加头文件的处理。在通信通道上的其他的MS可以通过集群的控制信令来终止信源和目的组/单元。

注释1:不必发送文件头,可以允许减小开始话音的延迟。然而,如果系统配制支持这个特性,那么MS和BS只允许忽略掉添加头文件的过程。

注释2:在集群系统中,添加LC头文件是可选择的。

常规系统,在声音传送的开始,发送一个LC头文件,而之后可能再发送一个PI头文件。

对于集群系统,在声音传送前加PI头文件,可以表明隐秘情况并恰当的初始化秘密功能。对于较迟进入,额外的秘密信息可能与声音信息交织在一起。

5.1.2.3 声音的结束

当语音传送结束时,在最后一个语音的超帧后,紧跟着发送一个包含Data SYNC的普通数据脉冲,以示结束。

注释:在呼入(单频或双频)BS信道和直接模式下,包含LC的普通数据帧将作为结束标志。而其他的情况,可能使用含LC的普通数据帧作为结束。因为data SYNC足以表示一条声音信息的结束,所以任何的普通数据脉冲都可以当作结束消息。

5.1.3数据的时序

以下段落定义了单时隙和双时隙的数据发送模式。这两个模式的区别仅在于向DMR更高层提供的比特率不同,并不改变承载消息的格式。

注释:这是一个使用数据传送模式的系统执行功能。

5.1.3.1 单时隙模式的数据时序

以下是单时隙模式下的呼入数据发送的时序。单时隙的数据传送以一个或者两个包含寻址信息(如信息比特)的数据头开始,随后跟一个或更多数据包,而在最后一个数据包中,使其包含信息域和CRC码以校验数据消息已经被完整的发送。

图5.6表示MS和基础架构交换中使用一个数据头的情况。

(基础架构指完整的无线网络和有线局域网的架构)

图5.10单时隙呼入时,使用2个数据头,在两个MS之间进行数据传送交换

单时隙数据发送模式可用于:

-直接信道

-单频转发

-使用反向信道的1:1转发系统

-无反向信道的1:1转发系统

-2:1转发系统

5.1.3.2 双时隙模式的数据时序

图5.11表示一个外呼双时隙的数据发送时序。由一个数据头开始,跟随一个或多个数据包(此处为12个)。最后一个数据包包含信息比特和CRC码,用来校验数据消息已经完整发送。

双时隙数据发送模式应用于:

-直接通道

-无反向信道的1:1转发系统

5.1.4业务时序

5.1.4.1 BS时序

以下图片描述了重复业务的时序实例。重复延迟的时间依据使用的逻辑信道的类型,和BS 处理信息的能力而有所不同。

注释:某些BS或系统执行可导致更长的延时。

图5.12表示使用同时情况下的业务信道重复业务的时序图。MS在2号呼入信道发送,在1号呼出信道接收。因此,在重复路径上必然存在60ms的延时。

软件接口开发合同最新(示范合同)

软件接口开发合同最新(示范 合同) Effectively restrain the parties’ actions and ensure that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state, collectives and individuals are not harmed ( 合同范本 )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编号:MZ-HT-045550

软件接口开发合同最新(示范合同) 甲方: 身份证号: 住址: 乙方: 身份证号: 住址: 甲、乙双方本着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经过友好协商,就甲方委托乙方开发接口(以下称“委托事项”),达成如下协议。 一、协议内容 1、甲方委托乙方开发接口,功能要求如下:。 2、项目经营范围:。

三、合作时间 1、合作期限为________年,自本协议签字生效之日算起。期满后双方如有继续合作的愿望,以本协议为基础重新签订协议。项目进度、交付及验收 2、乙方应于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前完成项目的开发及内部测试工作; 3、在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到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此时间包含试运行的时间)完成甲方人员根据本协议中功能要求,进行验收。 四、合作分工 (一)甲方权利义务 1、甲方对乙方提交的接口开发方案及开发计划进行确认; 2、甲方有责任对乙方提交的合格系统进行验收审核确认; 3、甲方负责按照付款要求提供协议约定的开发费用和双方确认的需求变更所需产生的追加费用。 (二)乙方权利义务

Com 接口协议

Com 通讯接口协议(草稿) 概述 此通讯协议标准主要是规定了Reader与主机之间的通讯方式,此通讯协议是建立在RS232串行通讯基础上的,实现的是单点对单点的通讯,类似于3964通讯协议,通讯中有很多往返确认的控制信息,不大适合在网络环境中使用。 (一)报文格式 报文帧包含报文的不同字段和控制信息。实际数据字段的前面有首部信息,而后面有包含关于传输正确性检查信息的数据安全部分(故障识别) 一、编码方式: 协议规定以ASCII(美国标准信息交换代码)模式通信,在传输过程中,除了标志字符和结束字符以外,其余字节按照16进制的数值拆分成两个ASCII字符表示。这样报文中的字节都是可见的ASCII字符,而且在一个比较小的范围内。如果有规定范围以外的字符出现,则为非法字符。 代码:(共计20个字符) ?十六进制,ASCII字符0...9,A...F (不使用小写字母) ?标志字符:开始符:’:’(0x3A)和地址标志符:’@’ (0x40) ?结束字符:CR(0x0D)和LF(0x0A) 二、报文帧格式: 协议规定有两种帧格式,不带地址码的短帧格式和有地址码的长帧格式。 1)如下表: 在这个地方程序实际发送数据长度已经按照编码结构,是这个展开的数据长度了,

就是2倍了。 报文帧的各部分说明如下: (1)开始: 协议规定以字符‘:’(Hex 0x3A)作为报文帧的起始标志。 (2)帧编号: 帧编号是由发送方设定的帧序列号。接收方收到帧以后,回发“应答帧”,“应答帧”必须带有相同的帧编号。帧编号从0开始,长度是1Byte,循环使用。 (3)功能码 定义长度为1Byte,编码范围0x00—0xFF。分为四种,定义范围和作用,如下 (4)数据长度: 标记数据包部分的数据长度。规定长度为2Byte。 (5)数据包: 是报文帧携带的状态和数据部分。数据长度不固定。 如果报文帧是指令帧,数据包部分就是指令参数。 如果报文帧是应答帧/数据帧,数据包部分就是传送的状态和数据,数据格式由主机指令规定。 状态部分就是接收报文的错误代码。如果接收正确,状态值为“00”。 (6)校验码: 校验范围是帧编号、功能码、源地址、数据包长度和数据包。不包括起始字符和结束字符。 计算结果是2字节,加入报文帧时,低字节在前,高字节在后。 (7)结束符: 协议规定报文帧的结束标志是‘CR-LF’(Hex 0x0D和0x0A) 三、通讯方式: 协议支持规的通讯方式:主—从应答方式。

常见端口号对应的协议

协议号 ip 0 IP # Internet protocol互联网协议 icmp 1 ICMP # 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 ggp 3 GGP # Gateway-gateway protocol tcp 6 TCP #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egp 8 EGP # Exterior gateway protocol pup 12 PUP # PARC universal packet protocol udp 17 UDP # User datagram protocol hmp 20 HMP # Host monitoring protocol xns-idp 22 XNS-IDP # Xerox NS IDP rdp 27 RDP # "reliable datagram" protocol ipv6 41 IPv6 # Internet protocol IPv6 ipv6-route 43 IPv6-Route # Routing header for IPv6 ipv6-frag 44 IPv6-Frag # Fragment header for IPv6 esp 50 ESP # Encapsulating security payload ah 51 AH # Authentication header ipv6-icmp 58 IPv6-ICMP # ICMP for IPv6 ipv6-nonxt 59 IPv6-NoNxt # No next header for IPv6 ipv6-opts 60 IPv6-Opts # Destination options for IPv6 rvd 66 RVD # MIT remote virtual disk 端口编号 echo 7/tcp echo 7/udp discard 9/tcp sink null discard 9/udp sink null systat 11/tcp users #Active users systat 11/udp users #Active users daytime 13/tcp daytime 13/udp qotd 17/tcp quote #Quote of the day qotd 17/udp quote #Quote of the day chargen 19/tcp ttytst source #Character generator chargen 19/udp ttytst source #Character generator 20/tcp #FTP, data ftp 21/tcp #FTP. control ssh 22/tcp #SSH Remote Login Protocol telnet 23/tcp smtp 25/tcp mail #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

接口开发合同

接口开发及技术服务协议 2018年2月

甲、乙双方本着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经过友好协商,就甲方委托乙方开发CATALO接口(以下称“委托事项”),达成如下协议: 、协议内容 1甲方委托乙方开发CATALO接口,功能要求如下: 二、双方责任 甲方责任: 1、甲方对乙方提交的接口开发方案及开发计划进行确认; 2、甲方有责任对乙方提交的合格系统进行验收审核确认; 3、甲方负责按照付款要求提供协议约定的开发费用与双方确认的需求变更所需产生的追加费用。 乙方责任: 1、乙方负责向甲方提交合格系统设计方案及开发计划; 2、乙方须按照项目进度的要求完成接口的开发、内测、接口联调及系统开通 3、乙方应遵循甲方的软件开发管理规范,配合甲方实现甲方内部所要求的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及配置管理等; 4、在系统正常使用12个月内,如果系统出现问题,乙方有责任负责维护; 5、乙方保证在出现应用系统故障时应及时、积极响应,遇有特殊情况双方协商。 、项目进度、交付及验收 1、乙方应于 __ 年____ 月___ 日前完成项目的开发及内部测试工作; 2、在 ____ 年____ 月_____ 日到__ 年 ___ 月日(此时间包含试运行的时间)完成甲方人员根据本协议中功能要求,进行验收四、协议金额与付款方式

1、协议总金额为:人民币_______ ;该价格为含税、固定包干价格,甲方无需再向乙方另行支付其她任何费用。在项目完成验收后,三个工作日内,甲方向乙方一次性支付协议总额人民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五、其她 1、本协议所指之日为自然日,本协议所指之工作日系指中华人民共与国法定之工作日。 2、本协议自甲方代表签字、加盖公章,乙方签字后即生效。有效期至双方义务全部履行完毕。 3、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持一份;本协议及依据本协议签署的相关系列协议及附件构成一个协议整体,不可分割,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2.4G-RFID平安卡空中接口协议_v1.0

智慧平安城市"地网工程"项目 2.4GHz-RFID空中接口协议 深圳市海振邦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2016年03月

目录 1. 引言............................................................................................................................. 1-3 1.1 范围 .................................................................................................................................... 1-3 1.2 缩写和术语.......................................................................................................................... 1-3 1.3 参考文档 ............................................................................................................................. 1-3 2. 射频识别...................................................................................................................... 2-4 2.1 射频识别 ............................................................................................................................. 2-4 2.2 阅读器................................................................................................................................. 2-4 2.3 标签 .................................................................................................................................... 2-4 3. 空中接口协议 .............................................................................................................. 3-5 3.1 物理层................................................................................................................................. 3-5 3.1.1 射频芯片 .................................................................................................................. 3-5 3.1.2 工作频率 .................................................................................................................. 3-5 3.1.3 调制方式 .................................................................................................................. 3-5 3.1.4 空中码率 .................................................................................................................. 3-6 3.1.5 工作模式 .................................................................................................................. 3-6 3.2 数据链接层.......................................................................................................................... 3-6 3.3 握手协议 ............................................................................................................................. 3-7

常用的硬件接口及通信协议详解

一:串口 串口是串行接口的简称,分为同步传输(USRT)和异步传输(UART)。在同步通信中,发送端和接收端使用同一个时钟。在异步通信中,接受时钟和发送时钟是不同步的,即发送端和接收端都有自己独立的时钟和相同的速度约定。 1:RS232接口定义 2:异步串口的通信协议 作为UART的一种,工作原理是将传输数据的每个字符一位接一位地传输。图一给出了其工作模式: 图一 其中各位的意义如下: 起始位:先发出一个逻辑”0”的信号,表示传输字符的开始。

数据位:紧接着起始位之后。数据位的个数可以是4、5、6、7、8等,构成一个字符。通常采用ASCII码。从最低位开始传送,靠时钟定位。 奇偶校验位:资料位加上这一位后,使得“1”的位数应为偶数(偶校验)或奇数(奇校验),以此来校验资料传送的正确性。 停止位:它是一个字符数据的结束标志。可以是1位、1.5位、2位的高电平。 空闲位:处于逻辑“1”状态,表示当前线路上没有资料传送。 波特率:是衡量资料传送速率的指针。表示每秒钟传送的二进制位数。例如资料传送速率为120字符/秒,而每一个字符为10位,则其传送的波特率为10×120=1200字符/秒=1200波特。 3:在嵌入式处理器中,通常都集成了串口,只需对相关寄存器进行设置,就可以使用啦。尽管不同的体系结构的处理器中,相关的寄存器可能不大一样,但是基于FIFO的uart框图还是差不多。

发送过程:把数据发送到fifo中,fifo把数据发送到移位寄存器,然后在时钟脉冲的作用下,往串口线上发送一位bit数据。 接受过程:接受移位寄存器接收到数据后,将数据放到fifo中,接受fifo事先设置好触发门限,当fifo中数据超过这个门限时,就触发一个中断,然后调用驱动中的中断服务函数,把数据写到flip_buf 中。 二:SPI SPI,是英语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的缩写,顾名思义就是串行外围设备接口。SPI,是一种高速的,全双工,同步的通信总线,并且在芯片的管脚上只占用四根线,节约了芯片的管脚,同时为PCB 的布局上节省空间,提供方便,正是出于这种简单易用的特性,现在越来越多的芯片集成了这种通信协议。

常见端口号对应的协议

协议号 ip 0 IP # In ternet protocol 互联网协议icmp 1 ICMP # Internet con trol message ggp 3 GGP # Gateway-gateway protocol tcp 6 TCP # Tran smissi on con trol protocol egp 8 EGP # Exterior gateway protocol pup 12 PUP # PARC uni versal packet udp 17 UDP # User datagram protocol hmp 20 HMP # Host mon itori ng protocol xn s-idp 22 XNS-IDP # Xerox NS IDP rdp 27 RDP # "reliable datagram" protocol ipv6 41 IPv6 # In ternet protocol IPv6 ipv6-route IPv6-Route # Routi ng header for IPv6 ipv6-frag 44 IPv6-Frag # Fragme nt header for IPv6 esp 50 ESP # Encapsulating security payload ah 51 AH # Authe nticati on header ipv6-icmp 58 IPv6-ICMP # ICMP for IPv6 ipv6-nonxt IPv6-NoNxt # No next header for IPv6 ipv6-opts 60 IPv6-Opts # Dest in ati on optio ns for IPv6 rvd 66 RVD # MIT remote virtual disk 端口编号

空中接口协议栈

5.3 LTE系统接口协议 2013-06-08移动通信网 空中接口协议栈 空中接口是指终端和接入网之间的接口,通常也称之为无线接口。无线接口协议主要是用来建立、重配置和释放各种无线承载业务。无线接口协议栈根据用途分为用户平面协议栈和控制平面协议栈。 2.1 控制平面协议 控制平面负责用户无线资源的管理,无线连接的建立,业务的QoS保证和最终的资源释放,如图3所示:

控制平面协议栈主要包括非接入层(Non‐Access Stratum,NAS)、无线资源控制子层(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分组数据汇聚子层(Packet Date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无线链路控制子层(Radio Link Control,RLC)及媒体接入控制子层(Media Access Control,MAC)。 控制平面的主要功能由上层的RRC层和非接入子层(NAS)实现。 NAS控制协议实体位于终端UE和移动管理实体MME内,主要负责非接入层的管理和控制。实现的功能包括:EPC承载管理,鉴权,产生LTE‐IDLE状态下的寻呼消息,移动性管理,安全控制等。 RRC协议实体位于UE和eNode B网络实体内,主要负责接入层的管理和控制,实现的功能包括:系统消息广播,寻呼建立、管理、释放,RRC连接管理,无线承载(Radio Bearer,RB)管理,移动性功能,终端的测量和测量上报控制。 PDCP、MAC和RLC的功能和在用户平面协议实现的功能相同 2.2 用户平面协议 用户平面用于执行无线接入承载业务,主要负责用户发送和接收的所有信息的处理,如图2‐4所示:

(完整word版)常用几种通讯协议范文

常用几种通讯协议 Modbus Modbus 技术已成为一种工业标准。它是由Modicon 公司制定并开发的。其通讯主要采用 RS232,RS485 等其他通讯媒介。它为用户提供了一种开放、灵活和标准的通讯技术,降低了开发和维护成本。 Modbus 通讯协议由主设备先建立消息格式,格式包括设备地址、功能代码、数据地址和出错校验。从设备必需用Modbus 协议建立答复消息,其格式包含确认的功能代码,返回数据和出错校验。如果接收到的数据出错,或者从设备不能执行所要求的命令,从设备将返回出错信息。 Modbus 通讯协议拥有自己的消息结构。不管采用何种网络进行通讯,该消息结构均可以被系统采用和识别。利用此通信协议,既可以询问网络上的其他设备,也能答复其他设备的询问,又可以检测并报告出错信息。 在Modbus 网络上通讯期间,通讯协议能识别出设备地址,消息,命令,以及包含在消息中的数据和其他信息,如果协议要求从设备予以答复,那么从设备将组建一个消息,并利用Modbus 发送出去。 BACnet BACnet 是楼宇自动控制系统的数据通讯协议,它由一系列与软件及硬件相关的通讯协 议组成,规定了计算机控制器之间所有对话方式。协议包括:(1) 所选通讯介质使用的电子信 号特性,如何识别计算机网址,判断计算机何时使用网络及如何使用。(2) 误码检验,数据压缩 和编码以及各计算机专门的信息格式。显然,由于有多种方法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但两种不 同的通讯模式选择同一种协议的可能性极少,因此,就需要一种标准。即由ISO(国际标准化 协会〉于80 年代着手解决,制定了《开放式系统互联(OSI 〉基本参考模式(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Basic Reference Model 简称OSI/RM)IS0- 7498 》。 OSI/RM 是ISO/OSI 标准中最重要的一个,它为其它0SI 标准的相容性提供了共同的参考,为研究、设计、实现和改造信息处理系统提供了功能上和概念上的框架。它是一个具 有总体性的指导性标准,也是理解其它0SI 标准的基础和前提。 0SI/RM 按分层原则分为七层,即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BACnet 既然是一种开放性的计算机网络, 就必须参考OSIAM 。但BACnet 没有从网络的最低层重新定义自己的层次,而是选用已成熟的局域网技术, 简化0SI/RM, 形成包容许多局域网的简单而实用的四级体系结构。 四级结构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BACnet 协议由以下几部分组成:楼宇自控设备功能和信息数据的表示方式,五种规范局域网通讯协议以及它们之间相互通讯采用的协议。

接口开发合同

接口开发合同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接口开发及技术服务协议 2018年2月

甲、乙双方本着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经过友好协商,就甲方委托乙方开发CATALOG接口(以下称“委托事项”),达成如下协议: 一、协议内容 1、甲方委托乙方开发CATALOG接口,功能要求如下: 二、双方责任 甲方责任: 1、甲方对乙方提交的接口开发方案及开发计划进行确认; 2、甲方有责任对乙方提交的合格系统进行验收审核确认; 3、甲方负责按照付款要求提供协议约定的开发费用和双方确认的需求变更所需产生的追加费用。 乙方责任: 1、乙方负责向甲方提交合格系统设计方案及开发计划; 2、乙方须按照项目进度的要求完成接口的开发、内测、接口联调及系统开通; 3、乙方应遵循甲方的软件开发管理规范,配合甲方实现甲方内部所要求的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及配置管理等; 4、在系统正常使用12个月内,如果系统出现问题,乙方有责任负责维护; 5、乙方保证在出现应用系统故障时应及时、积极响应,遇有特殊情况双方协商。 三、项目进度、交付及验收 1、乙方应于____年____月____日前完成项目的开发及内部测试工作;

2、在____年____月____日到____年____月____日(此时间包含试运行的时间)完成甲方人员根据本协议中功能要求,进行验收。 四、协议金额与付款方式 1、协议总金额为:人民币__________;该价格为含税、固定包干价格,甲方无需再向乙方另行支付其他任何费用。在项目完成验收后,三个工作日内,甲方向乙方一次性支付协议总额人民币_______ 。 五、其他 1、本协议所指之日为自然日,本协议所指之工作日系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之工作日。 2、本协议自甲方代表签字、加盖公章,乙方签字后即生效。有效期至双方义务全部履行完毕。 3、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持一份;本协议及依据本协议签署的相关系列协议及附件构成一个协议整体,不可分割,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空中接口Um协议

在GSM的信令协议的结构分为三个一般的层。 Layer 1: 物理层, 这是无线接口的最低层,使用射频信道,提供传送比特流所需的物理链路、为高层提供各种不同功能的逻辑信道。 Layer 2: 数据链路层。 Um口使用的是基于ISDN的DM信道链路接入协议上的LAP-Dm协议。是LAPD的修改版本。 主要目的是在移动台和基站之间建立可靠的专用数据链路。 通过协议和ARQ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机制,保证两个终端间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Layer 3:网络层,被划分成三个子层: 无线资源管理RR:主要存在于MS和BSC中。 它管理的是无线资源,包括不同逻辑信道的建立、维持和释放。在移动台中,主要是用来选择小区、在物理层测量的结果基础上监听信标信道。 移动性管理MM: 负责移动台的位置信息、鉴权和TMSI的分配。在BTS中是透明传输的。 接续管理CM:包括呼叫控制CC,短消息业务管理SMS和补充业务管理SS。在BTS中也是透明传输的。 物理层中定义了很多逻辑信道 TCH 为业务信道 用来传输语音和用户数据 BCH 广播信道 用来发送广播消息,频率校正信息和同步信息 RACH 随机接入信道

用来发送用户的各种接入请求 AGCH 准予接入信道 对RACH信道的应答信道 PCH 寻呼信道 发送用户的寻呼消息 SDCCH 独立专用控制信道 发送链接过程中的各种信令 SACCH 慢速随路控制信道 发送功率控制和定时提前消息 FACCH 快速随路控制信道 发送切换和挂机等消息 再来看看LAPDm协议 利用实现准备好的物理层的块,将每一帧插入一个单独的物理块,长为23字节。 a) 它可以在Dm信道上提供一个或多个数据链路连接。数据链路连接之间是利用包含在各帧中的数据链路连接标示符来加以区别; b) 它可以允许帧类型的识别; c) 可以顺序控制,以保持通过数据链路连接的各帧的次序; d) 可以检测一数据链路连接上的帧格式差错和操作差错; e) 可以把不能修复的差错通知管理实体; f) 还可以进行流量控制

常见通信协议的接口调试方法

常见通信协议的接口调 试方法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常见通信协议的接口调试方法 版本号:1.0.1 发布时间:2012-2-4 1.Modbus Modbus是一种工业领域通信协议标准,并且现在是工业电子设备之间相当常用的连接方式。 Modbus协议是一个Master/Slave架构的协议。有一个节点是Master节点,其他使用Modbus协议参与通信的节点是Slave节点。Master节点类似Client/Server架构中的Client,Slave则类似Server。工业上Modbus协议的常见架构如下图所示。 1.1.应用场合 Modbus协议主要用于测风塔数据实时读取、风机数据实时读取。将来有可能用于集控系统中,读取各类数据和进行远程控制。 在清三营、长风风电场,莱维赛尔的测风塔使用ModbusRTU协议与功率预测系统通信。 在向阳风电场,明阳的SCADA服务器通过ModbusTCP协议向功率预测系统提供各风机的实时运行数据。 在乌力吉、浩日格吐、马力、前后查台等风电场,赛风的测风塔使用ModbusRTUoverTCP协议与功率预测系统通信。

1.2.Modbus数据模型 在Slave和Master进行通信时,Slave会将其提供的变量映射到四张不同的表上,Master从表中相应位置读/写变量,就完成了数据获取或命令下达。这四张不同的表,称作Modbus数据模型(ModbusDataModel)。 为了理解方便,这里将四张表分别称作1位只读表、1位可读可写表、16位只读表、16位可读可写表。(类似电力通信国标中的遥信、遥控、遥测、遥调。)1位表用来映射单比特数据类型的变量,通常是布尔型变量;16位表用来映射双字节数据类型的变量,如int16、float16等,如果希望映射int32、float32等四字节变量,可以通过一次使用16位表中的两个位置来实现。只读表用来映射Master只能读取的变量;可读可写表用来映射Master既可读取、又可改写的变量。 1位只读表 1位可读可写表 16位只读表

酒店通信系统PMS接口协议

酒店通信系统PMS接口协议 一简介 (2) 二 TCP/IP链路 (2) 2.1 TCP层 (2) 2.2 请求包的格式规范 (2) 2.3 TCP/IP链路通信确认机制 (2) 2.4 TCP/IP链路存活消息 (3) 2.5 字段填充 (3) 3. PABX到PMS之间的消息 (4) 3.1 CDR(话单)发送请求消息 (4) 3.2 语音邮箱事件 (5) 3.3 房间状态事件 (5) 3.4 Minibar入账事件 (6) 3.5 Minibar清单事件 (7) 3.6 REPLY消息 (7) 4. PMS到PABX之间的消息 (9) 4.1 CHECK-IN消息 (9) 4.2 ROOM CHANGE 换房消息 (10) 4.3 VOICE MAIL ATTRIBUTION语音邮箱属性消息 (11) 4.4 Modification修改客房信息 (12) 4.5 CHECK-OUT 退房消息 (14) 4.6 Night Audit Request(夜间审计请求消息) (14) 4.7 Call barred Telephone(禁拨号码)设置 (15) 4.8添加语音留言 (15) 修订历史............................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简介 本协议规范的目的是使酒店通信系统(以下简称PABX)能够同步与酒店管理系统(以下简称PMS)完成酒店用户的Check-In、Check-Out和换房,并能够主动向酒店管理系统发送用户发起呼叫所产生的计费帐单。 PABX与PMS之间采用TCP/IP完成本协议规范的通信。 二 TCP/IP链路 2.1 TCP层 采用IPV4,PABX是TCP链路连接的服务端,PMS是TCP链路连接的客户端,TCP通信端口是5001. 2.2 请求包的格式规范 除了ACK、NACK以外的每个请求都已STX(0x02)开始,ETX(0x03)结束,STX和ETX之间为请求消息内容,即,MSGBODY内必须不能包含STX或ETX字符。 2.3 TCP/IP链路通信确认机制 当收到请求消息后,接收方必须在15秒内回复发送方ACK 或NAK消息。如果发送方收到NACK消息或未在15秒内收到任何应答表示消息发送失败。其中ACK是一个字节值是0x06,NACK

主要接口间协议

移动台和基站之间的无线连接是Um口实现的,是开放接口 基站收发信台BTS和基站控制器BSC之间有线连接是Abis口实现的,是内部接口 基站控制器BSC和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之间的有线连接是A口实现的,是开放接口 各设备之间或子系统之间必须要通过各种接口按照规定的协议实现互连。 两个实体之间必须遵守某种协议,双方才能通信。就好比两个人之间沟通要用双方都能懂的语言。 接口代表两个相邻实体之间的连接点,而协议就是连接点上交换信息需要遵守的规则。 在GSM的信令协议的结构分为三个一般的层。 Layer 1: 物理层, 这是无线接口的最低层、提供传送比特流所需的物理链路(例如无线链路)、为高层提供各种不同功能的逻辑信道. 定义了发送/接收信息的所有方法。 Layer 2: 数据链路层。 主要目的是在移动台和基站之间建立可靠的专用数据链路。 通过协议和ARQ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机制,保证两个终端间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Layer 3:网络层 这是实际负责控制和管理的协议层,在移动台要进行通信时,建立、维持和释放交换电路。 那么主要接口之间每层具体使用什么协议呢? 先来看第一层,物理层 在空中接口Um上,使用无线的信道结构。 还完成纠错编码、逻辑信道复用和进行一些无线指标的测量。 在Abis接口上是数字传输,一般是64kbit/s,

采用了ITU的G.703、G.705、G.732电信标准。 再来看第二层,数据链路层 Abis口使用的是基于ISDN的D信道链路接入协议LAPD协议。 Um口使用的是基于ISDN的DM信道链路接入协议上的LAP-Dm协议。是LAPD的修改版本。 GSM信令协议的第三层,网络层被划分成三个子层: 无线资源管理RR:主要存在于MS和BSC中。 它管理的是无线资源,包括不同逻辑信道的建立、维持和释放。在移动台中,主要是用来选择小区、在物理层测量的结果基础上监听信标信道。 移动性管理MM: 负责移动台的位置信息、鉴权和TMSI的分配。 接续管理CM包括三个实体: 呼叫控制CC (Call Control)管理和最终目标的电路链接,提供多个并行呼叫处理。短消息业务管理SMS (Short Message Service) 短消息的收发。补充业务管理SS (Supplementary Services)管理附加业务。 无线资源管理RR在基站收发信台BTS Um接口部分完成一部分管理功能 在基站控制器BSC完成另一部分管理功能。RR在基站子系统中就终止了, 在A接口中映射称为基站子系统移动应用部分BSSMAP消息 移动性管理(MM)和接续管理(CM)消息在基站子系统(BSS)中是透明传递的。 在A接口中采用DTAP传递 在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中还原MM和CM消息,并且到MSC终止 Abis接口中还有一个BTS的管理部分BTSM,用来交互BSC对BTS的管理消息 A接口中层一,层二和层三中的底层部分协议由信息传递部分MTP完成 还有一部分网络功能由信令连接控制部分SCCP完成

接口开发合同范本

接口开发合同范本-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接口开发及技术服务协议 2018年2月

甲、乙双方本着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经过友好协商,就甲方委托乙方开发CATALOG接口(以下称“委托事项”),达成如下协议: 一、协议内容 1、甲方委托乙方开发CATALOG接口,功能要求如下: 二、双方责任 甲方责任: 1、甲方对乙方提交的接口开发方案及开发计划进行确认; 2、甲方有责任对乙方提交的合格系统进行验收审核确认; 3、甲方负责按照付款要求提供协议约定的开发费用和双方确认的需求变更所需产生的追加费用。 乙方责任: 1、乙方负责向甲方提交合格系统设计方案及开发计划;

2、乙方须按照项目进度的要求完成接口的开发、内测、接口联调及系统开通; 3、乙方应遵循甲方的软件开发管理规范,配合甲方实现甲方内部所要求的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及配置管理等; 4、在系统正常使用12个月内,如果系统出现问题,乙方有责任负责维护; 5、乙方保证在出现应用系统故障时应及时、积极响应,遇有特殊情况双方协商。 三、项目进度、交付及验收 1、乙方应于____年____月____日前完成项目的开发及内部测试工作; 2、在____年____月____日到____年____月____日(此时间包含试运行的时间)完成甲方人员根据本协议中功能要求,进行验收。 四、协议金额与付款方式 1、协议总金额为:人民币__________;该价格为含税、固定包干价格,甲方无需再向乙方另行支付其他任何费用。在项目完成验收后,三个工作日内,甲方向乙方一次性支付协议总额人民币_______ 。 五、其他 1、本协议所指之日为自然日,本协议所指之工作日系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之工作日。 2、本协议自甲方代表签字、加盖公章,乙方签字后即生效。有效期至双方义务全部履行完毕。 3、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持一份;本协议及依据本协议签署的相关系列协议及附件构成一个协议整体,不可分割,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接口开发合同协议书

接口开发合同协议书文件编号TT-00-PPS-GGB-USP-UYY-0089

接口开发及技术服务协议 2018年2月 甲、乙双方本着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经过友好协商,就甲方委托乙方开发CATALOG接口(以下称“委托事项”),达成如下协议: 一、协议内容 1、甲方委托乙方开发CATALOG接口,功能要求如下:

二、双方责任 甲方责任: 1、甲方对乙方提交的接口开发方案及开发计划进行确认; 2、甲方有责任对乙方提交的合格系统进行验收审核确认; 3、甲方负责按照付款要求提供协议约定的开发费用和双方确认的需求变更所需产生的追加费用。 乙方责任: 1、乙方负责向甲方提交合格系统设计方案及开发计划;

2、乙方须按照项目进度的要求完成接口的开发、内测、接口联调及系统开通; 3、乙方应遵循甲方的软件开发管理规范,配合甲方实现甲方内部所要求的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及配置管理等; 4、在系统正常使用12个月内,如果系统出现问题,乙方有责任负责维护; 5、乙方保证在出现应用系统故障时应及时、积极响应,遇有特殊情况双方协商。 三、项目进度、交付及验收 1、乙方应于____年____月____日前完成项目的开发及内部测试工作; 2、在____年____月____日到____年____月____日(此时间包含试运行的时间)完成甲方人员根据本协议中功能要求,进行验收。 四、协议金额与付款方式 1、协议总金额为:人民币__________;该价格为含税、固定包干价格,甲方无需再向乙方另行支付其他任何

费用。在项目完成验收后,三个工作日内,甲方向乙方一次性支付协议总额人民币_______ 。 五、其他 1、本协议所指之日为自然日,本协议所指之工作日系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之工作日。 2、本协议自甲方代表签字、加盖公章,乙方签字后即生效。有效期至双方义务全部履行完毕。 3、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持一份;本协议及依据本协议签署的相关系列协议及附件构成一个协议整体,不可分割,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物联网通信协议解析大集合

本文将对常用的通信协议进行剖析,重点面向市场上使用率较高的,且又不是诸如TCP/IP之类老生常谈的。 2 近距离通信协议 2.1 RFID RFID的空中接口通信协议规范基本决定了RFID的工作类型,RFID读写器和相应类型RFID标签之间的通讯规则,包括:频率、调制、位编码及命令集。ISO/IEC制定五种频段的空中接口协议。(1)ISO/IEC18000-1《信息技术-基于单品管理的射频识别-第1部分:参考结构和标准化的参数定义》。它规范空中接口通信协议中共同遵守的读写器与标签的通信参数表、知识产权基本规则等内容。这样每一个频段对应的标准不需要对相同内容进行重复规定。 (2)ISO/IEC18000-2《信息技术-基于单品管理的射频识别-第2部分:135KHz以下的空中接口通信用参数》。它规定在标签和读写器之间通信的物理接口,读写器应具有与Type A(FDX)和Type B(HDX)标签通信的能力;规定协议和指令再加上多标签通信的防碰撞方法。 (3)ISO/IEC18000-3《信息技术-基于单品管理的射频识别-第3部分:参数空中接口通信在13.56MHz》。它规定读写器与标签之间的物理接口、协议和命令再加上防碰撞方法。关于防碰撞协议可以分为两种模式,而模式1又分为基本型与两种扩展型协议(无时隙无终止多应答器协议和时隙终止自适应轮询多应答器读取协议)。模式2采用时频复用FTDMA协议,共有8个信道,适用于标签数量较多的情形。 (4)ISO/IEC18000-4《信息技术-基于单品管理的射频识别-第4部分:2.45 GHz空中接口通信用参数》。它规定读写器与标签之间的物理接口、协议和命令再加上防碰撞方法。该标准包括两种模式,模式1是无源标签工作方式是读写器先讲;模式2是有源标签,工作方式是标签先讲。(5)ISO/IEC18000-6《信息技术-基于单品管理的射频识别-第6部分:860 MHz - 960 MHz 空中接口通信参数》。它规定读写器与标签之间的物理接口、协议和命令再加上防碰撞方法。它包含TypeA、TypeB和TypeC三种无源标签的接口协议,通信距离最远可以达到10m。其中TypeC 是由EPCglobal起草的,并于2006年7月获得批准,它在识别速度、读写速度、数据容量、防碰撞、信息安全、频段适应能力、抗干扰等方面有较大提高。2006年递交V4.0草案,它针对带辅助电源和传感器电子标签的特点进行扩展,包括标签数据存储方式和交互命令。带电池的主动式标签可以提供较大范围的读取能力和更强的通信可靠性,不过其尺寸较大,价格也更贵一些。(6)ISO/IEC18000-7《信息技术-基于单品管理的射频识别-第7部分:433 MHz有源空中接口通信参数》。它规定读写器与标签之间的物理接口、协议和命令再加上防碰撞方法。有源标签识读范围大,适用于大型固定资产的跟踪。属于有源电子标签。 此外,还有3个常用的RFID协议:

常见协议和端口

常见协议和端口 协议名类型端口全称作用ftp Tcp 20 文件传输协议ftp的数据传输ftp Tcp 21 Ftp控制指令ssh tcp 22 Secure SHell 安全的安全登陆telnet tcp 23 远程登陆 Smtp Tcp 25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 邮件的传输 TACACS Tcp 49 Cisco的3a协议 dns udp 53 域名解析服务客户端进行域名查询Tcp 53 Domain Name Server Dns服务器间的域名复制Dhcp Udp 67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服务器向客户端向响应dhcp udp 68 客户端向dhcp服务器请求tftp udp 69 Trivial File Transfer文件传输 http Tcp 80 超文本传输协议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访问Web网站 Kerberos udp 88 登陆域控,身份验证Pop3 Tcp 110 Post Office Protocol Version 3接收邮件 nntp Tcp 119 网络新闻传输协议 Network News Transfer Protocol Ntp Udp 123 Network Time Protocol同步时间epmap tcp 135 远程过程调用 netbios-ns tcp 137 NetBIOS 名称服务器局域网中提供计算机的名字或IP地址查询服务 netbios-ns udp 137 NetBIOS 名称服务器局域网中提供计算机的名字或IP地址查询服务 netbios-dgm udp 138 NetBIOS 数据报提供NetBIOS环境下的计算机名浏览功能 netbios-ssn tcp 139 NETBIOS Session Service 网上邻居共享, 基于SMB协议(服务器协议族) Imap4 Tcp 143 Internet邮件访问协议版本4 Internet Mail Access Protocol V ersion 4 接收邮件 snmp udp 161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网管工作站向被管设备轮询 snmptrap udp 162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被管设备向网管工作站发送陷入 BGP tcp 179 Border Gateway Protocol 边界网关协议 LDAP udp 389 轻量目录访问协议Lightweight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 登陆域控, LDAP 是访问AD 数据库的主要方法 https Tcp 443 安全超文本传输协议 Secure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以加密方式访问Web网站

相关主题